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播站节目栏目策划书怎么写急求!
好搓。。抄这是脱口秀的栏目啊。袭
策划书没有固定的形式,你只要把这个栏目的主要内容清晰完整写出来就好了。比如播音员是谁。栏目稿件从哪里弄。然后放一个稿件的样稿。音乐要怎么播,是在音乐的间隙插播 还是用音乐作为背景自己和搭档对话。
还可以写写这个栏目的特点,会吸引那些人,对同学的校园生活有怎样的意义,之类之类的,这些都是锅边糊,不过你这个笑话也太不给力了= =
基本就是这些吧,要根据广播站的播音习惯来,因为不知道我们学校的方式和你们的是不是一样 所以也不是很清楚= = 但是脱口秀很难啊。
❷ 燃眉之急…跪求一份校园广播站的策划书(包括栏目简介,一周的节目安排,活动安排的目的)! 不胜感激
(这是范文,具体根据实际稍作改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服务广大师生员工,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加强广大师生的联系和交流,做好学校与学生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达到“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目标,本学期“校园之声”广播站特举办成员素质培训活动。活动分四个介段:
第一讲:口才与演讲
一、活动意义:通过培训,培养站员在口才与演讲方面的能力,加强语言锻炼,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增强自信。
二、活动时间:2011年3月日6:00
三、活动地点:校团委会议室
四、活动主讲人:团委老师沈涛
五、活动前准备:由广播站负责人负责参与活动成员的组织工作,宣传部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工作,团报记者负责采稿和摄像工作。
六、活动内容:纠正方言,口、舌部操,绕口令,演讲技巧以及演讲站姿等。
七、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活动引起全体播音员对口才与演讲的重视,做到日常用普通话交流,并用普通话进行广播。
第二讲小记者技能培训
一、活动意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新闻真实性原则。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积极主动地搜集材料。
二、活动时间:2011年3月日
三、活动地点:校团委会议室。
四、活动主讲人:团报主编陈艳玲
五、活动前准备:由广播站负责人负责参与活动成员的组织工作,团报记者负责采稿和摄像工作。
六、活动内容:采稿、赏析作品以及挑选材料
七、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活动培训站员采稿能力,保质保量完成新闻采写任务,提高站员审稿、选材能力。
第三讲执机
一、活动意义:保障各机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播音器材对于播音员来说就像士兵手里的武器,没有武器士兵无法作战,那么没有播音器材,即使播音员的水平再高也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认识、正确使用和维护好器材也尤其重要。
二、活动时间:2011年3月日
三、活动地点:“校园之声”广播站直播间。
四、活动主讲人:广播站副站长
五、活动前准备:由广播站负责人负责参与活动成员的组织工作,团报记者负责采稿和摄像工作
六、活动内容:播音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维护
七、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活动,让成员意识到播音器材的重要性以及学会怎样学会使用播音器材,做到爱护站内机器,注意安全用电,会简单处理一些机器故障。
第四讲作品朗读
一、活动意义:广播站是校园内传播文明知识的窗口,为更好促进广播站的发展,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我们须培训一支业务精的播音员。
二、活动时间:2011年3月日
三、活动地点:校团委会议室
四、活动主讲人:广播站副站长
五、活动前准备:由广播站负责人负责参与活动成员的组织工作,团报记者负责采稿和摄像工作。
六、活动内容:传达节目宗旨,结合各档节目情况讲解朗读技巧。
七、活动目的:通过此次活动,全体播音员应掌握播音技巧,提高播音质量,以积极健康的语音面貌吸引听众,传达节目宗旨。每挡节目主持人应突出主持个性,增强传播效果,达到与听众良好的交流。体现节目理念,代表广播站立场作好广播站形象的宣传任务。
通过次次活动,我相信,“校园之声”广播站在校团委的正确带领下,经过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广播站一定会越来越有朝气。广播站的成长是我们汗水的奠基;广播站的辉煌是我们齐心合力的结果:广播站的明天是我们的骄傲。
让我们展望未来,为广播站的明天共同努力!“校园之声”广播站
❸ 一档早间电台新闻节目策划该怎么写
节目来名称:XXXX
节目类自型:音乐、娱乐
节目时间:XX:XX--XX:XX
节目受众分析:XX岁以下年轻人,节目时间听节目的听众群是哪些,同时段其它是否有同类节目,有同类节目的如何保证自己节目更有竞争力
节目口号:(根据需要填写)
节目版头:包括总版头、副版头、节目宣传内容
节目内容:节目制作方向,环节设置,娱乐游戏节目,附带部分游戏形式内容
具体内容自己填~给个格式给你~
❹ 求一篇广播文案写作 800字。
800字,我才五年级 只能这样
《广播文案写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492
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总学时数:16学时 理论学时:16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
总学分: 1学分
选用教材:
《广播文案写作要领与范文》 岳海翔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年版
参考书目:
《电视文体写作》孔德明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年
一、课程说明
《广播文案写作》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学生了解广播文案的概念特点及写作方法,为今后所学的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本门课是专业基础课,会涉及到策划、广播、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学好本门课,需要大量专业性的知识作为铺垫,学生需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多看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然后对所看过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语言加以分析。通过这些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写新闻、去拍摄新闻,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二、学时分配
章 次 标 题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备 注
第一章 广播文案写作概述 4
第二章 广播新闻专稿写作 4
第三章 广播新闻评论写作 4
第四章 广播广告写作 4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广播文案写作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广播写作的特点,简要发展历程以及广播文案写作的主要类型。
教学基本要求:
主 要 内 容(知识点) 教 学 要 求 备 注
认识层次 讲授程度 特别要求
1.1广播文案写作的概念 了解 介绍
1.2广播文案写作的特点 了解 介绍
1.3广播文案写作的分类 了解 介绍
第二章 广播新闻专稿写作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广播新闻专稿的概念分类以及特点。通过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广播新闻写作的主要写作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主 要 内 容(知识点) 教 学 要 求 备 注
认识层次 讲授程度 特别要求
2-1广播新闻专稿的定义和分类 理解 一般讲授
2-2广播通讯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理解 一般讲授
2.3广播特写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理解 一般讲授
2.4广播专访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理解 一般讲授
2.5经典案例分析 掌握 重点讲授
第三章 广播新闻评论写作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广播新闻评论的概念分类以及特点。通过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广播新闻评论的主要写作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主 要 内 容(知识点) 教 学 要 求 备 注
认识层次 讲授程度 特别要求
3-1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掌握 重点讲授
3.2广播新闻评论写作的要素 理解 一般讲授
3.3经典案例分析 理解 一般讲授
第四章 广播广告写作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广播广告的概念分类以及特点。通过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广播广告的主要写作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主 要 内 容(知识点) 教 学 要 求 备 注
认识层次 讲授程度 特别要求
4-1广播广告文案的结构 理解 一般讲授
4.2广播广告文案的写作要求 掌握 重点讲授
4.3广播广告文案的文体形式 理解 一般讲授
4.4经典案例分析 理解 一般讲授
❺ 请问电台广播策划书怎么写那
楼上的朋复友 真搞笑,您这是制给哪里提供策划啊??
节目策划可不是这样的顺序!
你想要什么样的策划啊? 给我你的邮箱,发你一个,作参考。
别忘了 说声谢谢啊!!
节目策划,要有节目的标题、节目的受众方向(或者节目的趋向)、还要有节目的目的(所谓的方针)最后要有节目的整个流程。其中包括,开场、窜词,背景音乐、结尾等等! 形式不同,内容也不同,风格也不同
❻ 广播节目的策划怎么写呢
广播节目策划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也具有很大的争议,一般认为“新闻中不能也不应该出现策划”⑤,不过隐性采访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采访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时具有相当的危险性,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前都要进行先期合理的策划和准备,也就是这里我所说的电视新闻策划。
隐性采访中的电视新闻策划一般分为两个部分,选题的策划和采访策划。
选题是电视新闻的关键,选题自身的质量和选题的可操作性决定着新闻节目的质量。在选题策划上,可以引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提出的取舍选题“三原则”: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⑥而涉及个人的隐私权问题的主要在于群众关心和普遍存在两个原则上,策划者如果不得已需要动用隐性采访,首先要清楚以下几点:(1)被采访对象有没有违法,法律保护个人隐私,但是不保护犯罪。以通过隐性采访报道的强奸案为例,违法者原则上应该可以报道,但受害者没有违法,其姓名、住址就不宜报道。(2)被采访对象是否公众人物,就享受隐私权的范围而言,公众人物要明显小于非公众人物,这也是舆论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一些党政高级官员的隐私,一般都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加强对他们的监督也是理所当然的(3)采访场合是否公开化。如果采访场合是公开的,尽管采用的是隐蔽的采访手段,报道不应该被视为侵害隐私权。根据《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如果秘密闯入私宅进行偷拍偷录就会被认为是违法。
《焦点访谈》在2001年1月至4月,正好是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期间播出的《违法收缴违民心》、《触目惊心注水肉》、《谁给私盐开绿灯》等通过隐性采访制作的节目,不仅符合了“三原则”,也没有侵犯个人的隐私,反映的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得问题迅速的得到解决,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可见,选题的策划是必要的。2002年暑假我曾实习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栏目,参与合作完成一条隐性采访的电视片《怨女》,亲身体验了一回电视新闻中的隐性采访。当时一个来自江宁的女孩哭哭啼啼的给我还有带我的实习老师讲述了她的故事,她被她男朋友抛弃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做了三次人流,最后分手后还拿了那个女孩三千块钱,去问他要却以没有钱为借口不还。当时我们很愤怒,决定做这条片子,用那个女孩的话来说是:“我想通过这个节目让别的女孩不要上当受骗。”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也很强烈,虽然说在选题的把握上这条新闻做的是成功的,不过对于应不应该用有没有必要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还是有很大的争议的。毕竟该男子的行为还只是在道德的范围内,并没有违法,所以针对这样的素材,隐性采访还是应该慎用。
最后进行隐性采访时还要注意不可泄露国家机密,我国《保密法》第20条规定:“报刊、书籍、地图、图文资料、声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以及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电影的制作和播放,应当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家秘密”。
采访策划是为了更好的获得现场画面和同期声,需要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策划出最佳采访方案。隐性采访中,采访策划一是为了降低危险度,二则是避免发生侵害隐私权的官司。要做到后者,关键的是要注意两点:首先,充分准备好特定的隐性采访工具,经常使用的包括微型摄像机、无线话筒、超长焦镜头以及记者的乔装工具等。《国家安全法》21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这就是说,隐性采访只能使用专用的新闻摄录设备,而不能使用专用的间谍器材。其次,采访前最好先与当地的公安、工商、海关等相应执法部门联系配合其行动,更能从法律上保障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
还值得一谈的就是涉入式隐性采访中,记者也可以以普通人的面目出现,或者含糊其辞地以一些人人都可以具有的身份,例如过路人、顾客之类来掩盖记者的真实身份。但是记者假冒身份不能超越法律的界限,诸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工作人员、警察、法官、检察官、工商、税务、军人等身份、职务是国家法律规定不得假冒的,如果假冒要负法律责任的。而且,记者在进行隐性采访时,更不能违法,比如暗访社会色情服务问题时,就不能亲历“三陪”后再进行报道,记者有舆论监督的权利,但是同样也要接受社会的监督。
参考资料:http://cdj31.blogdriver.com/cdj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