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榴有什么象征意义
石榴在中国有多子多福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视石榴为吉祥物。在国际上有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人们借石榴多籽,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
(1)石榴的宣传扩展阅读:
【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 】
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被誉为天下奇果或九州名果。石榴每100克果实中含有水分80克、蛋白质1.4克、膳食纤维4.8克、碳水化合物18.7克、维生素E4.91毫克、钾231毫克、钠0.9毫克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高1~2倍,而脂肪、蛋白质含量较少,果实以鲜食为主。
【石榴花泡水洗眼可明目 】
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入肺、肾、大肠经,具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的功效。石榴果汁、果皮、根、花皆可入药,所含化学成分在其不同部位有所不同,黄酮、鞣质、生物碱、有机酸和多元酚在果汁、果皮、叶等部位中的分布各有偏重。
石榴汁含有多酚,其含量比绿茶高得多,是防癌的超级明星。石榴花性味酸涩而平,若晒干研末,则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亦能止赤白带下。用石榴花泡水洗眼,有明目的功效。
石榴的果皮中含有碱性物质,对人体的寄生虫有麻醉作用,可驱虫、杀虫,尤其对绦虫的作用更强,可用于治疗虫积腹痛、疥癣等。
【常饮石榴汁抗衰老 】
石榴汁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于消化、健胃提神、增强食欲等功效。石榴汁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能防止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有软化血管,降血脂、血糖、胆固醇等多种功能。
常饮石榴汁还有抗衰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用保健功能。研究表明,连续两周每天饮用50~100克石榴汁,可将氧化过程减缓40%,并可减少已沉积的胆固醇。石榴汁在抵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上非同寻常,是一种比红酒更有效的抗氧化果汁。
【石榴皮可抑菌防流感 】
石榴皮浸出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最强。
此外,石榴皮浸出液能使肠黏膜收敛,使肠黏膜分泌物减少,所以可有效治疗腹泻、痢疾等症,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买石榴挑个大的 】
石榴分酸、甜两种。酸石榴汁多、皮薄,子粒饱满,可贮存较长时间。甜石榴味道香甜,有冰糖石榴的美称。选购石榴应挑个大、果皮光滑、颜色鲜艳、有弹性、子粒饱满的。
『贰』 关于蚌埠的石榴的广告语
呵呵,是怀远县的石榴哦...古传“怀远的石榴,砀山的梨”哦!!!
『叁』 有关“石榴”的广告词有哪些
有关“石榴”的广告词:
1、榴乡“牌石榴系列产品,石榴的绝顶美味,健康的回正确选择答。
2、榴乡石榴——你要,我要,他也要!
3、品味高营养价值,享受高品质人生——榴乡。
4、奇异安石榴,不枉汉使留。福康同与住,馨香不绝休。
广告语要抓住重点、简明扼要,不简短就不便于重复、记忆和流传。广告语在形式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单句也可以对句。一般来说,广告语的字数以 6 —— 12 个字(词)为宜,一般不超过 12 个。
广告文字必须清楚简单、容易阅读、用字浅显,符合潮流,内容又不太抽象,使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能接受。广告语应使用诉求对象熟悉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句子流畅、语义明确。
避免生词、新词、专业词汇、冷僻字词,以及容易产生歧义的字词,也不能玩文字游戏,勉强追求押韵。
而有一些公司的广告语则因其浅白、贴近生活流传甚广,浅显易懂又十分亲切。
『肆』 石榴广告语
健康石榴,健康人生
『伍』 有关石榴的文化
在我看来秋天的果实里石榴算是最好看的,红花红果充满吉祥。每当秋天成熟之后,石榴那一道道开口仿佛在张嘴含笑,里面藏着一粒粒玛瑙,晶莹而透亮。石榴被称为“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它属于石榴科的落叶灌木,一般在四五月份开花,八九月份结果,真正体现春华秋实。
据史载,石榴于公元138年由张骞从西域带入,汉武帝在长安修建的上林苑中就栽有石榴了。从那时算起,我国栽培石榴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古往今来,不少人对石榴是情有独钟,从榴花到果实,每一样都成为人们赞美的对象。
石榴不仅是奇树珍果,还可入药。晋朝潘岳在他的《石榴赋》中说它有“御饥疗渴,解醒止醉”的功用。《本草纲目》曾详细介绍说:“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洁白如雪者。”王义山在《石榴花诗》中浅吟低唱:“待阙南风欲上场,阴阴稚绿绕丹墙。石榴已著乾红蕾,无尽春光尽更强。不因博望来西域,安得名花出安石。朝元阁上旧风光,犹是太真亲手植。”诗人傅玄则用“灼若旭天栖扶桑”形容石榴的红艳。杜牧在《山石榴》中写道:“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被认为是赞美石榴花的神来之笔。中国人历来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而《榴开百子》、《多子多福》等也都是常见的吉祥画。
提起石榴,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典故。人们都知道杨贵妃爱吃荔枝的嗜好,其实贵妃还十分爱赏榴花,同时也喜爱吃石榴,甚至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据说,唐明皇爱看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她灌醉以赏观其妩媚之态。因石榴可以醒酒,所以唐明皇剥石榴喂在她口中。但这些情状为大臣们所不满,因此对贵妃侧目而视,拒不施礼,贵妃心中自然很不高兴。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贵妃弹曲以助兴,贵妃在曲子奏
到最精彩动听的时候,故意把弦弄断一根,曲子不能继续弹下去。唐明皇问是什么原因?贵妃乘机说因听曲之臣对她不恭敬、不施礼,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而断弦。唐明皇知道她深晓音律,所以很相信贵妃所说,于是便降旨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娘娘不行跪拜礼者,概杀不赦!从此之后,大臣们见到这位娘娘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因杨贵妃总好穿绣有石榴花的裙子,故那些大臣们私下都以“拜倒在石榴裙下”之言来解嘲。后来这句话便渐渐地从宫廷传到民间,成为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
石榴正因为蕴涵着这么深厚的文化底韵,所以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
『陆』 石榴的广告语有哪些
榴乡——天然石榴,健康美味。
甘露一滴,清澈一生。
不仅仅是留香,更留住健康。
喝出营养,喝榴乡。
榴乡,榴香,唇齿留香。
用“榴乡”,生活永留香!
等等我,我也要去榴乡吃石榴。
榴乡,榴住健康,乡飘四方。
榴乡“牌石榴系列产品,石榴的绝顶美味,健康的正确选择。
榴乡石榴——你要,我要,他也要!
品味高营养价值,享受高品质人生——榴乡。
榴乡——天然石榴,极富营养。
自然健康,口齿”榴乡“。
遇一次榴乡,秀一回健康!
”榴乡“入口,口齿留香。
『柒』 为石榴设计广告语50
吃了我家石榴,从此爱上风华绝代,万人惊艳的石榴姐(幽默诙谐,马上想到唐伯虎点秋香,让人朗朗上口,过目不忘)
『捌』 郭沫若《石榴》主题+赏析
1942年,作为革命作家的郭沫若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主要从事着紧张而又繁忙的抗日宣传工作,所以,对于《石榴》进行政治性的解读便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有的论者就曾认为:“作者歌颂的夏天,分明是华夏之天,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天;那‘夏天的心脏’分明是优秀的华夏儿女——中国共产党人。”〔2〕但我在阅读《石榴》时,印象最为深刻的,倒是作品所充溢与散发着的生气勃勃的生命热力——那种火一样的灿烂、燃烧、自由、蒸腾,并且呼呼向上的生命热力,所谓的“榴红似火”,也许所指的,并不仅仅是色彩上的相似,而正是这种火热的生命力量。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灿烂而又热烈的夏天真正地来到了。对于很多人来说,夏季的炎热都是一种相当难熬的苦楚,而对树木,“它的威力”也很可怕,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很多“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在“炎阳的直射”下甘拜下风了。但对作家来说,夏天却让他分外高兴和“喜欢”。在他看来:“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所以很显然,夏天在作家这里,无疑意味着昂然向上,意味着解放与自由。而作家所咏颂的石榴,之所以在这样的季节还能不畏炎热地开花,也许正因为她有着夏天的品格。实际上,在作家这里,石榴不仅有着夏天的品格,她的花朵,还是夏天的心脏。在自然与科学的意义上,充塞宇宙、无穷无际的夏天的热力虽然来自于太阳,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学审美的意义上,这样的热力却是来自于“石榴”,来自于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红的、燃烧的石榴的花朵,在给夏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热力,她是夏天的心脏,也是夏天的灵魂、夏天的生命之源。她的美丽,她的灿烂,她的燃烧,她的生命的热力,不仅是对夏天的装点和呼应,更是对夏天的“授予”。
如果说,郭沫若的《石榴》是一首诗,那么,将石榴的花朵比喻为“夏天的心脏”正是其“诗眼”。这样的比喻当然是一种想像,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所自然会有的一种相当独特的文学想像,但在另一方面,它又绝不仅仅只是想像,它是以自己的赤诚和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火热的民族解放斗争的作家强烈而又独特的生命体验。那火热的、意味着解放与自由的夏天,不正是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而那些榴火、那些石榴的花朵,不正是像作家一样投身斗争的华夏赤子?所以说,从政治层面上,我们可以像前面所提及的一位论者一样,将这一作品中的“夏天”及其“心脏”——石榴的花朵理解为“华夏”与“中国共产党”,也可以稍加泛化地将它们理解为“火热的斗争”以及投身其中的“赤子”。但在实际上,还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将它们所包含的思想意蕴理解得更加抽象,而将对生命热力的体验与赞美作为这一作品的思想主题。在这样的意义上,石榴与榴火的形象,自然又包孕着作家自我的生命寄托与生命体验。所以说,《石榴》的篇幅虽然短小,但却包含着较多层次的思想内涵。
在丰富的思想内涵之外,《石榴》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分析的,《石榴》的“诗眼”,即其“构思的焦点和意象的核心,就在于新颖独异,既表现榴花形象特质,又富有感情色彩的比喻‘夏天的心脏’”〔3〕,作品之中形象并不高大的石榴,特别是其小小的榴火———这“夏天的心脏”,与阔大无垠而又有着无穷威力的夏天构成了很大的空间与力量上的张力,而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张力之下,榴火的形象熠熠生辉、生机盎然。
作家对石榴形象的刻画颇见匠心。仿佛一则影视小品,作品从开始就为我们不断呈现着一幅幅色彩鲜明的影视画面。先是一幅中远景的画面:炎热的夏季,万木丛中开花的石榴。第二段,是一幅近景:集中展示了石榴的形象,她的枝干、她的叶片。第三至第六段,特写:以动态画面的方式展示榴花的形成、特征,及其在秋天结成果实。第八段,画面拉回,重新展现中远景的夏季图景。
作为一篇文学作品,《石榴》对石榴形象的刻画还显示出作者相当高超的语言艺术。作家对石榴的观察有着足够的细致、准确与真切,除了一些词汇的精确运用(作家特别注意了词的色彩感)之外,诸如“比喻”和“拟人”这样的修辞技巧还在作品中有相当频繁而又极为成功的使用。比如,将榴花比喻为“花瓶”、“希腊式的安普剌”和“中国式的金罍”,直至将其比喻为“夏天的心脏”;比如,又对榴花进行拟人化的修辞,将其由榴花演变为果实比拟变戏法,而且还会对其戏法“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从而“露出一口的皓齿”。这些修辞,不仅使作品对于石榴的刻画更加逼真,更加形象,而且还使作品更加生动,更加充满了机趣,从而也更加有益于展现石榴的生命活力。郭沫若不光是一位诗人和散文作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和历史学家,作品中这一小小的戏剧性以及从中外文物当中取譬修辞也许与此不无关系。这一特点,也是我们在阅读作品时所应注意的。
在郭沫若全部的散文作品中,《石榴》也许并不是最好的篇章,如果我们从思想内涵的深刻性方面提出要求,它很显然地略嫌单薄了一些,但是,仅以我们前面所述的特点,以及它的感情的坦率与热烈及其色彩的明亮,足以使其具有了相当独特的价值。
『玖』 请给"河阴石榴"写一句广告词
河阴石榴, 粒粒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