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甲流宣传单
【校团委】预防甲流,从我做起——致全校同学的倡议书
各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社团、团支部:
近段时间,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幅度很大,甲型H1N1流感还在持续,由于校园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发声流感等可能性较大。目前,为强化同学们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意识、观念和行为,保证大家的身体健康,校团委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正确认识甲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学校的防控工作。
全体同学要明确甲流是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的,要相信学校,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防控工作,正确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既要高度重视甲流的预防,又不惊慌失措,不信谣传谣。要按照学校要求,做好自我检测,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及时通报信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辅导员老师。
二、科学预防甲流,互相关爱,从我做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早睡早起,坚持做到每天户外锻炼一小时;保持宿舍整洁,讲究个人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增强机体免疫;注意气候变化,适时添置衣物;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勤洗手、勤通风、吃熟食、不疲劳。
2、减少外出活动。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网吧、影院、超市等;外出可考虑戴标准的防控口罩,以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3、做好健康观察。严格执行学校的体温检测制度,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并将其妥善处理。一旦出现咳嗽、咽痛、发烧等流感样症状,要立刻与辅导员老师取得联系并去校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4、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更要充分发挥先锋队作用,主动关心关爱每一位同学,注重甲流防控常识的宣传,消除同学顾虑,维护校园稳定。
亲爱的同学、广大团员青年,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病毒并不可怕,只要大家拥有健康的体魄,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心,互相理解,积极配合学校各项防控措施,就一定会抵挡住病毒的侵袭,保持正常的生活,快乐健康的学习,为我们美丽的校园增添更多的光彩。
最后,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校团委
Ⅱ 戴口罩顺口溜有哪些
小口罩本领强,对病毒能预防,花在外条在上,挂耳朵压鼻梁,口罩外细菌多,小小手不要摸,小口罩随时戴,防病毒真厉害。
口罩必须大小适合,戴的方式也必须正确,口罩才会有效。市面上售卖的口罩一般分成长方形和杯状两种。长方形口罩至少要有三层纸的结构才能有防护的作用。使用者要把口罩上的铁丝按在鼻梁上,再顺着鼻梁将整个口罩摊开来,才能发挥效能。
出门注意事项
在建筑工地、野外郊游等室外环境工作或活动的人员,除职业防护外,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室外环境下需要戴口罩时,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家中无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可以不佩戴口罩。
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公众处于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密闭小环境时,应佩戴口罩,通常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Ⅲ 口罩防护等级
1、医用防护口罩(N95)
1)防护效果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青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引起的飞沫传染。
2)分类
普通N95口罩有两种,带呼吸阀和不带呼吸阀的。呼吸阀被认为可能会减小对病毒的防护力度,而不带呼吸阀则透气性较差,呼吸起来比较费力,不宜长时间佩戴。在购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认证标准
N95并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在这要特别提醒的是:部分品牌口罩包装注明的“细菌过滤≥95%”并不等于“N95防护级别”。此外,并没有所谓的3M标准口罩,3M只是一个口罩品牌,并不是所有的3M口罩都能达到N95防护级别。
在口罩上,一般会看到三套认证标注的体系:即KN、N、FFP。其中KN是中国国标认证,N代表NIOSH认证,FFP代表欧洲EN149认证。被这三个认证机构中的任何一个认证过,都是能放心购买的依据。
2、医用外科口罩
1)防护效果
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但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有限,且与面部的密合度不如医用防护口罩那么严密。
2)认证标准
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认准有“医用外科口罩”字样或者标明执行标准的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的最新执行标准为2011年12月31日发布、2013年6页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0469-2011。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1)防护效果
普通级的医用口罩,名称比较多,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的医用口罩都是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该级别口罩一般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因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
2)认证标准
普通医用口罩目前执行的行业标准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2013。
(3)口罩宣传单页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佩戴口罩前应当先进行冼手,或是在佩戴口罩的整个过程当中都不要用手去触碰口罩的内侧,因为口罩内侧一面会与我们的口鼻接触,如果被污染了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洗手和避免触碰口罩内侧是最值得注意的一点。
在佩戴口罩之前一定要分清楚口罩的正反面再进行正确佩戴,一般常使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大多是白色面为内侧,而带有金属条的那一边方向则是为上边,需要将按压金属条与鼻翼进行密切的贴合才能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
Ⅳ 3m口罩半面型
PN 05975 洗手膏
产品简介:PN 05975吸收膏是一款专门去除喷漆
作业后受伤残留的油漆及油污,而且洗完手后其特殊
的硅油成分将对手部进行及时的护理,同时也留下柑的清香
PN 05975 洗手膏
</FONT>产品简介:PN 05975吸收膏是一款专门去除喷漆
作业后受伤残留的油漆及油污,而且洗完手后其特殊
的硅油成分将对手部进行及时的护理,同时也留下柑的清香
Ⅳ 国内有口罩的标准吗
有,根据不同的类型口罩有不同的标准,具体如下:
1、医用防护口罩(N95)
1)防护效果
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引起的飞沫传染。
2)分类
普通N95口罩有两种,带呼吸阀和不带呼吸阀的。呼吸阀被认为可能会减小对病毒的防护力度,而不带呼吸阀则透气性较差,呼吸起来比较费力,不宜长时间佩戴。在购买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认证标准
N95并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在这要特别提醒的是:部分品牌口罩包装注明的“细菌过滤≥95% ”并不等于“N95防护级别”。此外,并没有所谓的3M标准口罩,3M只是一个口罩品牌,并不是所有的3M口罩都能达到N95防护级别。
在口罩上,一般会看到三套认证标注的体系:即KN、N、FFP。其中KN是中国国标认证,N代表NIOSH认证,FFP代表欧洲EN149认证。被这三个认证机构中的任何一个认证过,都是能放心购买的依据。
2、医用外科口罩
1)防护效果
医用外科口罩是手术室等有体液、血液飞溅风险环境常用的医用口罩,可阻隔血液、体液穿过口罩污染佩戴者,同时对细菌的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但对颗粒的过滤效率有限,且与面部的密合度不如医用防护口罩那么严密。
2)认证标准
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认准有“医用外科口罩”字样或者标明执行标准的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的最新执行标准为2011年12月31日发布、2013年6页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YY-0469-2011。
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1)防护效果
普通级的医用口罩,名称比较多,名称上没有“防护”“外科”字样的医用口罩都是普通级别的医用口罩。该级别口罩一般不要求对血液具有阻隔作用,因此仅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佩戴使用。
2)认证标准
普通医用口罩目前执行的行业标准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2013。
(5)口罩宣传单页扩展阅读
使用后的口罩正确处置
1、普通市民在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情况下,使用后的口罩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
2、感冒发烧,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的患者(非特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在到医院就医时,可将使用过的口罩扔到医院内的黄色医疗垃圾回收专用的垃圾桶,专门处理。
Ⅵ 这个是什么东西怎么用不是口罩!
这个是所谓的自发热腰带。
据华西都市报:天气渐冷,各种号称“磁石发热”、“红外发热”的自发热腰带开始在药店热卖。但成都市民王先生发现,他买的腰带用后“效果”虽好,却让皮肤发红发肿。而且腰带必须贴着皮肤绑起才有热感。这种腰带是如何发热的?记者亲口试验后,发现舌头上传来辣味。
近日,天气转冷,成都市民王先生买了一款“自发热腰带”,用后“效果”虽好,但总觉得热得奇怪,“有股火辣辣的痛,很不舒服”。同样让他奇怪的是,腰带必须贴着皮肤绑起才有热感,隔着很薄的衣服怎么也不会热。思前想后,王先生怀疑腰带表面有东西。
这种腰带在成都很多药店都有卖,说明书称用磁石和远红外生热,要贴皮肤使用。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亲口试验后,发现舌头上传来辣味。“自发热腰带”不是磁热是辣热?记者进一步向物理老师和医师求证。市民经历
腰带戴上就发烫皮肤发红发肿
家住成都莲桂西路的王先生有体寒的毛病。这几天天气转凉,看到大院里一些老人在用一种“自发热腰带”,上周末他也买了一条。当晚,他把腰带贴身绑上。不到半小时,腰部果然热起来,又戴了一会儿,烫得他有点遭不住,赶紧摘了下来。“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无意中瞟了一眼腰间,他又犯了嘀咕:皮肤竟有些发红发肿,摸上去涩涩的疼,不像单纯被热出来的。他觉得不对劲,“不像平常的烫,而是一种火辣辣的刺痛。”记者试验
舔表层有辣味取出磁石也能热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王先生家中。贴着皮肤绑上腰带,十几分钟后,记者的腰间果然热了起来。摘下后,等温度完全凉下来,隔着薄薄一层打底衫,记者重新围起腰带。这次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出现明显的热感。
是不是腰带表面有什么物质在生热呢?记者在腰带的接触皮肤面舔了几下。很快,舌头上传来辣味,而且变得越来越剧烈,过了半天舌头还有感觉。
隔着外层,记者摸到里面有十几颗疑似磁石的圆形硬物。那么,磁石在发热中是否起了明显作用?在王先生的允许下,记者剪开表层将它们全部抠出,经过试验确实是磁石。随后,记者再次将这条没有磁石的腰带贴着皮肤绑上,不一会儿,腰间同样热了起来,热度也没有差别。药房调查
发热原理说不清不承认有辣椒
昨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城区数家药店。这种“自发热腰带”大部分药店都有卖,价位在100元到150元左右。在蜀都大道某店,见到记者咨询,售货员拿出一款,说天冷后卖得不错,大部分都是中老年来买。拆开包装,记者在说明书上看到,发热原理几乎没提,只说来自发热层,有磁石或远红外效应。所有说明书都没说是否含辣椒类成分,但都告知使用时必须直接接触皮肤。
当记者问到为何会发热,售货员都说不清。但被问到是否可能涂有辣椒,所有售货员都不相信,“不得哦,都是正规厂家的。”记者舔过腰带后,同样尝到辣味。
磁石热量很微小 辣椒同样能“发热”
那么,这种“自发热腰带”的秘密到底是不是辣椒?记者咨询了物理老师与中医医师。
成都某实验中学物理教师吕小科说,磁石相互作用构成的磁场和一些能发射远红外线的矿物,确实能产生一定的热效应。但是,以腰带上磁石和矿物颗粒的数量,能生出的热量很微小,不可能达到灼热的程度。另外,磁场和远红外效果也不会受薄衣物的影响,如果腰带的发热全来自磁石或远红外矿物,穿上打底衫后,热感也不会消退太多。
成都市第七医院中医科医师王眉说,听说过这种“自发热腰带”,但一直持怀疑态度,院内从未用过,一般以烤灯、膏药等作为热疗手段。“可以肯定的是,辣椒同样能制造‘热感’。”王眉说,人的皮肤在衣服覆盖下可达到40oC左右,此时长时间大量接触辣椒,会出现过敏反应,产生刺痛感。在皮肤的知觉中,这种刺痛感与热感无异,身体会误以为辣疼就是发热了。她建议,如果皮肤出现红肿剧痛,应停止使用这种腰带。
成都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回应,这种“自发热腰带”到底是否涉及虚假宣传,还需查看实物,确认功能是否与宣传单页上相符。如果不符,随后将进行调查处理。华西都市报记者王静一摄影杨涛
Ⅶ 发传单可以戴口罩吗
可以啊,为啥不能戴口罩,难道现在发传单还有硬性规定了?
Ⅷ 人感染H7N9禽流感知识宣传单
人感染H7N9禽流感科普性知识问答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3、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4、我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现况?
截止目前我市未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
5、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6、全球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毒情况?
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2、H7N3和H7N7,临床表现主要为结膜炎与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7、H7N9病毒与既往H1N1、H5N1和其他季节性流感病例相比其毒力和传染性如何?
由于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较少,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尚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8、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9、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10、如何预防H7N9流感?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11、目前的治疗方法?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12、公众如何保护自己?
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同时还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13、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14、医务人员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目前尚无H7N9人传人的确切证据,确诊病例接诊的医务人员中均未发现感染病例,但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接诊疑似或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时,应采取标准预防加飞沫传播预防和接触预防。
15、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采取的行动?
病例出现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病人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送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并加强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作,召开多部门会商会,对疫情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关调查、防控和应对准备工作。
国家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和送检标本后,及时开展了疫情风险研判和实验室检测研究,在短时间内做出了病例的病原学诊断,在全球首次发现和确认了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的人类感染病例,并对新病毒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6.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
普通市民
1、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禽类及制品,并注意观察其外观、质量。在禽流感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买活禽,尤其是不要将活禽买回家后继续饲养。
2、烹调禽类制品,应加热至沸腾,蒸熟煮透后再食用。
3、禽类食物制作过程中,要做到生熟分开,容器分开,刀、案分开。
4、避免让孩子接触鸟类、禽类。
与禽类密切接触的职业人群
1、不要将禽类放在自己居住的房屋里。
2、在饲养、运输、销售和宰杀禽类的过程中,要穿戴好工作服装,口罩,在接触禽类后,要清洗手部。
3、定期清扫鸡舍、禽舍及外环境,清扫时应穿好工作服,带上帽子和口罩。
4、禽类的粪便和污物应统一消毒后处理。
5、一旦发现自己或者周围人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并向医生说明自己与禽类的接触史。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此前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从家禽、鸽子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与人体中分离到的病毒高度同源,此前在国内从未分离到。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H7N9禽流感的流行、传播与临床症状
H7N9禽流感病毒来源不明、传播途径不清,不排除通过候鸟迁徙传入国内的可能;该病毒可以感染鸡、鸽子等禽鸟,对家禽呈低致病力,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目前尚未发现猪感染该病毒。
对人的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人的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三、H7N9禽流感的防控
(一)禽类的H7N9禽流感的预防
对H7N9禽流感的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不从疫区引进种蛋和种禽;对过往车辆以及场区周围的环境、孵化厅、孵化器、禽舍笼具、工作人员的衣帽和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杜绝鸟类与家禽的接触;在养殖场中应专门设置供给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对工作人员及其常规防护物品应进行可靠地清洗及消毒;严禁一切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动物养殖区。按要求做好免疫接种,定期进行血清学监测以保证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确实可靠。
(二)人的H7N9禽流感的防治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烹饪的人员,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等高危人群,应注意保护自己,要采取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等措施,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若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4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我国首个静脉给药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适用于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
(注: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ww.moh.gov.cn 和农业部网站官方信息)
Ⅸ 医用口罩查询真伪如何查询
查询医用口罩真伪可以下载网络APP,在网络APP中搜索医用口罩信息查询,找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进行查询即可,步骤如下:
1、首先打开网络APP。
注意事项:
1、仅支持医用口罩查询,暂不支持颗粒物防护口罩查询。
2、注册证编号、备案号通常与生产许可证号一起印在口罩包装上。
Ⅹ 朋友圈卖口罩怎么写
微商属于电子商务经营者
若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
应遵守以下规定
1、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
2、依法需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应当依法取得行政许可。
3、应当在网站或网店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以及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链接标识。
4、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应当填写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信息表,事先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相关信息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备案,在其主页面显著位置展示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产品页面应当展示该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
5、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应当通过自建网站或者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开展医疗器械网络销售活动。通过自建网站开展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应当依法取得《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并具备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办公场所以及数据备份、故障恢复等技术条件。
众所皆知
售卖假口罩肯定是违法行为
那些在微信和朋友圈中卖口罩的网友们
即使售卖的是符合
国家质量标准的医用口罩
是否就属于合法售卖呢?
热心网友提供的相关截图
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用口罩注册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9]755号),医用口罩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的,生产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生产许可,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由经营企业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简单来说,自然人不得销售医用口罩!
所以如果河北的广大网友发现
有人通过微商等形式
销售医用口罩的
请固定相关证据
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