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防校园贷策划书

防校园贷策划书

发布时间:2021-08-21 05:26:26

㈠ 拒绝校园贷1500字演讲稿

网络贷款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走红"。但校园网贷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助长了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一些不良网贷平台打着“多分期,低利息”的幌子,吸引学生贷款,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dai陷阱,因网贷而发生的案件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欠款跳楼"、"裸条借贷"、"暴力催收"等不断上演的现实悲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为此,学院团委呼吁广大同学:远离校园网贷,谨防网络诈骗。

一、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辨别能力。掌握基本的金融贷款知识,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

二、树立理性消费观点,切勿盲目攀比。在生活上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从,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三、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贷款产品,不盲目信任,警惕熟人推销,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四、自觉抵制不良网贷,弘扬青春正能量。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批判和抵制通过消费来获得短暂满足感的庸俗而低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㈡ 防止不良校园贷款作文1500字

2016年以来,从大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而跳楼自杀,到“裸条”借贷,校园借贷,特别是校园网贷持续引发外界关注。校园贷是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物,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贷款。如今多个平台深入到了各个大学的腹地。有媒体报道称河南一大学生欠贷60万跳楼自杀,南都也曾报道江苏常州女大学生裸条借贷500元,周息30%,利滚利欠款5.5万元。 大学生存在很鲜明的消费特征:对手机、数码电子产品渴望;品牌意识强,追求名牌;人情、旅游、娱乐等需求旺盛;受环境及广告影响易冲动消费;易于接受分期消费理念。过低的门槛审核,说明这些平台在对贷款人的风险评估上存在不严格,不负责的行为。一旦出现无力还钱的现象时,他们必然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来“催还”。作为一名学生,很难对抗这些暴力行为和措施。

校园不良贷款的几大套路 目前,校园借贷平台多如牛毛,但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三种玩家”。 两种模式,即分期消费贷和小额现金贷。具体说来,前者和银行信用卡类似,属于提前透支消费。这些平台的盈利来源主要有两类,其一是向借贷者收取利息,其二是与商家合作获得分成。目前,很多智能手机厂商都引入了这些校园分期平台,抢夺学生用户。后者则是抵押贷款,比如以“裸条”为抵押进行贷款,借贷者可以直接获得现金,放贷者则收获高额利息。 校园贷疯狂乱象已经引发管理层高度注意,**和教育部为此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专家认为,校园贷监管势在必行。“裸条”入侵校园 不久前,“裸贷”一词突然蹿红,成为互联网热词。一些女大学生手持身份证的裸照开始在互联网上流传,而她们其实是一些逾期无法偿还贷款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借款人。和其他普通借贷方式不同,这些受害人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担保—除了前文提到的手持身份证的裸照之外。至于借贷金额,则可以达到500~50000元人民币。 据媒体调查,放贷者通常是在一些校园QQ或微信群中发布借贷信息招揽生意,走《借贷宝》等平台发放贷款。在《借贷宝》平台中,借款人采用实名方式,而放贷者则属于匿名。借贷交易时,借贷双方甚至不用见面,而是通过网络视频远程完成认证。借贷者需要手持双方事先拟好的借条,以及自己的身份证拍摄裸照和视频—这便是传说中的“裸条”。如超过一定期限未能还款,放贷者便会将借贷者的裸照公布。

㈢ 大学生怎样预防校园贷

首先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控制过多的超前消费坏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然后多看书少喝奶茶少用支付宝。

㈣ 大学生该如何预防校园贷,避免入坑

不从不明渠道贷款,平时要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费,不超前消费就可以避免校园贷。

㈤ 怎样预防校园贷的风险

据新浪财经报道,咸阳一名大二学生小朱曾在校园贷款软件上贷了一笔钱,由于偿还不及时,利息越滚越高,最后借款金额超过了20万,导致小朱自杀溺水身亡。为什么大学生要为贷款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呢?为什么国家银监会,教育部已经发文限制校园贷,但是大学生贷款事故频频发生呢?
1.大学生贷款的隐蔽性
很多大学生贷款不是公开的,而是私下进行的。由于都好面子,不愿意公开自己贷款的事实,因此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有效帮助。很多严重的贷款事情都是在贷款事故发生以后才为人所知,到那时已经为时已晚,无法帮助到贷款大学生。
2.大学生还不够成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普遍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多,相对比较单纯。对社会消费,网络消费容易形成习惯性消费,不能够理性对待,容易迷失。会产生盲目购物,盲目消费,盲目贷款的现象。现在互联网金融异常发达,贷款越来越方便,用户可以轻松下载APP就能进行贷款,金额基本上没有有效的限制。这给学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条件,贷款多了不但影响学生的经济,还容易导致一些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发生。
3.学校金融知识普及的缺失
不少学校为了防止学生贷款,因此杜绝贷款知识的普及,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没有帮助的。学校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教学任务上,疏忽了学习常规的知识普及和实战培训。学校应该给予学生基本的金融知识培训,让学生更加了解金融知识,从而防范危险。一刀切不让学生有跟多的知情权反而对学生不利。同时在进入社会的工作实践中,学生额外的学习机会有限,跟多的都是忙于工作,因此更难获得金融知识普及机会。学校金融普及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金融常识,熟悉金融诈骗方法,电信诈骗方法,学习相关的应对措施。这样学生在面对金融的时候才能有客观理性的认识,有足够的防护心理。
精算狮认为,课本知识和社会实践有着较大的差别,很多学校无法有效开展金融培训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老师也是长于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足够的金融实践,对金融诈骗,电信诈骗也缺乏真知灼见,因此也难以讲透。金融术语比较专业性的领域,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宣传讲解,才能让学生获得实际的帮助。

㈥ 杜绝校园贷的基本措施都有哪些

1、高校应当加强法律、金融、安全等相关教育。大量学生受骗暴露出学生防骗意识、法律意识的淡薄,同时也反映出学校安全教育的薄弱。不少大学生发现自己落入高利贷圈套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寻求法律的帮助,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这也说明,亟须对大学生加强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监管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彻底解决校园贷乱象必然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持续加大监管打击力度。

金融监管部门、网贷平台、学校以及公安机关可以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可疑人员、可疑问题及时预警,实时监控校园贷平台的发展运行,保护学生远离违法黑手。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征信系统,要求贷款平台实时上传贷款人信息资料,及时堵塞监管漏洞,实现全链条全流程监督。

3、应当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我国刑法并没有与高利贷直接相关的罪名,与之相关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高利转贷罪。应当在刑法中设立相关罪名和罚则,以此加大对高利贷的制约力度,增加违法成本,充分发挥法律惩恶扬善的作用。

(6)防校园贷策划书扩展阅读:

校园贷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严重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教育部等部门2017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校园贷的高压严打,前不久沈阳公安就破获一起校园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000余万元。此外,很多商业银行加大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为大学生提供规范、合法的金融服务,从而将不良网贷赶出校园。

阅读全文

与防校园贷策划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九大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 浏览:692
学校物业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3
就业局培训精准扶贫方案 浏览:764
电子商务专员可以转推广吗 浏览:389
广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61
竹制品的营销方案 浏览:664
建立银行策划方案 浏览:504
社区健身操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906
电信网格化管理培训方案 浏览:357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方案 浏览:376
医院岗前培训方案ppt 浏览:381
机关干部年度教育培训方案 浏览:927
房产公司父亲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67
网络公司策划方案 浏览:702
公司组织员工家属策划活动方案 浏览:474
体能拓展培训方案 浏览:472
圣诞培训机构活动方案 浏览:818
少儿书画培训方案 浏览:50
酒店微笑培训方案计划 浏览:794
巴黎春天2017促销活动 浏览: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