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急!!器乐社宣传语!!150字左右就好了!
改革春风吹满地,来我们器乐吹吹牛。
不怕萌新,不怕大佬。
咱是个有爱的“班集体”。
万一你被人欺负,笛子唢呐吵死他。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比得过我们器乐社。
② 有谁知道"竭力宣传"猜三字民乐的谜底
吹唢呐?
③ 关于中国的新民乐的相关知识
中国新民乐运动
发表时间:2006-4-21 9:09:03 来源:中网新空气
--------------------------------------------------------------------------------
1、中国的音乐出什么问题了?
中国的音乐出什么问题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今年大陆的原创音乐又荒了,放眼望去,只见一片吵吵闹闹的外来音乐,欧美、日本、港台、甚至韩国。好听的新歌总与大陆原创无缘,到处都在不停的在发奖,但好象我们能做的仅仅是怀旧。10多亿的人民需要的音乐食粮,基本都需要进口,我们大陆音乐人的“自留地”里今年继续收获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我还知道民族音乐就更不用提了,连续荒芜多年,《梁祝》快成了不可超越的了。民族音乐,连我们自己的国人都不喜欢听了,怎么让外国人喜欢?现在中国年轻人喜欢外来歌星多于大陆歌星,喜欢蹦迪多于扭秧歌,但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有选择的权利,而且选择的范围还在不断加大。在当前中国经济腾飞、人民眼界不断开阔的前提下,到底该怎么弘扬民族文化,才能皆大欢喜?民族音乐到底该以什么为突破口,才能打入世界流行乐坛,为祖宗争光?
中国入关在即,外来文化已经在中国境外大量集结,等到大规模入侵发生以后,也许我们连怀旧的机会都没有了。原创流行歌曲也许会死掉。而作为传统的中国人,我们的孩子再也不想听中国的歌谣,青年人再也不会跟着中国锣鼓镲翩翩起舞,中年人再也不敢以民族音乐为自豪,老年人再不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学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再不大发展就即将被历史尘封。5000年的音乐宝藏将失去她闪耀的光辉,更何谈什么发扬光大?
而世界的其他地方,却发生着另外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南美人把他们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做了流行化处理后,在全世界取得了巨大成功。爱尔兰人除了把他们的民族音乐录成一张张的发烧天碟以外,更是把他们的舞蹈弄的全美上下风行一时。而美国则更是出了很多类似DEEP FOREST这样恨不得把全世界民族音乐都变为己用乐队。美其名曰“世界音乐”。这种音乐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除了为唱片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以外,更是为世界文化交流做了不朽的贡献。
而我们,该怎么办?
2、关于新民乐
1,中国民族音乐为什么不2,被年轻人接受?
很少有民乐家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可能都在考虑怎么把民乐弄的更“民乐”,这样做也许会赢得懂行的人的尊重,但往往也让越来越多不懂民乐的年轻人忘而却步,更让全世界不懂民乐的人听的摸不着头脑。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现代的音乐制作人,你问他西洋乐的乐器,他都会玩。可有的中国民乐乐器,他们连名字,都不知道。例如:芎,芒筒,巴乌,革胡,大筒,艾捷克……难道是民乐不好听,民族乐器不好弹吗?不是,因为现今的这个世界,如果你想讨大家喜欢,那请放下架子,先看看大家喜欢什么吧。
大家喜欢什么?当然大部分人都喜欢好听的流行歌,刨去偶像、脸蛋儿、人格等因素,只从音乐角度考虑的话,你会发现一首好的流行歌里有优美的旋律,有多情的和声,有华丽的音色,有精良的配器编曲,有热情的节奏,完美的录音制作,更有科学的包装宣传等等。这些因素里很多都是传统民乐所不具备或不被民乐人士关注的。所以当然很多新一代的普通人接受不了传统的民乐。
要知道唯一能在国际舞台上让中国人挺起腰杆儿的,只有我们的民族音乐。但传统的民乐缺乏通俗性,也就是说,传统的西方国家观众很难接受未经任何修饰的我国传统民乐。但其实只要我们按照西方的欣赏习惯稍微给她变变模样,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充分展现我国5000年的音乐精髓,那肯定还是能打动西方听众的。比如,如果你让人去听越剧,恐怕大家还很难接受,但如果是听小提琴协奏《梁祝》,那估计就有很多人能接受了。但《梁祝》可就是从越剧里变过来的啊。毕竟这是属于严肃音乐范畴之内的音乐,比起流行音乐,这种东西还是很不吃香的。怎么才能重新唤起大家对“民乐”这种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音乐的注意呢?怎么才能把民乐普及,迅速占领国内外音乐市场呢?那我们需要的就是新民乐运动。
3,什么是新民乐
新民乐绝对不应该丧失民乐本来的味道,因为我国民乐的精髓就在其深邃的意境里。新民乐绝对不是民乐独奏,再简单的加上个流行的伴奏,因为这样做只会把民乐推向更糟糕的深渊。新民乐更不是简单的用民族乐器来演奏西洋曲目,因为在音乐领域我们不能再跟在别人后面了,我们要发明创造一种新的音乐。概括的说,这种新民乐的主要特点应该是“取民乐之所长,去民乐之糟粕,加西洋之精髓”。
民乐有什么长处?1,意境深远,底韵丰富;2,旋律优美,朗朗上口;3,民族乐器音色有个性,容易识别。
民乐有什么糟粕?1,和声不好,齐奏居多;2,结构不好,缺乏段落;3,节奏型不完美,太机械,太单一。民乐的缺点正好是西洋音乐的长处,尤其是国外的流行爵士音乐,更是在这三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所以道理已经很明显了,以民乐为基础,集各家之所长,创造新的音乐吧。在新民乐里,我们要象所有成功的商业音乐一样,具有“优美的旋律,有多情的和声,有华丽的音色,有精良的配器编曲,有热情的节奏,完美的录音制作,更有科学的包装宣传等等。”一样都不能少。
3,新民乐可能带来的效应
新民乐运动,这是我们唯一在短期内可以冲击格莱美奖项,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方法了。我们就是要做一批属于世界的音乐,类似于DEEP FOREST但又和他们不同,类似于BOB JAMES但又有中国味,只有这种类型的中国音乐才有能力冲击美国市场。眼下这种“世界音乐”在世界各地正热的不得了,是我们出手的好机会。
如果这种新民乐能成功发行,在国内能造成的影响更是难以预料。中国听众会在新民乐中陶醉,渐渐忘记KENNY G、YANNI等国外轻音乐家,毕竟民乐是在他们血液里的东西,当然更容易引起共鸣。无论各个年龄阶层,都会有反应,因为我们是从讨他们喜欢的角度出发的。而再也不是摆出一副“你爱喜欢不喜欢,我无所谓”的架子来。这是一个很实在、很商业的问题,用不着遮盖。
新民乐运动很可能带来新的一次民歌热潮,目前的乐坛,与流行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歌日趋火爆,新民乐运动势必会带来民歌既80年代“西北风”之后的又一次革新,市场含金量之大,难以计量。推红了新民乐这个概念,等于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为相关新人推广创造巨大的方便,其带来的品牌效应更是无法估量。
4,新民乐运动的先锋
新民乐运动需要有一批勇敢的民乐先锋站出来,充当吃螃蟹的人。而由卞留念、莫大伟、楚小帅组成的“红-黄-蓝”乐队则挑起了这个重担,愿意以身试法,打响新民乐运动的第一炮。卞留念:著名二胡演奏家,著名音乐制作人。莫大伟:美国爵士音乐家,音乐制作人。楚小帅:数码乐器演奏家,新生代电脑音乐制作人。
你也许会发现,这个乐队不同于一般的乐队,是由三个擅长演奏的音乐制作人组成的,所以他们的作品,无论是编曲、制作、演奏、录音都非常精良。他们要做的绝对不是普通的商业音乐,因为他们的信念是要把新民乐做到不能再完美为止,一切从音乐欣赏者的心理出发,把握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听觉、视觉、感觉,他们有意要做一次民乐领域的大突破。目前红黄蓝乐队的代表作品是《秧歌》,也是新民乐运动典型的代表作品。还有大量的新民乐作品正在制作之中。
他们三人的组合是非常科学的,其中卞留念无须多介绍,我国著名音乐人,他深谙民乐精髓,擅长演奏多种民族乐器,仅家中收藏的名贵民族乐器就有30多种。有他的亲自把握,乐队的民乐因素绝对会是原汁原味的。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他是行家。而且卞留念更是大陆第一代音乐制作人,从事音乐制作多年,作品数以千计,不仅编曲手法诡异,经验丰富,在观众心理学上更是有其独特的研究,多年的春节晚会他连续获得金奖,10亿电视观众都喜欢他的作品,这是说明问题最科学的事实了。他喜欢文化交流,已经获得成功的他每天还在不停的吸取各地区音乐中的营养。他是最典型的继承并发展炎黄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艺术家,他是红黄蓝乐队中的“黄”。
莫大伟(DAVID MOSER)博士,从事汉语语言学研究多年,目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他对中国文化、汗学的研究,学术性上,甚至超过普通中国人。他更是弹了一手的好爵士钢琴,精通爵士乐作曲、编曲。有他的加盟,确保乐队中使用西洋流行爵士音乐因素时,能准确无误。在使用西洋音乐因素时,他保持了科学的态度,一切都是从文化的基础谈起,莫大伟先生更是在民乐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其独特的音乐观点。这在他手下的音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在做的与其说是音乐不如说是文化。莫大伟代表来自美国的海洋文明,他是红黄蓝乐队中的“蓝”。
楚小帅,25岁,乐队中最年轻的一位,音乐制作人,目前师从莫大伟、卞留念两人。在他从学校毕业的短短几年中,连续夺得多项国内电脑音乐制作比赛大奖。擅长演奏目前最先进的各种数码乐器。一直被国外的数码乐器制造商聘为技术专家,他掌握着最先进的数字音乐制作技术,为整个乐队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确保音色华丽,制作精美。和其他年轻人一样,他酷爱互联网,更是成功的策划过中国第一首网络音乐的销售。他是年轻人活力、向上的化身,是乐队中的“红”。
红黄蓝乐队,是中国第一支全部由制作人走到台前组成的乐队,也是中国第一支定向做新民乐类型音乐的乐队,更是中美人民友谊及民间文化交流的代表。希望他们能成功。
3、总结
新民乐是一种政府也支持,老百姓也喜欢,音乐家也爱玩的音乐,肯定是要大发展的。而新民乐运动势必将拉开我国各族人民音乐进步的序幕,将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奠定基础,将为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展开新的篇章,更能为中国制造新的商业热点。希望中国的音乐能象美食一样,让全世界人民回味无穷。
④ 中国的十大民乐
中国十大最经典民乐评出
08月25日 10:51
为不遗余力地宣传和宏扬民族音乐,“评选十大民族音乐器乐曲目”活动已在8月10日拉下帷幕,票数最高的前十首曲目已经出炉,它们依次是:1、《梁祝》(小提琴协奏曲)2、交响诗《流水操》(民乐合奏)3、《二泉映月》(二胡与乐队)4、《塞上曲》(琵琶与乐队)5、《春江花月夜》(民乐合奏)6、《不屈的苏武》(二胡协奏曲)7、《月儿高》(民乐合奏)8、《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9、幻想曲《秦·兵马俑》(民乐合奏)10、《彩云追月》(民乐合奏)。
此次获选曲目有不少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如《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和《彩云追月》等。而交响诗《流水操》和月儿高等则不大为一般群众所熟悉。据广东音协副主席余其伟先生介绍,《流水操》、《不屈的苏武》与《秦·兵马俑》均为中国民乐大师彭修文先生所创。
据了解,广大群众对此次评选活动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即使截止日期已到,投票仍源源不断从各地涌来。而且,不少人对本次活动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表达自己对民族音乐的挚爱和执着。主办单位也表示,通过此次评选活动,宣扬民族音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已初步达到,而且效果比预想中的要好。另据了解,此次二十首候选曲目的挑选工作主要是在北京进行。中国民族音乐源远流长,底蕴深厚,遗产非常丰富,从上千首民乐中选出二十首候选曲目,难免会出现不能囊括各个地区各种风格的曲目的情况,而且在挑选时主办者还考虑到了以后要将部分曲目制作成动画片,故事性强的曲目会比较容易表现,太抽象的曲目则因不好表现而被割舍。而评委则主要由北京音协的成员组成。
十大民乐简介:
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彭修文改编
《梅花三弄》原是一首古琴曲,“三弄”就是演奏三遍的意思,是中国传统乐曲的一种曲体,旋律优美刚劲,清秀高雅。
月儿高(民乐合奏)古曲彭修文改编
原为一首琵琶曲,乐曲描述了祖国山河美丽壮阔的夜色,借以抒发热爱祖国的激情。
塞上曲(琵琶与乐队)古曲张大森改编
原为清末李芳园根据华秋萍《琵琶谱》中五首小曲加以发展组合而成,现用琵琶与乐队演奏的《塞上曲》是依据传谱,拔引“文姬归汉”的故事。
春江花月夜(民乐合奏)古曲彭修文改编
原名《浔江琵琶》,最早是一首琵琶古曲,后为丝竹乐俣奏而广泛流行。十段音乐均以渔舟为主线,通过不同侧面刻画出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
二泉映月(二胡与乐队)华均曲彭修文改编
该曲为中国民间艺人阿炳的代表作。乐曲不仅将人引人夜深入静,泉清月冷的意境,更使人体会到一个盲人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和对幸福的向往。
彩云追月(民乐合奏)任光曲彭修文改编
乐曲集中了广东音乐特色,以富于中国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南国景色和皓空的迷人景色。
不屈的苏武(二胡协奏)彭修文曲
乐曲选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乐曲以二胡协奏的形式通过风雪孤忠,思汉怀乡,执节荣归三个乐章表现了苏武热爱祖国的坚贞诚挚的情怀。
交响诗《流水操》(民乐合奏)彭修文曲
作品以古琴曲《流水》为素材,构思成篇,写于1979年,乐曲生动地描写了长江大河从源头的满水汇集成河不断壮大,终成滔滔之势,向着东洋大海,万里奔流不息。
幻想曲《秦·兵马俑》(民乐合奏)彭修文曲
1984年,彭修文老先生以秦佣坑为题材,以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史实为背景,塑造了出土的秦兵马俑的音乐形象。乐曲通过三段展示了秦兵一天的征伐。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何占豪陈钢
《梁祝》是以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事故较有代表性的三段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听听音乐网)
⑤ 谁能帮忙设计一下器乐大赛宣传单的宣传语啊校园的,最好新颖点,搞笑2B型的也行!!!
器乐之乐 诚邀你我 大赛将至 共享欢乐
天空籁音漂响 情义闪亮登场 就算没有天空 情义抹黑登场
Don‘t cry because it is over, smile because it happened 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
We need your participation,communication,and interaction. 我们需要您的参与,交流和互动。
⑥ 中国民族乐器的出传承意义
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宣传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
⑦ 器乐组招新,求突出特点的宣传语
有人说爱是想触碰又缩回了的手,就算记忆忘了,指尖的触感却不会再时光中散去。音乐在人的生命中就是这样。听,钢琴的多姿韵味;小提琴的悠长婉转;萨克斯的风流深邃;还有长笛的悠扬流长~只要你用心,你就会聆听到每件乐器的述说。请不必感到诧异,因为这就是乐器的魅力。感觉到了吗?血液正在燃烧;听到了吗?心跳在加剧。XXX器乐组,会给你所有的爱一个释放!
⑧ 中国的传统民乐应该怎样传播和推广
应该加大在中小学中的民乐宣传力度,增设相关课程,增加中老年的民乐普及度,政府加大有关宣传,定期开展公益民乐知识、乐曲欣赏普及活动,让每一个人真正得到民乐熏陶,真正感悟民乐之美
⑨ 想找一首曲子,江南风格的民乐,在动车的宣传视频里面经常放的,不是茉莉花
以上都不对。是抄改编过的,不袭是原来的民歌。
正确的应该是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
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
雪也白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
比也比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来年不发芽
⑩ 古典民乐 现代民乐
古典民乐的清新、淡雅,丑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中国古典音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选取了一些自己喜爱的经典中国古典乐和大家分享,《高山流水》给我们苍茫壮阔的情怀;《阳春白雪》清新流畅;《夕阳萧鼓》中经典的江南水乡夜色;仔细聆听这些古典音乐,品位我们国家悠久的文化韵味,一份纯净和透明荡涤着心扉。
现代民乐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点上独辟蹊径,用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赋予民族器乐蓬勃旺盛的青春活力.
孙孟晋继续在他的新浪博克上煽他的情,写他的诗——如同阿朵在博克上卖弄她的波。生活原来是那么的枯燥。今天在我天涯的博克上加了个爆强的连接,其中说来说去提到了闵小芬。
提到她,不免让人想到吴蛮,想到了吴蛮又想到刘索拉,这种连带关系就象提到张维迎不能不说杨小凯,当然,音乐和经济是没有联系的。以前我在说刘索拉的时候被王杀批斗得不行,被狠教育一番之后我不得不承认刘索拉在《中国拼帖》里面的确谈不上什么人声艺术,但是吴蛮的琵琶确是好的没有商量的,高飞是极力主张即兴的,而即兴是中国国内传统乐手的致命伤。当我们只能庸俗的把目光定格在女子十二乐坊、林海,甚至是些民乐流行化,或者流行民乐化、民乐舞曲化的东西的时候殊不知有两股暗流一直在涌动。
先说相对地上的一股——以中央音乐学院培养音乐老师为首的一股,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音乐深造中心在民乐渐渐被人遗忘的现代还在孜孜不倦地为中国乃至国外输送着大队的民乐老师。他们和他们教授的学生在中国外交部的大力协助下得以在西方的高贵场所出出入入,却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他们早在学生时代就习得在演奏的时候不能改动任何一个音符,演奏的时候必须抱有这样的情感,指法要如此这般,在这种海顿式的教育模式下,他们认为中国民乐就应该是这个样子。中国传统的民乐本身就是一种标题音乐,或者以乐载道,或者写景叙事,加上这样的学院训练,中国的民乐算是完蛋,而中国民乐教师队伍却得以壮大。
刘星老师在他的努力下,创作了一意孤行、魔境十日最终被小资拿来作为酒吧里的谈资。何训田一个折腾硬是把朱哲琴推上世界舞台,但是久而久之人们也许对阿姐鼓还残存的好感渐渐被菠萝蜜多消耗怠尽,何训田就此失败。然后出来了林海等一批被国内小资推崇的乐手,感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让国内的小资认识了林老师的写景叙事的厉害。当徐导的电影下片,小资们也转移了兴趣,林老师也就被遗忘在历史里了。
我们来看看地下的那股,当我们知道女子十二乐坊的时候谁知道吴蛮身着蓝旗袍出现在美国一家酒吧里摇头晃脑的挥洒着身上无尽的活力,有谁知道闵小芬顶着MM头在默默的即兴?论技术吴蛮在琵琶上面的绝对是比林海强百倍,吴蛮在琵琶行的专辑中的意境能够摆脱传统民乐枯燥乏味的感觉,甚至被刘索拉强迫把中国传统民乐最难的部分穿起来的中国拼帖里,她的即兴能让我们如同置身陕西农村,在台上宛若雏鸡的吴蛮手指出血能让台下热血沸腾。
当然我们也有不合格的输出,胡建良和陈洁冰在铁皮鼓的烘托下俨然成为了自由爵士,失掉了东方的感觉。东方的感觉不是一个五声音阶,或是一个东方乐器能说明得了的,东方指得是一种审美,他们二人失掉了东方的审美进而失去了中国的感觉。
在让音乐传而不是统的呼声中,中国学院走向了后者,即兴的地下乐人继续向着前者努力。今天发生了个冷笑话,我跟高飞说吴蛮专辑封面实在是太俗了,俗得让人想看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