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21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你知道记者节的由来是什么吗
第21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你知道记者节的由来是什么吗?
2020年11月8日是中国第21个记者节,长期以来,新闻媒体从业者用温暖的文字和感人的影像传递人间真情。记者从业人员一年365天几乎没有完整的假期,他们冲锋在一线,给人民群众们带来事实真相,这也是一个高危行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遇到危险,但是他们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这份敬业精神,值得我们为之敬仰。
❷ 中国记者节,对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个人认为对于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意味着他们在被社会重视、被社会所去需要、被社会所尊重。中国记者节对于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不一样的节日。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节日。因为有了这个节日我们才能够更加的体会到记者的艰辛,才能够更加体会到记者的不容易。
有一句话叫做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对于从事记者的工作人员来说的确就是这样。这句话很好的诠释了记者一生的工作全是在为人民奉献着。他们没有假期。只要哪里有一丁点新闻出现,那么记者就必须要马上赶到现场出发地。因为每天都是不确定的。每天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记者的工作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为有了中国记者节的存在,让记者们能够感受到他们身上背负着不一样的使命,他们是一个神圣又伟大的职业。他们的存在对于我们整个社会而言都是意义非凡的。所以中国记者节有必要继续延迟下去。因为有了这个节日,我们才能够感受到中国记者的艰辛,才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还能够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也是被我们所去需要的。
❸ 第18个记者节主题是什么
第十八个记者节,如约而至,又正值中国记协80华诞。在这个属于全国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里,没有被额外赋予的闲适假期,没有被刻意调慢的工作节奏,惟有心中热忱和匆匆步履一如往昔。历史车轮正隆隆作响、时代画卷已晕开华彩,新闻工作者肩头又多了新的职责担当——做一名称职的新时代记录者和传播者。
党的新闻工作者是伟大时代的见证人。在烽火硝烟中,电波里“红色中华”的呼号坚定着胜利的信心。靠着“一部半电台”在江西瑞金一间土坯房里,向世界宣告一个新的红色政权的诞生。从《中国的西北角》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在大海中永生》……时代的凯歌靠忠诚谱成,历史的草稿由热血写就。
未来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要记录的,是一个进入新时代的中国。
挺立新时代潮头、怀揣更美好期许,我们愿与全国新闻工作者共勉:激扬文字、凝聚进步力量,奋笔疾书、讲好中国故事,为新时代放歌,为新征程鼓劲!
❹ 记者节是几月几日
11月8日。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
1999年9月18日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2000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的请示,同意将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1月8日也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七十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为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确定中国记协的成立日为记者节的日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❺ 今年是第二十一个记者节,记者节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今年是2020年,是第21个记者节了。第21个记者节也引得网友纷纷热议。既有网友好奇,记者节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按照第21个记者节的时间往前推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记者节的设立应该是在1999年。首先,那个时候的社会经济条件、信息技术其实还远没有今天这么发达,那时候的记者奔波于各个地方,为世界的信息流通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为了感恩记者的巨大贡献,于是便设立了记者节。其次,1999年及往前的年代,其实记者这个职业并不是太受社会尊重,于是人们为了让这个危险的职业得到应有的尊重,于是便设立了记者节,以提醒人们要尊重这个职业。
❻ 2020年是中国第多少个记者节为什么有庆祝第36个记者节呢
2020年是中国第21个记者节,在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设立记者节,既有敬意也有鞭策,但更多的是体现出了政府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重视。虽然今天是记者的节日,但是,它却是个没有假期的节日,众多新闻人仍处在奔赴现场的路上,并且一直都会在路上。
(6)第21个记者节宣传部长扩展阅读:
其实记者节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因当时没有确定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中国记协于2000年1月25日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专家经过科学论证;
报经总理、各位副总理圈阅并征得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意见后,国务院于2000年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❼ 记者节是哪天
2003年11月8日是新中国第四个"记者节"。这个75万新闻工作者的节日是这样产生的。
1999年9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以国务院第270号令公布了重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提到"记者节"是一个不放假的全国性节日。《办法》颁布后,在新闻界立即引起强烈反响,9月19日一早,全国各地的新闻工作者纷纷给中国记协打来电话,询问"记者节"的情况,希望确定这一节日的具体日期,并提出了不少建议。中国记协是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自己的组织、记者之家,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代表新闻工作者的利益,帮助新闻工作者弄清楚"记者节"的具体时间是记协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记协书记处的领导下,我们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发现解放前我国有一个"记者节"。
据史料记载,1933年1月,江苏《江声日报》经理兼主笔刘煜生以"宣传共产"的罪名被杀害,随后上海《申报》披载了其被害的消息,在当时新闻界引起震动,强烈要求国民党当局"开放舆论,保障人权"。在强大的声势下,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9月1日,被迫颁布了《保护新闻从业人员及保护舆论机关的通令》。这个《通令》成为当时新闻工作者争取新闻自由的工具。1934年8月,杭州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9月1日为"记者节"。这一倡议,立即得到全国新闻界的积极响应。广大新闻工作者在全国各地聚会,以不同方式庆祝"九一记者节"。当时,不仅国民政府控制区,延安及各抗日根据地也都举行了庆祝仪式。1944年3月25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正式核定9月1日为"记者节"。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提到了"记者节",但没有明确是否承袭沿用原"记者节"的日期,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也从来没有过过"记者节"。
新中国的"记者节"到底定在哪一天?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处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经主席办公会议讨论同意,认为"记者节"的具体日期定在11月8日比较适宜。众所周知,中国记协(前身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于1937年11月8日,是由周恩来倡导支持创立的新闻工作者统一战线组织。1949年,它同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等15个全国性人民团体及民主党派一起发起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所以,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惟一有代表性的人民团体。几十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它积极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和活动,为团结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记协是由中央级新闻单位、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新闻工作者协会、各专业记协及其它新闻机构、新闻从业人员联合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代表着全国75万新闻工作者,以其成立日作为"记者节"的日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中国记协将这一建议报国务院后,国务院于2000年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参考资料:http://www.szfzb.com/channel/read.asp?id=63886
❽ 记者节是哪一年定的
记者节是2000年确定的。
中国记协于2000年1月25日正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的专家经过科学论证,报经总理、各位副总理圈阅并征得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意见后,国务院于2000年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中国传媒大学每年11月初都会隆重举办中传学生记者节。在2018年第17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11月8日是中国记协的成立日。七十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记协为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开展国际新闻界友好往来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将“记者节”定为中国记协成立日的另一个理由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是由中央级新闻单位、全国各省、区、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各专业记协及其它新闻机构、新闻从业人员联合组成的全国性人民团体,代表着全国70万新闻工作者,以其成立日作为"记者节"的日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
❾ 记者曾被人看不起,为何现在也有了自己的节日呢
2020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一个中国记者节,这个节日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出现。至于记者被瞧不起,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的记者备受尊敬,拥有很多别人想得到的特权;中期的记者开始被瞧不起,甚至被嘲讽为体力工作;后期也就是现在,大众的素质提高,也就没有了瞧不起的说法。
中期的记者并不是很受欢迎,其中有小报媒体的影响,也有记者本身行业的影响。小报媒体不用说,就是谣言的传播和制造者。记者本身的行业,就是努力拼搏不休息,说白了就是劳动者。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地位没有最初那么高。到了现在,人们的素质逐渐提高,对所有工作都没有歧视,也就没什么看不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