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样策划读书沙龙活动
“阅读•交流•共享”读书沙龙活动方案 为了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学校学习型组织,我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每学期每位教师“读完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一篇读书心得,参加一次交流活动”,积极为老师搭建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通过与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与教师对话,来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开拓我们的视野。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锻造研究型教师队伍,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活动时间。 8月24日下午……? 二、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刘 张云 成 员 s z y d cccc vvvv 三、活动流程。 (一)分组交流分享。 1、老师按活动分组参加活动,校委会成员分到各组参加活动。 2、各组长按照活动实施方案,负责活动的组织、主持、记录等事宜,每位成员必须发言交流。 3、各组成员上交一篇原创的读书心得,在组内评出3—5篇优秀的读书心得上报教科室参评。(网络下载抄袭的一律作废,并全校通报)。 4、在活动中推选出参加全校读书沙龙活动的中心发言人1—2名,并要求中心发言人做好现场发言的准备。 (二)全校交流分享。 1、我声飞扬。 现场配乐朗诵经典篇章。可以独诵,也可以合诵。既可以是在沙龙圈里的中心发言人,也可以是现场的老师。 2、我读书的那些事儿。 现场交流读书经历的故事,读书过程中的心得收获,读书与工作、生活的联系,读书的方法和时间安排,自己对读书这件事儿的个性观点…… 3、不动笔墨不读书。 现场展示教师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和评选出来的优秀读书心得。作者现场畅谈自己积累和创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4、书韵流香,你我共赏。 现场相互推介好的书目,为老师们提供更大的选择平台。 四、活动要求。 1、各组活动要认真组织,每个人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要谈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的,有条理的,比较轻松的把自己要表达的说清楚。 2、中心发言人要按活动流程和活动中的一些话题,做好充分的准备。现场交流的时候尽量不照着稿子念,以谈话聊天的形式,轻松表达。为现场营造一个愉悦、轻松、有激情的分享空间。 3、现场交流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台下老师交流的时间。每位老师都要按照活动内容做好发言的准备,在活动中积极发言。 4、现场“经典篇章朗诵”这个环节要活动前做好准备。每组准备一个篇目的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在分组分享活动结束后,各组要把朗诵的篇目、人员、形式、音乐等信息上报教科室。随后教科室将组织人员逐一观看审定。 5、各组在分组分享活动结束后,将有读书笔记或摘抄的老师推荐给教科室。 6、有优秀书目推荐的老师,分组分享活动结束后,将书目上传给教科室。 7、电教中心负责活动现场的音响设备和摄像工作,办公室负责活动现场的照相工作。 五、活动分组。 组别 人员分配 人数 备注 一年级组 一年级教师、廖秋莲、朱丽君、冉铮、康益 16人 “组别”年级组以2011年春季学期编制不变。 二年级组 二年级教师、谭庚妹、李小雨、张秀云、 蒲晓娟、贾远国 17人 三年级组 三年级教师、魏xx 17人 四年级组 四年级教师、姚xx、音乐组教师、刘、张、吴、廖cc 16人 五年级组 五年级教师、美术组教师、艾、向、宋 16人 六年级组 六年级教师、体育组教师、袁 16人 附:活动环节说明表。 活 动 环 节 活 动 任 务 分组交流分享 1、交流分享读书心得。 2、评选读书心得。 3、推荐中心发言人。 4、推荐经典朗诵篇目。 5、推荐有读书笔记的老师。 6、上传优秀书目。 全校交流分享 1、经典篇目朗诵。 2、读书心得交流。 3、读书笔记和优秀读书心得展示交流。 4、优秀书目推介。 5、活动总结。 2011年7月
❷ 亲子沙龙活动主题有哪些
亲子艺术沙龙主题活动:拍手点头
活动目标:
1、有初步的节奏意识,能随音乐一拍一拍地拍手、点头。
2、能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伴随音乐节奏初步合拍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活动准备:
事先学过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布置场地。
活动过程:
1、随音乐示范表演,幼儿观察。
(1)引导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示范表演第一段音乐。
教师提问:老师做了哪几个动作?拍了几次手?点了几次头?
(2)教师再次示范表演。请幼儿认真观察细节,注意音乐的节奏:看看老师的动作是怎么配合 音乐的节奏?
2、引导幼儿练习。
(1)引导幼儿随音乐做动作,教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就行提示。
(2)放慢琴速,引导幼儿独立随音乐动作。
(3)按照正常速度弹琴,鼓励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
3、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叉腰等动作。
(1)引导幼儿学习有节奏地拍肩,并随音乐律动。
教师:小肩膀听到好听的音乐,也要和音乐一起玩了。大家用两只小手拍拍肩、拍拍肩。
(2)引导幼儿学习叉腰动作,并随音乐律动。
4、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做小鸭叫、小鸡叫等动作。
5、组织幼儿交流、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利用自由活动,组织幼儿继续进行,《拍手点头》的律动。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小猫轻轻走 见领域P6。
2、分组活动:(见周计划表)
亲子艺术沙龙主题活动:捉小鱼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自由的表现鱼儿游动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停顿。
2、有初步的角色意识,愿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观察鱼儿游的动作,理解捕鱼的意思。
2、物质准备:音乐《捉小鱼》。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以小鱼游的游戏引入,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
教师:小朋友,小鱼是怎么游的?谁来表演小鱼游?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鱼游吧。
(二)介绍游戏的玩法。
玩法:请两个幼儿双手上举,碰在一起做"网鱼",其他的幼儿扮演"小鱼",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游动,一个接一个用碎步从网下钻过。当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时,渔网迅速地放下,开始"捕鱼",把"小鱼"套进网里。被捉到的幼儿排到尾末,游戏继续进行,等音乐反复多变到结束时捕到的两只"小鱼",与"渔网"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三)提出游戏要求。
(四)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随音乐学"鱼儿"游动的动作,让幼儿享受自由随音乐运动的快乐。
3、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乐结束前的休止。
4、鼓励幼儿创编各种表现鱼儿游动的动作,让幼儿随音乐进行游戏。
5、开始时教师可以当捕鱼人,幼儿熟悉玩法后,与幼儿交换角色。
(五)教师简要评价后,幼儿自由做鱼游动作结束活动。
三、户外活动:
1、体育游戏: 小刺猬
❸ 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题的读书沙龙策划书!
硪,
❹ 亲子关系沙龙·《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1、真实地去“听”你的孩子说话有时当妈妈一边炒菜一边盛饭时,八岁的女儿在想跟妈妈说些什么时,妈妈有时是不经心肠听着,有时会打断她,反而请她帮助摆桌吃饭,但从未停下来,专注去“听”她想说的话,除非她说的话,真是什么天大的好消息(不过,这种机率低于百分之一)。专家也不是叫咱们一定要停下手边所做的,但你可给孩子一个“断定”的时刻,比如:“好,等我把饭菜摆好。”或是“再给我十分钟。”
当然,最好是当即去“听”孩子要说的。由于,你一次、二次、三次地疏忽了他们后,他们便会慢慢地失去了“通知你”的爱好。别的,在“听”时,最好做目光触摸,要孩子知道你是真的情愿听。
许多时分,孩子中不过想说你觉得不太要紧的事,但对他们而言,却是重要的。假如你不去拒绝他们,当他们真遇到困难时,就会自然地来找你谈了。
2、不管孩子跟你说什么,千万别笑他。孩子的国际与主意是和大人们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不然别去笑他。特别当孩子很认真地通知你什么时,你轻视或不相信的情绪,只会损伤孩子,并且今后也不再跟你谈了。
攀谈中的诙谐是好的,是沟通中的最好润滑剂,但要当心运用诙谐,要看孩子能否了解诙谐与取笑的不同。
3.自动共享自己的感触
当然,做爸爸妈妈的,不需要把心中的担心向孩子标明,去添加孩子忧虑的心思担负,但有时不妨自动地与孩子共享自己的心境、感触,及对工作的观点,孩子当然也就比较简单向你诉说他的心境、感触与观点了。
4.身体语言的重要
目光的触摸、手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将上身略为前倾地听孩子说话等,这些小动作,皆能鼓舞孩子表达自己的志愿。
当然,也别心急,盼望一坐下来,孩子就会喋喋不休地开讲,但你可利用一些自然的身体语言,让孩子知道,你已准备和他“聊”了。
5.别问一些太空泛的问题
比如“今天怎么?”“校园好吗?”也别常用,“为什么?”由于孩子会不自觉地想保护自己。学着用一些日常生活来勾引出话题。孩子有爱好的电视节目或作业便是一个好开头。
6.了解孩子的主意
大部分时刻,孩子仅仅想从他信赖的成人中,断定自己的主意与做法。所以,咱们可在了解状况后,做个答复或支撑。
7.每个孩子都需要与你单独相处的韶光
有一个母亲,说她很爱惜接送女儿的时刻。由于这个时刻没有其他孩子的介入,也没有父亲的吼叫声。
8.对孩子表达你无条件的爱
自孩子小时,即让孩子很清楚地了解到你是关怀他的,是情愿接纳他的。
上面所谈的,有些是说来简单做来难。但只要咱们做爸爸妈妈的有一颗酷爱孩子的心,随时介意咱们的身教与身教,孩子是不会太让咱们失望的。
❺ 怎样做阅读交流共享读书沙龙活动主题设计海报
阅读是非常好的事,关于共享阅读沙龙的事情,我觉得没有必要给他们这样设计海报。就在外面写一个大字报,我们一起到那里去共享吧!
❻ 新阅读沙龙: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营造适于学生阅读的校园文化环境。
(1)每幢教学楼的走廊上分别悬挂名人名言和师生的优秀书画作品、座右铭等,设计成文学艺术长廊。
(2)开展书香班级创意布置比赛,发动学生收集家庭藏书目录,让教室里的图书角“活”起来。让学生每天与书相伴,使学生在校的每时每刻受到熏陶,让师生生活在一个充满读书气息的潜在课堂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学校设立图书室,图书室要丰富藏书量,开架向学生借阅图书,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读书,图书管理员每月要设计好书推荐的宣传画,引导学生读好书。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探索教师阅读习惯的培养途径。要求师生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安排好读书时间,思考读书反馈形式,定期对照,督促自己抽时间读书,逐步养成读书习惯。倡议教师每年至少自费订阅两种教育教学刊物杂志。每年要求教师填写读书卡,交流读书乐。让教师填写一年中阅读的各种书目,发表自己的一句话感受,并且将自己读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其他教师。力求在教师队伍中营造学习的氛围,研讨的氛围,以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促使教师更具有人文精神。
(2)探索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措施。
①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必读书,每半月每班开设一次书刊阅读课。
② 开展“好书天天读”活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学校画出表格展出每个学生的阅读的进展、进步情况(二年级以上学生都要摘抄读书笔记,根据笔记或背诵情况,学生将所读的书名贴到读书板上)。班级要制定班级读书计划,要求学生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阅读;每周背诵一首古诗和一句名人名言(各班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每周二首诗或二句名言”等)。每半月教师要带学生到图书馆上一节阅读课。每月学生要读2本左右的好书。第四周的星期四综合时间活动时间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交流活动,评选读书之星。
③背诵读书名言。学校开展全校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收集读书名言活动,向全校推荐100条读书名言,要求班级布置中外名言上墙、上黑板报;再根据年级不同要求选择背诵。
④开展教师、家长、学生读书情况调查。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阅读状况。让教师了解学生、家长的读书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同时针对调查内容审视自己的读书情况,让每位教师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3.组织多样的读书活动。
(1)组建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沙龙,为开展文学导读活动搭建平台。每周有班级读书沙龙,每月有年级读书沙龙,每两周业务学习有教师分组的读书沙龙。定期有家长和全体教师的读书沙龙。读书沙龙每次活动都有组织、有主题、有记载、有照片,以此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教师在读书中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身内涵。并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畅谈读书之乐,相互交流,资源共享,让学校真正开放。
(2)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①订好一个计划。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制订读书计划,并根据所推荐的读书目录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每周二、四早上8:00~8:15为晨读时间,教室里必须有琅琅的书声;每周三、五中午12:00~12:20为阅读时间,学生须静心看书,每天回家需保证半小时的阅读。
② 制作一张书签,可以把书签设计成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可以把书签设计成各种书的形状,可以在书签上写上勤奋读书的格言和名句,各班进行展评。
③开展一次交流会,各班级由语文教师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以“名人名言”、“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者”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④开展美文诵读活动,以美文的滋养达到陶冶身心的目的。
⑤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的讲故事比赛,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占据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挥其潜存的能量。
4、将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
(1) 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交流会,从形式上看,有竞赛、辩论、朗诵、介绍、交流等等;从内容上看,有名著欣赏、方法介绍、读书体会交流、好书推荐、古诗文朗诵、名言成语积累等等。
(2)渗透于课堂。课前一分钟阅读活动。此活动是一种常规性的导读活动,内容丰富,有课前一分钟演讲、一分钟诵古诗词、一分钟即兴读新闻、一分钟欣赏同学们摘录的精彩一句话等。
5、读写结合。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建立读书成长记录册,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写一写读后感。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用笔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记录生活中的真、善、美等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每周至少写一篇周记。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准备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0月
选定课题,确定人选,组织分工,写好申报表,制定详细计划。
负责人:组长、副组长
2、研究阶段: 2010年11月—2011年4月
实践研究,举行座谈会,初评研究成果,举行专题论文研讨会。
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