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武夷山旅游策划书

武夷山旅游策划书

发布时间:2021-08-29 20:47:31

A. 如何合理规划武夷山茶文化旅游

1、加强观光茶园建设。 观光茶园与一般茶叶生产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区别。观光茶园是供旅游者参观游览、休闲度假的茶园,应有风景可观,有茶可品,有茶的纪念品可购。这样,既要考虑茶叶生产的要求,又要考虑观光休闲度假的要求;既要符合茶树生物学特性的栽培管理要求,又要符合园林的美学要求。因此,必须以茶园为主体,充分体现茶的特色。观光茶园必须以生态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设计,实现茶叶生态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茶业资源进行深层次、多方面的开发,改变传统的低效益单一的茶叶生产模式。同时茶园管理本身又是一门艺术工程,所以要把观光茶园建设和茶艺园建设结合起来。观光茶园的总体规划要合理,做到茶树树冠造型、建筑物设计、布局与环境协调一致。因此,要在茶园布局设计、树冠造型、建筑物配套实用性的基础上加强艺术性,由传统农事上升为一种艺术活动,增强观赏、娱乐价值。日本有名的冈山后乐园茶园是日本的三大名园之一,园内茶行修剪成浪状,与濑户内海的景观十分协调,每年吸引了无数游客,大大促进了茶叶消费和弘扬了日本茶道。在惜土如金的新加坡,也十分重视开辟观光旅游茶园,年收益超百万美元,不到两年就收回投资,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武夷山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产之奇而奇”在天心岩附近的九龙窠上生长着武夷山最著名的茶树“大红袍”,它被誉为“茶中之王”,是极品佳茗,现今大多数游人都可在武夷山一睹“大红袍”的芳容了。在宣传武夷山茶文化方面,“大红袍”的功劳也非同一般,但武夷山并不是只有“大红袍”一个茶景点,著名的还有茶洞、庞公吃茶处、御茶园遗址和水帘茶馆,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留下了文人墨客的足迹,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开发茶文化旅游线路,树立旅游品牌,通过茶之旅游,使茶文化“活灵活现”,深入人心,使游客增长了知识,也起到了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
2、重视茶文化纪念品的设计推出。 茶文化旅游纪念品与一般纪念品相比,更有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茶文化旅游购物必须以高档茶为主,同时生产适应时代要求的绿色食品茶叶、有机茶叶、保健茶,开发更多装璜精美的茶叶礼品、茶叶食品和与茶文化有关的各种茶具、用品。应该指出,在研究茶叶之外,茶具也是旅游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各式精巧的古今茶具,精美包装的高档名茶以及茶的诗画,都是很有价值的旅游纪念品,又是馈赠亲友的理想礼品。今后还将运用各种现代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食品行业、医药行业、保健功能产品,文化行业中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提高茶叶附价值,促进山民增收
3、把茶园建设成为青少年科教实践基地。 茶叶科教基地作为中小学生学习茶叶科学技术,认识我国的茶文化和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极好的实践和教育基地。目前,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与广州市教育部门合作,把华南农业大学实验茶园、茶厂作为广州市部分中小学学农科教基地,每年高峰期每周可接待中小学师生200—300人。活动内容包括:学生到茶园采茶,自己动手参加制茶,安排茶学专业研究生给学生讲解茶叶生产、加工的基本知识。并通过VCD、幻灯、录像片展示茶文化有关内容,如茶的起源、发展历史、泡茶艺术和品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茶文化的熏陶,把茶叶生产、科技示范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小学生思想素质河科技素质的提高。这一点观光茶园及茶园在规划设计、生态布局、园林建筑的协调,在品种搭配、间种作物、水利设施及栽培管理都必须是先进的、规范的;茶厂加工机械配套、手工制茶示范以及游客自制茶叶都必须有严格的、科学的技术指导。以便于旅游者及中小学生在参观、实践过程中把采摘、炒制、品茗、泡茶、茶艺表演作为普及和提高人们的茶叶科学知识的过程。
4、积极兴建茶文化休闲村。 真正懂得喝茶的人,所择之具,所掏之水,所取之茗,都是十分讲究的。提到茶,人们眼前仿佛就是:青山白水间,闲亭雅阁上,沉沉的古案,横卧的瑶琴,焚香的石炉上,袅袅几缕清烟,蓝白相间的瓷器里,淡淡的一盏琥珀……。所以茶文化村的兴建,可选在清静、优雅的环境,最好是依山傍水的地方。内设茶史馆、茶楼、品茗室、茶具茶诗书画欣赏室及各类茶叶专卖点,有条件的还可开设茶叶批发集散地等。定期举办茶文化讲座和茶文化学术交流,评茶会、斗茶会,观赏我国各民族的以至世界各地的饮茶风俗,使之成为茶的“世界大观”。
要通过茶文化促进会、研究会、茶叶学会等组织与旅游公司合作,开辟茶文化专线旅游,组织旅游者到国内茶乡、茶叶生产基地、茶公园进行绿色漫游,参加采茶、制茶活动,与村民一道唱茶歌、跳茶舞,体验茶人之乐。还可在国内主要旅游线途中设茶艺馆、茶文化展示厅、名茶展销点,使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后到这些地方小憩,欣赏茶艺表演,品赏国内各种名茶。
5、加强武夷岩茶的市场管理 。武夷山是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都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购物,武夷茶叶在旅游六要素的“购”中占主导地位,这是一块潜在的资源优势,一方面是游客在武夷山购买的主要商品,促进茶叶销售,另一方面通过游客又能扩大武夷岩茶宣传面,如今大量的旅游宣传促销中把茶文化传播、茶叶营销作为重要内容,为旅游业与茶产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实现双赢打下了基础。目前,武夷山共有各类茶叶经销店400多家、茶室等饮茶场所100多处,各宾馆也设立“茶座”,供客人选用,这都是宣传促销武夷岩茶很好的平台。
武夷山旅游业发展,促进了武夷岩茶当地销售市场的繁荣,同时也给武夷岩茶经营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景区、度假区岩茶销售店星罗棋布,比比皆是。然而,在岩茶市场兴旺繁荣的背后,却有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游客对武夷岩茶的无知,蒙骗消费者,销售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茶叶。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武夷岩茶的形象,更践踏了武夷岩茶的声誉。
(1)加强茶叶经营者的物价管理及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如规范岩茶解说词、诚信导购等),使武夷岩茶的销售价与质量成正比。
(2)具备一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对其进行武夷岩茶宣传指导,以便今后规范茶叶市场工作的顺利进行
6、加大宣传力度。在内容上,从茶文化、茶产业角度,制作一套精美的武夷岩茶专题片,邀请中央电视台参予策划制作。同时要制作一批高档次、有特色,包涵武夷岩茶历史、文化、风光、品牌、标准、品种、工艺及简易感观质量鉴别、防伪技术使用等内容的宣传画册、VCD光盘、挂图等扩大宣传面。组织策划武夷岩茶包装设计大赛,提高包装设计档次;对导游在茶文化、推销茶时的解说予以统一规范。在形式上,要开展形式丰富、不同层面的宣传。运用“数字武夷”网络平台,开设茶产业网页、链接全国知名网站,开展网上宣传;建立武夷山茶业信息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利用黄金周或节假日做大做强武夷山茶王赛、民间斗茶赛等茶事活动,吸引游客。今年4月份武夷山第七届大红袍茶文化节,武夷山旅游局免费开放旅游景点、景区,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茶人,扩大武夷岩茶的知晓率、美誉度和忠诚度。建立武夷茶叶博物馆,茶文化公园免费让游客参观,加深游客对武夷茶的了解;利用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各种媒介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B. 武夷山游客满意度调查方案策划要怎么做啊

问卷要自己写。
程序可以大概说一下:
一、地点
1、与酒店合作,在客房安放调查表
2、景区路口
3、餐馆
……
二、项目执行
1、资金安排
2、人员安排
3、礼品发放
4、配合单位

大概写一点,希望对你有帮助。方案如果粗做很简单,如果要做细来,需要成立一个项目小组,分工要明确。资金的安排很重要。

C. 武夷山的发展变化和远景规划。各都60字以上。

1.武夷山的变化:武夷山的山体构造与岩性特征均不同于武夷山脉的其他部分,后者由花岗岩和火成岩构成,而武夷山的山体则为红色砂砾岩,属于丹霞地貌形态,以其“奇秀甲东南”的丹山碧水而著称于世。相传唐尧时彭祖率领族人来到崇安居住,当时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民不聊生。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带领大家挖河堆山,疏浚洪水,他俩所挖的河道就是九曲溪。人们为了纪念武、夷两兄弟,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 ,并在九曲溪汇入崇阳溪的地方建造了武夷宫。变化之一是景色:武夷山可称得上是山依旧水依旧,武夷山变化的是城市风貌,不变的是武夷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记得二十三年前来武夷山,景区门前一片泥土地,现在是度假区的地方以前都是庄稼地,而现在已经成为武夷山游客集中住宿吃饭,是武夷山最繁华的地方了,入夜,度假区丝毫没有山区那种昏暗、万般寂静的感觉,反而是灯火辉煌不夜天,二十三年前怎么敢想象这等繁华景象会在闽西山区一个小镇出现?度假区将庄稼地变成商业化的城镇,而武夷山景区里却根本没商业化,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双遗产保护的相当好,在天游峰和九曲溪,根本见不到小贩小摊,也不见商铺林立,更见不到看到游客一窝蜂地涌上来强拉强买的现象,九曲溪管理更到位,在九曲溪里,见不到一个矿泉水瓶,见不到一次性饭盒,漂流一个半小时,那么多竹筏上也没见哪个游客望水里扔垃圾,因此九曲水还是象23年前来的时候那么清。
变化之二是范围:景区范围在不断增大,说明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强,90年代前的武夷山景区就是现在的武夷山核心景区俗称两山(天游峰、大王峰)夹一溪(九曲溪),而现在的武夷山分成武夷山核心景区、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三大区域,游客到武夷山现在都住在度假区,不象我以前可以住在九曲开始的九曲宾馆,度假区真象一座山城,店连着店,铺挨着铺,饭店宾馆数不清。
同样武夷山核心景区也在不断扩大,游客到武夷山不但可以玩两山夹一溪(俗称武夷老景游),现在还出来很多武夷山新景游,有著名的青龙大瀑布和下梅古村,还有闽越王城等新景,也是我这次武夷游的重点。
因为三天的时间关系,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这次还是没到,成为武夷游的遗憾,自然保护区有华东第一山龙岗山海拔2300米,有着原始植被和各种原始风景,如果到武夷山还要到自然保护区,那么安排四天时间是必须要的。
变化之三是交通:武夷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交通,记得二十三年前来武夷山,火车半夜到上饶,然后大家集体在上饶火车站迷糊到天亮,然后在上饶市去找了个当时算豪华大面包车的日野车,当时同去的50个人大多数是土包子,坐惯了平时那种颠簸不已的破车,哪里坐过这种全封闭的豪华空调车,日野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开时,还没出浙江省界,就不断有人晕车呕吐了,从早上八点上饶开车到下午三点到武夷山景区门口,人累的晕过去,晕车的人一路晕过来,等到车门打开,个个脸色苍白,在武夷山门口瘫坐一地。哪象现在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从上海到武夷山一路高速据说最长也就七小时,曾有人开车技术高六个小时赶到武夷山了。
变化最大的还是武夷山有了自己的民航机场,当同程接待人员告诉我可以乘飞机直达武夷山时,我还用我老婆93年来武夷山是乘飞机到南平机场再转车二小时到武夷山的老经验来问机场出来二个小时路程是自己乘车进去还是有接机的车?听得同程接待人员一楞一楞,说机场出来15分钟就到宾馆了,没二小时的呀?我才知道武夷山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大。
现在在武夷山不象从前全靠两条腿走路爬山,现在景区环保车可以将你送到任何一个开放的景点,回想起那时我们从天游峰爬到大王峰真叫可怕!
变化之四是没缆车:武夷山和其他遗产地不同的是武夷山绝对不修索道缆车,记得黄山、张家界和三清山修缆车,张家界还修了个百步云梯引起了公众议论纷纷,现在在浙江等地很小的一座山,爬爬只有300多米的都搞了个缆车上山,我惊讶于武夷山为什么不在天游峰、大王峰乃至自然保护区内的龙岗山搞个缆车上山,也曾问过景区领导和景区其他人,他们的回答就是缆车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对生态、景色带来了破坏,他们不想让天游峰等景色被一条缆绳破坏了看点。更妙得是他们在维修景区道路时能不用水泥尽量不用水泥,哪怕这样做成本更高一些,因此足可以解释武夷山双遗产为什么保护的这么好!
变化之五是游客:二十三年前在武夷山很少见国内游客,那时上海人也就苏州杭州玩玩算旅游了,那时在山里面到处可见港澳同胞,到处可听到港澳同胞港式的普通话,哪象现在满山都是国内游客,间或有一二个外国游客,可见我们国家现在真是“发”了!
武夷山的其他对比在我以后的武夷山故事中会一一写出,但以上五大对比说明了武夷山景区的变与不变中存在着哲理性,该变的是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不变的应该是大自然,武夷山环保做得好,管理到位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划定功能区、实施总体规划设计、进行法规建设与保护管理,主要工作是实施建设、发展规划、编制《经营方案》、建立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开展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实施GEF项目,开发生态旅游,大力发展区内乡村经济及进行机构改革工作。1、总体规划的修编。总体规划是切实保护、合理开发建设、科学管理风景名胜资源的综合部署,是指导各项工作的依据。《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86年即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实施。由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重点正在转向亚太地区,中国是这个地区旅游大市场之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声名已鹊噪世界,旅游市场日益扩大和迅速发展。为适应当前形势要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需重新审视,予以修订,以便更好指导景区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工作。1996年,由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着手进行《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于1996年8月6~9日,在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庄召开“总体规划”修订研讨会,1998年5月23~24日,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举行“总体规划”修订技术鉴定会。这次规划在原规划范围的基础上,向北发展,增加2.5平方公里;溪东旅游服务区向东扩大,增加0.5平方公里;新划入城村景区,增加4.5平方公里;风景区周边调整,增加1.5平方公里,合计增加用地9平方公里。修订后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范围达79平方公里,其中武夷山风景区64平方公里、溪东旅游服务区10.5平方公里、城村景区4.5平方公里。景区内设置保护地带为景区外围保护地带(70平方公里),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即沿九曲溪上游水源保护地带(363平方公里),合计保护地带面积433平方公里,其中一面坡34.05平方公里(50180亩)。《总体规划》将武夷山定性为丹霞地貌为特色,自然山水为主景,历史文化为内涵,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相结合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武夷宫小区详规修编。“武夷宫小区详细规划”完成于1994年6月,同年7月审定,11月上报,1995年1月,福建省建设委员会批复并付诸实施。由于旅游形势的发展,小区原规划有局部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故需在原基础上,按现有布局,再作一些调整充实,使之形成重要旅游窗口。修编重点放在尚未规划的范围,如:玉皇阁、幔亭山房3号房、彭祖山房原办公用房改建、职工食堂空地、幔亭山房与武夷山庄之间的空地等。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主要工程项目有古街标本馆、桂香村、翠烟小肆南部、月满空山彩月轩等,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投资500万元;完成聚会风云广场(面积400平方米),南武路停车场(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12万;完成区标,面积400平方米,投资55万元。1996年10月23日,管委会在武夷宫召开规划会,确定:武夷宫景区主入口为万年宫与南武路的结合点,并设置宫门,突出武夷宫在景区的地位和作用。宋街飞云楼通道为次入口,通过主入口管理,形成武夷宫整体性、统一性,提高综合效果。1997年,完成了武夷宫门、宫门道路、朱熹纪念馆广场铺设、仙足池、龙井亭、三清殿翻修和票房、道路、幔亭山房大门等项目,同时拆除幔亭山房前的桑拿夜总会、大王峰下的聚珍阁及朱熹迷宫等三处违章建筑。3、景区各景点详规编制。天心永乐禅寺及大雄宝殿规划,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方分院编制,管委会于1996年5月23日审定上报,规划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总造价3000万元。天心茶村小区规划,在东南大学指导下,由景区建筑设计室编制,用地11.56公顷,功能分居住、景区入口服务、茶文化综合服务三个区,建筑密度为11%,容积率0.25,绿地率为75%,规划由管委会于1997年底逐级上报,1998年5月福建省建委批复实施。武夷宫万春园、多类植物园规划,武夷宫开心岛规划、武夷山止止庵规划分别于1994年、1997年、1998年编制完成,因世遗申报,均暂缓实施。高苏坂至星村环景公路,由南平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提出,1998年6月上报,1998年9月省建委批复实施。公路全长14.33公里,等级按山岭重点三级,路基宽7.5米,路面6米,东起武夷大道武夷山机场路口,经茶场六区、坜屯、官庄、太庙、遇林亭,与星村公路相衔接。城村详细规划,由管委会编制《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城村景区规划提纲》,再由上海同济大学提出,于2000年底完成,规划用地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保护地带21.9平方公里。九曲溪夜游规划,由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正式提出,管委会于1999年9月19日已请示论证。百鸟园规划,由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1999年6月,由管委会建设局上报,省建委于1999年7月已批复。大峡谷生态公园旅游规划,由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组织编制,建设部专家林源祥教授指导,2000年已完成。4、景区规划管理。1995年,重新完善九曲溪仙凡界码头规划中的候筏室、曲廊工程设计。1996年,共完成天游景点改造规划中遨游霄汉、茶室、工艺品商店工程改造设计;完成一线天停车场及摊位设计;完成武夷宫中北区建设规划幔亭山房专用道、宫门、仙足池、龙井亭、观景台、厕所等方案及水电设施设计。1997年,完成天游小区、天游景区入口小区、一线天景点、大红袍文化旅游景点、桂林茶村小区等规划。1998年,依据“总体规划”及申报世遗要求,制定了高星公路、一线天、云窝、天游、天心茶村等景点建设规划和桂林、天心、山前、南源岭村民搬迁及景区电力、通讯、广播三线下地规划。1999年,完成山北景区总体布局规划方案和莲花峰、遇林亭窑址、小竹林景点详规,并予以实施。2000年,协同有关部门完成四新、程墩、城村古汉城等小区规划,同时在实施中进行管理和监督。
武夷山市现有生态公益林92.6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29.1%,其中国家级51.2万亩,省级40.3万亩,县级1.1万亩。为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规模,构筑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计划将主要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重点治理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丰富典型地区范围内的商品林重新划定为县级生态林,以建立20万亩的县级生态公益林,届时全市生态林面积占林地面积比例提高至35%。建设重点是水库主要汇水区域、县级公路、旅游线路两侧、溪流两侧、野生动植物分布丰富地区以及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地区、重点保护地带,以及现有的大部分天然商品阔叶林。县级生态林规划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建设期限为2008年至2012年,投资概算700万元。具体时间安排为2008年完成5万亩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以后四年逐年完成5、4、3、3万亩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截至6月,已完成2.2293万亩林地的小班调查、权属认定等前期区划界定的各项准备工作,现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书签订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9月份将完成4.7321万亩的生态林区划界定,年底可全面完成界定书签订工作。从土房子、矮教室、破桌椅到综合楼、电脑室、多媒体再到闽北最高学府——武夷学院在武夷大地上崛起。改革开放30年间,武夷山市教育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个个令人惊喜的变化,也见证了武夷山市教育发展的辉煌历程。

林必松是南平师专学校81届的一位老校友。2003年,南平师专迁入武夷山高教园区,更名为武夷学院后,他就经常会到学校走走看看。而让林必松没有想到的是,20多年后,他的女儿也考上了这所大学,成了自己的“校友”。

位于武夷学院图书馆一楼的“南平师专校史展示厅”是这对父女最喜欢去的地方,这里不仅留下了父亲难忘的青春记忆,还承载着女儿的梦想。

在女儿林怡然的陪伴下,看展厅,逛校园,武夷学院此行,让林必松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南平师专校友林必松说,当时,我们去南平读书很不方便,坐4、5个小时的车,现在大学办在我们自己家门口,感到确实非常方便。学校建设的这么好,办得有声有色……。我觉得,这个大学非常好,也是我们武夷山人的福气。

的确,就像林必松说的那样。从坐车到外面去读大学到拥有一所家门口的本科院校,是武夷山人的福气。而且,这所本科院校还如此的美丽且富有魅力。仅占地面积3千多亩的校园,就已经相当于清华大学的规模了。也正是这种变化,让林必松的女儿发出了和自己父亲一样的感慨。

武夷学院学生林怡然告诉我们,如果以后有人想读大学,我会建议他来武夷学院,武夷学院真的很棒。作为一个武夷山人我觉得很自豪,也很骄傲。

当然,回首过去30年,让武夷山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不仅仅是这所大学。据我们所知,30年前的武夷山连一所像样的小学都没有。

杨彩玉,一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谈起当年的教育往事,她拿出一些黑白老照片和去年刚刚照的彩色毕业照。

武夷山市二中教师杨彩玉说,30年前,教育就比较差了,环境比较差,教室都是泥巴地,校园里一棵树都没有。现在教室都非常漂亮,还有多媒体,学生很辛福。30年教育历程,变化最大的就是整个教学设施改善了非常多,教学环境也改善了很多。

这是杨彩玉对武夷山市教育30年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她的感受,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武夷山市教育事业这30年来的发展历程。

盘点改革开放30年来,武夷山市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已形成了学前教育蒸蒸日上、义务教育均衡推进、高中教育不断壮大、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方兴未艾的良好办学格局。现在,不论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师队伍素质建设,都远远超过了30年前。

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武夷山市科教兴市的步伐。据统计,1978年,武夷山市中等教育升入中专的仅98人,大专66人。30后的今天,升入本科院校的达476人,专科598人。这些大学人才,有30%回到了武夷山市,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

事实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武夷山市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的教育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D. 同学聚会活动方案 武夷山

武夷山景区北路口椿辉商务酒店为您专属回答
建议找专业策划做 可以帮您引进
或者只是简单的聚会旅游用餐也能帮您免费策划··

E. 大学生旅游文化节策划书怎么写

关于举办“武夷学院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
一.活动名称:
武夷学院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三绿”“四会”“五开”“六为”的学校定位为行动指南。
三.活动主题:
“传承文明 相约武夷 激情校园 魅力旅游”
四.活动意义:
在武夷学院开创旅游文化节的先河,展现旅游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亲身感受旅游文化,树立正确旅游行业观,从而了解旅游、实践旅游。旅游文化节内容涉及广泛,形式规模宏大。极大的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我院学生创造一个表现自我、开发内在潜力的平台。
五.启动时间: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下午15:00
六.参加对象:武夷学院全体在校大学生及周边兄弟学校
七.活动地点:图书馆前的广场、校报告厅、同文楼多媒体教室等
八、活动内容概况:
本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
①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开幕式之茶之韵——品茗论道
(2009年3月26日下午15:00——17:00)
②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之导游大赛
(2009年3月29日-09年5月9日)
③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之“旅游天下,小相片,大世界”旅游摄影展
(2009年3月30日-09年4月8日)
④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之旅游文化系列讲座
(2009年4月7日-5月10日 上午:9:00, 晚上:19:00;)
⑤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之自行车自愿者环保游活动
(2009年5月9日8:00—15:30)
⑥2009年武夷学院旅游系毕业生欢送晚会暨武夷学院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闭幕式
(2009年5月29日 19:00)
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参赛项目均不收取报名费。详细内容见各活动策划书。本次活动于2009年3月26日15:00正式启动,2009年5月29日在校报告厅举办2009年武夷学院旅游系毕业生欢送晚会暨武夷学院首届大学生旅游文化节闭幕式。
九、.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武夷学院团委 武夷学院学生处
承办单位: 武夷学院旅游系团总支 武夷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武夷山市自行车协会 武夷山导游协会 中国移动通信武夷山分公司
活动顾问单位: 武夷山市旅游局 武夷山市景区管理委员会

F. 武夷山景区规划与开发

福建省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

成果组成: 福建省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书
福建省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文本·图集
福建省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专题报告
完成时间:2002年5月

项目组成员: 项目负责人: 周建明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博士
牛亚菲 教授
项目组成员: 尹泽生 教授
罗 希 高级城市规划师
王守春 教授
王立军 教授
岳凤珍 高级园林工程师
汤铭潭 高级工程师
王玮华 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成 青 助理规划师
王 伟 助理规划师

规划重点与思路:结合南平市建设具有闽北特色旅游生态经济区和重点发展“绿、旅、新”产业的战略,南平旅游业将形成以武夷山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为龙头的大武夷旅游经济体系,开发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为主体,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为辅助的旅游产品,规划形成两个中心(武夷山市区、南平市区)、一条核心线路(南平-武夷山南武路)、东西两条旅游环线、四大优先旅游开发区、九个重点旅游项目、四条重点旅游进出通道的空间结构框架。

评审意见:
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承担的“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成果于2002年4月24日在福州市武夷大酒店评审。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旅游协会、北京旅游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大、华侨大学、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的专家、领导参加了此次评审。评审专家们经过认真阅读规划材料、听取规划组的汇报,形成以下评审意见:
1. 本规划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多次听取各方面意见,形成的成果具有资源调查翔实、指导思想明确、规划原则得当、发展思路清晰、空间结构合理等优点,内容全面、体例规范、文字简洁、图件丰富,符合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
2. 本规划从南平市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特点着手,以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间的关系。策划的旅游项目突出南平特色,确定的旅游产品分析透彻。为南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明晰的思想、具体的内容和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3. 规划针对南平实际提出的“双向驱动极核型链式扩张模式”和通过形成“两个发展极核,一条核心线路两条旅游环线”带动南平整体发展的新思想,在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的选择方面具有前瞻性。
专家组认为,《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处于国内同类规划的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本规划,并经进一步修改,报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南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专家评审组
二00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阅读全文

与武夷山旅游策划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餐饮最新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858
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 浏览:627
广西南宁延长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78
旅店做学生市场促销活动 浏览:924
宝贝生日策划方案惊喜 浏览:687
电子商务b2c实验报告 浏览:892
公关营销传播方案格式 浏览:259
如何发展党员培训方案 浏览:167
栽植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888
电子商务通关管理平台 浏览:847
年培训方案 浏览:256
地产双十一策划方案 浏览:611
国庆节怎么做促销活动 浏览:698
成都腾达电子商务靠谱 浏览:124
中国人保财险江宁支公司电子商务业务部 浏览:292
网站前期推广方案 浏览:754
杭州维卓电子商务 浏览:230
电子商务实训中遇到的 浏览:512
沈阳大地中天电子商务 浏览:469
招生推广策划方案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