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份可口可乐的广告策划案,ppt形式的,我们的期末作业
不会。。
② 可口可乐运用了哪些广告策略
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老板伍德拉夫有一句名言:“可口可乐99.61%是碳酸、糖浆和水。如果不进行广告宣传,那还有谁会喝它呢?”从历史上看,可口可乐公司机以广告投入巨大而取胜的。如今可口可乐在全球每年广告费超过6亿美元。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可口可乐在中国每年广告投入高达几千万元。起初,可口可乐是以国际化形象出现在中国消费者面前的,凭最典型化的美国风格和美国个性来打动消费者,所用广告也是美国亚特兰大版本。临近20世纪末时,可口可乐意识到,要当中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品牌融合中国文化才是长久之路。于是在1997年,可口可乐的广告营销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拍广告。可口可乐开始大踏步实施广告本土化的策略。
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首先体现在其广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中国人喜欢热闹,尤其是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了。可口可乐贺岁片选择了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运用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乡土味。可口可乐还就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大打广告宣传,现在它又大力赞助中国足球队,声称喝可口可乐,“分享世界杯精彩”。可口可乐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种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
其次,可口可乐积极选择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可口可乐一贯采用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近来,可口可乐广告策略把受众集中到年轻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1999年,先是起用张惠妹,这个女歌手泼辣、野性、“妹”力四射,赢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爱,然后由新生代偶像谢霆锋出任可口可乐数码精英总动员。2001年又推出当红偶像张柏芝,作为可口可乐夏季市场推广活动的形象代言人,紧接着就是跳水明星、三届奥运冠军得主、中国跳水皇后伏明霞与可口可乐签约,成为新世纪“雪碧”品牌在中国的第一位广告代言人。电视广告中伏明霞从千米高空的飞机上腾空跃起,落在晶莹剔透的冰雪中,暗示了雪碧的清新直爽。据称,起用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宣传之后,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增长了24%。
可口可乐不愧为世界第一品牌,具有长期的战略眼光。为了长期保持在中国软饮料市场的霸主地位,它的广告策略可以放弃美国思维,而主动融合中国本土观念。这种本土化策略,受到了每一位中国民众的欢迎。据中央电视台调查咨询中心数据,可口可乐已连续7年在市场占有率、最佳品牌认同比例和品牌知名度上名列第一,中国现在有90%的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广告本土化策略值得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品牌借鉴,比如联合利华的力士香皂的广告代言人常是国际女明星,如今坚持聘请中国女明星如李嘉欣、张曼玉、舒淇。作为本土化策略的榜样,可口可乐列为十佳广告策略排行榜第二名当之无愧。
③ 可口可乐广告策略
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把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销售到消费者心里,话虽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系统工程。 如何才能将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销售消费者心里? 或许我们在对可口可乐 “3A”策略的研究中可以得到一点启示。
可口可乐的“3A”策略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以示
现在有不少企业已经认识到“渠道制胜”的意义所在,也已在“轰轰烈烈”的做着市场,但总有不少企业在渠道建设与管理方面有着这样或哪样的问题出现。如销售通路不畅通、终端铺货率不高、产品落满灰尘的堆放在角落、销量始终上不去等等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其实他们是忽略了“销售”二字的本质问题。产品到了经销商、代理商甚至是到了商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销售,他只是转移厂家的库存。而真正意义上的销售应该是到了消费者的手里,到了消费者的心里。
把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销售到消费者心里,话虽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系统工程。如何才能将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销售消费者心里?或许我们在对可口可乐 “3A”策略的研究中可以得到一点启示。
“3A”策略
可口可乐是全球软饮料的第一品牌,其产品遍布全球二百多个国家,已超过联合国会员国成员数量,它占据了全球软饮料市场的50%,其市值总额在500强中名列第三。可口可乐能经百年而不衰;能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并发展壮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口可乐对其“3A”策略的理解和执行。甚至可以说,整个可口可乐系统都是在围绕着“3A”策略而努力着。
其“3A”策略指的就是,买得到/Availability;买得起/Affordability;乐得买/Acceptability。
买得到
“买得到”简单的三个字,但要做到并不是什么一件简单的事性。同时“买得到”也是把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的重要前提。因为,产品只有占据终端市场,在销售点上与顾客见面,才有被消费者购买可能。我们知道,饮料是属于冲动性和随机性购买的产品,在购买饮料时,消费者一般会习惯性的选择自己常喝的品牌,但如果这个品牌没有,他便会选择货架上有的品牌,很少有消费者会为了喝一瓶饮料而跑出二里地去购买。在这里就告诉我们,要把握每一次把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的机会,就需要把产品的铺货面扩大。为了更好的让消费者“买得到”,为了更好的把产品销到消费者手中,我们来看看可口可乐是怎么做的。
1、在终端渠道开发方面
在北京,可口可乐销售点有尽达十万个之多。无论是超级商场、百货商店、临街小店,还是酒吧、酒店,网吧、加油站便利店,可口可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口可乐能做到无处不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断开发新渠道的结果。除传统渠道外,可口可乐结合渠道特性与品类之间的关系把健怡(无糖)可入卖进了糖尿病食品超市,可口可乐根据渠道的特点把RB包装卖进了美容美发店(现在不少中高档美容美发店对消费者免费提供饮品),把全品类推进了网吧!
可此可见,对于新渠道的开发主要是在于发现、发掘、与提升。其实,可口可乐能不断开发新渠道其主要动力来源于,对销售人员业务考核中的“新开活跃客户”指标,此项指标在总考核指标的30%。这使可口可乐销售人员要无时无刻地留意自己所管辖的片区是否有新开商店或是合适销售可乐的全新渠道。
2、在终端渠道管理方面批
如果你认为,“只要把产品全面铺到各个售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那就大错特错,去市场上随便走走,便可以看到不少企业的产品布满灰尘的遗忘在角落而无人问津。把产品铺到售点并不是目的,把产品销售到消费者的手里心里才是终极目标。因此,对销售终端的管理工作同样重要。可口可乐为了管理好销售终端为每一位销售人员配备了销售工具包,通过销售工具包销售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如何做终端售点的生动化工作。如可口可乐系列产品应如何排放、品牌顺序如何、产品应该排放在货架的哪个位置、如何做到产品先进先出、价格标签的使用终端宣传海报如何张贴、冷柜如何使用等等。这为销售人员的终端渠道管理工作取到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可口可乐不但为每位销售人员配备了销售工具包,同时对销售人员的售点生动化的执行工作也有严格评测,并组织了专门的部门进行追踪管理,售点生动化工作直接与销售人员的工资考评挂钩,这就很好的保证了销售人员的执行力。
买得起
买得起,一方面指的是产品的价格,可口可乐作为能销售全球二百多个国家的一个品牌,其产品价格当然是要让受消费者接受,这也是作为一个饮料企业能长成为全球第一饮料品牌而且不断增长的基础。
买得起的另一方面也指的是产品的价值,简单说就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的支出,可口可乐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可口可乐考虑的不是消费者能买得起一瓶两杯,而是能否有持续不断的消费者不断购买可口可乐产品,消费者能否成为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
乐得买
乐得买指的是不仅要让消费者买得起,还要让消费者乐意买自己的产品,这也是把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心里的关键。因为,现在饮料的竞争可谓是惨烈,消费者对饮料的选择性很大,他们可以选择茶、矿泉水、果汁、功能饮料等等,在这种竞争惨烈的情况下,要让消费者始终对可口可乐保持一心,就必须在品牌文化、消费者心理上做文章。从可口可乐的“过年了,带我回家”(06年春节广告)这一广告来看,可口可乐对“乐得买”这一策略是花尽了心思。
“春节到了,是家家户户吃团圆饭的日子,可儿子却独自一个在外,不能回家过年。儿子在一家餐厅喝着可口可乐,没想到可乐瓶中的阿福跳了出,儿子惊讶到,你们怎么在这里。阿福回答到:带你回家过年啊。儿子回到家,与家人高兴的吃着年夜饭,这时阿福喜洋洋的关上大门,屏幕上找出“带我回家,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字样。广告中的儿子是由刘翔扮演的,可以说,这是刘翔的本色演出。“作为运动员,由于比赛和训练,他很少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的机会并不多,心里真的很想母亲做的饭。”刘翔说道。
这一广告确实感人,中国是一个有着亲情浓厚的国家,过年了,不管离家多远,不管有多忙都要回家与亲人们一起吃团圆饭。正用这一亲情牌,可口可乐很好的把自己打进了消费者的心里。以前非常可乐的广告,虽然他喊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和“有喜事当然非常可乐”,但我认为他并没有让消费者真正的从心理上接受他。因为,这些概念太大也太空了,与老百姓的生活离的太远。
当然、对于可口可乐的“3A”策略,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借款,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定位而定。但作为一个饮料企业来说,可口可乐对“3A”策略的理解和执行能力是值得国内企业好好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