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冠疫苗接种宣传标语有哪些
新冠疫苗接种宣传标语有:
1、接种新冠疫苗,守护健康家园。
2、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健康长城。
3、疫苗接种你我他,守护家园靠大家。
4、疫苗接种连万家,平安健康乐全家。
5、积极接种新冠疫苗,为防控疫情出力量。
6、新冠防控要科学,疫苗接种我先行。
7、新冠疫苗尽早打,防患未然靠大家。
8、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早日筑牢免疫屏障。
9、一针疫苗一份心,预防接种尽责任。
10、接种疫苗为了您和他,抗疫防疫保卫咱的家。
11、阻挡新冠病毒感染,首选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接种须知:
1、新冠疫苗接种年龄限制为18至59岁,其它年龄段人群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
2、哺乳期妇女、药物不可控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人员不适合接种;
3、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
4、中国的疫苗是两剂,第一剂和第二剂间隔14天,部分地区21天;第二剂接种14天后,一共35天左右,才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接种禁忌:
疫苗不宜接种的人群包括:孕妇、哺乳期妇女;处于发热期的人员;既往发生过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员;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者;已被诊断为患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淋巴瘤、白血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等。
其他禁忌症还包括:惊厥、癫痫、脑病、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严重的肝肾疾病、药物不可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各种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等。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新冠疫苗
⑵ 求一份“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广播稿
预防接种要重视
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广播稿 四季话题(二十五)
所谓“预防接种”,就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人体输入死的(医学上称为“灭活”)病原微生物(或减毒病毒,或是病原体的抗原性物质),用它们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对人体具有保护性的免疫物质(医学上称为“致敏淋巴细胞”和“抗体”),从而增加了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使被接种者对这种病不感染,或者感染以后不发病。
预防接种可以增加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甚至可以帮助人们消灭传染病。在历史上,天花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通过接种牛痘疫苗,天花已经在世界上消灭了。30多年前,小孩子几乎个个都得过麻疹,可是推广了麻疹疫苗以后,麻疹已经很难见到了。
预防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就是打预防针,其他方法还有口服疫苗(如“小儿麻痹糖丸”疫苗,即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鼻腔喷雾(如流感疫苗)等。
儿童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比较弱,预防接种更加重要。从孩子出生开始到7岁,应当有计划地给他们接种疫苗,这就称为计划免疫。
从1974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推行了“扩大的免疫计划”,该计划在全球推广使用针对6种疾病的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结核病和麻疹。
我国目前计划免疫的项目如下:
出生:卡介苗。
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1次)。
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2次);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简称“白百破”)第1针。
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3次);“白百破”(第2针)。
5个月:“白百破”(第3针)。
8个月: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
1岁半至2岁:“白百破”(加强)。
4岁: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复服)。
7岁: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白百破”混合制剂(加强)。
有些疫苗,如乙肝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菌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伤寒副伤寒菌苗等,是根据本地区有无相应的传染病发生或流行情况,而来决定是否进行预防接种。
儿童患病,如感冒、发热,或者有急性、慢性传染病,心、肝、肾有严重疾病,以及有过敏史者,都不宜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以后,一般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接种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体温升高(38摄氏度以内),这都是正常反应。如果红肿不退,而且面积扩大,体温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以及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晕厥等症状,就需要密切观察,是否有感染或接种异常反应。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治疗。
来源:健康教育所
⑶ 2012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
儿童预防接种宣传资料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疫苗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2007年,儿童免费疫苗的种类及可预防的疾病被进一步扩展,目前通过接种免费疫苗可以预防12种疾病。
各地提供免费接种的疫苗可能略有不同,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照国家规定,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就要建立预防接种证,并要长期保存。给孩子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都要检查预防接种证。还有,一定要到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合格资质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
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和相对应的疫苗
疫苗可预防
传染病 疫苗种类
结核病 卡介苗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甲型肝炎 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
百日咳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
白喉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破伤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脊髓灰质炎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麻疹 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风疹 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腮腺炎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
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
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⑷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如何合理接种疫苗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也是即将到来,很多的网友也是引起了格外的注意和重视。有不少的大人都会带自己的小孩去接种疫苗,这样也能够让小孩子拥有一个非常健康的身体,还能够避免小孩子发生一些严重的疾病。所以很多的家长还是非常的重视这种行为和做法,他们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非常健康的身体。但是在接种疫苗之前也是应该去医院进行一系列的检查,避免一些过敏体质或者是意外事情的出现。
毕竟接种疫苗也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事情,接种疫苗的过程当中也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小孩子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接种疫苗过程,那么也会让他们的身体有一定的坏处。这也是不利于小孩子有更加健康的成长,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这样才可以让小孩子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和成长,还能够让很多的小孩子有一个非常健康的表现。
⑸ 新冠疫苗宣传的标语
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拒野味、不聚会,亲友情、网上叙,少出行、莫大意。
⑹ 今天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打疫苗有什么好处
打疫苗可以预防来以自后儿童疾病的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家在民生领域投资也很大,接种儿童疫苗是免费的,儿童接种的疫苗有乙肝疫苗,白百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还有乙肝疫苗,荨麻疹疫苗,这些疫苗主要是预防儿童以后得病,能够保证儿童长大以后健康成长。
⑺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的计划免疫宣传日-扩大免疫规划程序
自2008年5月1日起复,在全国范围制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⑻ 2011年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主题是什么
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 宝宝健康”。
⑼ 全国儿童疫苗接种宣传日有什么意义接种疫苗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全国儿童疫苗接种宣传日80年代后,我国政府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并积极开展工作。 为了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让我们的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就是说给宝宝接种疫苗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去保护孩子避免受到感染疾病的安全有效措施。我国的免费疫苗接种的种类是有卡介苗,甲肝,乙肝,百白破等等十几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