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职称评定的新闻报道怎么写
谢谢您的信任。这个问题可以分为2个,即:职称评定和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一种关于最近发生的事实的陈述。职称评定是关于职称的评定。二者结合,即为您所问的职称评定的新闻报道。至于职称评定的新闻报道怎么写?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很多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在说,具体的新闻线索,不同人看法角度也可能不一样。愚以为,您可在素材上下功夫,在线索上下功夫,在报道角度上下功夫,在文字叙述上下功夫。
另外,要想写好一篇职称评定的新闻报道,必须要对所报道的事实有较深的理解,必须文字要简洁,必须不能夹杂个人的评论。
仅供参考。
⑵ 事业单位职称有哪些怎么评职称
事业单位职有三级,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
1、初级职称评定方法
一本科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二大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年以上;三中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四高中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五初中生及以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
2、中级职称评定方法
一本科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二大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三中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四初中生及以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评定方法
一本科生,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二大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三中专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务五年以上。
拓展资料:
职称评审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作用意义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
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一种任职资格,它不是职务。是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人员达到一定专业年限、取得一定工作业绩后,经过考评授予的资格。
职称也称专业技术资格,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实绩,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同时也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一个被社会广泛接受、认可的评价。对个人来说,职称与工资福利挂钩,同时也与职务升迁挂钩,是求职的敲门砖,同时也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依据。对资质企业来说,职称是企业开业,资质等级评定、资质升级、资质年审的必须条件。
资料来源:职称评审
⑶ 宣传部 新闻科 能否评职称
真心想帮你所以再多说两句:1)现在这个世界是很不公平,但我等平头百姓在无力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只能改变自己,具体说就是要想先于领导评上职称,你的材料必须明显优于(可能需要两倍于)领导;2)因为外审时你的材料一般需要和(评审专家手里待评的)其他院校包括211、985高校老师的材料做横行比较,而且评审表要求专家按其所在高校的标准来判断“你”是否够格,所以你必须按照更高的而不是你们学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3)教学工作很重要,但评职称时教学工作量只是基本要求,外审时基本不看,因为既然能送外审说明已符合所在单位的该项要求。所以,要评职称就需要在项目、论著、获奖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以上仅供参考,但请务必相信俺是一片好心。
其实,评职称失败的人(包括曾经的我)在网上“叫骂”一下或者“抱怨”一下,只是反映内心的不平或者说明“我很在乎”、“明年不能再欺负我了,否则还有更加激进的行为”而已。
问题是:你敢不敢在网上把你的职称材料“晒”出来,让大家来评评理?
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我当年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有的候选人入职以后的高档次文章很集中,有的候选人教学工作量远远比我多,有的候选人有各种奖项和人才计划。如果把这些候选人的优势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会是“无敌模式”。但问题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导致在评选时容易被别人死扣你的短板就把你“枪毙”了!
另外一个导致我当年没有底气去找校长的原因是:别人说,入职5年才能评教授,这是制度规定。你入职不满5年,只能算破格。而所谓破格,就是你入职2年的成果是别人入职8年成果的2倍。——这是个悖论:首先,很难做到这一点。其次,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别人会说,那只是因为你做得科研方向容易发文章,你的科研是“廉价”的。
——也就是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都不硬,还怎么找校长啊?
评职称失败后,有很多人给我中肯的建议。
2013年年初,在路上遇到一个外系教授。他拎着包走路,我推着自行车走在他旁边。他像兄长似地对我说:“不要多议论,除非你不想在这里干了。要么好好干,要么就别干。”
还遇到一个外系的教授对我说:“引进人才进来时拿到了更多的资源(启动经费和实验条件),对你要求高一点(成果是别人的2倍)也是正常的(别人都那么想的)。我当年什么也没多想,咬紧牙关整出十几篇文章,评上教授。”
我以前的硕士生导师则说:“用闹的方法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会被人看不起。还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我相信他们会感到压力的。”我笑着说:“水位越高,堤坝的压力也越大,总有一天会挡不住的。”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别人说我教学工作量少,我就上3门课(每门课的教学评估成绩都是满分),同时兼任本科生班导师、教学副系主任助理,参加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在科研上,入职后发表40多篇论文,其中影响因子10-31的有3篇,影响因子6-8的有4篇(总发表论文90多篇,影响因子10-31的有7篇,影响因子6-8的有8篇,总引用次数1800次,单篇最高引用242次,次高154次,三高125次),获批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个省部级项目。同时扩大校内外影响,兼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催化书系学术专著编辑、中国科协科技导报栏目主持人,并在校内作报告、发言。
2013年年底,破格评为教授。
回顾这段往事,我的第一个体会是,还是要沉得住气,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需要看到的是自己实力的提高,是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捞到了”教授的头衔。
第二个体会是,评教授是一种感觉:你怎么看自己,你的同事怎么看你?你在心目中已经把自己当做是教授了,还是把自己当做是一个高级博士后?你的同事们有没有在心理上准备好把你纳入他们的教授圈子?
第三个体会是:为人处世当然是很重要的。别人(哪怕是没有投票权的研究生或者“大老板”手下的讲师)对你怎么评价(“舆论”)都能影响到你能获得多少票。在职场生存,不仅仅需要智商,还需要情商和“职商”!
⑷ 如何评职称、怎么评职称
如何评职称?初级职称很好评,只要符合条件,持相关资料,填表上交就成了。你可以到当地人事局去咨询更详细的内容。下述内容你可以参考下,各地的程序大同小异。职称评定有关要求:1、申报对象: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公务员就不行)2、初定职称级别及条件:(不同学历评定时间不一样)(1)中专毕业,工作满一年,可初定“员级职称” ;初定“员级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四年,可再初定“助理级职称” ;(2)大专毕业,工作满一年,可初定“员级职称”;再从事本专业工作两年,可初定“助理级职称” ;(3)大学本科毕业,工作满一年,可初定“助理级职称” ;(4)硕士学位获得者,再从事本专业工作三年,可初定“中级职称” ;(5)博士学位获得者,可初定“中级职称” ;3、需提供材料:(1)拟申报职称人员身份证、学历证书、员级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2)近期一寸免冠照片四张;4、申报程序及手续:(1)对拟申报职称人员进行资格审核,文凭查验,发放《初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表》空白表(2)本人填写《初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表》一式二份;(3)单位人事部门对其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经考核合格的,将有关材料报市人才市场(4)市职称办审核后,下发任职资格文件和资格证书。5、友情提醒:(1)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应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方能初定职称;(2)实行全国资格考试的专业(如经济、会计、统计、审计等),必须是国家教委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本专业毕业生才能初定职称;(3)不符合初定职称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规定参加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取得结业证书后按审批程序办理职称申报手续;(4)在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卫技人员,应参加全国考试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不直接办理职称初定;(5)本人所写的工作小结须真实、全面地反映本人专业技术工作情况,字数不少于800字。
⑸ 做宣传策划工作可以考什么中级职称
如果单位没有对职称系列有要求的话,可以考虑下软考中级职称
⑹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是怎么评的
新闻类的职称(记者、编辑)申报条件
第十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高级记者、高级编辑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二)主任记者、主任编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后,取得记者、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三)记者、编辑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后,取得助理记者、
助理编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2、获得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后,取得助理记者、助理编
辑资格并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四)助理记者、助理编辑
参加工作后,获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五)全日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直接认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后取得硕士学位满1年,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记者、编辑资格。
2、获得大学本科学历后,1年见习期满;或获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可直接认定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
第十一条 外语(古汉语)、计算机、继续教育条件
(一)按照规定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或省统一组织的古汉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取得合格证,或符合免试条件。
(二)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取得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证书。
第五章 能力业绩条件
第十二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条件
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广博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明显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重大疑难问题,在全省新闻界有较高知名度。
2、主持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突出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8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4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2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30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下同)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500字,或时长不少于20秒,下同),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的,每年不少于30篇。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3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若系合著则本人撰写不少于10万字,下同)。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每篇不少于2500字,下同)。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第十三条 高级记者、高级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二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国务
院特殊津贴。
2、获长江韬奋奖(正式奖);或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或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1项和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重大创新成果,在省内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2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4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6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3篇)。
第十四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条件
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
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较丰富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新闻专业的某一方面有研究和专长,能够解决采编工作中的复杂疑难问题,在省内新闻界有一定知名度。
2、主持过3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报道,或组织策划过3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并取得较丰富的创新成果。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审的稿件不少于300篇,或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10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审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50篇)。
4、每年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正面宣传报道安徽的稿件不少于1篇,其中,专职从事向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供稿工作的,每年不少于20篇。
(二)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2、获中国新闻奖三等以上奖l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l、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
2、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
第十五条 主任记者、主任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条和第十四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或入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或入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培养工程。
2、获中国新闻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奖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或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2项。
3、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较大创新成果,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并经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出版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译著)1部。
2、在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
3、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国家级不少于1篇)。
第十六条 记者、编辑条件
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力条件
1、具有较系统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新闻采编实践经验,能够较好地采编各种体裁的新闻稿件。
2、参与过5次以上重大题材、重大活动、重大典型的报道或5个以上重要专栏、专版、专题节目的策划,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每年采写的稿件不少于120篇,或编发的稿件不少于200篇,或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150篇,其中,被本单位评为好稿的不少于5篇(在新闻性期刊工作的,任期内采写、编发的稿件合计不少于200篇)。
(二)业绩条件
获省级好新闻二等以上奖1项,或三等以上奖2项。
(三)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1篇。
第十七条 记者、编辑破格条件
破格申报记者、编辑资格,除符合本标准条件第七、八、
九条和第十六条第(一)款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业绩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级以上青年拔尖人才称号;或获省级好新闻一
等奖1项,或二等以上奖2项,或三等以上奖3项。
2、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有创新成果,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并经市级以上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鉴定认可。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公开发行的省级以上新闻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学术价值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在县级新闻单位工作的不少于2篇)。
第十八条 助理记者、助理编辑条件
申报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除具备本标准条件第七、八、九、十、十一条外,还要具备下列两项条件:
(一)能力业绩条件
系统学习过新闻基础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掌握
采访、编辑等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写作水平,并取得一定的
工作业绩。
(二)论文著作条件
在市级以上正式出版发行的报刊上发表过有一定见解
的新闻专业论文或采编札记。
⑺ 评职称有什么用怎么评
好处很多,主要看什么专业,工作年限,以及职称考试是否合格口口二三,五,五六,五四,九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