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固始根亲文化节的第五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
2013年8月20日,记者河南省固始县委宣传部获悉,“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第五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已列为国台办2013年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将于9月25日至27日在河南固始举行。
据悉,本届文化节将本着“提高规格、控制规模、扩大影响、灵活多样”办节办会原则,与前四届文化节相比,更加注重节俭、务实,更加注重文化交流、资源开发和经贸合作。根亲节为期三天,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暨固始与闽台企业家联谊大会、第六届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南迁先民祭拜活动、两岸三地书画作品展、南迁先民姓氏族谱展、“闽台祖地寻根游”中原(固始)根亲旅游推介暨体验活动、宗亲主题活动、固始“十大”名优小吃评比活动。
固始素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称,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南迁移民,其中较大规模的移民有四次共计100多姓一万多人,特别是唐初陈元光父子开漳建制和唐末王审知兄弟三人统一八闽大地影响最大。文献记载,台湾地区前100名大姓中,有63个姓族谱上标示祖籍在“光州固始。”南迁的固始移民后裔,渐次播迁至台港澳、“南洋”及欧美各地。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固始籍后裔纷纷回归故土,寻根谒祖,投资兴业,回报祖地,形成了全国特有的根亲文化现象,带出了寻根经济现象,给固始县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据统计,四届文化节共签约项目89个,合同金额达114.61亿元。
近年来,固始也先后荣获“全球华人最向往的十大根亲文化圣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等称号。今年3月,三集人文历史纪录片《闽台祖地》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人文地理》栏目播出,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再次在社会上刮起了“根亲文化”的旋风。
2013年9月26日上午,“唐人故里·闽台祖地”第五届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在固始县委礼堂开幕。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九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义初,中华侨联总会理事长简汉生,农工党中央联络委主任黄泰康,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乔新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来自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以及福建、浙江、北京等10多个省市的政要、学者、宗亲代表、商界精英、文化名流、新闻记者等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固始县人民政府县长曲尚英主持,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焦豫汝致欢迎辞,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乔新江宣布开幕。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作了重要讲话。汪毅夫代表全国台联向固始县捐赠了《闽台族谱汇刊》。开幕式进行完毕之后,举行了固始与闽台企业家联谊大会。会上,台湾企业家代表就回报祖地、投资兴业发出倡议,并现场签约了合作项目12个。不到30分钟的开幕仪式简朴而又隆重。
本届根亲节为期三天,主要活动有:开幕式暨固始与闽台企业家联谊会、第五届中原(固始)与闽台渊源关系研讨会、南迁先民祭拜活动、两岸三地书画作品展、南迁先民姓氏族谱展、固始小吃文化周暨固始“十大”名优小吃评比活动、“闽台祖地·老家固始”根亲旅游推介会等经贸活动。
与会领导和学者高度评价固始根亲文化节。随着该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侨胞和同胞走进固始,投资固始。在日趋频繁的交流合作中,两岸民众共同守望着这一精神家园,齐心推动两岸的共同发展。
2. 03767402222是固始县哪里的电话
这种后面的固定电话是很难查到归属地的更不好,查到哪个单位,因为他们有可能只是有虚拟的基站拨出来的网络电话。
基本都是业务推广产品宣传等广告推销电话,可以不用搭理。
3. 固始根亲文化节开展的目的是什么
总之一句话:招商引资,弘扬跟亲文化,带动固始经济发展。。
中共固始县委、固始县人民政府关于“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工作的实施意见
日期:2008-12-10 15:01:01 来源:固始网 作者:佚名 阅读:498次
中共信阳市委关于“放大根亲文化优势,增强软实力”及“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的工作要求,找准了固始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指明了固始今后的发展方向,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为统揽,以打造“中原侨乡、唐人故里”为工作目标,建立一套符合固始发展需要,高效运行、力量集中的工作机制,树立根亲文化是固始发展软实力的理念,以增强海内外华人、华侨对固始的向“根”力,提高固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力推动固始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争取台湾同胞人心,促进和平统一作出积极贡献。
二、明确目标,聚合根亲文化巨大力量
1、注重软件建设,不断做出根亲文化精品。 县根亲文化研究会要立足真实,加紧根亲文化研究,多出成果,早出精品。一方面要围绕重要课题开展研究,注重做好姓氏、移民、寻根等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组织专家学者,对重大学术问题进行攻关,编撰文字资料及电视专题片等一批有影响的根亲文化方面的资料。另一方面围绕主打品牌进行研究,适时举办“寻根文化节”,并做成固始寻根资源开发的主打品牌,形成在海内外有影响的节庆日,广泛吸引海内外固始移民后裔对祖籍地的注意力。
2、注重硬件建设,着力开发根亲景点。 县根亲文化工作指挥部将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坚持打造“中原侨乡、唐人故里”的目标定位,从“情有所寄,心有所系”愿望出发,对全县的景点、景区进行规划建设。对现有遗址、遗迹进行保护维修,加大论证开发力度,建设好根亲文化基地。重点突出在祖屋、祖坟、祖祠及古迹维修等方面,采取修旧如旧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让根亲文化的痕迹无处不在,透视固始厚重的人文历史。
3、注重改革创新,不断丰富根亲文化内涵。 全县上下要以根亲文化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依托固始丰厚的寻根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大力扶持,鼓励创新,不断放大根亲文化优势,发展旅游、商贸、文化等产业,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把“根”烙印在固始大地的一草一木上,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启发人们热爱固始,不由自主认同祖根固始。要在固始与外省、市、县交界处和城市入口处设立内容统一的标志牌,广场、宾馆、街道进行统一规划,以根亲文化相关内容命名,借此丰富根亲文化内涵。
4、注重对外宣传,内外结合促进根亲文化。县根亲联谊会要主动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加大固始的根亲文化对外宣传力度,切实做好“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的对外宣传推介的文章。一是主动(借台唱戏),全县领导干部凡是外出参加活动、展会都要带着宣传根亲文化的任务,建立根亲网站并利用互联网络优势,大力宣传固始,推介固始;二是带动(补台唱戏),全县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都要尽可能与根亲文化工作结合,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固始根亲文化;三是互动(连台唱戏),积极与有影响的和固始相关的节会、纪念活动进行主动对接,巧借东风,助我发展。
三、完善机制,激活根亲文化多种元素
1、统一思想,夯实基础 。通过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舆论手段,尽快把全县上下的思想 统一到王铁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叫响“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中牵固始根”的寻根口号。进一步增强根亲文化就是固始发展的软实力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根亲文化能够为固始社会经济发展释放出巨大能量的认识,并把它作为关乎固始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战略,坚定信心,长期坚持,一抓到底。
2 、明确责任,细化任务 。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县委、县政府组织力量对全县根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列出明细,任务具体到单位、具体到人,制定完成任务时间表,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月通报、季评比和半年总结制度,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和情况通报。全县根亲文化项目建设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别按部门和乡镇的职责进行归属,部门职能有要求的以部门为主,乡镇有遗址遗迹和历史文献记载的由乡镇负责,归属不清的由指挥部办公室进行界定后,交责任单位落实。
3、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全县上下要围绕根亲文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做好“结合”的文章。要把业已开展或将要进行的中心工作、业务工作、重点项目作为根亲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带动全县根亲文化发展,以实现硬支出(必须投入)和软投入(可以借水行舟)有机结合,尽可能地发挥软投入的功效。同时各单位、各部门要自觉地把根亲文化列入各自发展规划,实行同规划、同实施、同督查、同验收、同奖惩。
4、及时督查,奖罚严明。 县委、政府将把“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硬
指标”同等看待,同奖同罚。县根亲文化工作指挥部按照要求向各单位、各部门、各乡镇制定下达完成根亲文化任务的要求和时限。县委、政府采取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县督查局负责总体督查,市政协委员和县政协常委组成定位到具体项目的督导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对完成任务好的设立“固始根亲文化建设特别贡献奖”,有突出表现的可由县委、县政府记功表彰,并给予重奖,对后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以此促进全县平衡发展,尽快在全县形成浓厚的根亲文化发展氛围。
四、建立组织,引领根亲文化有序推进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由县委书记方波任政委,县长曲尚英任指挥长,其他所有处级领导为副指挥长的“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一办两会”及若干个工作组,具体分工,明确职责。
指挥部确定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符孔道,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中夷,县人大副主任栗杰仁,副县长李俊杰,县政协副主席杨爱民等同志任执行副指挥长。符孔道同志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根亲文化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全县根亲文化总体工作,规划制定主题活动方案。根亲文化研究会和根亲联谊会(海外联谊会)两个组织合署办公,负责根亲文化研究和对外宣传联谊工作。
4. 河南省的哪座“人口大县”被人称作是“北国江南”
河南自古以来对整个中原地区来说,就十分重要。当然,除了重要之外,这片土地总是给人一种宽广,无限包容的感觉。在河南有一座人口大县,人称北国江南,那么这座县城,未来能够撤县立市吗?
来这里游玩,是一定不会后悔的。河南本身就是一个宝藏地,固始县算得上是一颗璀璨的珍宝了,旅游业也是非常发达,近几年来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相信日后“撤县立市”指日可待。你认为这座县城未来有望“撤县立市”吗?
5. 固始县第一中学的一中简介
固始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12年,位于河南省固始县,是固始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中学。经过百年的历程,固始县第一中学由成立之初的完全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大规模和教学实力的高级中学,并于2007年2月被省教育厅评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成为蓼城大地上仅有的两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之一。
学校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校风纯朴,教风浓厚,学风浓郁。在近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坚持“学会做人方能学会求知”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为振兴固始经济,繁荣蓼城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中特级教师6人,中高级教师130人,在职硕士研究生1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3人,有40多人在各级学术团体、协会中担任理事等职。
学校规章制度健全,先后制定了《固始一中教学管理制度》《固始一中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方案》《固始一中班级量化考评方案》《固始一中学生管理制度》《学生证管理制度》《固始一中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等多项科学管理制度,对师生实行“三线一体“式的管理模式,即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一条线,负责做好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校行政——教导处——班主任、科任教师一条线,负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一条线,负责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监督与落实。三线一体,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发挥了良好的总体育人的功能。 学校承传“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办学精神,依据“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倡导个性化教学,鼓励课程改革,实践和谐教育,努力达到教育是解放学生灵魂而不是禁锢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境界。学校十分注重励志教育、心理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形成了持久而浓郁的学习风气,保证了全体同学能始终如一地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和树立远大理想,进而在校园中形成了你追我赶、你争我夺的竞争场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素质高、品行好、成绩优的社会可用之材,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固始一中,历经百年的发展,正是在纯朴的校风、严谨的教风、浓郁的学风的指引下,才不断地发展、前进。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逐年攀升,校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学校多次被市、县表彰为“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高考特等奖”,2003年,学校被信阳市政府授予市“文明单位”。2005年被河南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学校”。2007年,经过省教育厅评估,被评定为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近年来,固始一中高考本科进线人数稳步攀升: 2008年本科初选1286人,本科进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超过了信阳市息县全县的本科进线人数;文科本科初选651人,位居全市第一。2008年之后,高考本科初选人数始终稳定在1500人左右,文科本科初选人数连续位居全市第一,并且在文理两大类本科一批的初选和录取上取得巨大突破,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目前,学校拥有东西两个校区,东区校本部位于城区蓼城北路东段,西区分校位于312国道与204省道交汇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两个校区的布局均规范、合理: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有序分明,教室、寝室、阅览室、实验室干净整洁,公共场所清洁卫生,文化长廊、宣传栏、读报栏交相映衬,形成了积淀深厚而教研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今,伴随着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固始一中人根据国家的需要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创新能力,正以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向着“高质量、有特色、开放性、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6. 河南固始县现在发展的如何
固始县前几年走的是轻工业带动地方经济的路子,当时也大力招商引资过现在固始县成形的工厂大多都是哪时招进来的。后来又全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增涨。现在固始给我的感觉就是除了地大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了。
不是说真的没有资源可以利用。而是资源前期的浪费太严重。城镇规化并不完整,以点带面的现象很严重。个人认为:固始县现在要做的就是城镇规化整合、城区扩建、道路整修、新农村整合(不知道具体政策,但个人感觉绍兴的路子不错)、土地合理规化。
不要急于招商,因为现在固始给人的感觉“档次”太低了,让人一看就会想到我这个企业能否在你这边地上生存下来。说白了固始县的基础建设太差,发展基础建设才是固始现在最主要的任务。
提高全县人民素质的问题也迫在眉睫了。举个例子:每年开车回家的人。都会感觉是一种负担,不是说县区的路有多不好。而是到哪时间你根本不明白哪里是路。在你认为不可以行走的地方。别人通行无阻。过年回家就一个字“乱”。
发展是必然的,但是基础才是最主要的。没有良好的基础就不会有长久的发展!
真心祝福我们亲爱的固始明天更美好!你的儿女早晚会回到你的怀抱!
7. 固始县宣传部部长是谁
彭爌,男,1978年12月出生,1994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商城县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曾任市旅游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现供职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正处级)。
8. 固始的烈士有哪些
固始黑湖烈士陵园:安葬烈士基本信息
01号:薛清海、河北阜平县人,1921年出生,1947年2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历任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班长、排长和胡族区副区长。
02号:张福春、河北阜平县人,1919年出生,1947年2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历任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班长、排长。
03号:孔明生、河北阜平县人,1922年出生,1947年2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历任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副班长、班长、副排长。
04号:刘世强、山东沂蒙县人,1927年出生,1947年3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历任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副班长、班长
05号:谭明生、固始县杨集乡人,1930年出生,1948年12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在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任战士。
06号:李德友、固始县杨集乡人,1931年出生,1948年12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在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任战士
07号:吴昌友、固始县武庙乡人,1929年出生,1948年12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在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任战士
08号:刘坤田、固始县胡族镇人,1929年出生,1949年1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在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任战士
09号:盛尖明、固始县胡族镇人,1930年出生,1949年1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在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任战士
10号:王友发、山东沂蒙县人,1920年出生,1947年3月参军、1949年2月19日在胡族区北庙集与土匪激战后牺牲、历任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副班长、班长
简要事迹:1948年11月,胡族铺解放并建立了胡族区政府。当时胡族区副区长薛清海于1949年3月率领胡族区区大队第二排11人往北庙集做剿匪反霸和支前工作,3月6日接上级通知,架设白露河桥保证南下大军顺利渡过白露河,不料被土匪团长张路得知,派土匪大队长陈俊生勾结北庙集土匪400余人,于3月8日趁北庙逢集时化妆成赶集的农民偷袭正在执勤的区大队,上午10点左右闯至集上,包围了薛区长的住所,四周土匪听到枪声后一齐冲杀上来,薛清海带领第五班战士向外突围,冲至十字街口,终因力量悬殊太大,薛清海中弹倒地,时年28岁。这场战斗工牺牲十一人(十一人中单士俊被土匪打死后抛到白露河去里了)。
烈士管鑫
2003年3月31日,固始县公安局110直属大队四中队队长管鑫与战友一起在暴雨中救出11名落水群众,他自己却壮烈牺牲,年仅22岁。公安部追授管鑫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并授予“人民好卫士”荣誉称号。
固始北部的一面旗帜--张金鳌烈士传略
张金鳌同志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之一,是一位为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者,是组织广大农民开展武装斗争的卓越战士。他对固始北部红色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领导的代店起义,是党在固始北部进行武装斗争的典范。张金鳌同志的功勋,将永注史册。
张金鳌,一九0五年(光绪三十一年),出身在河南省固始县东北三十八里处,何圩村一个农民家里。张金鳌家几辈种自家的三石二斗清沙湾地,生活比较富裕。张金鳌,七岁时便在家里从塾师读儒学经书。他天资聪颖。又肯用功,因此四书五经之类都能记诵。张金鳌渐大成人后,在农村经常接触农商百匠,并经常拿食物周济穷人。父亲张丙昆,号柳村,终身务农,虽然满意儿子的聪明伶俐,但对他常和一些人反对为富不仁的乡绅富豪,好多管闲事,爱打抱不平,十分不满,骂他是“张飞”。
一九二二年张金鳌因不屈从父亲的严厉管教,愤而离家出走,去潢川读书。
一九二五年,他回乡加入了关帝庙(属洪埠乡何圩村)红枪会。参与反对匪霸周文涛霸占关帝庙稞的斗争。父亲怕他招是非,不准他出家门一步。他坚定的说:“挖眼是个瞎,砍头是个疤,我就是要在外边闯一闯,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一九二七年十月,固始县委派共产党员饶西仁、张树金两同志到固始北部开展革命活动,在洪埠、代店一带宣传革命思想。他们向张金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讲固始北部革命的有利条件,鼓励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按照饶西仁、张树金的要求,他走亲、串邻、访友、四处串连,宣传革命道理,扩大革命影响。
一九二八年农历四月初,张金鳌经张树金、饶西仁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四月初六,中共固始县委陈初阳等同志来到代店,四月初八利用农历毛觉寺庙会之机,帮助成立农民群众组织“斗香会”。之后,召开入党宣誓大会。同时,吸收一批党员,建立中共代店党支部,书记饶西仁,副书记张树金,张金鳌、李继康、王子介三人为委员。根据党支部分工,张金鳌在代店周围的关帝庙、何塘庙、毛觉寺、马埠、下坡塘、柴港、刘大庙、火龙岗等村庄,奔走联系,聚众宣传,扩大“斗香会”的影响,宣传鼓动穷苦的农友起来参加革命。
一九二九年夏,上级党组织指示以“斗香会”为基础,建立农民赤卫队。大店党支部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夜晚,利用当地传统“摸秋”习俗,趁民团不备,在孤庄独户的倪家岗(今洪埠乡倪岗村)农民朱保全宅上,召开赤卫队成立大会。会上,张金鳌当选为赤卫队长。这支四十多人的赤卫队,在张金鳌的带领下,巧妙地袭击了詹西爵民团,有力地打击了北部民团、土匪的嚣张气焰,对代店乡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顺利地进行土地革命,保卫农民的胜利果实,起了巨大作用。
一九二九年腊月,张金鳌利用蔡仲美领导“扁担会”来代店的机会,乘势以赤卫队员为骨干带领着“斗香会”会员,一举破坏了匪霸周文涛的圩子。不仅把财产、粮食分给了群众,而且还把匪霸周文涛从代店、谷圩赶到陈集以东,使周匪三年时间不敢回代店一带横行霸道。
一九三0年秋的一天,固始县委派在代店一带从事地下活动的张雨仁和联络员张世经两同志回县开会,路过洪埠河南时,被敌四十五师抓住解往固始。张金鳌得知消息后,立即带领十余名赤卫队员,一直追到固始北小店,救下张雨仁同志,还缴获了十二个伪兵的枪支。
一九三0年,国民党对南部山区红军实行经济封锁,张金鳌根据党组织指示,派遣赤卫队第二中队长陈德录,带领十余名赤卫队员,利用伪五区派民夫给四十五师送粮机会,通过白区层层封锁,把一部分粮食送给了红军。
一九三一年二月,张金鳌按照党组织“扫清土地革命的障碍”的指示,带领赤卫队,配合农会,一举攻进大地主、大恶霸周文涛的圩子,强令周文涛交出多年霸占的关帝庙公田的粮款账目,以及多年摊派农民的枪款。周赖债潜逃,农协会没收了周家财产、粮食,焚烧了其田产契约,揭开了北部革命斗争的序幕,之后又攻打了赵圩、黄寨、竹圩、林圩、沈圩、李圩、左圩、梁圩八家大地主的围寨,均粮、济贫,支援红军。
一九三二年农历正月十七日,张金鳌按照党支部部署,带领赤卫队和农会五百余人,配合红军作战,取得了著名的三河尖夺盐战斗的胜利,痛击了匪首周文涛企图拦截红军盐挑的阴谋,并没收了匪首周文涛在蒋集开设的布百杂货商店的全部货物。同时还镇压了作恶多端的李文藻、左子钺、朱五、梁中彩、王大、伍二等六名地霸匪首。
一九三二年二月,敌四十五师配合固始北五区民团,乘我红军主力胜利返回南部山区之际,采取南北夹击战术,对代店党组织,代店乡苏维埃政权和赤卫队,实行反革命“清剿”。张金鳌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身先士卒带领三十八名骨干,担任阻击。因敌我兵力悬殊,全部被俘。张金鳌被捕后,被关押在周家围子。周文涛喜出望外,认为抓住了共产党要人,可以邀功请赏了。为了诱降张金鳌,周文涛摆出一副正人君子的面孔说:“我们是乡邻,你一时误入岐途,我当区长的也有责任,只要你交出共产党的组织机构和负责人,我要保你安然无事。”张金鳌坚定地回答:“我是共产党员,我信仰共产主义,想让我说出我党的机密,永远办不到。”敌人凶相毕露,把他打的遍体鳞伤。敌人对他无可奈何,将他杀害。张金鳌烈士牺牲时年二十八岁。同时被害的有雷蔚然、张文均、李继康、梅新乔、陈德录、许占鳌、王明海、张志荣、向华轩、王丙江等。
张金鳌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却闪烁着战斗的火花,他用一腔热血谱写了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壮丽篇章。他的英雄事迹,在固始北方传颂,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活在千百万人民的心中。
烈士:易干福(又名:易干夫)
1933年4月14日,赤城第八赤卫团团长易干福被杀害在固始城关,革命烈士头颅悬挂固始县城东门三天!
9. 固始一个小县城,该如何脱贫致富呢
固始县这座小县城,坐落于美丽的信阳,而信阳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自古就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同时信阳也有着全国闻名的茶叶产业。因此依托于信阳良好的地理位置以及信阳自己本身的农业文化,固始县在发展这一方面可以选择两条出路。第一条就是发展旅游业,第二条就是发展特色农业。
10. 固始县技术监督局一名小队长,长期打着志愿者的身份,骗了几位志愿者里的女子去谈恋爱,承诺离婚娶别人。
首先,我不是社会学家,关于家庭、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我说不出更多的道理,我只想以一个普通的人的眼界,谈谈个人一点浅显看法。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三重身份,除了是一个个人外,还是一个家庭成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因此,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也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影响。尽管每个人于社会很渺小,就象投入大海的一滴水,虽然她几乎不能改变水的质量,但谁也不能说她的影响是不存在的,特别是身处她附近的,可以清楚的感觉她的温度、她的色彩、她的内涵。
因此,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也要为社会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并非一定要成就伟人或什么大事业才可以对社会做贡献,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为社会尽职尽责的地方。
记得那是96年,我被一位安利小姐骗去听传销演讲。我是到了会场后才知道是传销的,可既来之则安之,加上是朋友约我来的,我只好坐下了。几位很有感染力的演讲后,大家进行了分组讨论,几位早加入的人都激情无限,新来的几位有的斗志昂扬,有的还犹豫不决。
轮到我发言时我对大家说:“我丝毫也不怀疑,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一切都会实现。但我希望,我们在为自己而奋斗的同时,也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并不是只有做大事,才是为社会做贡献。比如,男士不随地丢烟头,女士不随地丢纸屑,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我们自己做到了,还能影响别人,那贡献就更大了。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有很多,我只是举了其中的一个例子。这些看似很小的事,不仅仅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程度,也表示了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尽了责。”
当时,我的讲话赢得了异常热烈的掌声。我想如果当时10个人中有3个人可以从此改变自己,并去影响下30个人,并如此延续下去,那我们对社会的影响将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这在十四亿人中,这影响依然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但这滴水是纯净的,是富含对任何人都有益成分的一滴水。虽然它算不上珍贵,但至少它是美丽的。当众多的一滴水凝聚在一起时,谁还能忽视它的美丽呢。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个习惯,尽可能去影响周围的人。可能有些人不明白,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过去的一段生活所给我的启示。
那是我在日本学习的时候。
所有初到日本的人,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城市的干净整洁。而且,仔细观察发现,那里白天几乎看不到清洁工人。那么,是什么维持着公众场合的环境呢,大多数人会说,这是日本人的素质高。答案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当中有着更深层的含义,是我以后才发现的。
那时我在一家饺子店打工,老板是一个40岁的男人——野坂君,他是从乡下来到东京的,只读过初中,字也写的歪歪扭扭的。还有一个是20岁的小伙子——田部君,因父母离婚,他没有能读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
我注意到那个老板每天都把剩下的油炸和沉油倒在一个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个塑料袋,袋子里有一些碎海绵和纸屑,另外还有两条封口胶带和一块擦拭用的纸巾。把油倒进塑料袋后,用胶带封好,连同擦过油的纸巾一起放在盒子里,与可燃垃圾放在一起丢掉。我当时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倒在下水道里,这样做既麻烦又浪费钱,因为那种弃油盒是要花钱买的。他说,这种油对水质污染很大,在水处理过程中也很难过滤干净。而且,这些油会附在下水道上,会繁衍大量的寄生虫,会造成疾病和细菌的传播。
其实,这个道理只要一说大家都会懂,可是我想,按照我们中国人通常的做法,大部分人就是懂得这个道理,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监督,是不会认真执行的,更何况还要花自己的钱。可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几乎不会写字的日本人,他就可以这样做。而且,不是有人告诉他应该这样,是他认为本来就应该如此。我还听说,很多日本人在家里也是这样处理废油的。
有一次午休的时候,我同田部君闲聊时对他说:日本的纸很便宜,所以我上厕所时也用那种盒装的面巾纸,因为取着方便。他听后对我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面巾纸不容易溶解于水中,应该用那种专用的卫生纸。这件令我很感慨,既感慨日本人把用纸都分得这样细,同时感慨他们的环保意思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这两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好环保不仅仅靠口号和宣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还要有相应的措施和产品。而这些都离不开这些普通人的行为准则,他们把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责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当然,社会的文明程度更是同国家的繁荣和人们的富足状况分不开的。六年前我举那样的例子会让人们觉得有新意,而现在的广州,比起六年前已经干净了很多,当时觉得很文明的举止,今天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习惯了。社会进步了,而今天我们就应有更高的目标。
我很欣赏象[wave_light]那样的一群人,他们除了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以外,他们还关心着其他人,比如有关农村和农民的话题。虽然他们的论点或许还很稚嫩,或许他们所关心的人根本就不曾知道还有人在这里关心着他们。而且,这种关心可能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但我认为,他们依然是高尚的,他们懂得关心他人,也关注社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象他们那样,去关心身边的人,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温馨、更加美好的。
我们可以很平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做一个高尚的人。尽你的力量影响别人,为社会做贡献一些美好,是你的义务。有时我们只需付出属于自己很少的一点点,但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很虚伪,我只能说我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希望所有的人都幸福快乐,我也愿为此而努力。而且我还信奉一句话:虚伪一生是虔诚.如果每个人都虚伪的做一些好事,这种虚伪有什么不好呢。
而且,我觉得关心别人的人,内心是宽广的、安宁的,这也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因此,我觉得关心他人的同时,也就是关爱自己。或许,我没有很好的修炼自己的文字和逻辑,不能对一个观点做更完整、更系统的表述,我只就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看法,向善良的人们说一句:去关心他人、关心我们的社会吧,这是一个高尚的人所必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