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宁市为什么不叫伊犁市
伊宁古称“伊犁”,现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自古就是伊犁河谷重要的交通和经济中心。她背倚科古尔琴山,南靠伊犁河,是一座充满神奇魔力的边陲城市。
伊犁,有一个明确的地域概念,历代都是指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伊犁地区第一个立国的乌孙如此,历代“其国即乌孙故地”的西突厥也是如此。元、明时期,察合台汗国及其后裔以及著名的厄鲁特准噶尔部,都在伊犁这块地方曾雄踞一时。清政府收复伊犁后,对伊犁的疆域,有十分明确的规定。一七六0年,乾隆有谕旨称: “准噶尔荡平,凡有旧游牧.皆我版图。”《西域图志》等清代文献,也习惯以清代新疆首府惠远城为中心,分伊犁西路和东路。东路大致相当今日伊犁河谷、博乐、精河等地,邻接库尔喀喇乌苏、哈喇沙尔;西路系指今日国境线以西,至巴尔喀什湖北岸,包括塔拉斯河流域以及伊塞克湖周围地区。这就是为大量中外文献所确认的伊犁地域范围。
今天伊犁偏隅一角的情形,是鸦片战争以后,沙俄鲸吞、侵占的后果,至今不过百年左右的历史。伊犁这一地名,不但大河冠之,而且名之城市。民族语称呼的“固尔札”,一般沿袭准噶尔部首府和宗教中心的金顶寺而来。实际上,它的历史要古老得多,可以上溯至十三、四世纪以前,而且当时的名字就叫做伊犁城。一二二一年和一二二二年,被金朝皇帝两次派往西域觐谒成吉思汗的使臣乌古孙仲端,在他的《北使记》中云,“……至回纥国之益离城。”几乎同一时期的国外文献,小亚美尼亚王海敦一世《纪行书》,记录海敦一二五四年入朝拔都及蒙古可汗的路程,其中云“…过色特阔尔海(SutKO)译言乳海也。又至阿罗阿里(ALoaLeKh)次至亦刺八百
里(Ilanbalekh),次渡伊犁苏(Ilensu)。”《耶律希亮神道碑》中提到:“公单骑从行二百余里,至出布儿城,九十里至亦烈河,河南之城日也里虔。’’.((元史·曷思麦里传)也有亦八里城的记载。公元一四一八年,察合台后王歪思汗在伊犁河流域建牙帐,立首府于亦力把里,因此《明史》称其国号为亦力把里。以上这些益离城、亦刺八里、亦力把里’(八里或把里,蒙语。城市)也里虔(虔,即Kand,Cand,波斯语:城市。至今伊宁市近郊还有一个著名的地名潘津系波斯语:五条溪流)以及亦八里,都是“伊犁”音译的转音。
可见,伊犁这个地名,就像以它的名字命名的大河那样久远,千载流传;就像以它的名字命名的城市那样古老,名扬中外。
2. 伊宁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伊宁十大最好玩的地方:那拉提草原、拜都拉清真寺、伊宁人民公园、阿拉木图亚风情园、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伊宁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城景区、紫苏丽人薰衣草产业创意园景区、城市海景、伊犁河、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3. 伊宁市有什么美丽的自然景观
伊犁河谷--伊犁地区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角包括伊宁市,(是我国最西部的城市)尼勒克县,新源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察布差尔县、霍城县。伊犁的名于伊犁河,伊犁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国际河流,风景优美,植被丰富,被赞为塞外江南,俗称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
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的伊犁是中国西部最富饶的土地之一。这里降水充沛,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资源雄厚,物产丰富。既有雄美、壮丽的雪峰、冰川,也有俊秀、迷人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肥沃广袤的草原,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巨大的工农业发展前景,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共同造就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地处80°09’-84°56’E,42°14’-44°50’N。北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接壤,东与塔城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毗邻,南和阿克苏地区的拜城、温宿县连接,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地域优势十分突出。
伊犁河谷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75公里,面积5.64万平方公里。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伊犁州8县1市以及兵团农四师和21个团场等单位。人口232.56万,人口密度为42.1人/平方公里,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38%。
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年降水量417.6毫米,山区达600 毫米,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伊犁河谷自然条件优越,农、牧业发展优势显著,农畜产品丰富。天然草场总面积约2000多万公顷,森林面积18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9%。
伊犁河谷的矿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目前已发现矿种9类86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铜、金、硫铁矿、钴等23种矿产储量居新疆之首,煤炭远景储量约为4771亿吨。伊犁河谷拥有新疆境内流量最大的河流——伊犁河、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伊犁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发源于新疆天山西段,其中、下游流经哈萨克斯坦汇入巴尔喀什湖,年径流量约381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705.25万千瓦。
伊犁河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162.08亿元,居全疆14个地州市第5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疆第12位,其产品出口42个国家和地区,是自治区最重要的粮食、油料、畜牧、甜菜、亚麻、水果生产基地。
伊犁河谷雪峰巍峨、冰川瑰丽、草原无垠、林海苍茫。自然景观记录了历史的脚步,人文古迹融合了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分明,优势显著。以那拉提、唐布拉、库尔德宁为中心的草原风情游;以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霍城县为主的伊犁河谷休闲游;以将军府、钟鼓楼、靖远寺、圣佑庙、八卦城为主的文物古迹游;以霍尔果斯口岸、木扎尔特口岸为主的跨国边境游,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吸引中外游客。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寻访到《天山景物记》中描述的奇妙“仙境”,也可以领略戈壁的荒凉之美,更可以体会到绿洲特有的细腻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集现代文明和完美自然于一身的伊犁正向世人展现出她神圣、神奇和无穷的魅力。
伊犁河谷是西王母之都,西极天马的故乡,是丝绸之路北线和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及中亚人种的展览馆。
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辽阔,物产丰富,享有“塞外江南”、“苹果之乡”以及“天马故乡”之美誉。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也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故有人说“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伊犁河谷之美,源于雄壮俊秀的天山、源于圣大光明的河谷、源于静静飘动的伊犁河、源于恬静生活的人们。
飘动摆荡的河流,圣大光明的河谷
伊犁和汉中虽都是河流谷地,但汉中平原与宽阔的伊犁河谷相比就太小了。当夜我在伊宁住下,第二天一早,当我走出宾馆,就发现这里所有的东西都与我熟悉的那么不同!作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的繁华热闹一大早就凸现出来,街上走的是不同面孔的人,听到的是不同的语言,看到的是不同的食品。当车子开出伊宁市,我们所望到的只是无边的麦田,根本看不到想象中的雪山,这时我才体会到了伊犁河谷的宏大与肥沃。如果不是路边挺拔的新疆杨和路上不断的羊群提醒,眼前的一切如绿到江南!同车的司机自豪地说:“伊犁是新疆最富饶的土地,它的富饶来自于水量丰富的伊犁河和这里宽阔的谷地。”
伊犁地区是由西北-东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脉与西南-东北向的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西部宽东部窄,西部低东部高,开口向西的三角形区域。伊犁谷地在中国境内东西长360公里,南北最宽处275公里。两大山脉之间由东西向的中天山山脉分割成山、河谷、盆地相间的格局,形成了伊犁河谷、喀什河谷、特克斯河谷、巩乃斯河谷四大谷地。而喀什河、特克斯河、巩乃斯河最终汇成伊犁河,于是伊犁河谷成了伊犁地区最大的河谷。
每年春季湿润的西风气流进入伊犁河谷,由低向高处爬升,气流由暖变冷,在山前地带形成丰富的降水,迎风坡可达到600-800毫米,而西部的河谷平原区的平均降水也在200-350毫米,所以伊犁河谷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夏季丰富的降水和春季天山融雪使伊犁河谷不仅水源丰富,而且丰水时间很长。在伊犁河谷的平原地带,河流两岸平整的冲积平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日,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初秋,牧民们满山坡种植的苜蓿花开,紫色的小花开满整个山坡,随着地势的起伏,将紫色延伸出去,以至于站在路边看感觉到空气中泛着紫光。层层的黄、层层的紫、层层的青和层层的绿一起在大地上滚动。
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面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科古琴山、婆罗科努山;南有北东东--南西西走向的哈克他乌山和那拉提山;中部还有乌孙山、阿吾拉勒山等横亘,构成“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三列山系向东辐合于东部的依连哈比尔尕山汇,使伊犁河谷形成向西开敞的喇叭形谷地,可以大量接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水汽。因此,伊犁地区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山清水秀,物产富饶,是著名的 “新疆羊”、“伊犁马”的故乡。伊犁现有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其数量约占新疆自然保护区总数的三分之一,这里是开展生态旅游最理想的场所。
伊犁自古就是我国多民族栖息之地。先秦时为塞人牧地,西汉初年为大月氏所据;由汉迄晋伊犁地区为著名的乌孙国所在地。乌孙是现代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张骞凿空通西域,汉乌通好,汉公主昭君和解忧相继和亲嫁给乌孙王。隋唐为西突厥及回鹘地;元、明为蒙古诸王封地;明末清初为准噶尔部游牧地,1755年清乾隆平定准噶尔部,统一西域。1762年清廷在此设置“伊犁将军府”作为西域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总管天山南北和巴尔喀什湖及帕米尔诸地。历史上,伊犁曾是丝绸之路北新道的必经之地,遗留下大量富有草原文化特色的名胜古迹。
伊宁市横亘于伊犁河谷中部,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也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总面积675.5平方公里,市辖8乡、1镇、1场、8个街道办事处。截止2005年底,辖区总人口43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2个民族
4. 现在的伊宁市怎么样
伊宁现在的气候很温暖,很舒服,最高温度为25度。社会也很稳定,已经恢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生活条件。
5. 新疆伊宁的特产是什么
楼主你好!
伊犁的特产有:
苹果、薰衣草、雪莲、鹿茸、伊犁白酒、熏马肠子、铜制沙玛、沙木沙克小刀、伊宁马鞍子
伊犁苹果:产于伊犁河谷地区。伊犁是世界苹果起源地之一,至今仍存有14万多亩野生苹果林。伊犁河在元代称亦刺河,“亦刺”即苹果之意。
伊犁薰衣草:伊犁是中国著名的薰衣草之乡。
伊犁河鲟鳇鱼:在伊宁市、察布查尔、霍城沿河两岸均可捕获。其个体大,一般为十数公斤,最重者达三四十公斤,全身是肉,风味鲜美。天山马鹿茸:集中产于伊犁河谷的巩留、新源、特克斯、昭苏等县。
伊犁马乳:又名马乳酒、马奶子、酸马奶,古称七葛。产于伊犁地区。其性热,具有补虚、祛弱功能,常饮能健脾、开胃、助消化,促进造血机能,强健体质。
鹿茸:作为传统的名贵药材,远销韩国、日本,现代医学对鹿茸研究证明它含有多种氨基酸,磷酸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脂溶性VC,营养性矿物质,和丰富的钙成份,它具有平衡血压,调节心率,改病善睡眠和食欲,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疲劳,恢复体力,增加骨质密度,促进伤口愈合,养颜益寿。
雪莲:横贯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冰峰雪岭逶迤连绵其间海拔4000米以上是终年积雪地带,雪莲花则生长在雪线以下海拔2800-4000米之间的石缝、岩壁、砾石坡地和湿润沙地上。每年七八月,雪莲开花,为高山的冰雪王国添上一片妖娆秀色,显示出她的不避严寒、傲斗冰霜的品格。雪莲花是一种名贵的草药,性辛热,有“通经活血、去风胜湿”的功能。
伊宁的马鞍和首饰:伊犁是“天马”的故乡,与天马结缘的伊宁马鞍,也就随着“天马”而名震遐迩。伊宁马鞍的工艺程序多、要求高。它是由鞍架、皮具制作和雕刻、镶嵌等几道工艺组成。因此,必须由木匠、皮匠、银匠、铁匠、漆匠们共同制作而成。那翘首欲展的鸟头、色彩斑谰的绘画,镶嵌图饰,精巧的编带,各具风姿又浑然体,简直是件手工艺品。伊宁市首饰厂制作的各种首饰制品,其工艺独特严格,质量细腻、精美,共分手饰、耳饰、发饰、项饰、服饰五大类。品种造型繁多、美观、精巧,民族风味浓郁,艺术感强烈。
沙木沙克小刀沙木沙克小刀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被列为新疆四大名刀之一,是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特需产品。
铜制沙玛瓦铜制沙玛瓦是伊犁农牧区和城市广大少数民族居民烧开水的茶饮,是少数民族特需产品之一,也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6. 伊宁市汉人街为什么没有汉族人
原因:
1944年开始,在苏联的支持下,疆独分子攻占了伊宁、塔城等地,并在1945年宣布成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脱离中华民国,攻进伊宁城之后,大批极端民族主义者以“杀回灭汉”为口号,残杀汉族和回族人,张治中曾记述:“三区汉人被杀的很多,有些地方只剩了老弱妇孺数十人,在伊宁残留的汉人中,也是老弱妇孺占大多数,青壮年都被杀光了”。
曾经驻疆的国民党上校参谋张大军,不远万里将上万卷新疆历史档案辗转印度带到台湾,潜心研究30多年,1980年代写成《新疆风暴七十年》一书,“1945年,天上下起红色的雨,清澈的伊犁河也变成红色。从伊犁到塔城、阿勒泰到处是汉人的白骨”。
这段历史后来被大陆称为“三区革命”,被台湾称为“伊宁事变”。1997年2月,伊宁又发生2.5骚乱事件,数百名群众和警察死伤。如果你了解了这些历史,也许就会明白伊宁汉人街上为什么没有汉人,也会明白为什么至今很多汉族出租车司机都不去汉人街,同时也明白为什么逛个汉人街还要弄得紧张兮兮的。
(6)伊宁宣传片扩展阅读
"汉人街"困其曾是汉族人最多的居住区而得名。所谓"汉人",其实95%以卜是"赶大营"的天津杨柳青人。现在,那里的汉族人大都搬走了.留下的这些人家都算是名副其实的"老伊犁"。有资格拍着胸脯对维吾尔族人称自己是"老伊犁"的.首推我爷爷他们这代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天津杨柳青人。“汉人街”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汉人了!
7. 伊宁美食有哪些啊
宁市好吃的很多的...
补充下:1.汉人街的羊蹄子,馕坑子烤肉==其他艾来百来的就不用佛了...
2.开发区的牛棒子...
3.胜利街某巷的猪蹄子(应该是9巷)...(白活在伊宁市那么久,什么地都知道,但至今是哪个哪个巷子染的呢 ...)
4.老回民的水煮羊肠子...
5.解放路某巷的眼镜鸡爪子...斯大林街4巷老黄爪子还凑合...
6.察县羊杂碎...
7.巩留的马肠子,马肚子,纳仁===
8.霍尔果丝的纳仁...
9.飞机场路(原貂厂巷子的麻辣串,超辣型,本人从高中时就爱吃起,虽然一头汉,可依旧回味悠远...)
10.川菜还算可以的也就顺风==
11.小天鹅的火锅算最近比较不错的地儿...
12.伊犁河延岸叫XX农家乐的鱼代的很...
13.抓饭也在飞机场路(原貂厂巷子),但据说搬走了,4个月没去过了...现在邮政局家属院
14.飞机场路水厂斜对面陪伴我童年的烤羊肠子,那就四个字,好吃+怀念...
15.新源的罗非鱼...冷水鱼中的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