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伏贴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
好处:
1、夏季敷贴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2、三伏贴的祛病功效有目共睹,专家表示虽然一些疾病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选择在夏季治疗,因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阳气盛,对阳虚的人用一些助阳的药,可更好的发挥扶阳祛寒、扶助正气、祛除冬病根因的作用,并为来年冬天储存阳气。
注意事项:
1、反应强烈很正常。
药物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这些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挠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外涂消毒液。
2、要保持连续性。
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医院尝试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迁延难愈。
3、抓住有利时机。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这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易渗透到体内。冬天的“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这两个时间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可见“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无疑是提高患者御病能力,调节机体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4、遵守固定疗程。
冬病夏治,三伏为一个疗程,今年闰二伏,因此有了“加强灸”。一般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而且,还要治养结合。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生活习惯上有所克制,不要贪凉,应该配合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5、少吃冷饮。
冷饮,一方面可伤及脾胃的阳气,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向外发散时困难,影响治疗效果。
6、远离空调。
进入空调房后,皮肤遇冷,毛孔收缩,影响药物的渗入,同时也会降低经络传导的速率和活跃性。
7、吃清淡饮食。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不宜过食肥甘厚味。绿豆、莲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较适宜。
8、保证睡眠充足。
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经紧张得到调整,从而提高经络穴位对药物刺激的识别,引导药效直达病灶。此外,平和乐观的情绪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一种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顽疾的治疗和康复。夏季闷热,会使一部分人心情烦躁,易于激动。因此,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转移注意力、听音乐等方式有意识地克制这种情绪。
㈡ 三伏贴的准确药方是什么
于三伏天上午11时以前为佳,因此时阳气生发。初、中、末伏各贴药1次,连贴三年。
药物配方:
1、哮喘 取穴 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 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 ,麝香1.5克 ,生姜汁适量。
2、虚寒性便秘 取穴 神阕足三里气海 药物 巴豆2克,吴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许。
3、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 曲池足三里外关 阳陵泉绝骨 药物 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独蒜头任选一种。
4、高血压 取穴 神阕 涌泉 药物 吴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适量。
5、过敏性鼻炎 取穴 肺俞百劳膏肓 药物:白芥子5克,细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适量。
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
姜汁的制备方法:采用生姜,洗净,粉碎,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生药粉和生姜汁或醋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㈢ 三九贴三伏贴
过敏性鼻炎的日常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避免接触过敏原;忌食寒凉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慎食鱼、虾、蟹类等海产食物;平时注意多吃补益肺气的食物;戒烟及避免吸二手烟,并尽量避免出入空气污浊的地方;可以经常进行温冷交替浴、足浴、鼻洗涤和干布摩擦,增强家 庭保健体制。采用正确的擦鼻方法;不宜过多使用血管收缩性滴鼻剂。
㈣ 三伏贴的配方是什么
三伏贴最早是谁发明的,它的配方是什么?三伏贴最早是在1955年就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进行临床治疗了。而发明三伏贴这一技术的是上海市首届名中医朱瑞群教授,而且这项技术曾经获得上海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而之后随着虞坚尔院长来到上海市中医院工作之后,这项技术又完整地在上海市中医院落地生根。
而三伏贴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有些人就不能用三伏贴。三伏贴使用期间也尽量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说贴敷的时间才能的话,成人三伏贴最好是贴两到四个小时,儿童的话最好是一到两个小时,首次贴三伏贴的时候,时间不能够太久,三伏贴最好是十天左右贴一次,如果隔天就贴的话,感觉就没有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效果,因为三伏贴不是立即就起效果的。
如果你想要确定自己适不适合用3V贴来治疗你的一些疾病的话,那么可以说先去找医生咨询一下,然后如果医生。同意的话也建议的话,那么你就可以采用三伏贴治疗,同时根据自己的病情来实施治疗,同时也要坚持治疗。持续下去总是会有结果的。
㈤ 三伏贴是什么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预防医学手段。三伏贴疗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又称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是指在夏季三伏每伏的第一天通过将中药贴敷到人体一定穴位,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主要用于调治秋冬春季感冒、咳嗽、哮喘、颈肩腰腿痛、风湿病等容易在冬季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
(5)三伏贴宣传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宜在晴天上午,一般成人贴敷6-8小时,儿童2-4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贴敷期间,慎食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
2、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
3、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清除局部残余药物,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㈥ 什么样的人贴三伏贴
三伏贴”主要适合以下人群:
1、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咽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2、骨关节疾病:颈肩腰腿痛、强直性脊柱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产后腰痛、宫冷不孕等;
3、胃肠道疾病:胃寒、胃痛、慢性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畏冷不适等;
4、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体弱畏冷、虚性头痛、经常感冒、亚健康状态等。
“三伏贴”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肺炎急性期,高热,体温超过38.5℃者,严重过敏体质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孕妇及严重糖尿病患者等就不适宜用此法。
(6)三伏贴宣传单扩展阅读:
专家提醒,一般人贴药后会感到局部发热,发痒,这是药物的一种治疗反应,属于正常反应。
有人贴后会出现红、肿、疼痛或者局部起疱,这类多发生在皮肤娇嫩者,以小孩多见。出现这类典型反应后立即将敷贴膏药揭下来,如果疱小,涂碘剂消毒,避免感染即可;
如果疱大,要到医院用消毒针刺破或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碘剂消毒;若水疱已破,可局部消毒并保持干燥,不要用激素类药膏外涂,一般一周以后,起疱处会结痂脱落。
㈦ 三伏贴从什么时候开始贴 贴多长时间
现在正值盛夏时节,也是一年一度治疗慢性疾病最佳的时机。随着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出现了三伏贴的说法。
三伏贴是指在炎热的夏天里,通过贴药膏的方式,来治疗一些身体存在的疾病,或者是调理我们的身体。
在我个人看来,三伏贴在夏天里还是挺好用的,能够极大地改善身体的状况,而且对于一些慢性疾病,也有着显著的疗效和帮助。
所以在我个人看来,三伏贴很有效果,尤其对一些慢性疾病,起到良好的治愈效果。
㈧ 三伏贴的配方是什么
三伏贴的配方是:白芥子、苏子、元胡各20克;甘遂、细辛各10克,研成细末。
冬病夏治属于中国传统医学范畴,是依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特色疗法。在中医看来,夏属阳,是一年之中阳盛阴衰之季,而“三伏天”又是当季阳气最旺之时,此时人体与自然界的阳气最为盛旺,利用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以阳克寒,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三伏贴古称“天灸”,是指用特定的中药磨粉用蒜姜汁调成糊状,贴敷在特定的穴位上, 治疗属于虚寒性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用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用以治疗冬季易发疾病的中医外治疗法。
㈨ 贴三伏贴饮食禁忌
忌冷饮、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慎食大量肥甘滋腻的食物、吃清淡饮食、绿豆、莲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鳝鱼、鸭肉等较适宜。
三伏贴注意事项:反应强烈很正常:药物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这些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挠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外涂消毒液。
要保持连续性: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医院尝试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迁延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