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大学生桥牌人物通讯。大学里桥牌玩的好的人物专访
你要这个干什么? 我有整个上海高校桥牌打得好的人的通讯录
2. 求一份1500字的桥牌学习心得。
如何借普及桥牌的名义把大众挡在桥牌门之外
怎样消除大众对桥牌的向往或兴趣?
心得:告诉他们桥牌少靠运气、多凭智慧,需要运用数学、逻辑学、心理学、运筹学等知识,打桥牌要学专门的语言,有很多人学了五六年还没学好,甚至有学了10年20年的,打桥牌要永远学新的桥牌特殊语言才会有乐趣,告诉他们这样打桥牌才能显出桥牌是高雅的游戏,学一个游戏要运用那么多知识,大众听了害怕就会远离桥牌。要学那么多年也是无法承受的,没有人为了一个几年之后才能享受乐趣的游戏而给自己吃苦几年。
如何借普及桥牌的名义,制造大众学桥牌的最大障碍?
心得:混淆游戏规则与技术规则区别、界线。凭此可迷惑绝大部分爱好者,并且可以使只学了一两天、一两周的、一两个月的、一两年甚至五六年的桥牌爱好者的立场不坚定,最后脱离桥牌。关键之处是在最早教他们玩桥牌时,一定把游戏规则与技术规则混在一起教,使他们产生错觉,分辨不了什么是游戏规则,什么是技术规则,误认为桥牌要永远学新东西才能玩。人们打桥牌是为了娱乐,总是不断地学习负担(或学习任务)压在肩膀上,肯定受不了要跑的。
怎样使刚对桥牌产生兴趣的大众退出?
心得:介绍比赛心得。例如,他们还没进行过简单飞牌就给讲复合飞、铲飞等。他们问如何算长套赢张时,要大篇幅介绍如何对付4-1和5-0分布,不讲最大概率的3-2分布。问如何做庄时要介绍一两年才用到1次的反明手打法以及打几百副牌才会遇到一次的交叉将吃,这样一轮教育之后,他们发现几乎没有用这些技术的机会,感到受骗自会退出桥牌。
有不少不相信桥牌难学的大众已进入桥牌,如何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进而退出桥牌?
心得:密集介绍有难度的技术,让他们感到到处都是艰难,想得到一点点乐趣都要付出极高的代价。比如,简单的一盖一应叫要灌输沃尔什;问高套要介绍傀儡斯台曼;2♣开叫一定要介绍各种不同的、一两年才可能遇到一次的二次示弱。这些对动摇大众的信心非常有效,再加上告诉他们说“这些都是桥牌的基础”,他们一定会产生“基础都掌握不了,还怎么玩”的悲观思想,进而产生退出桥牌的行动。
怎样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产生反感?
心得:一定不要安排打牌实践,一定要保持满堂灌的风格,一定不要让学生看见具体的打牌场面,并且在桥牌作业中安排比赛中出现的牌例。
桥牌是要求实践才能掌握的项目,就像划船动作很简单,得经过具体的操作才能掌握的道理是一样的。不让学生摸扑克,学生退出率可高达85%以上。
怎样大面积、持续地使桥牌人口减少?
心得:普遍在全国各所高校开桥牌选修课(桥牌普及课),具体实施方面全部采用训练国家队队员的方法。虽然高校学生是精英,但因每个人的天份不一样,按国家队队员来培养也不会大面积见成效。换言之就是大面积地失败,此举是大面积、持续地使桥牌人口减少的开端。
桥牌普及学习班常规减员为20~90%(与教师采用的方式有关),采用训练国家队队员的方式,减员可达到90%以上,相当于整个学习班失败。桥牌选修课的失败的信息通过学生传给了他们的同学。随着高校生毕业,他们走向了社会的各个地方,他们所携带的桥牌普及失败的阴影也带到了大众中,精英说的话比一般人有影响,他们所携带的桥牌普及失败的信息是对桥牌发展的负面影响,一旦有人向他们问起桥牌,或者他们向大众说起桥牌,大众得到的就是关于桥牌的负面信息。每个班为50人,这些人毕业后散到各地,每个人又影响周围10多20人(精英占人口的比例是20%,所以一个精英可以影响10至20个大众),加上1个选修桥牌的同学影响几个未选修桥牌的同学,结果就是一个桥牌选修课的失败,导致上千人回避桥牌!
采用训练国家队队员的方式,在全国开以普及为目的的桥牌选修课班,不停地这样开下去,大学生源源不断地毕业并散到各地。就将越来越多的桥牌发展负面信息带给大众,采用训练国家队队员的方式给一般桥牌爱好者,也将造成失败的桥牌普及,桥牌人口随之减少。最后就是桥牌人口寥寥无几!
桥牌圈没有人产生过不让大众学桥牌的念头,在一些人那里,介绍比赛心得、喜欢讲小概率事件,都是以“推广普及桥牌”之名出现的。以这些行动来实施推广普及桥牌,在效果上等同于把大众赶出桥牌。
3. 桥牌,急
这手牌难度是比较大的,俺也是想了好久才做出来,因为它太像一个擒将题目了,可是,怎么安排进张都缺一个,然后,才想到它是一个挤牌的题。
完成定约的关键在前两墩牌。
明手必须上A吃住西家的首攻,暗手垫掉一张小方块。如果能够实施擒将的话,这是处理方块输张的唯一时机,如果第一圈暗手将吃,这个方块输张就再也没有机会垫掉了。
然后,明手继续出草花K,是这副牌的战略核心。很明显,东家不能将吃,因为南家可以超吃,然后拔掉黑桃A,继续出黑桃捉住西家的K,从明手拉回一张将牌捉住东家的Q,南家手里的牌全大了。所以,东家必须要垫掉一张牌。为了阻止庄家的擒将打法,东家应该垫掉一张方块。另外,东家也可以选择垫掉一张黑桃。下面,分别阐述这两种垫牌之后的进行。
先从垫黑桃开始,这个比较简单,因为庄家可以很容易地实施擒将。
分支1、假设东家在第二圈垫掉一张小黑桃,其实,如果可以擒将的话,庄家的明手就有一张多余的将牌可以树立黑桃,完全不需要这个草花K,所以,南家要将吃掉明手的草花K来缩将。接下来,南家拔掉黑桃A,继续出黑桃用明手将吃掉西家的K,从明手打一张将牌回来,暗手用J飞过,兑现完剩下的黑桃,打一张方块到明手的A,局势是:
北
S -
H -
D K7
C 854
东
S -
H Q76
D J6
C -
南
S -
H AK104
D 9
从明手出草花4,东家不能将吃,因为南家超吃后就可以击落他的将牌Q,所以,东家垫掉D6,南将吃,出D9到明手的K,再出随便任何一张牌都可以,因为东家只剩了将牌Q76,南家剩了将牌AK10,是很清晰的擒将结局。
分支2、假设东家在第二圈垫掉一张小方块,这是东家最容易想到的,这会让明手缺一个进张,无法实施擒将。不过,东家垫掉的方块的严重后果是他无法帮助西家防守方块了,所以,庄家此时已经不需要擒将,南家只需要垫掉黑桃9就可以了。
接下来,明手出一张小将牌,暗手用J飞过,出方块到明手的A,再出一张将牌,暗手用10飞过,继续打将牌A、K、4,明手垫掉3张草花。局势如下,此时东家的牌已经不重要了:
北
S 5
H -
D K7
C 85
西
S K10
H -
D Q10
C J
南
S AQJ
H 3
D 9
C -
当南家再出将牌3的时候,西家就被挤住了,他不能垫掉一张黑桃,因为南家手里的牌就全大了。也不能垫掉草花J,因为明手垫掉方块7之后,明手的牌就全大了。所以,他只能垫掉方块10,让明手做大一张方块。于是,明手垫掉草花5。
接下来,南家打方块到明手的K,继续出方块7,暗手垫掉黑桃J,形势是:
北
S 5
H -
D -
C 8
西
S K10
H -
D -
C J
南
S AQ
H -
D -
C -
此时,西家又被挤住了,他要垫一张牌,他如果垫掉草花J,明手的C8就大了,而如果垫掉黑桃10,则明手出黑桃到暗手的A,就会击落他的K,南家的黑桃Q又大了。
所以,无论西家如果防守,都不能阻止南家通过挤牌完成这个大满贯。
4. 关于桥牌
恐怕你学桥牌要下的工夫比学习还高才行。还要有好搭档,4年后或许有资格
5. 描写关于桥牌的内容
喜欢打桥牌的名人不少啊,邓爷爷……
随便找一个做切入点吧
6. 大学选修 桥牌感想
你好,我现在在帮助我老师上桥牌选修课,说句实话,上课的内容就是让你感兴趣基本学不到什么真正的理论或者技巧,如果你想继续学下去,建议你参加你们学校其他的桥牌活动。BBO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但是需要你有一定的实力
7. 桥牌的魅力是什么
桥艺之乐趣在于享受其变化无穷之道。
8. 急!需要一篇桥牌的论文!!!!3000字!!!请各位大侠帮帮忙~
桥牌难学难教还是易学易教
说学桥牌容易学、好学的,基本都是战功比较显赫或玩牌很熟练的桥牌爱好者。这里有一个人们不大愿意提到的心理因素,承认桥牌难学,差不多等于承认自己不行,无异于承认自己的智力低下。
这里存在一个很明显相悖的情况:桥牌易学易教,桥牌爱好者在大众中的比例却极低;桥牌易学易教,在桥牌正常开展了几十年以后,桥牌人数仍寥寥无几;桥牌易学易教,桥牌选修课中途退出的人却占较大比例。
无论桥牌是否易学易教,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桥牌爱好者经历过多年磨炼之后,才拥有比较像样的技术。既然得经过多年磨炼,就不存在容易的道理!
桥牌实际上是一种技术,例如我们常说的打牌技术或叫牌技术等,掌握桥牌就是掌握一种技能。既然桥牌是一种技术,掌握桥牌技术的过程就是学牌人逐渐具备运用桥牌技术能力的过程。
某项桥牌技术的掌握,是该项桥牌知识在实践(叫牌或打牌)中被反复运用多次,形成记忆,才真正成为自己掌握的技术。这个“在实践中被反复运用多次”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该项桥牌知识在实践中被反复运用多次”,是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有十多年的“桥龄”的人来说非常非常短暂。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初学者无法省略的,在桥牌教学中可以看到,缺少这个过程的桥牌爱好者,掌握的程度都很差。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AQ间张的飞牌,在课堂上讲课,学员能够听懂,但是他们没有经过实践,这项极其简单的技术他们并没有掌握,所以你将看到他们做庄时的打法就是拔A!只有当教师亲自指导他们实际操作过一次到两次,他们才能掌握。千万不要小看这亲自操作的一两次,这会构成一个掌握的飞跃,缺少这样的操作,一般都达不到“掌握”这个程度。
无论是在现实中的桥牌还是网络上的桥牌,我们可以普遍看到,很多已经能在牌桌玩桥牌的桥牌爱好者,他们当庄时是没有做庄计划的,没有接受过制订做庄计划的教育就不说了,但是请注意,就是一些接受过制订做庄计划教育的人,他们仍然可能不制订做庄计划,有人怀疑这样的说法,但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些人在应该制订做庄计划的时间内,没有停下来按书上的介绍的顺序来制订做庄计划,而是草草地算了三四个赢张然后就开始动牌,做庄计划的制订没有得到实践,于是制订做庄计划这项知识(或技术)就没有掌握。
有很多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比较差的桥牌爱好者,在做庄计划的制订上暴露得很充分。他们在听课的时候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当他们做庄时,却是本能地去动牌,就是像打“争上游”一样随意出牌,并没有把上课时听过的内容联系当前的牌来运用,即使偶尔被提醒过一两次,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改善。原因在于缺少足够数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因此尚未形成习惯。
对于其中一部分人来说则是,在实际打牌的过程中,连续做庄的机会极少,每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间隔时间太长,还没来得及轮到第二次实践做庄,上次的记忆已经消失,没办法通过多次积累来形成完整的认识。也就是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前后有关联的螺旋式的上升,当前面一次实践认识没能和后一次实践认识联系起来的话,就不能形成螺旋上升。由此可看出,前一次做庄和后一次做庄时间间隔长,对记忆力比较差的桥牌爱好者很不利,以致有些人每次做庄都成了一次孤立的事件,无法进行汇总,总结提高就谈不上,这就是他们学牌周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初学阶段中,方位、同伴、叫牌的名称、叫牌的盖过、叫牌结束、庄家、庄家的指挥权、明手及其规定、明手摊牌、首攻是谁、赢墩、牌的大小、将牌及其意义、墩、领出、领出权。这些与游戏规则有关的概念有几十个,这些概念都需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来刻入脑子,最低限度也要耗去三四副牌的时间,站在讲台上对着学员讲一两节课能过关的极少,非得经过实践不可。
到了开始学技术的阶段,什么是开叫、什么是应叫、一低花开叫、一高花开叫、1NT开叫、二花色开叫、低花开叫的应叫、高花开叫的应叫、花色应叫、无将应叫、争叫花色、争叫无将等,可谓眼花缭乱,每一个开叫或应叫的概念,都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深刻体会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记忆。
这么多的概念,不会在一副牌中都出现,每副牌只能出现一小部分,就算所有的概念都在一副牌出现,打牌的有四个人,仍然不是每个人都得到实践,要想都得到实践的机会,必须经历很多很多副牌。例如,打过一副牌只有一个人有开叫的机会,所以开叫这样一个相当简单的概念要进行三四十副牌才完成四个人对开叫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所以,一个简单的开叫概念的建立,按四个人围着牌桌正常打牌得经历两三个小时甚至更多。一个开叫概念的建立的周期尚且如此长,可知桥牌课光在黑板前夸夸其谈根本行不通。我国长期以来桥牌普及班的教学效率低下,原因就在这里。
从另一方面看,桥牌是成年人的游戏。成年人的学习和在校学生有较大的差别,特点是不能忍受长时间地听理论课,他们有强烈的亲身体验之要求。理论课中听到的知识,要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理解和消化,这恰好和上面所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相吻合。所听理论知识没有通过亲身体验来消化,后面听的理论知识将逐渐堆积,越积越多,最后阻塞了大脑的运作,于是听课效果为零,在这样的情况下,学员不可能不退学。
上述“具备运用桥牌技术的能力”反映在现实中,是一种手脑协调的技术工作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动态变化的想象力;反映在网络桥牌中则是基本建立起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而无论是现实中的桥牌还是网络桥牌,学习桥牌的过程都必须伴随一定数量的实践,才能锻炼出相应的想象力,并非单纯地背桥牌理论知识就具备良好的想象力和技能的掌握。
数年或更长时间按正确的思维方式参与桥牌活动,使高手们的空间想象力变得很好,一些新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一部分人认为桥牌很好学。其实,此现象类似于一栋已经成型的高楼,在这栋楼随便找个地方开扇小窗或在顶层上砌一个水池是非常容易的事。初学阶段连地基都没有,怎么能开小窗?在顶层建水池,连想都不要想!
从上述各方面看,“桥牌易学易教”只是在桥牌方面有成就之后的一种自我安慰罢了。作为一个务实的桥牌初级教师,不要宣扬“桥牌易学易教”,一旦有人因你这样宣扬而抱较高的期望值来学桥牌,由于没有思想准备,当他碰到一点困难时,就很容易打退堂鼓。
9. 桥牌!!!!
这庄好做啊
你Q拿下一墩后
清将牌,打下HA,再将C做大就能完成订约
如果南家HA上手后,连下两张S,以后的都可以拿下了。
这牌其实对南北家还是有机会的,只是首攻不太好,间接地帮庄家手中AQ结构飞了一张牌。
10. 桥牌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桥牌是个理性的运动,循规蹈矩,人生亦然。
二、桥牌又融合了许多感性的东西,比如骗招,人生亦然。
三、在打牌中你可以通过推理得知其他人的牌,只要用心,人生亦然。
四、想打好桥牌需要付出努力,人生亦然。
五、桥牌的计分方法比较特殊,因此即使你拿到一手坏牌也不用怕。人生亦然,人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打好一手好牌,而是能够打好一手坏牌。
六、打桥牌同伴间的默契和信任很重要,人生亦然。
七、桥牌中的叫牌是同伴间沟通的渠道,人生也需要沟通。
八、桥牌中经常要因为追求更高的分数而冒险,人生亦然。
九、桥牌很多时候要“守拙”,不去冒险,人生亦然。
十、桥牌有时需要“牺牲”,以避免更大的损失,人生亦然。
十一、一副牌打完就完了,不能后悔,人生亦然。
……
自己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