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治未病宣传

治未病宣传

发布时间:2021-07-19 17:30:22

㈠ 什么叫“治未病”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
这里的“治”,并不单纯指医疗,还含有管理、整理、治理、研究等内容。
“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大致讲,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
一是“未病先防”,
二是“防微杜渐”,
三是“既病防变”。
它要求人们在平时就要防病,有了小病就要注意阻止其酿成大患,在病变来临之际要防止其进一步恶化,这样才能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具体说来,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平素养生,防病于先。毫无疑问,“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生。
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强调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在平时注意保养身体,从培养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袭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
防微杜渐,欲病救萌。
《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工救其萌芽。”
也就是说疾病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出现了某些征兆,或者是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
 我们知道,健康与疾病之间并没有一个截然的界限,中间可能存在一个“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在“第三状态”,尽管事实上体内已开始发生某些异常变化,但病象尚未显露,或虽有少数临床表现,却不足以据此确诊病症。
“第三状态”的前途有两种可能:或者向健康态转化,或者向疾病态转化。
中医“治未病”的任务就在于促进其向健康态转化。
临床上像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如头眩、肢麻、手颤等,如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以避免发病。
还有一些发作性疾患,如哮喘病,当出现先兆症状时,或在缓解期,预先采取措施,就可以阻止其发作。
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疾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这也属于“治未病”的内容。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讲到:“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
又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都是在强调疾病的早期治疗。
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正气受损不重,因此早期治疗很容易解决问题。
正像《医学源流论》所说:“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
疾病在早期即被治愈,就不会进一步发展、恶化。否则,等到病邪强盛、病情深重时再去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从根本意义上讲,人类医学应该是关于“健康”的学问,而不是关于“疾病”的学问。
治疗“已病”只是在疾病发生后不得已的应对措施,是“消极医学”;
而“治未病”,防患于未然才是积极主动的。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应该说是中、西医的共识。

㈡ 中医治未病理念是什么

“治未病”主要意思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疾病发生,若疾病已经产生,那么就及时治疗原发病,以免造成疾病恶化。患者存在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考虑有可能是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建议患者保持从组的睡眠,减少心理压力,注意饮食清淡。

㈢ 治未病理念及意义是什么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一、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二、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

三、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根据五脏(五行)之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从整体出发,预测原发脏的病变发展趋势,采取非针对“现脏病”的“隔二、隔三脏”预防性治疗,防止继发脏病的产生,杜绝疾病发展和传变。

治未病理念意义

为国民的健康护航

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而对于传染病,通过打断传染必须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导人们远离疾病。

降低医疗费用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国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防止医疗费用日趋高涨,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投资

㈣ 为什么要开展“治未病”工作“治未病”有什么好处

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则是让你不生病。“治未病”的初衷是希望能通过专业人员的个体化具体指导,告诉您不生病、少生病的办法,帮助您将身体维护在一个更好、更健康的状态。

㈤ 中医治未病

有两层意思。一是无病早防,不要到时候很被动。二是有病早治,不要小病拖成大病。

㈥ “治未病”的意义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不断蔓延。世界银行针对中国慢性病做的调查数据称,在今后的20年,4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会增长三倍......

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核心内容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中医有一种理念叫做“治未病”,其意义在于未病先防,疾病防变,病后防复,意思就是在没有得病的时候先进行预防,得病后防止发生病变,在治疗好疾病后防止复发。

而环境污染、生活快节奏、不良生活习惯使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代谢紊乱等现代病种已成为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

以自我保健为中心的养生法则告诉我们: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阶段,是治未病理论的精髓。可以说“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发挥着主导性作用。

3、降低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国民健康对社会的意义,不仅是提供发展基础、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单个患者,可以通过提高健康水平,增加一个个体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限与数量,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还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治疗花费,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

㈦ 现在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如何做到未病先治

可以做一个疾病早期筛查,秦皇岛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有个叫HRA的设备可以做。

㈧ 中医宣传的“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阅读全文

与治未病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世界杯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254
电子商务是理工科吗 浏览:715
市医师节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60
b2b电子商务平台选择调研 浏览:205
移动联通策划方案 浏览:408
策划部门内训方案 浏览:875
义乌市翠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74
信息化培训方案模板 浏览:481
诗词策划方案活动 浏览:543
小家电促销方案 浏览:527
百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786
军训培训通知方案 浏览:557
特百惠水杯的策划方案 浏览:192
电商运营平台策划方案 浏览:242
新进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444
文化志愿者培训评估方案 浏览:211
商品流通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浏览:3
澡堂促销活动稿件 浏览:468
上海淘趣电子商务公司怎么样 浏览:456
衣服直通车推广方案 浏览: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