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社区服务学生策划书

社区服务学生策划书

发布时间:2021-07-14 05:26:04

Ⅰ 学生社区服务活动有哪些

1、参与社区管理,参加义工等活动。协助村、居委会出墙报,开展协助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劳动,开展植绿护绿、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

2、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在社区开展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开展本地区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议;对本地区水环境污染的调查、分析和建议等。

3、发扬助人精神,在敬老院等地开展敬老爱幼活动,深入社区开展“送温暖,重晚情”活动。

4、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主要是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中小学生开展读书学习。

5、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6、普法宣传。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劳动法》,宣传与工人农民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等。

7、参加学校学生假期安全值班工作。

8、参加爱心义卖活动。

Ⅱ 跪求!!社区活动策划书应该怎么写

2002年8月

一、导 言

因为街道的大力支持,因为各位老师及同学的踊跃参与,因为社会各界的多方面努力,也因为近两个月来大家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我们首次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班控江街道实习小组的社区计划的出炉.首先我们应该感谢街道、居委及社区的指导和配合,有了你们的关注和帮助,令大家虽然酷暑炎炎,仍然豪情满怀。

上海市控江街道地处上海老区——杨浦区的中心地区,有人口高密度、人口老龄化、产业工人居多的传统老社区。面积2.15平方公里,8.9万常住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1.7万人,占总人口的19 %,残疾人1238名。近年来街道大力发展社区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本建立起如敬老院、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和体系。

我们这次社区计划主要结合街道“社区为人人,人人为社区”的社区理念,针对社区老龄人口的种种问题,采用社区过程介入、区域发展、社区照顾及自助互助、社区策划等模式开展工作,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加强社区凝聚力,敬老爱老。我们这一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从感性和理性上是居民开始思索与社区的关系、社区的需要、自己有没有意愿和能力为社区贡献;这种贡献可否被接受、自己可否从中获得满足感;让其明白社区里还有很多弱势群体需要他的贡献,通过这些活动对他们产生影响,成为社区建设的踊跃参与者,并争取建立一支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推动其长效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同时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发动起社区各个层面的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全方位地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融入社区,交到好朋友,得到娱乐等快乐和平常的经验。提神他们在思维和体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能力,使之有长远的意义,向社区共融迈进。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但是社区建设是个长期工程,我们相信控江街道的社区活动会持续下去,社区建设将更加完善,社区工作更加成功。再次感谢社区领导的支持!

二、相关中心概念

我们的社区活动中,有关理念部份提出两个中心概念:社区参与 (community participation)和融入社区(community integration).。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是指一个健康、较理想的社区(R.Warren,1972),是需要让居民有一份归属感,是社区的一份子,关注社区的需要/问题,并愿意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包括服务当志愿者,当社区领袖,向有关当局表达居民需要)改善社区的生活等。当居民能动员本身的资源,运用社区的优势时,我们会发觉社区内的生活可以有很大的改善。

我们这个活动着重的第一个层面(鼓励居民在社区担任志愿者, 向有需要的社群作出服务),我们着重参与者能体会社区的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及愿意为满足这些需要作出贡献,并在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因此,在整个活动中设计中,这些元素都尽量得到体现,例如:让参与者了解服务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长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作的贡献和对被服务者的帮助,并加以赞赏。另外,在过程中亦尽量让他们参与活动内容的设计和实施,培养他们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社区融入(community integration)倡导的是职业上和社区上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参与,尤其是弱势群体社区生活的参与,根据广泛化的法则,即是让残障、贫困、有缺陷的群体实实在在的亲自使用社区设施享受机构服务,同时参与社区生活建立与社区的自然关系。残障和无能人士通常较易从社区的主流生活中消失,他们不知晓社区建设新的方向和福利的设立,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性死亡”。所以,社区融入是评估人们是否积极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目 标

(一)倡导社区对老人家特别是孤老/残疾老人的关怀,提高孤老/残疾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提升单亲家庭青少年、精神病康复者、为老人服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及社区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社会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力;

(三)使单亲家庭青少年、精神病康复者、为老人服务志愿者等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锻炼和发展自我,树立或巩固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参与者

(一)街道敬老院住院老人,及社区孤老和残疾老人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和家长

(三)精神病康复者及其家庭的照顾者

(四)为7259家庭服务的社区志愿者

Ⅲ 怎样写社区服务策划书

2002年8月

一、导 言

因为街道的大力支持,因为各位老师及同学的踊跃参与,因为社会各界的多方面努力,也因为近两个月来大家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我们首次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班控江街道实习小组的社区计划的出炉.首先我们应该感谢街道、居委及社区的指导和配合,有了你们的关注和帮助,令大家虽然酷暑炎炎,仍然豪情满怀。

上海市控江街道地处上海老区——杨浦区的中心地区,有人口高密度、人口老龄化、产业工人居多的传统老社区。面积2.15平方公里,8.9万常住人口。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1.7万人,占总人口的19 %,残疾人1238名。近年来街道大力发展社区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本建立起如敬老院、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各种社会服务设施和体系。

我们这次社区计划主要结合街道“社区为人人,人人为社区”的社区理念,针对社区老龄人口的种种问题,采用社区过程介入、区域发展、社区照顾及自助互助、社区策划等模式开展工作,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加强社区凝聚力,敬老爱老。我们这一系列活动旨在提升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从感性和理性上是居民开始思索与社区的关系、社区的需要、自己有没有意愿和能力为社区贡献;这种贡献可否被接受、自己可否从中获得满足感;让其明白社区里还有很多弱势群体需要他的贡献,通过这些活动对他们产生影响,成为社区建设的踊跃参与者,并争取建立一支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推动其长效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同时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发动起社区各个层面的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全方位地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融入社区,交到好朋友,得到娱乐等快乐和平常的经验。提神他们在思维和体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能力,使之有长远的意义,向社区共融迈进。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但是社区建设是个长期工程,我们相信控江街道的社区活动会持续下去,社区建设将更加完善,社区工作更加成功。再次感谢社区领导的支持!

二、相关中心概念

我们的社区活动中,有关理念部份提出两个中心概念:社区参与 (community participation)和融入社区(community integration).。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是指一个健康、较理想的社区(R.Warren,1972),是需要让居民有一份归属感,是社区的一份子,关注社区的需要/问题,并愿意为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包括服务当志愿者,当社区领袖,向有关当局表达居民需要)改善社区的生活等。当居民能动员本身的资源,运用社区的优势时,我们会发觉社区内的生活可以有很大的改善。

我们这个活动着重的第一个层面(鼓励居民在社区担任志愿者, 向有需要的社群作出服务),我们着重参与者能体会社区的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及愿意为满足这些需要作出贡献,并在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因此,在整个活动中设计中,这些元素都尽量得到体现,例如:让参与者了解服务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长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作的贡献和对被服务者的帮助,并加以赞赏。另外,在过程中亦尽量让他们参与活动内容的设计和实施,培养他们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社区融入(community integration)倡导的是职业上和社区上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参与,尤其是弱势群体社区生活的参与,根据广泛化的法则,即是让残障、贫困、有缺陷的群体实实在在的亲自使用社区设施享受机构服务,同时参与社区生活建立与社区的自然关系。残障和无能人士通常较易从社区的主流生活中消失,他们不知晓社区建设新的方向和福利的设立,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性死亡”。所以,社区融入是评估人们是否积极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目 标

(一)倡导社区对老人家特别是孤老/残疾老人的关怀,提高孤老/残疾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提升单亲家庭青少年、精神病康复者、为老人服务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及社区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社会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力;

(三)使单亲家庭青少年、精神病康复者、为老人服务志愿者等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锻炼和发展自我,树立或巩固健康的生活态度。

四、参与者

(一)街道敬老院住院老人,及社区孤老和残疾老人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和家长

(三)精神病康复者及其家庭的照顾者

(四)为7259家庭服务的社区志愿者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Ⅳ 谁能给出一个中学生社区服务活动策划

你可以试试联系学校附近的敬老院或孤儿院(个人认为孤儿院难度太大~~不大适合中学生~~还是去老人院吧~~~),进行探访、慰问活动~~~给你一个普遍中学都会用的方案吧~~~是我以前组织志愿者去敬老院的活动方案~~~(只是借你参考哦~~)信息工程系团总支志愿服务方案 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按照共青团广州市委2009年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月”的通知,广州市****学校信息工程系团总支决定组织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学习雷锋、温暖人心、服务社会、提升自我”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雷锋、温暖人心、服务社会、提升自我
二、 活动时间:
2009年04月08日
三、 活动地点:
**镇敬老院
四、服务对象:
孤寡老人
五、
1)参与人员:
系志愿服务队
2)主办:信息工程系团总支
3)发起人:系志愿服务队队长 4)领队:**主任、**老师
六、活动内容与流程:
1)赠送物资、纪念品
2)陪伴老人家聊天、下棋、帮他们搞卫生
3)慰问那些默默照顾他们的工作人员、交流心得
七:活动要求:
1)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本次活动作为我系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将会高度关注,届时,须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使我系的志愿服务活动有领导、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 调查摸底,选准项目。针对服务对象做好调查,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志愿服务。
3) 自我规范,树立形象。我系在开展服务活动时,要统一着装、佩戴团徽,积极践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保持先进、提升自我”的宗旨。热心服务,树立良好形象,体现我系学子的良好风貌。
4) 扩大宣传,营造声势。就活动内容进行海报等宣传,成立系专属新闻宣传小组,以随时跟踪报导志愿活动的情况。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做好活动期间典型宣传,营造氛围,掀起学雷锋的新热潮。
八、附件:
1)参与人员名单、路途、路程介绍,行车路线
2)陪伴老人家时的注意事项
还有新闻稿和附件 信息工程系志愿队——服务江高敬老院 为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的发挥共青团和志愿服务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我系团总支决定发起组织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以“学雷锋、温暖人心,服务社会,提升自我”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活动。­ 4月8日,继开学初的义务活动,三月份的计算机维修志愿活动后,在吴多万主任和刘丽婉老师的带领下,我系志愿服务队与系团总支再次合作开展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为慰问老人家和那些默默照顾着他们的工作人员。活动中,干部们陪老人家下棋,散步,聊天,一起唱歌……还赠送了慰问品和纪念品,对于我们的到来,老人家们显得很意外,也很惊喜。由于干部们的热诚打动了他们,大家很快就打成了一片。­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干部们的热心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体现了我系学子的良好风貌。同时,为日后更好地开展活动,我系志愿服务队与院方达成共识。拟定日后定期向敬老院提供服务,并作为积极分子的入团考核之一。 ­ 我系志愿服务队将不断与系团总支、系学生会合作,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践行“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保持先进、提升自我”的宗旨。使我系志愿服务工作有领导,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附件:志愿者在陪伴老人时应注意什么 老年人最大的认知特点是:往事历历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几十年岁月的痕迹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中,过往的苦难与欢乐,让他们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这些成为支撑他们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眼前的人和事,他们却不太关注。
长期独居,加上过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经历,可能给老人留下了一些心理阴影。养老机构的一些老人往往性格孤僻,不容易相处。这就需要我们用加倍的爱心、热情和耐心,去温暖老人的心,取得他们的信任,更好地陪伴他们。那么,在探访、陪伴老人时,我们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爱心、耐心、细心,用心去交流。我们的态度要和蔼,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亲切。切记不要嫌弃孤寡老人甚至是临终老人,要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此外,老人一般都比较唠叨,一件事情可以说很久,对此,我们不要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要耐心地去倾听,时刻留意老人的变化,如冷、热、咳、渴等,以便能及时处理。不要让老人抬起头或远距离跟你谈话,我们应近距离俯身与老人交谈,这样老人能得到很好的重视,会感受到来自我们的平等对待、用心交流。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眼睛,视线不要游走不定,同时也可以摸着老人的手进行交谈。同时,有些老人耳背了,我们在交流时要大声点,但语气不能生硬、强烈。多数老人说话唠叨、含糊,这时,我们要善于倾听,要注意观察对方表情和反应,通过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的需要。
选择老人喜爱的话题。我们可以通过事先打听或在日后的相互接触中,了解老人的脾气、喜好,而后选择老人喜爱的话题,如谈谈家乡、饮食、年轻时的事、电视节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欢的话题,涉及到信仰或者生活习惯的问题,一定要尊重老人,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老人。也可以先多介绍一下自己,让老人在对我们有了一定了解后再展开话题。
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在与老人进行谈话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谈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绪突然变化的情况,这时,我们尽量不要劝说,先用手轻拍对方的手或肩膀以示安慰,稳定老人情绪,然后,尽快转移话题。在老人房间时,不要轻易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他物品。
真诚的肯定与赞赏。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也不例外。老人们同样喜欢被表扬、夸奖。所以,我们要适时地、真诚地赞美老人。老人一高兴,谈话的气氛就会活跃很多。
总之,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除了拥有爱心,需要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之外,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体会,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

阅读全文

与社区服务学生策划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旅游景区培训方案 浏览:981
奶粉捐赠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77
酒店技能培训考核方案 浏览:514
国企中高层培训方案 浏览:13
公司二十周年庆典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83
浪漫表白策划方案 浏览:986
电子商务平台税务 浏览:495
厂家促销活动方案范文大全 浏览:171
沙龙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19
杭州龙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46
壹鼎电子商务 浏览:955
永州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364
少儿才艺赛事策划方案 浏览:139
山东公社联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828
开展营销技巧培训的方案 浏览:238
2017员工消防培训方案 浏览:628
天桥区电子商务配送公司 浏览:753
江苏五光电子商务 浏览:989
策划方案的基本框架 浏览:75
生产车间技术方案培训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