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市原宣传部部长是谁
周清源先生
❷ 夏衍的代表作
夏衍(1900年10月30日-1995年2月6日),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祖籍河南开封,生于浙江省余杭县彭埠镇严家弄,毕业于浙江省立甲重工业学校(浙江理工大学前身)。[1]中国著名文学、 电影、 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 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早年参加五四运动,编辑进步刊物《浙江新潮》。从浙江省立甲重工业学校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入明治专门学校学电工技术。留学期间接触日本共产党,参加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化运动。1927年夏衍被日本驱逐回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夏衍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建国后历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日友协会长、中顾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
1994年,夏衍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第一批藏书2800册。[2]10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著作有:《心防》《法西斯细菌》。话剧剧本有:《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出版的选集有:《夏衍剧作选》《夏衍选集》。报告文学:《包身工》。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狂流》《春蚕》《祝福》《林家铺子》等。[3]
中文名
夏衍
外文名
Xia Yan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余杭县
揭秘第四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会成员
人物生平
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三十日(农历九月初八),出生于浙江省仁和县(后属杭县)严家弄27号。
❸ 夏衍创作的剧本有哪些
夏衍在我国电影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改编过的剧本有很多,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夏衍作为中国三十年代开始的左翼戏剧运动的先驱者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对中国现代话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无论从戏剧的表现内容,还是戏剧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都在对 “ 五四”以来中国话剧优秀传统继承的基础之上, 进行了许多开艺术先河的创造性探索, 营造了自己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
❹ 上海市委宣传部周军现任什么职务
1968-1972年先后在吉林前郭抄,农安农村。
1975年毕业于原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1982年至1989年赴日本学习科学,九州大学,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博士生奖学金出国留学后。回国后,任教于数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后
1989
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2年晋升为教授。
1993年被评为教授。
1997年被批准为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学科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1993年,他到加拿大纽芬兰考察大学的一年。
1997年以一桥大学1998学教授。
2001年,他去拜访新加坡研究的国立大学。
自1991年以来,一直担任数学系东北师范大学副总裁,执行副总裁,1998年至2012年4月19日总统副主任,,。
❺ 夏征农担任过什么职务
夏征农(1904.01.31~2008.10.04)江西省丰城市人。夏光庭(夏远)40世孙。金陵大学肄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左联。曾任新四军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共苏中四地委宣传部部长、苏中公学校长、苏中建设大学副校长、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文联主席,《中国大网络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总编,《辞海》主编。
❻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是什么级别了
中央直辖市,市委宣传部的级别是正厅级,而宣传部的副部长是副厅级
❼ 沈姓名人有哪些
1、沈万三
沈万三(生卒年不详),本名沈富或者沈秀,字仲荣,号万山,浙江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元末明初富豪,商人沈佑的儿子。
元朝末年,随父迁徙到周庄,以躬耕起家。帮助商人陆道源理财,取得巨资。全力开展贸易活动,迅速成为“资产巨万、田产逾吴下”的江南第一富豪。流寓南京、苏州、吴江等地,名遍天下。
洪武初年,捐资重修长城和南京城,受到明太祖猜忌,充军发配云南。流放期间,他在茶马古道再次经商,重获生机。洪武十二年,去世,安葬于周庄银子浜。
❽ 孙轶青的个人简历
孙轶青(1922—2009),山东乐陵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1922年3月14日出生于山东省乐陵市,1938年12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沧县县委书记、冀鲁边区地委秘书长兼宣传部副部长,东光县县委书记、共青团清河地委书记。1950年起历任共青团上海市委常委兼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总编辑等职。1962年4月任共青团中央常委兼《中国青年报》社社长、总编辑。1964年任全国青联副主席。1972年任《北京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负责人。1976年10月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1980年1月起,历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常务副局长、文化部党组成员兼文物局局长。1983年6月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1984年4月任全国政协机关党组成员。
2009年3月17日,孙轶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❾ 张春站的历史
[张春桥](1917—)山东巨野人。1931年至1934年在济南正谊中学读书。1933年春参与发起成立华蒂社,成为国民党复兴社的外围组织。1935年5月到上海,从事文化写作。其间曾同国民党中统特务有过联系。1937年9月返回济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到达延安。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隐瞒个人加入反动组织的历史。此后从事革命的宣传文化工作。曾在晋察冀解放区先后担任《晋察冀日报》和《石门日报》主编。1949年随军南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上海市委常务委员、宣传部部长、上海市委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1958年发表《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一文,宣传“左”倾思想。1965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分管宣传文化工作。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时起,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67年初伙同姚文元、王洪文制造上海“一月风暴”,在全国刮起夺权风。此后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等职。1975年1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被选为中共九、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他伙同江青等组织领导反革命集团,疯狂地进行夺取党和国家领导权的活动,煽动打倒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挑动武斗,残酷迫害老干部,制造一系列冤假错案,是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1976年10月,被中共中央隔离审查。1977年7月经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被永远开除党籍,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983年1月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原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