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爱心公益活动有哪些
公益活动的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慈善等等。例如:
1、体育赞助
赞助体育活动,往往是社会组织公益活动的重要选择。常见的有赞助某一项体育运动、赞助某一次体育比赛和赞助体育设施的购置等多种方式;
2、文化赞助
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赞大型文艺公益活动助,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感情,大大提高组织的知名度。这类赞助方式有:
一是对文化活动的赞助,如对大型联欢晚会、文艺演出、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电影的拍摄等赞助;
二是对文化事业的赞助,如对科学与艺术研究、图书的出版和文化艺术团体等赞助。
(1)慈善宣传报扩展阅读:
一、公益目的
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的目的,有两方面:
1、显示爱心,为本组织树立起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形象;
2、一次比商业广告更具说服力的宣传机会,有利于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公益作用
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体现了组织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和关心公益事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能够给公众留下可以信任的美好印象,从而赢得公众的赞美和良好的声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益活动
『贰』 慈善小报四个字的宋体怎么写
选择文字(拖黑)—格式—段落—特殊格式—首行缩进—4 字符
『叁』 环球慈善的报刊版面
《环球慈善》五大内容版块设置
社会版块:现象——关注全球最新慈善现象
言论版块:主张——发表独特鲜明慈善观点
人物版块:面孔——宣扬个性鲜明慈善人物
文化版块:品味——传播世界多样慈善文化
服务版块:服务——提供多方政策服务咨询
『肆』 慈善名言十字以内用于装饰小报
1. 一言之善,重于千金。——晋·葛洪
2. 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论语·公冶长》
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左传
5. 锄一恶,长十善。——《宋史。毕士安传》
6. 善之端而止之也。——王安石《礼乐论》
7.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伍』 公益活动手抄报内容
记一次公益劳动今天,我进行了义务公益劳动,给我们的单元楼道打扫卫生。单元楼道是大家上下楼的公共通道,不免会有一些纸屑、烟头或灰尘,我觉得有点儿不卫生。等等公益相关内容。
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在中国唐代就有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以地方官吏为主要对象的手抄报,史称“邸报”。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焯邸报《进奏院状》,抄发于公元887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
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的黑板报。
『陆』 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
慈善文化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形成慈善文化的环境归根到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当前来说,慈善机构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将全社会和整个市场环境当作我们的工作平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密切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1、要积极推进“依法行善”的制度建设。 要树立“依法行善”的观念,积极向政府建议献策,配合政府完善公益事业的法制环境,研究解决捐赠、救助、投资、监督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要统一捐赠优惠政策和解决发展成本。要通过建立法制环境,使慈善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更趋规范,使“玻璃瓶”事业真正成为大众的事业,社会的事业。 2、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 要倡导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宣传慈善意识,提升企业品牌的“公益价值”,在开发企业的市场价值中塑造企业的公益形象,引导和协助企业成为慈善事业的生力军。要贯彻《基金会管理条例》,推动非公募基金的发展,互助合作,共同成长。 3、要运用“营销文化”推动准市场化筹款。 要推广服务就要学会“公益营销”,实现商业利益与社会公益的有机结合。当然“公益营销”有别于企业的“产品营销”,我们销售的是自己,是慈善的“品牌”,是慈善机构的服务态度。如果我们的营销成功了,社会主体接受了我们的理念,慈善机构与企业才能达成一种“默契”和“双赢”的局面。 4、培育“人脉”构建慈善工作公共关系网。 要积极拓展慈善工作的社会网络,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宣传自身的理念,培育捐赠人队伍。要强化慈善事业的社会化观念,建立广泛的社会协作关系,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社会力量和义工队伍,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慈善机构的社会活动领域,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5、要精心策划组织慈善文化活动。 做慈善工作,不仅是物质的救济,更多的是弘扬慈善的观念,塑造人人乐善好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策划举办义演、义拍、义卖、义诊等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要通过评选“慈善之星”、“慈善人物”、“慈善大使”,举办“慈善活动周”、“慈善音乐会”、“慈善书画展拍”、“慈善一日”征文,表彰优秀义工、“慈善大使”、“慈善家”等,倡导慈心义举,营造慈善氛围,促进道德文明建设。 6、要切实做好慈善事业的宣传工作。 要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对慈善事业的宣传报道,并通过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慈善宣传成为媒体的“热门版块”和“焦点话题”,形成慈善公益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开展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办好慈善机构的宣传刊物,组织国内外的考察交流,积极探索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把慈善文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柒』 写一篇关于慈善的800字慈善美文
小时候的我不知道慈善是什么,只是天真的认为捐钱就是慈善。所以那时的我只要看到什么地方在募捐,就一定要向爸爸妈妈要钱,用自己的小手郑重的放进募捐箱里。每当我听到赞扬的话语时,总会特别的高兴和自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回来后总要和大人和小朋友说起,让他们为我竖起大拇指。
到了上学后,每当我看到路边的乞讨者时,总会觉得他们很可怜,于是就会主动投几个硬币。当学校举行义卖和捐款活动时,我会积极的参加,并且希望捐的钱比同学多,否则就会觉得被同学轻视,显得没有爱心。那时的我会用捐钱的数量来衡量慈善,不过我已经不向爸爸妈妈要钱了,而是从压岁钱里拿出来。
慢慢的我的想法又有了改变。因为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有一个小姑娘,她在一场慈善活动中捐出了储蓄罐中所有的积蓄——30.25美元,而那一晚比尔·盖茨捐了600万美元,巴菲特也捐了300万美元,可是他们一致认为小姑娘最有爱心 。因为小姑娘说:“慈善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一颗心。”说的多好啊!是的,我们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再去做我们有能力做的事,不管这善事是大还是小。渐渐的,我仿佛有些明白慈善的真正含义了。
在我的心里,做善事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所以当我看到媒体报道的那些爱心善举时,心里总是充满敬佩。就像我们特别熟悉的化名“顺其自然”的宁波爱心人士,自1999年起向慈善组织捐款,15年不间断,数额累计已超过1000万元!“顺其自然”每次捐款所写的地址都是虚构的,目的就是不让人们找到他(她),更难得的是坚持了15年,而且还在继续,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啊!每次我在电视或者报纸上看到有关“顺其自然”的报道时,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激动,迫不及待要告诉身边的人,“顺其自然”又做好事了,真是太了不起了!
还有“造桥女孩”严意娜。她志愿到甘肃省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当她看到学生们上学时要经过峡谷,孩子们要沿着山壁走到谷底,淌过谷底的河流,再从谷底沿着另一边山壁爬到山上来时,便萌发了帮助当地孩子造座桥的愿望。最后,在许许多多宁波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她募集善款117万余元,造了一座桥,并把它命名为“宁波市民爱心桥”。
现在的我,已经明白了慈善在现实意义中就是用慈悲的心去做善事,而你可以去做的不仅仅是捐钱,也可以是其它方面。在去年“菲特”台风带来的水灾中,宁波地区损失惨重。但是宁波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互助,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壮歌。画面中,有的人捐款捐物;有的人去灾区做志愿者;有的人大力宣传…我想这才是慈善真正的意义吧。
虽然我现在还只是一名初中生,但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为慈善事业献出我的一份力!
『捌』 急需有关于李连杰的所有慈善报道!!!!
腾讯独家专访李连杰:电影是梦,可以推广慈善
创办了壹基金,捐款100万的合作伙伴四家,义工囊括明星、大学生、手机短信人次超11万……你以为这些是谁做的?从连续五年的全国武术比赛冠军,到拍摄数十部电影作品成功走进好莱坞的世界巨星,你以为是谁?而年过40之后,越发的思考人活一世真正的意义,又感悟到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说,没有电影就没有自己;他还说,电影其是实个梦工厂,他还说了很多……
的确,没有电影就没有现在的他。因为,电影是梦,也可以推广慈善,帮助需要的人。接受采访的他,很普通,很朴实亲切;忽然觉得他不是国际巨星,只是一个有着爱心的普通人,他是——李连杰。
今日(21日)下午,做为“壹基金”合作伙伴的腾讯网,独家对李连杰进午了专访。对于即将开拍的电影《禁忌王国》,李连杰只字未提,“我们现在只说慈善”。而谈及做慈善事业的感触及意义,李连杰用“大、小我”的方式形容自己。“40岁前,小我,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大我,别人要做什么我做什么。”
“36岁的时候,人生到了转折点,在思考人活一生真正的意义……”
对于慈善,李连杰其实很早就有了想法,思考什么是真正快乐。“97年,我36岁的时候,人生到了一个转折点,在思考人活一生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李连杰感悟到,“那个时候,不同的朋友,包括穷人、有钱人都会有痛苦,因为我们七情六欲还是存在的。从小觉得自己太苦,以为有钱就能解决问题,后来发现有钱只能带来相对的快乐……”
直到2003年经历了海啸,面对死亡,李连杰终于把那些物质、金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出了一个决定。“那时候开始去探讨生命的意义,在2003年那个事件(海啸)之后,我有了感悟,就决定了40岁后的人生要做慈善,帮助他人减少痛苦。”
“周星驰()早就捐款了,昨天晚上还在和周润发大哥聊壹基金……”
对于壹基金的启动及准备,李连杰足足用了2年时间,自己更感叹走过的这两年比20年拍戏还辛苦。“整个计划做了很多调查工作,了解了发达国家的慈善事业是怎么做,而我们国家的慈善事业又是在发展中,所以要了解法律等等,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李连杰表示,“壹基金主要是针对人类心灵的问题和灾害的紧急援助。”
目前,已经有捐款100万的合作伙伴四家,众多明星、大学生义工,手机短信人次也已经达到11万次。“很感谢那些朋友们对壹基金的帮助,刘德华还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演唱了主题曲。包括昨天(20日)晚上和周润发大哥再聊,怎么支持壹基金。”(周星驰也已经捐款了?)“周星驰捐款了,早就捐了”。
“电影是我的工作,没有电影就没有我,就没有这么大的平台来推广慈善。”
谈及早年在电影方面的提名及奖项,李连杰表示自己从不理会。“不记得了,早就不记得了,个人的奖我都不理。我很感激奖项对我演艺事业的鼓励,但是我连奖在哪都不知道,因为我满脑子都是慈善事业。”谈及李连杰刚刚拍完的电影《投名状》,李连杰更是用“梦”来形容。“《投名状》就像一个梦,我不记得了,我已经忘了,等到有一天《投名状》上映需要宣传时,我会再回忆起梦是什么,但今天讲来,那个就是过去式。”
谈及电影与慈善的关系,李连杰的回答十分诚恳。“电影是我的工作,没有电影就没有我,就没有这么大的平台来推广这个慈善事业。除非这个平台成熟到大家不需要任何的娱乐宣传,来支撑它在这个社会架构里可以独立运作。”
“40岁前,小我,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大我,别人要做什么我做什么。”
李连杰把人生分为两个阶段,40岁为划分点。之前是小我,而之后就是大我。“40岁前,我有一个清晰目标,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我要赚钱,要证明自己才华、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以我做出发点的”,李连杰说,“40岁以后是倒过来的,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什么?在高速物质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压力太大、节奏太快,没有自己舒缓的空间,但有些情绪上的东西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所以才会引起这么多忧郁、自杀呀,所以我才心甘情愿去做这个大我,去做慈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总结出一句话就是:“40岁前,小我,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大我,别人要做什么我做什么。”
“电影的变化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不到开机那一天,谁也不清楚最后怎么样。”
“我整天就说,电影的变化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不到开机那一天,谁也不清楚最后怎么样”,对于有消息称将接拍袁和平导演的《长城》,李连杰如此解释。“可能我后面还有20部电影筹备着,想让我拍的,可能我自己都不知道的。电影就是创造梦的一个工厂,是梦,就肯定有变化,就可以梦不见了。所以我说,不到跟观众见面,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事情”。
而谈及将要筹拍的电影《武僧》,李连杰则表示,是佛教电影,是讨论有关于人类的幸福、得到、付出的。而问及将要于5月2日开拍的电影《禁忌王国》,李连杰则避口不谈。
李连杰观战中国赛 接受NBA官网采访大谈慈善
http://www.jet-li.cn/Jetli/article_show.asp?id=1457
李连杰:武者止于悟者 推广壹基金是想快乐活着
http://www.jet-li.cn/Jetli/article_show.asp?id=1122
《东方企业家》李连杰专访:基金会运作的中国式方法
http://www.jet-li.cn/Jetli/article_show.asp?id=2194
李连杰:将来要是我死了希望有人把一基金继续下去
http://www.jet-li.cn/Jetli/article_show.asp?id=1596
南方人物周刊》李连杰专访:做慈善,我要上半场,更要下半场
http://www.jet-li.cn/Jetli/article_show.asp?id=2134
更多以前的 请见http://www.jet-li.cn/Jetli/article2.asp
杰的慈善专访很多,其他采访里面他说的最多的也可能就是慈善,都可以看看
『玖』 慈善文化的推进慈善
慈善文化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形成慈善文化的环境归根到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当前来说,慈善机构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将全社会和整个市场环境当作我们的工作平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密切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要积极推进“依法行善”的制度建设。
要树立“依法行善”的观念,积极向政府建议献策,配合政府完善公益事业的法制环境,研究解决捐赠、救助、投资、监督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要统一捐赠优惠政策和解决发展成本。要通过建立法制环境,使慈善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更趋规范,使“玻璃瓶”事业真正成为大众的事业,社会的事业。
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
要倡导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宣传慈善意识,提升企业品牌的“公益价值”,在开发企业的市场价值中塑造企业的公益形象,引导和协助企业成为慈善事业的生力军。要贯彻《基金会管理条例》,推动非公募基金的发展,互助合作,共同成长。
要运用“营销文化”推动准市场化筹款。
要推广服务就要学会“公益营销”,实现商业利益与社会公益的有机结合。当然“公益营销”有别于企业的“产品营销”,我们销售的是自己,是慈善的“品牌”,是慈善机构的服务态度。如果我们的营销成功了,社会主体接受了我们的理念,慈善机构与企业才能达成一种“默契”和“双赢”的局面。
培育“人脉”构建慈善工作公共关系网。
要积极拓展慈善工作的社会网络,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宣传自身的理念,培育捐赠人队伍。要强化慈善事业的社会化观念,建立广泛的社会协作关系,充分利用专业化的社会力量和义工队伍,开发和整合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慈善机构的社会活动领域,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力。
要精心策划组织慈善文化活动。
做慈善工作,不仅是物质的救济,更多的是弘扬慈善的观念,塑造人人乐善好施的社会环境。要通过策划举办义演、义拍、义卖、义诊等各种形式的慈善活动,扩大慈善事业的社会影响。要通过评选“慈善之星”、“慈善人物”、“慈善大使”,举办“慈善活动周”、“慈善音乐会”、“慈善书画展拍”、“慈善一日”征文,表彰优秀义工、“慈善大使”、“慈善家”等,倡导慈心义举,营造慈善氛围,促进道德文明建设。
要切实做好慈善事业的宣传工作。
要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对慈善事业的宣传报道,并通过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慈善宣传成为媒体的“热门版块”和“焦点话题”,形成慈善公益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开展慈善事业的理论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办好慈善机构的宣传刊物,组织国内外的考察交流,积极探索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把慈善文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