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鹦鹉的介绍,仔细的
一、形态特征: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鹦鹉的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身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 ,身长仅有12厘米,这些鹦鹉携带巢材的方式很特别,不是用那弯而有力的喙,而是将巢材塞进很短的尾羽中,同类的其他的情侣鹦鹉,也是用这种方式携材筑巢的。
二、栖息环境:鹦鹉种类主要生活于低地热带森林,也常飞至果园、农田和空旷草场地中。分布于山地的鹦鹉种类较少,如巴布亚吸蜜鹦鹉,约翰氏吸蜜鹦鹉、中国的大绯胸鹦鹉等。它们一般以配偶和家族形成小群活动,栖息在林中树枝上,主以树洞为巢。
(1)鹦鹉策划书扩展阅读
鹦鹉的生活习性跟其他的鸟类其实差不多,喜欢凑热闹,生来就非常的嘈杂,在繁殖的季节,鹦鹉一般会几十个组成一个群体,喜欢发出刺耳的叫声;平时一般多会聚集在农田,主要觅食一些谷物以及玉米之类的食物,多的时候可能达到上百只这样的数量,一起在地面上觅食。
鹦鹉的个性就是非常的活泼,而且胆子很大,人们近距离的靠近它都不会惊吓到,甚至会近距离的靠近人;鹦鹉其实也有迁移的习性,一般随着季节的轮换会进行迁移,活动地点多半是食物充足的地方,其实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鹦鹉
2. 鹦鹉的相关文化
历代文人骚客咏鹦鹉的诗词也很多:
唐 来鹄:色白还应及雪衣,嘴红毛绿语乃奇。年年锁在金笼里,何以陇山闻处飞。
唐 李义府:牵弋辞重海,触网去层峦。戢翼雕笼际,延思彩霞端。
唐 胡皓: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 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
五律·咏鹦鹉:笼中鹦鹉唱,唱且拟人声。 曲爪抓金紧,弯腰点首兢。 我心他不会,他语我难听。 替主言多事,相嬉亦可憎。
唐 冯延巳:玉箸双垂,只是金笼鹦鹉知。
唐 冯延巳:玉钩弯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
唐 韦庄:惆怅玉笼鹦鹉,单栖无伴侣。
唐 朱庆馀: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北宋 柳永: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清 纳兰性德: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
唐 薛涛: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唐 杜牧:华堂日渐高,雕槛系红绦。故国陇山树,美人金剪刀。避笼交翠尾,罅嘴静新毛。不念三缄事,世途皆尔曹。
唐 白居易:
一、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二、竟日语还默,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春多忆侣声。谁能拆笼破,从放快飞鸣?
三、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嘴渐红。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3. (鹦鹉)的特点和外表和生活习性是什么
1、鹦鹉的特点:时尚,长寿,不易生病,喂食简单,无异味(粪便味道也不大),会说话。
2、鹦鹉的外表:鹦鹉的个头不大,颜色非常的丰富,一般也就在15cm左右,体重也就是50g左右,嘴巴是红色的,眼睛就像蜡模一样白色,头部呈褐色状,颈脖子为赤黄色的,有些环带,上胸部为浅绿色的。
3、鹦鹉的生活习性:,喜欢凑热闹,生来就非常的嘈杂,在繁殖的季节,鹦鹉一般会几十个组成一个群体,喜欢发出刺耳的叫声;平时一般多会聚集在农田,主要觅食一些谷物以及玉米之类的食物,多的时候可能达到上百只这样的数量,一起在地面上觅食。
鹦鹉的个性就是非常的活泼,而且胆子很大,人们近距离的靠近它都不会惊吓到,甚至会近距离的靠近人;鹦鹉其实也有迁移的习性,通常随着季节的轮换会进行迁移,活动地点多半是食物充足的地方,其实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
(3)鹦鹉策划书扩展阅读:
鹦鹉养殖注意事项:
1、不能只喂食葵瓜子,鹦鹉类都喜爱享用葵瓜子,然多数鸟友却以此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为会减少鹦鹉采食的乐趣与能力,而且只喂食葵瓜子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质,容易导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2、不要打它的嘴或身体的其他部分。当你的鹦鹉乱咬时,不要将它摔在地上或摇晃它,更不要把它关在橱柜或者浴室里,不要将它扔到鸟笼里。这些行为都是具有强制性和侵略性的。
3、不要给鸟笼附近加温。大多数种类的鹦鹉都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的鹦鹉主人不了解这一点,于寒冬季节额外在鸟笼附近加温,结果是当鹦鹉往来于笼子和活动场所时,太大的温差变化使鸟感冒。只要保证鹦鹉不挨饿,不被寒风直吹,冬季保持5℃以上的室温,就能让鹦鹉舒适地越冬。
4. 鹦鹉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鹦鹉是爱情的象征,而且最早的文学就提到它们,唐代诗人寒山在他的《寒山诗篇》中多次提到鹦鹉。在印度,鹦鹉曾是神圣的,杀害鹦鹉会被处死。印度神话传说中有大量鹦鹉故事,鹦鹉被描述成狂喜之鸟,为欢乐之神拉提驾车。由于鹦鹉能模仿人声,一些古代美洲印第安部落相它们有人类灵魂。
5. 关于鹦鹉的说明文
我家养着两只鹦鹉。它们有着麻雀一样小的身子,叫声也和麻雀差不多,不见得怎么好听。两只鹦鹉都有一身漂亮的羽毛,背部都是翠绿的,头部是黄色的,胸部和腹部都是淡绿色的,细长的尾巴是青灰色的,金黄色的翅膀上有绿色的斑纹,好看极了。它圆圆的脑袋上有两个黑豆似的眼睛和向内勾着的嘴巴。嘴巴上有个小小的突出的地方,那儿有两个鼻孔。细长的腿上,长着弯曲的利爪。
鹦鹉最爱吃小米,它吃小米时发出的声音就好象是小孩子在吃棒棒糖。
每天早晨,它们鸣叫着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晚上,当我一到家,他们就“叽叽叽”地叫个没完,好象在说:“我要吃东西,我要吃东西!”到了睡觉的时候,它们像闹钟一样按时叫我睡觉。
做完作业后,我愿意在笼子边看它们玩儿。它们每分钟都不老实,不是从这儿跳到那儿,就是从那儿飞到这儿。有时还把自己的翅膀展开来让大家欣赏。
记得有一次,家里没人,它们自己飞出了笼子,飞到了窗缝里,窗子还开着,差一点就让它们给跑了,这时妈妈回来了,急忙把窗子光上了。晚上,爸爸回来后才把它们捉住。时间一点点流逝,我和它们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后来我们要搬到别处去了,妈妈说它们在新家里会把家里弄脏的,所以要把它们送到姥姥家里,和它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我怎么舍得呢?但妈妈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我也逐渐长大了,学习任务也重了,没时间和它们玩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把它们送走了。
我非常喜欢这两只鹦鹉,它们给我的童年增添了很多欢乐。
6. 有什么关于鹦鹉的书
给你介绍个很好的书,外国人写的《我的鹦鹉老大》,建议你去看看!
7. 鹦鹉观察日记300字
妈妈买了两只可爱的小鹦鹉送给我。我很高兴
两只鹦鹉一公一母,母的是灰色的,脸颊上露出淡淡的红色“腮红”。头上翘起的绿毛,让人一看就很舒服。而公的那只鹦鹉更是美丽,头上翘起长长的黄色羽毛,尾巴又细又长。它身上那油亮亮的羽毛,就像是穿上了一件丝绒小袄。配上那闪闪发亮的小眼睛,显得多么聪明伶俐呀!我真觉得它们太可爱了!因此,我给它们取名叫“可爱”。公的叫可可,母的叫爱爱。
可可又聪明又调皮,而爱爱则又伶俐又文静。
一天,我给放鸟食的盆子里装满了小米、麻子和小瓜子。可可一看“美味”来了,便一只爪子抓住铁丝,一只爪子巴到盆子里,准备让它已饿了的肚子享受一番。便狼吞虎咽的啄起瓜子,一点也不给爱爱留。而爱爱看见可可吃了,便上前去挤,想给自己一个位置。结果被可可一啄,吓得连忙后退。我看到这一幕,不禁“呵呵”笑出了声。对可可说“你应该让爱爱呀,因为它是你的好伙伴。”说完,可可好像听懂了我的话,腾出一点儿地方给爱爱。爱爱高兴地上前吃起了食物。
还有一次,我想让它们感受一下飞翔得感觉。便把笼门打开,只见两只鹦鹉高兴地“扑哧扑哧”煽动翅膀飞出了笼外。在房间里飞呀飞,一会儿飞到床上,一会儿飞到空调上,还有时在衣柜上和钢琴上等。而且高兴地到处拉屎!衣柜上、床上、地板上都留下了它们的“战绩”我一看不行,便要把它们捉回去。我先捉爱爱,爱爱好抓,一下就放回笼子了。而可可就难了,一会抓这里,它飞到那里,而你捉到那里,他又飞到这里……终于,捉到可可了!“呀”刚才一不留神,爱爱飞出去了!我赶紧去捉爱爱,结果连手上的可可也跑了。最后,我想出了“美食计”哈哈,它俩还是中了我的计。乖乖跑进笼子里了。其实,我是用食物把它们引进了笼子。
渐渐地,我和可可爱爱的感情逐渐变好。每当听见“叽叽喳喳”的声音。好像它们再说:“我的主人!我好想念你呀!”睡觉时,它们总是会唱一会儿歌,它们唱的可好听了!我烦闷时,一看见它们,它们就叫出清脆的叫声。我一听完,心情就开心了起来。
可是鸟儿们那么可爱,那么聪明,而且还能给我们人类带来许多欢乐。可是大家总是去把它们杀死!现在地球上已经有很多动物灭绝了,我可不希望鸟儿们变成接下来灭绝的生物!我想,大家应该也不希望吧!
别看鹦鹉它们身躯小小,但总能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
啊!鹦鹉,你给我带来了童年美好的时光!我喜欢你,鹦鹉!
8. 鹦鹉的介绍
鹦鹉的嘴给人的印象深刻。
乍看之下很象老鹰的钩喙,但从图中的对比可以看出,鹰嘴的上喙强有力而下喙很弱,主要用于象挠钩那样撕裂猎物而不具备强大的咬合力;鹦鹉的嘴则上下喙均十分有力,脸颊的咬肌也很发达,啃咬的力量较大,结构上如同钳子。除了啄羊鹦鹉等极少数种类外,鹦鹉几乎都是素食者,象钳子一样的大嘴是对付坚硬果壳的利器,虽然其咬合力和实际破坏力都远胜猛禽类,然而鹦鹉在自然界属于被捕食者,习性上不会主动攻击,所以它们是“具有狮牙的绵羊”。当然,在形势窘迫时,它们也会出于自卫的目的而咬人,大型种类甚至可能使人受伤。在家中饲养大、中型鹦鹉时,要记住不要任意挑逗起它们的进攻性。
鹦鹉的舌多肉而具圆端,有着“橡皮擦”般的质地,与其它鸟类有显著的不同。
很多人以为这样结构的舌头是鹦鹉学说话的优势条件,其实不然,科学已经证明舌头不是发音器官,只是合成某些音节的辅助器官,而鹦鹉的舌头甚至连辅助发音的功能都不具备,它们可以叼着满嘴的东西,不张嘴就能“说话”。鹦鹉舌头的主要功能有两个:碾碎食物的时候当作“杵”来使用(下喙作为盛食的容器)以及探索物体时作为探测工具,相当于人类的食指。
它们的舌有坚韧的结缔组织和丰富的神经末梢,能灵敏地感知物体的软硬质地和温度,好奇的鹦鹉,特别是幼龄鸟常有舔人手指的动作,那样的举动相当于小狗在嗅闻你的脚背,并不意味着它要咬你。据说鹦鹉的味觉不发达(鸟类通常均如此),难辩食物的酸甜苦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鹦鹉偏爱甜食(那是因为人类总是选择香甜的东西作食物)而在野外生活的很多鹦鹉常以苦涩的树果为食。纯人工繁育的有些鹦鹉可能不会分辨食物,它们可能会试食软塑料和别的质地类似食物的东西,甚至是手指和皮肤上的痣!(图片:鹦鹉在舔主人的手指)
鹦鹉也是羽色最丰富多彩的鸟类族群。
自然界的色彩在它们身上几乎均有所体现:既有鲜艳的大红、金黄、翠绿和天蓝色,也有朴素的纯白、暗灰和黝黑,就连鸟类中罕有的肉桂、蓝紫和绯红也并不罕见。这归因于鹦鹉分布广泛,生活环境的多样化和它们特殊的羽毛构造。国内的几种常见的鹦鹉羽毛大致都以绿色为主,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红嘴绿鹦哥(鹦鹉的俗称)”。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我们会接触到更多具有花朵般色彩的异国种类。
鹦鹉之所以被识别和归类,当然还有别的特殊之处,譬如说两前两后相对分布的脚趾,更适于在树上攀爬;食道上发达的嗉囊可以贮存和消化更多的食物;在树洞中栖息营巢和交嘴喂食的繁育习性;用脚握着食物进食的滑稽神态……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它们的聪明才智——善于学舌和模仿。鹦鹉因此也是最早被人类豢养的玩赏动物,在我国,成书于大约两年前的《礼记》中就已经有了“ 鹦鹉能言,不离飞禽”的记述。
鹦鹉的叫声:
http://www.qsng.cn/html/bkjzx/nlnnxsVie/200606267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