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良宵的创作背景
1928年1月22日,正值除夕之夜,刘天华邀请了一些因经济困难等原因留校度寒假的学生到他家中过年。当时的他在几年不懈的努力下,在民乐改进方面有了很大进展,刚刚与同仁一起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在理想一步步靠近现实的过程中感到了极大的欣慰,对未来、对胜利充满了希望。而室外,鞭炮四起,还不时传来孩子的嘻闹,一片过年时的喜气洋洋的景象。 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情境之下,刘天华随手拿过二胡,任意拉着乐曲。拉着拉着,他忽然站起来,匆忙拿起纸笔,飞快地记下所拉的乐谱。就这样,边拉边记,边记边改,二胡独奏曲《良宵》就写出来了。
② <<良宵>>是谁的作品
刘天华
③ 刘宇一良宵1950年油画值钱吗
刘宇一,1940年生,江苏南京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擅长重大历史题材油画,代表作有《博爱颂:人类千禧交响诗》等。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宇一艺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国际艺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
所以你说的1950年的《良宵》应该是刘宇一1982年历时6年画的。后来毛主席纪念堂请刘宇一又画了一个12米宽的巨幅,挂在了纪念堂的二楼大厅。原作于1993年在香港拍卖,被曾宪梓以836万港币买走。刘宇一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油画大师,他数十年来勤奋耕耘,创作了《良宵》、《良辰》、《伟业千秋》、《春回神州》、《女娲之歌》、《瑶池会仙图》、《和平颂》等一系列大气磅薄、显现中华民族“辉煌美”的宏图巨构,以哲思、诗意和浓郁的中国风情形成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其巨作深受国际艺术市场瞩目,二十世纪末连续四次创华人画家作品最高价位纪录。
④ 月到天心处良宵正好图
图:图谋。整句在签文中的喻意:人生过半正是图谋好事的良辰吉日。
⑤ 《良宵》是谁画的什么内容
2005年嘉德秋拍,陈衍宁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以1012万元的价格成交,被业内惊为“天价”。还是2005年秋拍,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推出了“1938-1991:历史的主题”专场,其中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农机馆》以330万元的价格成交,王沂东的《深山里的太阳》以506万元易主。名人肖像画在中外拍卖市场中“大出风头”本是常理,名人效应加上作品的艺术价值,当然物超所值。但“红色题材”中的毛泽东肖像作品是能够揭示和显现时代文化精神的载体,是被中国文化心理和审美结构同化的过程和体现。[attachment=185] [attachment=186]
在北京的龙脉上,珍藏着两幅大型油画——毛主席纪念堂的《良宵》和天安门城楼的《人民万岁》。中国美术界称誉其为“我国肖像画史上罕见的创举”。 1993年9月油画《良宵》以770万港元在香港落槌。1995年刘春华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以550万元的高价拍出。这两幅讴歌中华民族伟人的力作,连续三年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创中国当代华人画家作品价位的世界纪录,堪称新中国艺术史上的壮举。
新中国美术品中的毛泽东肖像,是以艺术记载历史,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广泛欢迎和尊崇的顶级收藏品。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艺术家精确地再现出来的宏篇巨制,必然是各国本民族情感的焦点。繁荣兴旺的艺术品市场最先创出天价的也必然是那些反应独特历史场景和领军人物的美术作品。这在世界收藏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中国现代史上先后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而它的主线就是伟人毛泽东。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这个时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所产生的特定历史遗物,必然具有极其特殊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这就是毛泽东肖像作品走红的首要原因。民族情感——近现代史上的许多历史事件影响了几代人,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自然对那些历史遗物有着割不断的感情。人们在经历新思潮的冲击后,再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及历史现象进行深刻反思时,怀旧意识必然沉积到审美情趣。我们综观现代美术品,不难发现都有个共同点,即源于对传统、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情感,人们便把目光盯在这些特殊的艺术品上——它的不可再造性、沧桑岁月感、不幸中的万幸……,这也许正是原创者所始料不及的。
皓月明媚、宫灯高悬、吟诗作画、品茗倾谈、歌舞升平;场面气势庞大,构图饱满和谐,人物细腻逼真,色彩华丽典雅,“油画《良宵》”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还具有传世的文学价值 ……,亿万富翁曾宪梓买下《良宵》时对整个油画的气势和构图称道不已。他就是要将之收为传家之宝,让子子孙孙享用。表现中华民族至纯至美、至尊至贵、至真至诚的艺术诠释:新中国美术品中的毛泽东肖像是最好的载体。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又是画的故乡,诗画合一、跨越时空、人神交融,艺术家在毛泽东肖像作品中才能挥洒自如,淋漓尽致。象油画《无限风光》(1953年创作,2003年6月拍卖22万元,见图3),它的油画语言中显现出敦煌艺术的神秘,在具体的影像艺术之外,还给膜拜者阐释增加了 许多回旋的余地。基于这样的理论,画家成功地表现了统一和丰富的效果。许多新中国美术品中的毛泽东肖像,都可以串联为一个完整的用以表述这种关系的美学理念。当人们掸去历史上的尘埃以后,真实的历史还是超越了人为的图像。
毛泽东肖像的美术佳作汇成五彩斑斓的历史状貌 ,从历史的角度展示出中国美术的光辉成就和杰出的创造,给人以时代的震撼与艺术审美的冲击力。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连环画等大众美术因此而得到蓬勃发展;昔日以黑白为宗的版画翻开了亮丽的一页,这是第二代版画家们最大的贡献。中国画,特别是肖像画告别了文人画冷逸格调而转向了新中国人民大众的生活现实。
谈及新中国美术品中的毛泽东肖像时,还必须提到毛泽东老照片的艺术修复。在没有Photoshaop的时代,画师们还是用炭精和水彩等传统肖像处理手法,抚平岁月痕迹,领袖面容如丝绸般质感,血肉之躯跃然纸上。这是美的再创造,而今此项技法渐已绝迹。相关的还有丝绣作品,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各国元首,如今珍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1999年建国50周年庆典、2001年“建党八十周年纪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2003年12月26日“纪念毛主席诞辰110周年”、“2004年8月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各大媒体集中推出百部“主题思想”影视作品。这是一次党史、革命史、现代战争史知识的大普及,人们惊奇地发现,每当“红色收藏品”出现时,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可靠性、权威性就无可质疑。“红色题材”深入人心,“红色收藏”脍炙人口,快速吸引一大批爱好者冲进“红色收藏”阵营。毛泽东肖像美术作品是红色收藏中的顶级藏品,有限的存世量,无限的市场需求,拉起价格上涨空间,火爆井喷行情终于喷发。新中国作品中的毛泽东肖像美术佳作伴和着历史的节拍,承传着民族传统,呍吸着外来艺术营养,毫不逊色地以其成就和时代精神书写在世界美术史册上。在新时期,伴随着文化反思的伤痕美术、乡土风情美术,恢复了曾经被扭曲的现实主义精神;形式的自觉和个性的自觉,使美术的思维空间、语言、材料获得了空前的自由。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过去,否认历史。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毛主席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五周年纪念。艺术品投资家们看中的正是这一特殊时刻。
⑥ 良宵是什么意思啊
良宵原意是美好的夜晚。
良 (liáng,)良 liáng 好:良好。善良。良辰美景。良知良能(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良莠不齐。 很:良久。良多趣味。用心良苦。 诚然,的确:“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为犬良我友”。 姓。 笔画数:7; 部首:艮; 笔顺编号:4511534
宵 (xiāo,)宵 xiāo 夜: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宵遁。元宵。夜宵。 笔画数:10;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2432511
比如:良宵一夜值千金原意是在春天那美好的夜晚里,一刻的欢乐就像千金一样宝贵。 后多用来形容洞房花烛夜或者温柔乡的珍贵。
良宵一夜值千金原为春宵一刻值千金,语出苏轼《春宵》一诗。
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
这出自《红楼梦》第十九回的压题诗,全诗为“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花”是指宝玉的丫头袭人(袭人姓花), 她在宝玉偷跑到她们家玩,晚饭谈话间袭人骗宝玉她哥哥要赎她回去,没想到宝玉是实性子想不开,也没想到宝玉那么在乎她,袭人便好生规劝开解贾宝玉,所以称为“良宵花解语”。 古时也用“解语花”来比喻美人(意即会说话的花)
⑦ 良宵的剧情片《良宵》
电影《良宵》是一部由杨小仲导演的,谈瑛、汤天绣、李君磐、蒋君超、陈兆鹏等蛀牙你的于1934年上映剧情片。
良宵 (1934)故事梗概
礼义之乡柏村,贞节牌坊林立。其中 一座是为守寡十几年的刘家节母建造 的。刘节母家两代寡妇,年轻儿媳云 琳亦守寡有年。一天,云琳观看隔邻 小学生唱歌,与青年教员朱英邂逅。 朱英同情云琳,油然而生爱慕之念, 乃约云琳于周日同游西湖,鼓励她冲 破封建旧观念束缚,重建幸福生活。 云琳缺乏勇气,婉然拒绝。时风起舟 翻,云琳被救上岸,匆匆回家更衣, 遗落围巾为朱英拾得,却为族人阿培 瞥见。阿培曾有意于云琳,为云琳所 拒,及见她与朱英同游,又来要挟云 琳,仍被严拒,于是谗惑族长追查围 巾,并迫使朱英辞职。一夜,朱英、 云琳在庭前断垣处相遇,月下良宵, 二人皆因心神不宁,无以相诉。不久 ,朱英回乡,频频致函云琳,悉为阿 培所得,再次要挟云琳不成,怂恿族 长加以制裁。云琳惨遭族人打骂凌辱 。刘节母同情儿媳,出面辩护,并揭 发族长等人隐私,结果也被反诬不贞 ,推倒贞节牌坊以示惩罚,刘节母终 于死在乱石之下。云琳被逐,沿着座 座贞节牌坊走出柏村,不知何处是归 宿。
⑧ 良宵)人物画挂在客厅好吗
应该是不好的
人物画一般都是挂在房间里面。挂客厅一般都是风景画。
⑨ 二胡曲《良宵》的创作背景及含义
原名《除夜小唱》:
乐曲表达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当时,国乐改进社刚成立。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全曲音乐形象单一,娴静,表达了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
⑩ 良宵的作者简介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澄江镇西横街人,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清末秀才刘宝珊之子,与诗人刘半农、音乐家刘北茂是兄弟。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32年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代表作有《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歌舞引》、《飞花点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