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践行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爱国是人们经常提到的话题,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然而,不管采取怎样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都不能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性表达爱国情感的标准和尺度,爱国,就是要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什么要把爱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钩?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如果在核心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又如何能够理性、正确地爱国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意义重大,涵盖了人民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的方方面面,稍有违背,就可能误入歧途,就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所以,违背了核心价值观就不会是理性爱国,要想正确地表达爱国情感,就必须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性爱国,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爱国,可能很抽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很具体,它在各个方面对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动提出了要求,它如同一本理性爱国的指南,指引群众正确地、理性地爱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囊括了古往今来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它的每一句话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浓缩了中西方先哲们对人类道德的思考,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要耐得住性子,一字一句地读,一点一滴地“扣”,把核心价值观“吃”透了,切实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自己成长进步的良师益友。
理性爱国,关键在于在实践中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要想深刻把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按照它的要求来学习、来工作、来生活,在实践中检验它、适应它、坚守它。如果我们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我们的国家自然会走向民主富强,我们的国家梦、民族梦自然会实现,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自然会取得飞跃式的成功。
理性爱国,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坚守自己的梦想,为梦拼搏,努力奋斗。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最宝贵的信仰,然而,我们不能只靠核心价值观来生活,在核心价值观之外,我们还需要梦想,还需要用辛勤的汗水来报答祖国母亲。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思想上的引领,它能够帮助我们思考人生、确定方向,然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人的抱负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每个人根据实际情况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爱国,就是要自觉地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指导、规划自己的人生,用国家梦、民族梦引领自己奋勇前行。
⑵ 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是什么意思
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一定程度上是保证人的生存自由权利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爱国的内涵与以往有了质的变化。封建时代执政者强调人们爱国,但本质是维护皇权,人民生活在国中,但国不属于人民。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民,捍卫公民自己的根本利益。
.
-----------------------------------
如有疑问欢迎追问!
满意请点击右上方【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⑶ 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是什么意思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
“爱国”: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和美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当我们在国庆大阅兵时,看到海陆空三军雄伟的阵容和整齐的步伐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当我国的运动健儿们在国际体坛上屡获金牌,升旗仪式上奏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们也跟着热血沸腾,这些都体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与自豪。其次,自爱与爱人、爱党爱人民也是爱国的基本体现,对民主自由的向往,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对亲朋好友的关心,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对国产产品的支持,这些都是在当今社会爱国的表达方式。另外,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也是爱国的体现。
⑷ 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24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4)爱国核心价值观策划书扩展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⑸ 怎样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⑹ 国家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