⑴ 如何用“湿地+”模式弘扬湿地文化
较之高原湿地等湿地类型,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城镇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在一些快速发展的城镇,湿地常常被视为荒地,有些湿地甚至被填埋或用于其他用途。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8.52%,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湿地保护面临着严重的潜在威胁。
要继续强化湿地宣传教育,始终把宣传教育作为湿地保护的第一道工序,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对湿地功能价值和湿地保护地位作用的认识,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珍视湿地、关心湿地、爱护湿地的文化,营造全社会自觉支持或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⑵ 关于湿地保护的作文
地球是我们人类、动植物生存繁衍的大家庭.可是现在,地球已经不再是那个洁净而美丽的地球了,它正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正在独自地哭泣着,不知向谁述说自己已面临的不幸。
目前,生态环境正日益恶化,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和清洁剂的大量使用有增无减,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死亡,生态系统恶化,人类的活动也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污染物排入河中,使水受到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吨的污水排入河中,污染了5.5万亿吨的淡水。看到这一个个触人惊心的数据,你想到了什么呢?没错,这就是人类破坏环境的下场,这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惩罚啊!
当我们头顶的天空不再明净,不再蔚蓝时,我们是否才想起应该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呢?当我们脚下的土地变成黄沙变成荒漠时,我们是否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我们的大自然呢?面对曾经美好的一切,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道:“谁来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历史的车轮正轰隆隆地驶向22世纪,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一个小公民,必须勇敢地站起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缓的地步,我们责无旁货!谁希望看到自古以来辛勤哺育我们人类的地球母亲即将变成一个欲哭无泪的黑色地球呢?不,谁都不愿意看到!
是啊,由于人类无节制地对森林乱砍滥伐,不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致使许多森林遭到了毁坏;小鸟没有家了,再也不会欢歌笑语;大地也没有漂亮的绿衣裳,不再生机勃勃了。但是,有些人们还是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家园正在慢慢地被毁坏着呢!
大地拥有和谐美丽的绿色,花儿才显得娇艳动人;心中拥有纯洁的绿色,心灵才显得更加红彤灿烂。人类需要绿色,地球母亲更加需要绿色,那就 让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共创绿色环境,让蓝天更蓝,让清水更清,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更加可爱、更加生机勃勃吧!
⑶ 保护湿地 宣传标语
是不是发错地方了
不过魔兽世界里有块属于联盟的地方叫湿地。
为了联盟,誓死保卫湿地,消灭每一个入侵者
⑷ 保护湿地的宣言
湿地保护宣言
保护生命之水 维护健康湿地 传播环保理念 共创人水和谐
看白鹭盘旋,莆苇飘摇,鱼虾嬉闹。听百鸟争鸣,水天相接之处合奏天籁之音。她,不是仙境,是美丽的绿色之州-湿地。
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人类服务。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都有她的功劳;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人类的废弃物是她千百年来不懈怠的付出。
然而人类有时却肆无忌惮地伤害着湿地。曾经湖光山色、鱼跃鸟舞的美景已离我们越来越远。波面上,网在蔓延,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肆意捕捞和破坏。
烈日下那一堆堆散落的垃圾,散发出难闻的臭气。
我们看到一项项宏大的工程,正将湿地糟蹋得千疮百孔。湿地,正在被臭气笼罩,正在被死亡逼近,地球之肾,在结石,在呻吟!
我们,没有什么神秘的使命,只是一群热爱湿地的人。我们凭着激情和共同的信念,怀着对大自然的敬仰尊崇靠近那一片片沃土,以年轻人特有的张力去了解她,以厚重的责任感去拯救她,我们是光荣的“湿地使者”。
学习湿地,宣传湿地,保护湿地是我们的基本任务。
科学、行动和传播是我们活动的基本态度。
人与湿地和谐共处是我们努力的终极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湿地的保护,贡献自己最纯真的力量!
世界湿地日感言
数以千计的红嘴鸥在昆明城内翩翩起舞,色彩斑斓的野鸭、黑颈鹤在拉萨市里悠然自得,优雅高贵的白天鹅成双成对地出现在荣成市郊……每年冬季,这些美丽的“天外来客”总是不约而至,市民们或驻足远观,或走近喂食,与可爱的鸟儿共享自然。上述城市为何如此幸运?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几个城市至今还保留着原有的湿地。昆明市的翠湖,布达拉宫后面的高原草泽,荣成市边上的浅水湖,提供了鸟儿们所需要的食物,成为它们理想的越冬场所。
湿地的独特价值远远不止于此。然而,直到20世纪中叶,人类才真正认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包括沼泽、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等在内的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的双重特性,使湿地成为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它是富饶的物种基因库,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同时,湿地还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因此,人们将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并确定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
我国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为世界上居加、美、俄之后的第四个湿地大国。由于经济落后、认识滞后等诸多原因,我国的湿地在上个世纪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围湖造田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面积锐减,该地区调洪、蓄洪能力大大降低,导致洪灾危害加剧;肆意排放污水使滇池、巢湖、太湖和海河、辽河等河湖的污染积重难返,这些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值得庆幸的是,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保护力度后来居上。目前我国约有40%的天然湿地被纳入管护范围,许多濒临干涸的湿地重新焕发生机,退田还湖使洞庭湖、鄱阳湖的面积开始由小变大……
但是,庞大的人口数量、快速的经济增长和有限的水土资源,使湿地保护还面临着严峻的长期挑战。认识不足,湿地保护机构不健全,法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力度薄弱,侵占、破坏湿地的事件还时有发生。
沼泽滩涂原无用,而今始知“肾”珍贵。在我们日益关注自己的肾脏、想方设法“补肾”的时候,莫忘了保护“地球之肾”!
⑸ 怎样保护湿地生态
1998年,“绿色营”为保护湿地生态,奔赴东北三江平原。
当时,“湿地”这个名词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一般说来,湿地包括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地带的滩涂、红树林和珊瑚滩,还包括生态功能有限的人工湿地。湿地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科学研究越来越表明它的重要,它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量较大的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气候、蓄水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别功能,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二是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鱼、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以及湿地所特有的鹤类、鹳类、鹮类等大型水禽和湖沼海岸风光所具有的美学源泉。
此次“绿色营”考察的东北三江平原就是重要湿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三江平原地貌广阔低平、降水集中、径流缓慢,以及季节性冻融的黏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了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这里的沼泽与沼泽化土地面积约240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当人们还不认识湿地之前,把三江平原称为“北大荒”,看做“不毛之地”,并且把它当成了开发的首要对象。三江平原被开垦后建有许多大型国有农场,“北大荒”已变成了“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开垦的同时,该区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气候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增加,风害加重,水土流失严重,珍稀动植物减少。这种开发的规模和速度,和人们对湿地保护必要性的认识,刚好相悖。
因此,“认识湿地,宣传湿地,保护湿地”是1998绿色营的基本任务,也是1998年的环保焦点。“绿色营”在选拔营员的时候,要求每个人都要收集和学习有关湿地的资料,写一篇学习心得。出发之前,营员们听了“湿地国际”组织陈克林、刚从湿地考察归来的沈孝辉、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资源研究所马逸清研究员的报告,对湿地的生态、现实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再加上出发之前的讨论和野外拉练,为此次活动都做好了精神准备。
1998年7月24日是绿色营出发的日子。每个人的营服上都印着四个大字“保护湿地”。其实,怎样保护湿地?只是一个抽象的愿望,谁也拿不出什么意见和建议。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调查研究,大家脑子里就开始有些想法了。在营员开会的时候,唐锡阳提出了三点看法:
(1)我们不能等湿地没有了,再来认识和保护湿地。在当前保护和开发日益矛盾的情况下,新建和扩大保护区的面积是个有力的措施。尽管保护区目前存在各种问题,改进和完善还需要时间,但毕竟多了一个阵地,多了一个实体,也就少了一点可惜和遗憾。
(2)政府应该和湿地学家合作,总结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在保护湿地方面搞个立法。譬如什么地方可以开发,什么地方不能开发,如何开发,都要以科学为依据,有章可循。如有的地方营养土层很薄,若把下面的沙层和黏土翻上来,不仅粮食产量很低,而且造成风暴沙暴,后患无穷。即使允许开发的地区,也应该改变单纯农垦的方式,以开发稻田为主,努力创建稻-苇-鱼、稻-鱼-麻、草基鱼塘、垛田鱼塘、果基鱼塘等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态模式,以迈入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使在开发的区划之内,也应该划出一定比例的自然湿地保护区或保护小区,这不仅能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也有益于改善农业生态的局部环境。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由于接触国内各地知识分子以及日本、美国的专家比较多,环境意识比较强,所以在建立现代化洪河农场的同时,又划出32.7万亩湿地建立了洪河自然保护区,还在农场内大幅度扩大水田,以增加人工湿地面积。这种举措,就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范例。
(3)加强对湿地的宣传。保护森林,保护动物,道理比较好懂;保护湿地,就不那么好说了,特别是要让群众听懂,领导听懂,让他们懂得保护湿地与目前和长远的利益都是攸关的大事,就真要下一番工夫。也只有群众懂了,领导懂了,湿地才能真正保护下来。但从我们接触的群众、领导,甚至包括湿地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来看,多对湿地缺乏认识,因此创造多种形式宣传湿地,是当务之急。特别是今年江河横溢,早在意中,名曰天灾,实为人祸。道理很简单,树被砍了,湿地被占了,长江和许多河流“发话”了,使许多人猛省。我们应该借助于大自然现身说法,努力宣传好保护湿地。我们今年把绿色营开往东北三江平原,我也努力把这篇文章写好,也是一种形式,如果大家重视,形式会是很多的。
1998年8月12日,是“保护湿地”活动临近结束的日子,好几个营员在“营员日志”上深情地写着,或者亲口对唐锡阳说:“希望绿色营永远不结束。”唐锡阳便翻出了东北林业大学送给他的一个漂亮的小本,并且在上面写了一段话:
亲爱的营员:
我们来自昆明、南宁、重庆、成都、上海、北京、哈尔滨。我们的心愿是共同的,相逢是偶然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我们阅读了祖国东北的湿地景色,看到了乌苏里江、野荷和白鹳。各种经历、困难、碰撞以及思想的火花,将永远镌刻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
在即将分手的时候,我希望在“东林”送我的这个小本上,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1998年,8月17日,在返回北京的火车上,唐锡阳收回那个小本的时候,它已经写了多半本,不同的字迹,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不同的心情。唐锡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页一页读下去。唐老师:
一路风尘,我们又走过了二十多个日夜,绿色营再次让我感动,您再次让我钦佩!
1996年,是马霞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于是1997年我报名参加了绿色营,有幸在您的带领下走过拉萨。那次西藏之行,不仅让我结识了许多有着一样的理想和热情的朋友,更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西藏之行,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正因为如此,当您提出想让我筹备1998大学生绿色营的时候,我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几个月来,我经历了从营员到队长的成长,经历了从参与者到组织者的变化。由于我个人的能力实在有限,这次绿色营的活动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我感到非常内疚和遗憾,但是我真诚地请您相信,我尽了最大的努力!
这次绿色营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让我更深刻地体验了自然的美和人性的善,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经过思想的交流、碰撞和融会之后,我们确实长大了,成熟了。
(北京师范大学)郎艳
唐老师:
我衷心地感谢您和马霞女士创办了绿色营。
绿色营给每个营员以走进大自然的机会,不仅欣赏自然,更重要的是看望伤痕累累、问题重重的自然母亲,去感受她经历的痛苦,她给人类骄横行为的教训。绿色营给每个营员以这样的使命与任务——唤醒人的良知,深爱自然,保护家园。
(云南大学)您的学生:陈雪凛
唐老师:
一个68岁老人,应该颐养天年,但却仍在为中国的绿色事业,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奔走呼号。您的性格、您的修养、您对大自然的信仰,让我由衷地敬佩。
真的很感谢绿色营,感谢唐老师给了我和全国15所高校的同学们相识的机会。希望唐老师身体永远这么硬朗。
(哈尔滨工业大学)您的学生:苗红波
唐老师:
从马霞的感人事迹中,让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去看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从和您的亲切交谈中,让我领悟到了真正、纯粹的环保主义思想,感悟到了什么才是人类的至真、至善、至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论我将来走到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高举绿色旗帜,让绿色融入我的人生!
(东北林业大学)您的学生:郭旭光读完这个本子里营员们的话后,唐锡阳说:“人近七十,我还需要什么,要钱?要名誉?要地位?都不要,就要这种缘于大自然的至高无上的情谊,字里行间充溢着亲切、真挚和共同的抱负。这种人和自然相互交汇与默契的情谊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力量,意味着事业,意味着绿水青山千秋万代。”
⑹ 保护湿地的日常举措有哪些
要保护湿地,说的简单,做起来很难,不仅要厂商的努力,还需要政府、人大代表们的支持啦,不能光拿钱不办事儿啊。在保护湿地得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和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如科普讲座、制作专题片、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广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从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湿地与人类的关系,特别要加大警示宣传的力度,使湿地保护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全社会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健全保护制度,依法进行湿地管理。目前,全国已有不少省出台了有关湿地保护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或规章,对湿地保护工作进行管理。因此,要尽快出台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明确职责权限、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将湿地保护、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国土及环境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与湿地保护立法协调一致。建立省级主管部门组织协调与多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和湿地资源监测网络体系,使湿地保护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是强化组织领导,逐步理顺湿地保护工作机制。湿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各地要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理顺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解决好湿地保护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湿地保护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作为承担着湿地保护和管理的保护区,应当纳入公益型事业单位管理,解决其人员编制,从而吸引一批素质高、能干事、留得住的人员从事保护区管理工作。
四是政府投入为主,多方争取资金。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在湿地建设中应起着主导作用。要明确国家、各级政府对应级别湿地保护区责任,并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还要多方筹措湿地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际合作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建设。要按照“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投资湿地保护。
五是加快保护区建设,强化保护管理力度。实践证明,建设湿地保护区是保护湿地最积极、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要依照《全国湿地保护总体规划》的总体布局,统盘考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对典型独特的湿地类型区和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要抢救性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制定好重点湿地保护工程项目计划,争取早日列入国湿地保护计划。坚决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科学、健康、顺利开展。
⑺ 如何保护湿地
一是要掌握正确的宣传思路。过去几年的宣传工作在改变广大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思想认识、观念理念和行为方式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要分工协作,突出重点。国办通知和全国湿地会议精神,各地要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同时,要根据宣传提纲的要求,结合当地湿地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抓住湿地保护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要采取多种形式。湿地保护管理部门和林家的宣传部门要主动与各地各级新闻宣传单位联系,把湿地保护的重点工作通报给他们。
湿地恢复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尽可能的情况选用最简单的恢复方法,因为越复杂的恢复方法,越容易在某个环节出现偏差采用破坏性最小、最为生态的方法最容易实现恢复目标在实施更多的人为干预之前应考虑采用自然恢复方法如果一些自然过程不能采用自然恢复方法,应更多地考虑采用生物工程,而不是传统的工程措施。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水生植物。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为保护湿地,保护湿地中的丰富物种,1971年2月2日建立了全球政府间保护湿地公约。到2014年1月为止已有168个缔约国,2170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⑻ 一片宣传介绍湿地或呼吁大家保护湿地的短文
什么是湿地?湿地就是陆地上有水、有草、有鸟和有鱼类赖以生存的地方,那里碧水蓝天,鸟儿在天空中飞来飞去,互相嬉戏,鱼儿在水中快乐地游着,这里是小动物们快乐的天堂,在这里可以聆听到天籁之音,那种境界,就是任何人也会被陶醉的。
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大量的砍伐树木,滥杀动物,导致湿地大片大片的消失,让动物们无家可归,天空中的小鸟有气无力地划过天空,伴随着几声凄凉的叫声,没有水的鱼儿在干涸的池塘里蹦上蹦下,在水中流着悲伤的眼泪。
现在,我呼吁大家都来保护湿地,关注湿地,保护生态,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为了不让鸟儿再悲伤,为了不让鱼儿再流下眼泪,让我们保护湿地,让大自然恢复生机和活力,请不要再砍伐树木了,再也不要滥杀无辜的小动物了,它们也有权利享受大自然赐予它们快乐生存的空间和自由,善良的人们快献出一点点对大自然的关心和爱护,关注湿地,保护生态,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⑼ 宣传湿地保护的小品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景观为主体,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区域.以小龙河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湿地公园的现状、规划方案,分析了各个尺度湿地公园小品的空间分布、设计方式,总结了小龙河湿地公园小品的设计方案.
⑽ 收集保护湿地公园的宣传标语,可以关于湿地中的动物、植物、环境等保护标语。急急急
走近保护区、体验自然之旅,品味和谐之关
2. 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环境。 3. 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4. 我用我心热爱自然,我用我行保护湿地。 5. 与湿地握手、和生态拥抱。
6. 绿色友好、健康湿地、生态家园。 7. 保护绿色湿地、构筑生态文明。
8. 保护湿地功在当代、生态平衡惠千秋。 9.
湿地孕育和谐文化,林城崇尚科学发展。
10.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11. 保护湿地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2. 美好的湿地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珍惜和维护。
13. 保护湿地、受益你我,请您给湿地多一些关爱。 14. 保护湿地、关注生命、呵护健康。
15. 热爱湿地、保护湿地、欣赏湿地、共享湿地。 16. 保护一片湿地、撑起一片蓝天。 17. 实施《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8. 亲近湿地、感知友好。
19. 保护湿地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文明。 20. 与湿地同行,为友好喝彩。
21. 维护生命之水、维护健康湿地。 22. 传播环保理念、共创人水和谐。
23. 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人类的废弃物是湿地千百年来不懈怠的付出。 24. 保护湿地、维护生态安全。 25. 保护湿地、保护地球之肾。
26. 保护湿地、保护生物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27. 湿是生命之源。
28. 从高山之颠到大海之滨、湿地无处不在为我们服务。 29. 改善湿地、保护家园。
30. 保护湿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1. 保护湿地、热爱人类自己的家园。 32. 保护湿地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34. 为实现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跨世纪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