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医养结合”最近这么火
1.老龄化,就是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越来越多。
2.老年人行动不便,有很多老年人独守空房,家离医院远,等等。有个病,去医院不方便(换乘3个公交,不舍得打车)。有些在养老院的老人,有急病了得不到第一时间治疗,可能就过去了。这些问题,都是事关人民幸福的问题。老年人也是人,虽然不能为社会做太多贡献了,不像年轻人那样给人感觉有希望,但他们也是人。政府就要为人民服务,所以政府就要为老年人服务,而且是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3.解决医疗和养老离得远问题,就靠医养结合。就是让医疗和养老离得近,更好的是同时进行。
4.让老年人幸福是根本目的,实现了这个目的同时,还能拉动经济(有需求,有供给)。
5.什么“医养结合产业”“医养结合多种形式”等等广告语、宣传语,都没表述出政府推进医养结合的初心,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生活得更好。
B. 什么是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
C. 期待"医养结合"满足更多期待
民政部、国家卫计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许可工作的通知》,明确支持医疗机构设立养老机构,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这对广大老年群体而言,不啻为一大利好。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综合考虑服务需求和老龄化进程,统筹规划基层卫生机构病床规模,病床应以护理、康复为主,有条件的可设置安宁疗护、老年养护病床。同时,也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协调发展。
D. 国内医养结合有哪些模式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即集医疗、养生、养老为一体并整合了产品和服务,也就是“医养结合”,覆盖了生命全周期的完整系统。
“医养结合”就是把专业的医疗技术检查和先进设备与康复训练、日常学习、日常饮食、生活养老等专业相融合。以医疗为保障,以康复为支撑,边医边养、综合治疗。
从技术上尽可能的实现疾病转归,病人的各项功能得到保持或恢复,其中,“医”主要就是重大疾病早期识别、必要的检查、治疗、康复训练,包括有关疾病转归、评估观察、有关检查、功能康复、诊疗护理、重大疾病早期干预以及临终关怀等医疗技术上的服务。
“养”包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护理、用药和安全、日常饮食照护、功能训练、日常学习、日常活动、危重生命体征、身体状况分析、体重营养定期监测等服务。
利用“医养学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就是把大病早期识别干预、大病早期康复训练、日常生活、养护疗养、日常学习、护理等综为一科。医养结合是人类医疗改革创新中的重点康复工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医疗改革新模式。
(4)医养结合宣传扩展阅读:
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于9月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
文中确定了以北京市东城区等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北京市朝阳区等40个市(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并明确了试点单位应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重点任务,确保试点取得积极进展,收到良好社会效果。
E. 如何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精准化
医养结合就是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的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客户“从出生到死亡”为全周期,集医疗、健康、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云存储动态健康档案,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首先,以老人健康档案CRM为核心。养老机构可以对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采用会员制管理,CRM系统中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模块能够自动分析客户价值,将老人划分成高价值客户、中价值客户和低价值客户。
对于高价值客户,养老机构可以通过老人电子健康档案,主动了解他们的养老需求和偏好,如果老人愿意进养老机构养老的话,满足老年人从入住到退住一个完整的流程管理,包括咨询预约、登记入住、评估管理、费用缴纳、档案建立、护理实施、护理记录、老年人请假、登记退住等功能,还实现了通过移动端与家属进行亲情互动,提高老人对养老机构内养老的优质体验。如果老人不愿意在养老机构内养老,养老机构可以通过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及精神慰藉等服务。养老机构必须持续不断地向他们提供超预期的价值,对他们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甚至是一对一的客户保持策略,千方百计地保持高价值客户,决不能让他们转向竞争对手。
对于中低价值客户,养老机构可以通过微信APP、电话等方式定期回访他们,询问他们对养老服务的要求,把主动权把握在养老机构手中,通过不断地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有价值的信息、人性化的关怀甚至个性化的养老方案等,让客户持续满意,赢得他们对养老机构的高度信任和忠诚,不断地引导,直至他们主动转化成“高价值客户”。
其次,以医养结合健康管理为主线。医养结合管理系统为养老机构提供医护工作站、药房管理、EMR管理系统、体检管理系统、理疗管理系统和评估系统。结合EHR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全面的长者健康档案管理,全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系统,提供全面、方便的医护系统,极大提高了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更好的服务长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包括医嘱管理、医嘱查询、EMR电子病历、护嘱管理、医嘱查对、医嘱执行、退药申请、记账管理、外出登记、排班管理,请假管理、护理记录、理疗执行等模块。此外,通过健康检测设备、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并上传健康数据,形成健康档案,系统以图表形式简洁明了的展示健康数据变化情况,从而为长者及家属提供入住和护理健康等信息依据。
最后,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创新点。养老健康管理云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养老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做技术支柱,实现养老机构的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合理配合,使得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健康管理服务。全面保证养老机构各项运营数据和老年人数据的安全采集,安全传输,安全存储,海量数据与分析,快速检索与分析的数据管理平台,与合作的医疗健康机构对老人健康信息数据的共享与实时管理,真正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F. 医养结合有哪些优势
过去的养老院形式过于单一,只负责“养护”,“医疗”还需要老人跑版医院自理,而医养权结合是目前适用于全龄段老人的一种养老模式。
比如,其实有些低龄段的50-65岁的老人,身体还算健康,那就需要着重于“养”,老人身体状况的总趋势是逐渐下降的,养的目标,就是尽量维持住老人的现有状态,延长年轻期,延缓机能退化等衰老现象。
而65-100岁的高龄老人更需要“医”的部分,完成一些疾病的治愈、控制,时刻监测状态。
医养结合可以满足老人从50岁到100岁的所有需求,医疗和养老在同一个机构完成,比如医养结合的怡园光熙长者公寓,公寓里的医生比医院更熟悉老人日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