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彝族宣传

彝族宣传

发布时间:2021-07-29 23:20:24

❶ 关于保护彝族传统文化的演讲稿

阿西里西彝族村寨的文化现状。阿西里西村的文化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彝语为主要载体的彝族传统文化;二是以汉语为传播媒介的现代文化;三是以彝汉双语为诠释工具的基督教文化。彝族在贵州历史上建立过持续时间最长、独具彝族文化特色的地方政权。因承行完善的“则溪政权制度”①,历史上彝族文化一直是黔西北的主流文化,随着公元1664年阿哲部水西土司政权的最后瓦解,黔西北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彝族政权制度彻底崩溃,彝族文化赖以强势运行的政权基础不复存在。随着大量汉族的迁入,彝族文化逐渐被汉族文化稀释,消融,形成如今彝族传统文化分布的孤岛格局。阿西里西村的彝族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语言,所有村民在村寨日常活动中均使用彝语进行交流;文字,村寨有四个熟谙彝族文字的毕摩;以彝族酒礼歌为代表的彝族婚嫁文化;以彝族铃铛舞为代表的丧葬文化;以彝族撮泰吉为代表的原始戏剧文化;以《阿西里西》和撒麻舞为代表的彝族歌舞文化;以赛马和磨磨秋为代表的彝族体育文化;以彝族火把节和十月年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其中撮泰吉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铃铛舞2008年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把节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西里西村是贵州彝族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村寨之一。
阿西里西村的文化传承模式。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传承模式。从阿西里西村的相关文化事件可以看出,政府在阿西里西村的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主导性角色。随着近年来相关文化项目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阿西里西村逐渐具有了全国甚至全球意义的文化象征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恒久动力,如果没有政府持续的关注与支持,阿西里西村必然像距它不远的其他彝族村寨一样完全基督化。阿西里西村的彝族文化在其他村寨也能找到,幸运的是阿西里西村最早搭上了政府政治宣传的文化交流车,成为历届地方政府进行政治宣传时的权威文化选择。

❷ 彝族礼仪演讲

自己选择,要有侧重点。选吸引人的材料。
彝族礼仪习俗 彝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除赵家店、昙华两乡的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地区彝族的婚俗与邻县相同。赵家店乡境的部分俚濮彝族,实行一种自由婚姻。男女青年在生产劳动和各种社交场合中,自找相好,相互了解,情投意合后,经父母同意即可组成家庭,不举行任何仪式,直到第一个孩子满月方才请客送礼。如果组成的家庭不睦,双方感情不合,离异也较为简单,只要在村中请一老人作证,拿一木棒剖成两半即可。昙华山等地的一些罗罗濮彝族,有一种先订情后订亲的习俗。中,国,演,讲,网,更多素-材,演,电考木点西恩。婚姻由父母包办,三、五岁订情,订情后将幼女接回娘家扶养,待弟妹长大,能帮助家中劳动和操持家务后,男方才请舅父到女方说亲,把原先的订情改为订亲。订亲后,男方到女方家住宿,待女方怀孕才举行婚礼,把新娘从女方家背回男方新郎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宣传和贯彻执行《婚姻法》,原婚俗有所改变。 彝族家庭一般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男子长大成年娶妻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自立门户,其父母由幼子赡养。如果父母去世,财产归幼子继承,不与幼子分遗产。 彝族古代盛行火葬。19世纪中叶才改火葬为棺木土葬,但凶死者仍行火葬。葬仪简单,临终喂含口钱、五谷,给死者洗澡、理发、穿衣、入棺,请毕摩祭祀,死者兄弟、子侄穿麻布孝衣,为死者带孝。棺木不深埋,高出地表寸许,垒土成坟。年、节到坟前烧纸钱。彝族盛行祖先崇拜,祖灵用青松木、樱桃木、马樱花木制作,或绘制祖先像,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举行祭祀。
彝族崇奉土地神,多数彝族村建有土主庙,庙内右方土地神,左方山神,居中土主神。有的彝村不建土主庙,而选三棵大树象征土地、山神、上主,谓日“神树”,常在树下设坛祭祀。彝族图腾崇拜较为普遍,以虎图腾最为明显。他们自称虎族,视虎为祖。 彝族传统认为,日月星辰,雷电风雨,草木山川,巨石悬崖,飞禽走兽,皆有其神灵,人若惹之,会得灾祸。 彝族有尊老爱幼的美德。年正月,均给老人敬送酒饭、猪肝、腊肉。遇老人病灾,携鸡、酒及老人喜食的食品看望。平时吃饭,让长辈坐上方,盛情斟酒、搛菜。彝族关心儿童,不教唆儿童做坏事,不在儿童面前说脏话,若遇儿童跌跤、迷路、遇险等,即便是仇家孩子,也要救助,不记前仇。 彝族有好客的美德。客人进屋,起身让座,置酒款待,客人告别,举家起身,送至家门外。 彝族对座次、进餐等有定规。火塘上方是男性长辈座位,下方为妇女座席,其余人多在侧面就座。每天进餐,全家的饭均由家庭主妇盛给,食肉则由当家男子搛菜,自行去碗中嫌肉食者视为失礼。 彝族节日主要有:正月十五以前过年节;正月十五碧么开街节;二月初八插花节(马樱花节);三月二十八服装节;六月廿四火把节;八月十五尝新节;冬月冬街节。
定亲及娶亲
过去,黑彝以牛马金帛为聘;白彝以酒、布、银钱为聘;乾彝以酒、麻布、炒面为聘。
解放后,聘礼从简。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二三十元钱,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这次去,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一般是做一个橱柜、两个装面柜、两只箱子、小桌子三张,大桌子必配齐八个凳子,二号饭桌、小号饭桌只配备四个凳子;还要配制二套被褥、洗脸盆、口缸、毛巾等。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人才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泼水迎亲
彝族姑娘出嫁时,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辈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浇波迎亲者。比较大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的青年男女。就砍些木桩钉在路两旁,然后用野藤控成绊索。等迎亲者到来时,就用路边早就准备好的几十桶水。朝着迎亲者拨去。迎亲者无法逃脱,被水浇成落汤鸡,只有拼命奔跑,跑进新娘家,才能不挨泼。因此,聪明的娶亲者早有准备,如果探听好姑娘家有后门或者村寨里有另一条路通向新娘家,便趁泼水者不注意时钻入女方家,在女方家供桌上点三柱香,烧三份钱纸,磕三个头,这样就不挨泼水。但大多数娶亲者不容易办到这一点,都要被泼水。冷天挨泼,冷得上牙打下牙,往往引得男女青年大笑一场,女方父母才找衣服给迎亲者换掉。一般是泼清水,个别地方很早以前用牛粪水泼,如大小凉山。《西昌县志》卷十二中就有“以牛粪和水遍泼之”的记载。据说水要泼得风姑娘到丈夫家,才不会去老远的地方背水,天也不会早,有吃有穿等。人文抢婚
据历史上的记载,过去四川的大小凉山和云南的部分地区,都有抢婚习俗。“抢婚”,按彝族人的说法:“这是老代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说明不是嫁不掉送去的。”男女的婚姻,虽由父母包办,并经过媒人说媒成亲,但他们娶妻时,男家在头一天除派媒人和新郎的弟弟到女家接亲外,还要请两个接亲人披上毡子,背着牛角酒同去。接亲人到女方村农,要先由两个背牛角酒的接亲人去女家,女方家的人有权本家门口用棍子击打接亲人。在晚上,女方的青年人可以抹黑接亲人的脸。第三天,新娘的舅舅、兄弟等送亲人将新娘送到男家后,要设法拿到男家的碗勺或其他东西,离开男方村寨时,要在寨外的广场上跑几圈马,同时把拿来的碗打碎,当地叫“打口舌”,然后场长而去。
在滇南地区,则存在着在男女互爱的基础上,由男方及其伙伴以假抢的形式先将女子领到男方家,再补行求婚仪式的习俗。男女青年一般在春节期间利用集体歌舞的机会结识相爱。二人如私定终身,男方便可邀约好友数人,在晚上到事先同女方约好的地点,用假抢的形式将女方领到男家。女子一旦被领到男家的堂屋,便意味着已经缔结成正式夫妻。在第二天,新娘要在男家参加一天劳动。第三天新郎新娘各背一背柴到女家回门。有的男子为了防止女方父母反对他们的婚事,可以邀请善于言谈的伙伴同行,帮助自己去说服女方父母。即使女方父母同意女儿的亲事,也仅仅招待吃顿便饭。姑娘携带自己的衣物和生产工具当天回到男家。有个别的父母坚决反对女儿的婚事,把新郎赶走,扣下自己女儿的,也有男子看中了姑娘,而姑娘不从,则去劫持的。
换裙仪式
解放前凉山彝族少女盛行换裙的习俗,她们把换招和出嫁当作女儿家的两件终身大事。换裙,彝语叫“撒拉”,俗称“换童裙”,意为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换裙的时间依据幼女的发育情况而定。一般在15至17岁。换裙多在单岁,据说,双岁换裙会多灾多难,终身不吉利。换裙前的女子梳单辞,穿浅色两接裙,裙边镶有一粗一细两条黑布边。举行换裙仪式时,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只邀请女亲戚、女友和年老妇女参加。仪式开始,妇女们就说些逗弄少女的风流话和祝愿词,然后,请一个漂亮、能干、相好的妇女给换裙者梳头,带哈帕,将原来梳在脑后的单辫梳结到前边来,正中分开。在耳后梳成双辫,再戴上哈帕。额前的刘海用少许水打湿,使之整齐发亮,以显示少女的情窦初开,秀丽端庄。再佩上艳丽的耳珠,珠光闪耀。最后换上红、蓝、黑等对比强烈的三接或四接长统百褶裙,换裙仪式到此结束。换裙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她们可以谈恋爱,找情人。换裙前女子受严格保护,不准调戏,如发生此类事件,就要受到社会习惯法的严惩。
迎宾礼
彝族人十分好客,热情劝客人饮酒。凡是到彝家作客,主人都要拿出酒来,相对举杯,席地而坐,一边倾心相谈,一边劝酒说:“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错喝的酒。喝吧;尽情地喝!”直到客人醉倒了方不再劝。每逢过年过节,彝家的阿妹子(姑娘、妇女)就抱着一坛酒,插上几支锦竹杆或麦杆,站在家门口的路边上。凡是来往行人都要劝你拿着杆杆从罐里吸饮过酒后才让你走路。人们称:“甜不过彝家一杯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
“土掌房”
在云南南部彝族地区常见的平顶屋,人们称为“士掌房”。它多半建筑在斜坡上。建筑结构,以块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以土筑墙,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担上垫木,铺上茅草或稻草,草上覆盖一星稀泥,再放上细士捶实而成;有的梁放置于墙上,梁上铺上木板、木条、树枝或竹子,一上面再铺上一层土,形成平台屋面,滴水不漏。这种建筑多为平房,但也有二层和三层楼的建筑。平台扇面既是房屋顶,又是晒场,曝晒粮食物品,非常实用。该种房具有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的优点。
服饰
彝族的服饰古朴、独特。生活在不同地区的 彝族有不同的服饰习俗,大致可分为梁山型、乌蒙山型、红河型等。梁山的彝族成年男子往往在脑后留一绺长发,象征男性尊严不可侵犯,俗称“天菩萨”。他们还喜欢用清布包头,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俗称“英雄结”,以示英武气概。梁山彝族姑娘的三节裙使用三种不同的花色的布拼成,跳舞时宽宽裙摆的随风飘舞,向一朵朵大大喇叭花,而她们的华头包则被看作自由、幸福的象征。
鸡冠帽
鸡冠帽是用硬布剪成鸡冠形状,再用1200多颗大小银泡镶绣而成,戴在头上像一只“喔喔”啼鸣的雄鸡。鸡冠帽是彝族姑娘吉祥、幸福的象征。因此,每年过“尼这两”节时,红河地区彝家姑娘都要绣制一两顶鸡冠帽。鸡冠帽戴在头上,表示雄鸡永远伴着姑娘,帽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永远光明和幸福。
日常主活中的礼仪及禁忌
各地彝族的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内大多设一个火塘,塘火终年不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会客的中心。火塘的锅庄石或三脚架,不能用脚去踩,严禁往火塘里吐唾沫。烧烤不洁之物,并禁忌在火塘边裸露身体。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头。兄弟可与嫂嫂开玩笑,但兄长不能与弟媳开玩笑。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楼要脱掉鞋子;禁裸体、半裸体成年人入家门;不能用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妇女的衣裤不能晾晒在过路的地方和蜂窝旁边;禁止面对着太阳大小便。
彝族极喜饮酒。酒是彝胞表示礼节、遵守信义、联络感情不可缺少的饮料。无论在家里或街上,甚至路旁、河边,几位彝胞碰到了一起,便拿出酒来,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酒碗或酒瓶,不停地从一人手中传到另一人手中,依次轮饮,倾心叙家常,俗称喝"轮轮酒"。
茶也是彝族的主要饮料,多喜欢烤茶。饮茶时,每次只斟浅浅半杯。在场者都可饮,但要按年长辈分依次轮饮。有的地方习俗,则谁烤制茶谁独饮,互不同饮一罐烤茶。客至时,每人发给一个小沙罐、一个茶杯,互不占用,意思是:饮别人饮过的茶不过瘾,同时也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诚意。客人到家,必敬酒、传烟、递茶,这是云南彝族的传统习俗。若客人不会抽烟,或不能饮酒,不要拒绝主人的盛情,可收下而不抽不饮,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感谢。
彝族素有“打羊”、“打牛”(杀羊杀牛)迎客的好客之风,客至,必须杀牲款待客人。杀牲之前,执活牲于客人面前让其过目,俗称“领牲”,以此表示对客人的诚意和敬意。宰杀后,自首至尾、四腿、肚杂一锅煮之,煮熟后-一摆于客人面前,称为“全席”。待客肉食以膘肥、肉厚为体面,切成大坨,拌入佐料,俗称“砣砣肉”。吃饭前,主人必先在火塘中烧羊肝、牛肝给客人吃,表示敬重。鸡头送给最尊贵或最年长的人吃。席间,主妇时刻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等客人碗中饭吃光,便添饭给客人。彝族认为,客人碗里的饭吃光后才给他添饭是不礼貌的。
石林、玉溪、富民等地彝族,有一种“拜干亲”(也称“撞名”习俗。意为孩子“找靠山”以“壮阳气”,避免夭亡。孩子在1周岁以前,若体弱气虚、多病多灾、经常夜哭,家长要择一吉日,带孩子等待在某条小路上,用树枝搭一座小桥在路中。有谁第一个经过这里,就拜谁为干爹、干妈;若碰到的第一个人也是孩子,则拜其爹、妈为干爹、干妈。当场举行拜亲仪式,设酒菜招待,干爹、干妈给孩子再取一个名字和送礼物(如当时身上确实拿不出可送之物,扯下自己一个衣扣也必须送)。过路人遇到此事要欣然接受,不能拒绝。拜过干亲,干亲抱着孩子走过路中小桥,要来回过三次,表示孩子从此摆脱病魔的缠扰。仪式结束,干亲要到孩子家中坐坐,认认家门,以便以后保持来往。
大部分彝区有“喝喜酒”(也称为“结亲酒”)习俗。凡娶亲嫁女,在庭院里或者场坝上,用树枝叶搭起一个大棚,俗称“青棚”。棚内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象征吉祥,主要供客人闲坐、吃饭。吃饭时,围成一个个圆圈,席地而坐,一边倾心交谈,一边开怀畅饮。婚宴多为“八大碗”。饭前,先饮烤茶,后饮蜜糖水,象征“先苦后甜”。席间,破长辈和贵宾坐上方之例,由新郎、新娘坐上方。新郎、新娘要提酒端盘,-一向长辈、亲友、来宾敬酒。饭后,新娘端盘送瓜子、松子、花生、核桃和捏成小酒杯大小的圆形米花糖请客人食用,象征“多子多孙”。
节日与祭祀活动中的礼仪及禁忌
彝族一年中有许多节日,如十月年(彝年)。二月八节、春节、火把节、密枝节等。彝族年节可分为两类,一是许多民族都共有的节日,如春节;一是本民族特有的节日,如十月年、二月八节、火把节、密枝节等。十月年时间在彝族历法十月“过年日”5天(闰年为6天)。二月八节是云南西部地区彝族传统节日,一般欢度3天,即农历二月初八至初十日。密枝节是石林、弥勒彝族撒尼人、阿细人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十一月鼠日,节期3天。火把节是彝族最普遍、最隆重的节日,节期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有的地区节期为3天。节日期间举行传统的集会和文体活动,如耍龙、斗牛、赛马、赛球、摔跤、打秋千、打歌和物资交流。这些节日还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上述节日期间有一些禁忌:大年初一禁食荤和香油,禁串门子;二月八节女子不能参加;女子不能参加过密枝节,节日期间不能出村串亲访友等。还约定俗成一些禁忌:不能爬、砍象征山神、土地、祖宗神的神树;禁爬坟头等。
婚丧、生育中的礼仪及禁忌
彝族说生育是“喜事降临”。生育时,多在自家门头插以松枝、小布旗或挂上笠帽、小瓶等物,以示谢绝外人入内。生育时不许在室内饮酒、煎炒刺激物,不除圈粪挖地。产妇不满月,一般不出门,也不得走进别人家。你知道彝族的禁忌是什么吗?
忌戏耍动头;众人面前说脏话;彝族家有病人时忌说死伤之类的话;忌说“杀年猪”,而要说“抓年猪”或“拿年猪”;忌对婴儿用“胖”、“漂亮”、“重”之类的赞词;忌夜间吹哨;忌拿灵长动物(熊、狗、猴、猫等)肉进屋,也忌食其肉;不论男女,忌跨火塘。
禁妇女跨越男人;忌婚丧嫁娶日宰杀山羊;忌以苦蒿杆做筷子及打人;忌从客位方烧荞粑;火烧荞麦粑从炎塘里拿出时,忌马上翻动及用棍棒穿通;禁食马、骡、狗、猴、乌鸦、蛇、蛙肉;忌作客不留肉;忌将饭端给主人;忌把锄头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内将锄或斧子找于肩上;有孕之妇忌给新娘梳头,也忌给新娘缝嫁装。
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媳妇到以右上侧锅庄石为界的主人位“尼木得”处。过去如有违反,媳妇退回娘家。
娘家要退聘金并赔偿失礼金;父、兄、叔等则要打酒给主人赔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发展。云南巍山彝区则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禁带棍棒、绳索、刀枪等器机械进堂屋和厨房。
宅址选择彝族宅址选择依山傍水、土肥草美处。择址后需卜宅,凉山彝族卜宅方法有滚蛋、立米和烧羊胛骨等。滚蛋,是取一蛋放在宅基地上滚动,然后立三石支一锅煮蛋,煮熟后剥去蛋壳看蛋窝是正或偏,正为吉,可建房,偏为凶,另择址。
立米,用手握住五颗大米,然后把米逐粒按东南西北中方向竖立于土中,拿碗扣住,次日如发现米粒丢失、倾倒等现象为不吉,另择址。烧羊胛骨,需请巫师行此术,即把火草放在羊胛骨上燃烧毕,看胛骨上烧出的裂纹定吉凶,四方开纹为上吉,一字纹为中平,交叉纹为不吉。这些都带迷信色彩逐渐被淘汰。选址后门的朝向一般门朝东,朝坡下。忌门朝秃山开;禁房后有水,否则易发山洪,危及房屋。
村寨特点凉山彝族生产是农牧兼营型,历史上由于彝族常受其他民族的侵扰和内部频繁的冤家械斗,于是居住村落大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并能高瞻远瞩,居前有梯田,居后有牧地,这是彝族理想的居住地。一般高山地区多散居,平坝河谷地区多聚居。

❸ 彝族有哪些歌手

吉克隽逸 何洁彝人制造 杨学进 杨学良 南彝组合 彝舞阳光 山鹰组合 阿鲁阿卓 阿木 阿夏组合 曲比阿乌 奥杰阿格 尔吉阿呷 阿四龙组合 吉木喜儿 苏都阿咯 俄木果果 阿鲁长青等.

1.吉克隽逸,女,彝族,1988年生,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人。面容姣好,皮肤黝黑,身材高挑。2009年,以名为:王隽逸,参加09快乐女声广州赛区30进20遗憾淘汰。

(3)彝族宣传扩展阅读

阿鲁阿卓出生于乌蒙山大山深处,妈妈是数学老师。1999年夏,阿鲁阿卓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歌手大赛”中获三等奖。2000年夏,在南宁参加“国际民歌节”获最佳歌手奖。

不满十八岁的阿卓穿着彝族服装,唱着《山路十八弯》、《我爱乌蒙唱乌蒙》以流行唱法第一名的好成绩走进了解放军艺术学院。进校后,她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马秋华,并经常得到音乐家金铁霖的悉心指点。在军艺大三期间,她参加文化部首届新人新作大赛获第二名。大四时,阿鲁阿卓又在全国第七届声乐大赛中获通俗唱法第二名。

❹ 彝族大凉山风景区广告词

广告词:
景色怡人大凉山,
旅客游玩天地宽。
一年四季来游历,
心情好来身体健。
彝族风光真留恋,
拍个照片作纪念。

❺ 2018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何时开幕

8月5日,四川凉山州第五届民族文化艺术节·2018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暨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正式开幕。

凉山是国家脱贫攻坚“三区三州”主阵地。按照相关要求,彝族火把节回归传统,回到山野乡村,不在西昌市城区举行,特将2018年火把节主会场设在昭觉县谷克德。届时,上万当地群众和游客将共享火把节盛宴。

❻ 彝族人做过什么贡献

彝族人做过的贡献:拉库起义、建立了游击队配合人民解放军。

1、为反抗剥削压迫,彝族人民在历史上进行过多次英勇抗争。特别是近代,彝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汇入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洪流。清咸丰年间哀牢山彝族李文学领导的起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坚持斗争达23年之久(1853——1876年)。

19世纪末,金平、元阳等地彝族、哈尼族人民曾多次联合反抗入侵中国边疆地区的法国侵略者。滇南的彝、汉各族人民,曾多次反对法国侵略者修筑滇越铁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蒙自爆发了彝民杨自元带头火烧法国“海关”的事件。

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中,许多彝族志士参加了推翻帝制的斗争。1913年至1916年间,在凉山州的冕宁、越雟一带爆发了彝族人民反抗奴隶制度的大起义。由于起义的高潮在1914年,这一年为彝历的虎年(彝语称虎为拉,称年为库),故史称“拉库起义”。

2、在解放战争中,路南圭山和弥勒西山彝族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游击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滇南、滇东北、滇西和凉山等地的彝族与其它民族人民也建立了游击队,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解放作出了贡献,许多彝族人民的优秀儿女在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6)彝族宣传扩展阅读

1951年1月10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彝族自治政权——西昌县红毛姑彝族自治区(区级)。1951年4月、5月,分别建立了昭觉县彝族自治区和峨山县彝族自治区两个县级的民族区域自治政权。

随着民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民族政策的落实,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建立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三个更大范围的民族区域自治单位(地区级)。

1956年,党和政府根据广大彝族奴隶群众和贫苦劳动人民的意愿,经过同拥护共产党的民族上层人士充分酝酿和协商,确定在四川彝族地区和云南宁蒗彝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1958年春,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胜利结束了民主改革运动。

通过这次运动,彻底摧毁了奴隶制度,废除了奴隶主的一切特权,没收、征收了奴隶主的土地、耕牛、农具、房屋和粮食,分给广大奴隶群众和贫苦劳动人民。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还相继在云南的江城、宁蒗、巍山、路南、南涧、寻甸、元江、新平、禄劝、漾濞、普洱、景东、景谷,贵州的威宁,广西的隆林,以及四川的峨边、马边等县建立了单一的彝族或彝族与其它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县。1979年1月,又将彝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西昌地区合并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中。

❼ 为什么昆山大部份工厂都不要彝族人

1。因为彝族人在厂里过于“团结”,无论涉及什么问题,一人受责,会导致集体旷工,罢。

2.另外排外性也很强,可能是跟名族风俗有关吧,反正你是人事的你也不敢要

❽ 彝族的风俗

日常生活习俗
彝族有着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特点,所以各地的彝族住宅不很相同。但屋内大多设一个火塘,塘火终年不熄,除用于取暖、照明、炖煮或烘烤食物外,亦是聚友会客的中心。火塘的锅庄石或三脚架,不能用脚去踩,严禁往火塘里吐唾沫。烧烤不洁之物,并禁忌在火塘边裸露身体。
在长幼、男女、主客之间,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习称“上席”),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不能摸成年人和老人的头。
兄弟可与嫂嫂开玩笑,但兄长不能与弟媳开玩笑。客人入室让上座,主人坐在客人左边,小辈坐在客人对面。禁穿草鞋上火炕床;上楼要脱掉鞋子;禁裸体、半裸体成年人入家门;不能用脚踩门槛,或坐在门槛上;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妇女的衣裤不能晾晒在过路的地方和蜂窝旁边;禁止面对着太阳大小便。
节庆
清晨,同姓家族聚于长者家祭祀祖宗,晚上共同在平坦的地方燃起篝火欢歌欢舞,此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良机。之后,各户持火把燎烤庭院、房屋四周、田头地角、果木树旁,不断将炒过的枯松木香面撒在火把上,发出爆鸣声并散发清香味,以“灭灾驱鬼”。大多节日与汉族相同,但在除夕晚上要“吃黑饭”,初一至初三不做农活,三天所用之物必须在除夕前准备好,吃饭越晚,准备的东西越多,说明来年生活越幸福。春节期间,青年喜欢进行丢包、打陀螺、荡秋千、打磨担秋等娱乐活动。
婚俗
彝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族内通婚,但也不禁止与其他族通婚,姑表优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需经说媒、吃“合意酒”、“订婚酒”等过程。迎亲时,男家事先用锥栗树枝和青树叶搭“青棚”,迎接新娘进门后,即在“青棚”下设宴招待宾客。第二天为正席,亲戚朋友以鸡、肉、酒、蛋、米祝贺。第三天为新娘和新郎回门日,女家请亲朋好友吃“团圆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姑表优婚已杜绝,现多为自由恋爱结婚。
建筑
彝族村寨多为彝族聚居的大村寨。解放前,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茅草房或闪片房。有门无窗,习惯于“黑房亮灶”。忌讳向北开门,无论房门、灶门和厩门都不向北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建起有楼有厦的土木结构的瓦房,有部分建了砖木结构的瓦房。
服饰
彝族男女喜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做衣服。男子头缠青布包头,内衬白衣,外套青色对襟领褂,下着宽腰大裤脚裤。中青年妇女皆穿深蓝色土布包头,上衣为蓝色短面襟,背襟比面襟长,圆领上镶有五种颜色的条形花纹,手袖有三色花纹的镶边;青年妇女青布包头配有头箍,佩带有众多银泡的银制项链,上衣为各色姊妹装,圆领上镶不同颜色的花边,系围腰并镶蓝色花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传统服饰逐步减少,服装多与汉族相同,青年一代则穿流行服装。
礼仪
彝族是一个文武并重,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长幼之间,谁长谁幼,谁大谁小,不仅论年龄,还依据父家谱蝶或母系谱蝶的长晚来定,不许喊错。在特殊的公共场合里,就坐排位要以辈数大小排列,长辈在场时发言不准抢先。彝族有“客人长主三百岁”之俗话,凡有客人来,必须让位于最上方,至少也要烟茶相待。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牲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夹菜、泡汤。
禁忌
忌戏耍动头;忌在众人中放响屁,说脏话;忌夜间吹哨; 忌拿灵长类动物肉时屋,也忌食其肉(熊、狗、猴、猫等); 不论男女,忌跨火塘;忌婚丧嫁娶宰杀山羊;忌以苦篙杆做筷子及打人;火烧荞麦粑粑从火塘里拿出时,忌马上翻动及用棍棒穿通;忌把锄头和斧子放在一起;忌在屋内将锄或斧子扛于肩上;忌在家中火塘里烧刺奶包树和马桑树;忌异根恋抱的树。

❾ 彝族人民过什么节

彝族有许多传统的民族节日,如火把节、彝历年、密枝节、插花节、赛装节等,按其传统的社会功用,彝族传统的节日可分五大类:祭祀性节日、庆贺性节日、纪念性节日、社交性节日、农事性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僳僳、拉佑、纳西、基诺等兄弟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广泛流传在云南各地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多在农历6月24日或25日举行,一般为期3天。

节日清晨,人们穿着民族盛装,男人前额扎成长锥形的“英雄结”,女子用布或头巾缠头顶,男女都披着披毯。入夜,家家都点燃火把到田头地角照燎,驱邪除祟。节日里,还要举行斗牛、斗羊、赛马、射箭、摔跤、拔河、打秋千、歌舞等活动,其中最具特色、饶有风趣的是“泼火”。在彝族地区,人们用左手执一束燃烧的火把,而在衣袋或挎包里装满易燃的香灰粉,当火把挨近对方时,就用右手抓出一把加松香末的香灰粉,猛地朝火把上洒去,在对方的脚前或身后腾起一团耀眼的光焰。等对方惊喜地看着火焰像闪电般消失时,泼火的人已欢笑着跑开了。对方也举着火把向那人追去,以便以同样的火焰去回报他的热情。

❿ 四川的老乡注意了,有谁知道彝族火把节的那首宣传歌拜托各位了 3Q

燃烧的七月! <音乐之声>插曲.

阅读全文

与彝族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 浏览:203
杭州希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677
精神类药品市场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27
前期网店策划方案 浏览:309
营销部绩效管理方案 浏览:438
艾滋病宣传策划方案 浏览:346
517电信日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575
种子促销活动语 浏览:438
南京农纷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88
简述电子商务安全需求 浏览:908
2017年app推广计划方案 浏览:125
消防施工质量策划方案 浏览:933
幼儿园全园国庆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846
易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39
润滑油促销活动广告词 浏览:250
五一童装促销活动广告录音 浏览:46
呼吸内科进修生培训方案 浏览:890
贫困对象农技培训方案 浏览:598
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商务部 浏览:536
篮球新生杯赞助策划方案 浏览: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