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乙脑卡通宣传

乙脑卡通宣传

发布时间:2021-07-03 19:33:06

㈠ 全国儿童疫苗接种宣传日有什么意义接种疫苗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全国儿童疫苗接种宣传日

80年代后,我国政府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并积极开展工作。 为了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让我们的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也就是说给宝宝接种疫苗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去保护孩子避免受到感染疾病的安全有效措施。我国的免费疫苗接种的种类是有卡介苗,甲肝,乙肝,百白破等等十几种的。

㈡ 流行性乙型脑炎宣传稿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在7 ̄9月之间流行。 传染源为病人和动物(猪、牛、羊、马、狗、鸡等),通过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播给健康人而发病。 潜伏期10 ̄14天。病人常突然起病,有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约经3 ̄4天,病情加重,体温高达30 ̄40度以上,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惊厥;呼吸变浅、变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颈项强直、肢体强直性瘫痪,甚至角弓反张。严重者可死亡。发病后7 ̄10天左右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少数人在病愈后可留有智力减退、失语、痴呆、瘫痪等后遗症。 本病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以及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㈢ 幼儿园疾病预防宣传语

(一)免疫规划 1.接种十三苗,预防十四病 2.开展免疫规划,保障人民健康 3.宝宝只生一个好,预防接种不可少 4.爸爸妈妈要记牢,孩子及时种疫苗 5.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是国家的公共卫生政策 6.做好儿童免疫规划服务是医务工作者承担的职责 7.完成儿童免疫规划接种是每位家长应尽的义务 8.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9.我省儿童免疫规划扩容工作在今年七月一日正式开始 10.疫苗分成两大类,一类疫苗不收费 1 1.坚持强化免疫,巩固无脊灰成果 1 2.消除麻疹,控制乙肝 1 3.流脑乙脑危害大,接种疫苗都不怕 1 4.儿童容易得甲肝,接种疫苗保平安 1 5.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1 6.让每个孩子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1 7.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1 8.乙肝疫苗,献给新生命的爱 1 9.接种麻腮风疫苗,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20.国家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2 1.扩大免疫规划,造福子孙后代 2 2.适龄儿童在接种单位均可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二)艾滋病 1.正确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和性病 2.与艾滋病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3.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可以到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得到免费的检测和治疗药物 4.各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免费提供艾滋病咨询和抗体检测 (三)急性传染病 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四)肺结核病 1.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3.怀疑得了肺结核,应到当地疾控中心免费检查和治疗 4.只要坚持正规治疗,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 5.结核病——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实行归口管理,有效控制结核病 6.依法控制结核病,防止结核病蔓延 7.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结核病 8.积极发现、治愈肺结核病人 9.遏制结核 消除贫困 10、防治结核 造福人民 1 1、控制结核病 让每一次呼吸更健康 1 2、防治结核,早诊早治 1 3、结核流行广泛,控制从我做起

㈣ 4,25计划免疫宣传日资料

一、孩子在预防接种前家长应该做什么
在孩子临接种疫苗前家长应做五件事:
1.准备好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孩子打预防针时必须带上《预防接种证》,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2.掌握孩子的健康情况,注意近几天有无发热、拉肚子、咳嗽等,有没有接触过正患传染病的人,以便告诉医生作参考。因为发热等常表示孩子正在患病,接触了传染病人可能被传染,此时打预防针可能会加重孩子原有的病情。此外,孩子如果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癫痫病(俗称“羊癫风”),或者发生过惊厥等,一定要告诉医生,让医生决定能否打针。
3.了解这次要接种的是什么疫苗,以及这种疫苗的作用性质。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后出现了发高热、抽搐、尖叫等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都要告诉医生。
4.要给孩子洗净手臂。冬天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既便于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5.饥饿和过度疲劳时接种,容易发生晕针,所以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
二、儿童为何要进行预防接种
孩子出生离开母体,也就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虽然有母亲通过胎盘、脐带传给的抵抗力,但由于出生后断了供应,天天消耗,这样先天性的抵抗力下降,到孩子6个月后就几乎没有了。而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受细菌、病毒侵犯的机会增多,很容易患病。有育儿经验的妇女都知道,孩子满半岁后容易发热、感冒、拉肚子等就是这个道现。要抵抗细菌、病毒的侵犯.特别是防止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危及生命的传染病的发生,如小儿麻痹症、白喉、百日咳、麻疹、乙型肝炎、结核病等,就必须让孩子自身尽早产生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接种就是把能使人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的疫苗接种于人体。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后,就会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的免疫力,这样就不会得相应的传染病了。
三、接触传染病人后再打预防针 ------还能不能起作用 ?
在幼儿园、学校里发生了传染病,以前打过这种传染病预防针的人问题不大,可是有些没有打过预防针的人而又偏偏接触了传染病人,怎么办呢?此时再打预防针还能起到预防作用吗?对这个问题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作具体分析,有的打了能起预防作用,有的打了不但不能预防,反而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一方面,人体从接种疫苗时起,一般在1周后开始产生抵抗力,逐渐发挥预防作用,但不同的疫苗接种后对人产生作用的时间有快有慢。另一方面,任何传染病从接触病人到发病总要间隔一段时间,这叫作传染病的“潜伏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有的2~3天,有的1~2周或更长。因此,凡疫苗起作用快,而潜伏期又稍长一点的传染病,接触病人后尽快接种疫苗还能起到预防作用,这种接种叫“应急接种”。如在接触麻疹、白喉、小儿麻痹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病人后进行应急接种,就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没有传染上的可不再受染,已传染上的可减轻病情。但如果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潜伏期中用乙脑疫苗作应急接种,倒有可能诱发乙脑。此外卡介苗、百日咳菌苗也不能作应急接种。
四、哪些儿童不宜或应暂缓进行预防接种
有下列情况的儿童不宜或暂缓预防接种。
1.发热的儿童。发热是孩子患病的表现,此时再打预防针会使原有疾病加重,或使打针后的反应加重,应等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接种疫苗。
2.已传染上了某些传染病还未发作,或刚患过传染病还未完全恢复的孩子,应暂缓接种疫苗。此时打预防针可能促使潜伏的疾病发病,或是影响孩子对刚患过的传染病产生抵抗力。
3.曾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或经常长风疙瘩(寻麻疹)、哮喘等过敏体质者,打预防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也不宜接种疫苗。
4.有些孩子严重营养不良或有免疫缺陷,表现为身体特别虚弱,易患病,还有些孩子患严重的佝偻病,也不宜接种
5.有慢性疾病,如心脏、肝脏、肾脏疾病的孩子,预防注射可能加重原有病情,因此不宜接种。
6.大脑发育不全,或有惊厥史,或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接种乙型脑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可能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因此接种疫苗时应仔细看说明书,注意哪些预防针不能打。
7.拉肚子的儿童应等病好后再服小儿麻痹糖丸疫苗。腹泻会影响疫苗在肠道的停留,使机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抵抗力。在近一个半月内打过丙种球蛋白针的孩子要推迟接种卡介苗、麻疹疫苗和小儿麻痹糖丸疫苗,以免干扰抵抗力的产生。
五、预防接种后会出现哪些反应
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都是安全的。然而,由于预防接种的目的是要让人体产生抵抗力,在刺激抵抗力产生的过程中,身体常会出现一些反应。一般说来,这些反应很轻微,时间很短暂,不会对身体产生大的危害。一般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局部反应:某些人在打预防针的第2~3天,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并有疼痛。红肿一般有5分硬币大小,少数人红肿范围比墨水瓶盖还大一点,个别人甚至有鸡蛋大,腋下淋巴结可肿大。这些反应在2~3天内消退,很少持续4天以上。但卡介苗接种却例外,一般卡介苗接种后2~3周,接种部位出现花生米大小的红肿硬结,随后中心部位逐渐软化,形成小脓疱.破溃后结痂,这个疤叫“卡疤”,是卡介苗接种成功的一种表现,整个过程要持续2~3个月。
全身反应:部分人在打预防针后发热,一般在38℃左右,少数热度高一点,但很少超过39℃后。在发热时,有些孩于不想吃奶,哭闹,或是打不起精神,要睡觉等,一般1~2天就好了。

㈤ 2011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宣传资料

九十年代以来,每年选定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当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主题,尤其是紧紧围绕WHO“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行动纲领的要求,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每一年主题的确立对全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普及计划免疫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也使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计划免疫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使全国儿童获得高水平的免疫种率成为现实,为保护儿童健康、造福子孙后代,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简介
九十年代以来,每年选定一个重点内容作为当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的主题,尤其是紧紧围绕WHO“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行动纲领的要求,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作为“巩固和发展我国计划免疫工作成果,保护儿童健康”的一项重要目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每一年主题的确立对全国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普及计划免疫和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也使每个儿童家长了解并深深体会到“计划免疫是每个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活动”使全国儿童获得高水平的免疫种率成为现实,为保护儿童健康、造福子孙后代,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编辑本段“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的由来
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
世界卫生组织
80年代后,我国政府积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Expanded Progrrammeon Immunization)并积极开展工作。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为了加强对该工作的组织实施,进一步提高影响力度,促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地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确定,成立了全国计划免疫协调领导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
至此,我国已建立了完善的免疫接种程序: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在婴儿1周岁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础免疫。
编辑本段计划免疫宣传日-“三个85”
1989年3月,经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审,确认我国已按期实现了以省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1991年3月经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审,我国已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1996年3月经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审,我国已实现了以乡为单位的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
编辑本段计划免疫宣传日-86年计划免疫程序
计划免疫主要是对一周岁儿童进行卡介苗、脊灰疫苗(糖丸)、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及以后的加强免疫。
编辑本段计划免疫宣传日-扩大免疫规划程序
自2008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以下计划免疫程序,实施扩大儿童免疫规划: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各口服脊灰疫苗(液体)1剂次,4周岁口服脊灰疫苗(糖丸)1剂次。 4、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7、麻腮风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24月龄时接种。 8、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9、A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6—18月龄时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为3个月。 10、A+C群流脑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3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11、甲肝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18月龄时接种。在部分试点地区使用甲肝灭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18月龄和24—30月龄时各接种1剂次。 上述程序为常规疫苗免疫程序,不包括应急接种和强化免疫。
编辑本段计划免疫宣传日-历年宣传日主题
1990年第4届主题 使全国免疫接种率达到85%以上 1991年第5届主题:儿童的权利与机会——免疫、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2年第6届主题:消灭脊髓灰质炎,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保护儿童健康 1993年第7届主题:社会参与——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4年第8届主题:1995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1995年第9届主题:无脊髓灰质炎世界 1996年第10届主题:普及儿童免疫,向孩子们献出一片爱心 1997年第11届主题:让每一个未免疫的儿童得到免疫 1998年第12届主题:免疫——孩子健康与家庭幸福 1999年第13届主题:乙肝——健康的大敌,疫苗——预防的武器 2000年第14届主题:免疫——关注流动人口中的儿童 2001年第15届主题: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 2002年第16届主题:为了孩子健康注射乙肝疫苗 2003年第17届主题:乙肝疫苗--献给新生命的爱 2004年第18届主题:免疫接种,预防乙肝 2005年第19届主题: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儿童健康 2006年第20届主题: 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关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 2007年第21届主题: 让每个儿童都能按时接种疫苗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2008年第22届主题: 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2009年第23届主题: 及时接种疫苗,人人享有健康 2010年第24届主题: 消除麻疹,控制乙肝,你我共参与 2011年第25届主题:接种疫苗,宝宝健康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开放分类:
儿童,医学,传染病,纪念日,预防

㈥ 预防流脑和乙脑教学反思

在开学之际要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一次预防流脑的知识宣传;要注意进行湿式大扫除,避免扬尘;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课间要开窗通风,教室每天开窗通风要达到4次以上,每次不少于10分钟;下课时要求学生去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学校尽量减少或取缔长时间的集会或大班授课

㈦ 2012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

儿童预防接种宣传资料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疫苗分为两大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应按规定接种;二类疫苗是自费并自愿接种的。2007年,儿童免费疫苗的种类及可预防的疾病被进一步扩展,目前通过接种免费疫苗可以预防12种疾病。
各地提供免费接种的疫苗可能略有不同,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按照国家规定,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就要建立预防接种证,并要长期保存。给孩子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都要检查预防接种证。还有,一定要到有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合格资质的接种单位去接种疫苗。
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和相对应的疫苗
疫苗可预防
传染病 疫苗种类
结核病 卡介苗
乙型肝炎 乙肝疫苗
甲型肝炎 甲肝减毒活疫苗、甲肝灭活疫苗
百日咳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
白喉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破伤风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脊髓灰质炎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麻疹 麻疹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风疹 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
腮腺炎 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麻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
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接种脊灰疫苗需注意哪些问题
人体感染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后,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仅有极少数感染者,由于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脊髓灰质炎,会导致肌肉麻痹,俗称“小儿麻痹症”。
儿童服用脊灰疫苗(俗称小儿麻痹症糖丸),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手段。满2、3、4月龄的儿童,各服糖丸一粒,一岁以内共服3次,满4岁再服一粒。糖丸采用直接口/嚼服或溶于凉开水送服,服苗后半小时内不要喝热水及哺乳,以免降低疫苗活性。
目前,我国是无脊髓灰质炎病例的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然有脊灰流行,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等国家仍然有脊灰的暴发流行,发生输入性病例的危险始终存在,因此各个国家仍旧对适龄儿童接种脊灰疫苗,直至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让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再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感染乙脑病毒所致。乙脑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猪是乙脑最重要的传染源。蚊子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猪后,再去叮人,可以造成乙脑在人群中的传播。乙脑常见症状是发热、头疼、喷射性呕吐等,病死率高达5%~35%,约30%的幸存者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有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
给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2008年起,我国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儿童要及时全程接种乙脑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2针,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接种;灭活疫苗接种全程共打4针,分别在8月龄打2针(间隔7~10天打第2针),2周岁、6周岁各接种1针。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也最好在来流行区前1个月完成接种。另外,除了接种乙脑疫苗,还要积极灭蚊、防蚊,预防乙脑传播。
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
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几乎所有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㈧ 健康教育宣传版面内容有哪些

健康教育 内容还是比较多 看你需要做哪方面的?
比如一般常识性的:

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问卷

一、健康知识题:(可多选)
1、创卫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简称,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B )
A、创卫能加强城市管理,加快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B、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卫生文明素质。
2、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要求市民做到的卫生行为有?( ABCD )
A、不乱倒垃圾,不乱排污水。
B、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C、不乱拉乱挂,不乱画乱贴,不乱堆乱放、不占道经营。
D、做好“门前屋后三包”工作。
3、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ABC )
A、吸烟;酗酒,不安全性行为。
B、高血压;高胆固醇及肥胖。
C、不洁饮水,缺少公共卫生条件。
4、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ABD )
A、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
B、经常锻炼,劳逸适度,生活规律。
C、经常通宵打麻将和娱乐。
D、拒绝毒品和性乱。
5、保持居室卫生正确的做法有哪些?( ABC )
A、经常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洁净、新鲜。
B、厨房要使用排油烟机、厕所要安装排风扇。
C、不要在室内吸烟,尤其不要卧室吸烟。
6、文明病就是“五病综合征”,指的是?(AB )
A、肥胖、糖尿病。
B、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
7、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有?( ABC )
A、生活有规律,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
B、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控制饮食,防止肥胖。
C、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8、怎样预防糖尿病?( ABC )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
B、肥胖和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的成年人要定期检查血糖。
C、肥胖者要节制饮食,减肥、控制体重,多吃新鲜蔬菜。
9、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导致哪些健康损害?( ABC )
A、会引起肺部、心血管、肠胃道的疾病和多种肿瘤。
B、会加重糖尿病。
C、容易引起老年性痴呆等常见症。
10、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C )
A、输血、性接触。
B、哺乳、静脉吸毒。
C、蚊虫叮咬、握手、拥抱、同吃、同饮等日常生活接触。
11、预防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AC )
A、少去公共场所,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B、外出戴好口罩,在家时关好门窗。
C、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
12、犬伤后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是?( ABC )
A、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B、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C、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13、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A )
A、喝开水、吃熟食、冼净手
B、勤锻炼、多营养、休息好
C、营养、保暖、通风
14、苍蝇容易传播哪些疾病?( B )
A、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
B、细菌性痢疾、伤寒。
C、流感。
15、蚊子容易传播疾病?(ABC )
A、乙脑 B、疟疾 C、丝虫病
16、老鼠能传播哪些疾病?(ABC )
A、鼠疫 B、钩端螺旋体病 C、流行性出血热
17、蟑螂能传播哪些疾病?(ABC )
A、痢疾 B、伤寒 C、蛔虫病
18、关于冰箱长期保存食品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C )
A、低温下细菌仍可缓慢繁殖而引起食品腐败变质。
B、油脂等食品在低温下仍能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
C、低温下可以保持无菌状态,食品不会变质。
19、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主要是为了预防?( A )
A、肠道传播病。 B、呼吸道传播病。 C、血源性疾病。
20、餐具消毒有五种:蒸汽消毒、煮沸消毒、红外线消毒、药物消毒、电热消毒。用煮沸消毒法消毒餐具应该几分钟?( B )
A、3-5分钟。 B、10-15分钟。 C、半小时。

二、请选择您和你的家庭能做到的健康行为
(做到打“√”、做不到打“×”)
1、学习卫生保健知识、有保健书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2、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吸烟、不酗酒;
3、有病及早就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饭前便后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5、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6、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晒被褥,保持服装整洁;
7、每天进行一次身体锻炼;
8、尊重科学,遵守市民道德公约。
9、积极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
10、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事故。
11、注意营养搭配,生熟食品分开,至少有两个菜板、两把菜刀;
12、家庭备有常用消毒剂,餐具定期消毒;
13、经常通过广播、电视、卫生科普报刊等学习卫生知识,不断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14、居室整洁,无蜘蛛网、灰尘、油污、窗明几净,用品摆放整齐;
15、室内空气新鲜,无异味,无蚊、蝇、老鼠、蟑螂等;
16、厨房有良好的排烟、排气和通风设施;
17、厨房内灶具、碗筷干净,物品存放整齐,地面保护清洁,冰箱生熟食品分开;
18、厕所无臭、无蝇、便池无尿垢,地面、门窗、墙壁、灯具、洗手盆池整洁;
19、根据计划免疫要求,按时让孩子接受预防接种。
20、阳台整洁,封闭规范,不乱堆杂物

㈨ 我儿子打了乙脑减毒活疫苗,医生说不用再打乙脑灭火疫苗了,是这样吗为什么

灭活疫苗就是免费疫苗。而减毒疫苗效果相对好一点。这两种疫苗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任选一种来接种的。

阅读全文

与乙脑卡通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商务培训班多少钱 浏览:798
部门培训安排方案 浏览:654
药店户外促销活动查处 浏览:525
社区文明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85
关于培训街道电子商务发展方案 浏览:736
眼镜店新店开业活动促销方案 浏览:354
金可澳电子商务 浏览:914
电子商务服务哪家好 浏览:727
全国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培训收费 浏览:658
商场七一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978
蓝紫色婚礼策划方案 浏览:406
青年成长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浏览:931
房地产周年庆暖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89
熟肉制品营销方案 浏览:748
课程辅助活动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314
餐饮2017全年营销方案6 浏览:347
2017班主任培训方案 浏览:572
体彩店如何做营销方案 浏览:648
银行成立6周年的营销方案 浏览:588
亲子网络阅读策划方案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