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为主题的观摩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1、知道家乡的主要土特产。 2、初步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收集祖国各地特产等图片。 2、有关家乡特产的课件。 3、中国地图一幅,蔬菜玩偶,各种水果。 4、事先让幼儿了解盛产特产的各城市的地理位置。 活动过程 一、儿歌引出,激发情感。 师:“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吗?” 幼:“我们的家乡很美,有高楼大厦,宽敞的街道------”;“美丽的黄河------”。 师:“那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呢?” 幼:“邹平”、“明集”、“不对,在山东------”。 经过讨论后,教师以儿歌的形式告诉幼儿我们的家乡。 (儿歌:黄河黄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谁不说咱家乡好,幸福生活万年长。) 二、操作课件,粘贴特产。 (一)看地图,找城市,粘贴水果特产。 1、教师出示实物苹果、梨,让幼儿说一说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是哪个城市的特产?(在讨论中学习。) 2、教师一边演示课件——农民伯伯摘果子的喜乐画面,一边讲解。(烟台苹果、莱阳梨——名扬四海。) 3、在地图上找城市——烟台市、莱阳市,将相应的特产图片粘贴在城市旁边。 4、用布将一名幼儿的眼睛蒙上,摸一摸实物桃和枣,并说出感受。 5、演示课件:猴子摘桃,小白兔捡枣的快乐画面,教师讲解——乐陵小枣,肥城的桃,小朋友们莫忘掉。 6、在地图上找到肥城市、乐陵市,并将桃、枣的图片粘贴在旁边。 小结:教师自编儿歌:我们家乡特产真不少,乐陵市的金丝小枣,烟台的苹果莱阳梨,品尝了肥城的桃,你会把大拇指翘。 评析:课件中画面非常清晰优美,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其中水果的色彩、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看地图,找城市,粘贴蔬菜特产。 1、出示用姜、葱制作的蔬菜玩偶,让幼儿仔细观察,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蔬菜特产。 2、演示课件: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收获姜、葱的喜乐画面。 3、让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莱芜市、章丘市,并粘贴姜、葱的图片。 教师自编儿歌小结:我们爱家乡,我们爱山东。莱芜的姜,章丘的葱,勤劳的农民伯伯种,我爱辛苦的老民农。
B. 策划一次活动作文思念家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把酝酿已久的思念交给秋风,让明月演绎相思的旋律,将期待团圆的心放飞到天空,在异乡斑驳的夜空下又想起你-----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东仰绿春。如似小桥流水人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那里有我心爱的外婆外公和儿时的伙伴。
为了求学,我远离家乡来到城市,每个星期最多回一次家,不离乡不知思乡何滋味,每到周末看到朋友们一个个高高兴兴地回家,我很是羡慕,周末空荡荡的毫无生气,夜晚一个人在空寂的灯光下里连个讲话的人都没有,唯一可做的就是给家里人打电话来缓解心中的落寂,或打给朋友聊一聊近况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孤独的人儿。夜很漫长,思乡的情绪也正在滋长,我没有任何的一丝睡意,我的思绪会去追逐家乡亘古灿烂的太阳,泪水悄然而逝。我想家了。
每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是最令我向往的时候。通常在放假前的一周我就按奈不住情感。,这一周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学年中最漫长也是最幸福的一周,我沉浸在回家的幸福之中,别提好好复习功课了。这也是我最烦闷的一点,意念总是战胜理志,每每我拿起书要好好复习,临时抱一下佛脚时,那种高兴劲又涌上心头,课本当然也是丢在一边,去收拾行李,即使我的行李已被我收了好多遍……
故乡,多少个夜里我面向西躺在床上,仰望夜空,思念向故乡生长,遥想每一颗繁星上都藏有一个笑脸,让人望眼欲穿,心动欲摘。
C. 谁都说我的家乡美了解家乡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外婆家住在复四川省的一个小制山村,也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
外婆家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碧绿,群山环绕。周围的风景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河水中。偶尔一只打渔船经过打破了平静的河面。
那里盛产各个季节的水果。三月小小的樱桃挂满了枝头。四月大大的水蜜桃笑红了脸。五月清脆可口的李子使人爱不释手。六,七月有梨子,橘子。香蕉,石榴……那里最有名的是六月的丰水梨。
丰水梨栽在山坡上,枝叶茂盛向四周张开就像一把天然大伞。到了六月一个个黄黄的丰水梨挂满了枝头。就像一个个黄灯笼随风晃动着。散发出一阵阵蜂蜜的清香诱人极了。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丰水梨。它带着农民伯伯走向致富之路。
D. 我为家乡献良策或为春节添喜庆,任选其一制定活动方案计划。谢了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要做好市民,使我们居住的城市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在这个美丽“大花园”里,到处充满了欢歌笑语,鸟语花香的场景,每天总能看见一幕幕让人心旷神怡的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要市民,使我们居住的城市变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在这个美丽“大花园”里,到处充满了欢歌笑语,鸟语花香的场景,每天总能看见一幕幕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这就要我从自己做求更好的生活。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文明。我们要争当文明的小起,从身边做起。
在学校的时候,不打架、不骂人,对老师要有礼貌。这些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我们怎么样去行动起来呢? 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打架。有时,对方不小心碰了你一下,并向你赔礼道歉。你却大打出手。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再说对方又不是故意的。还有,我们走在大街上,不要乱扔纸屑,保护环境,遵守社会公德,是我们的职责。 其次,要管住自己的口,不骂人。外出,对方不小心把你的东西碰到地上,可是人家小心捡起来交给你,可是你却恶言恶语骂人,伤害别人。让“芝麻粒”大的事变大。也许你得意洋洋的时候,你却给大家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认为你素质低,没有涵养,受到大家的谴责。管住你的脚,不践踏草坪,我们的济南是个美丽的地方,可你却随意踩上去,不爱惜环境,不尊重别人的劳动。让外来的游客们肯定会慕名而来,失望而归。这不是代表你个人,而是城市文明的情况。我们做到这些还不够,还有很多很多。要想我们的图强更美丽,我们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
人类是讲文明的。不文明的人和事,将会因为我们的百分百多起来,而把他们挤出地球。请记住一句话,爱心永远都比金钱重要。世界会因为我们的文明而变得更加美好!
E. 以我爱家乡写一篇不少于三百字的幼儿园活动设计
把根留住 ——《我爱家乡》预案设计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背景及设计思路 生活在21世纪的小学生,他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然而幸福的一代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现代信息社会的小公民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谁不说俺家乡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从上述的初衷出发。通过引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观察家乡的今天,了解家乡的过去,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新社会的情感,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本次主题活动就是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家乡变化的若干研究课题,通过对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工业经济等方面的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乡土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发现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知识能力目标: (1)引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活动实践中,充分发展其整合知识、大胆创新的能力,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活动重点 (1)引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活动难点 1、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发现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活动实践中,充分发展其整合知识、大胆创新的能力,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五、活动前的准备 教师准备:照相机、录像机等。 学生准备:调查用具的准备、事先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协作、与有关人员事先取得采访联系。 六、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拓展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侧重于设计、制作,主要过程为主题生成,方案设计,调查表的制作;实施阶段突出社会性调查和体验性学习,主要过程为调查、访问,改进调查方案、数据整理;总结阶段侧重于汇报、展示、交流、总结评价;拓展阶段主要侧重于活动的提升与实际应用。 第一阶段课题的计划与准备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内1~2课时 (二)教师指导过程: 1、创设情景,生成主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不说俺家乡好(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我们的家乡——石桥镇(赣榆县)你了解吗?家乡的天,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昨天、今天,你注意观察过吗?家乡的变化,你认真思考过吗?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大家“睁大”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家乡的美,去感受家乡的变化! (2)交流引导,确立主题: 看来我们的同学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如何加深对家乡的理解呢?家乡可以是赣榆也可以是石桥,你觉得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行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与学生大家共同协商生成主题:“谁不说俺家乡好”。(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确立调查对象 师: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呢? 孩子们各抒已见后加以归纳,确定了如下调查着眼点:对家乡工业农业调查、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等方面这几个调查范围。 3、采访调查的方法指导 (1)师:要调查主要考虑什么呢?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向谁调查?调查什么?怎么调查?三个关键问题。 本环节教师指导要点:注意安全,想好问题,联系好采访人,礼貌交谈,带好工具…… (2)现场模拟调查,老师扮演调查对象让学生调查,从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应对策略。 (三)学生主要活动: 1、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计划。 (1)根据以上归纳,把班上的同学分成4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任务分配:第一活动小组调查对家乡工业农业的情况,第二活动小组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的情况,第三活动小组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的情况,第四活动小组对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调查。 (3)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设立: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资料员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调查结果汇报员。 (4)设计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2、设计调查表 学生共同讨论设计调查表。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探究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外2~3周 (二)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三)学生活动过程: 1、开展实地调查活动 (1)对家乡工业农业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选取部分企业和种粮大户走访调查,到党委办进行统计,主要调查2008年度的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如种企业、生态园、种粮大户、招商引资等。 (2)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就近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开展调查活动。 (3)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事先和镇文化站的辅导员及另外选取的村里的艺人取得联系,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等。 (4)对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就近随机选取几个村中青老三层次的农户开展调查活动,主要也是调查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情况。 2、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的变化及通信设施、手段等方面的变迁。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他们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档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 3、时间:两周。 4、整理材料,制作小报。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的变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
F. 谁不说俺家乡美校园微博营销大赛从策划书
每当听到“家乡美,最美是那家乡的水,清晨太阳照莲花水中睡……”我就会想起我那可爱的家乡攀枝花。
我的家乡风景美。其中第一莫属“格萨拉”了,它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景区景观由天坑地漏、岩溶景观、彝家风情等组成。这里群山环抱,峰回路转间,时而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时而又是一个脸色严肃的“包公”,这里常年盛开茶花,地貌变化极大。美的让人窒息。其次就是“二滩水电站”了,他总装机容量33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70亿千瓦时,2000年被誉为“国内第一大型水电站”。
我的家乡环境美。这里有着碧绿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湖水,蔚蓝的天空,可爱的白云。你可以轻轻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也可以感受春得幽雅,夏的狂热,秋的清凉,冬的畅爽。家乡还有着良好的生活环境。自从提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近几年举办的“双创”活动,人们也增强了环保意识。街道上,到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到处可见绿的身影,到处都可见人们爱护环境。大家都为着一个目标前进,拼搏!!!
家乡的人情美。假如你到我的家乡来,攀枝花的人民都会热情的迎接你。假如你不知道旅馆的方向,可以问问周围的人;假如你的钱包丢了,人们一定会积极的帮你寻找,假如下雨了,你没有带伞,附近的商店会提供免费的“便利伞”…………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里不仅风景美,而且环境美,人情更美。我爱我的家乡,爱她的一切,一切……
G. 谁不说俺家家乡好 活动 展示交流教案
把根留住
——《谁不说俺家乡好》预案设计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背景及设计思路
生活在21世纪的小学生,他们今天的生活是无比的幸福和快乐。然而幸福的一代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现代信息社会的小公民不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谁不说俺家乡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从上述的初衷出发。通过引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观察家乡的今天,了解家乡的过去,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新社会的情感,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本次主题活动就是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家乡变化的若干研究课题,通过对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工业经济等方面的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收集与处理等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乡土情,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感情。。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发现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知识能力目标:
(1)引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
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活动实践中,充分发展其整合知识、大胆创新的能力,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活动重点
(1)引领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加工资料,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学习制定活动计划、自觉参于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活动难点
1、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发现中,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发展,感受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加强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与沟通,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活动实践中,充分发展其整合知识、大胆创新的能力,从而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五、活动前的准备
教师准备:照相机、录像机等。
学生准备:调查用具的准备、事先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协作、与有关人员事先取得采访联系。
六、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拓展四个阶段。准备阶段侧重于设计、制作,主要过程为主题生成,方案设计,调查表的制作;实施阶段突出社会性调查和体验性学习,主要过程为调查、访问,改进调查方案、数据整理;总结阶段侧重于汇报、展示、交流、总结评价;拓展阶段主要侧重于活动的提升与实际应用。
第一阶段课题的计划与准备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内1~2课时
(二)教师指导过程:
1、创设情景,生成主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不说俺家乡好(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音乐),我们的家乡——石桥镇(赣榆县)你了解吗?家乡的天,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昨天、今天,你注意观察过吗?家乡的变化,你认真思考过吗?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大家“睁大”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家乡的美,去感受家乡的变化!
(2)交流引导,确立主题:
看来我们的同学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如何加深对家乡的理解呢?家乡可以是赣榆也可以是石桥,你觉得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可行吗?(学生讨论、交流)
师与学生大家共同协商生成主题:“谁不说俺家乡好”。(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确立调查对象
师: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呢?
孩子们各抒已见后加以归纳,确定了如下调查着眼点:对家乡工业农业调查、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等方面这几个调查范围。
3、采访调查的方法指导
(1)师:要调查主要考虑什么呢?
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出向谁调查?调查什么?怎么调查?三个关键问题。
本环节教师指导要点:注意安全,想好问题,联系好采访人,礼貌交谈,带好工具……
(2)现场模拟调查,老师扮演调查对象让学生调查,从中发现问题,并指导应对策略。
(三)学生主要活动:
1、自主组合,调查分工,设计活动计划。
(1)根据以上归纳,把班上的同学分成4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及居住的地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查小组。
(2)任务分配:第一活动小组调查对家乡工业农业的情况,第二活动小组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的情况,第三活动小组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的情况,第四活动小组对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调查。
(3)各小组任务落实到人: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生活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设立:组长、记录员、摄影员、采访员、资料员整理员、调查报告执笔员、调查结果汇报员。
(4)设计小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2、设计调查表
学生共同讨论设计调查表。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探究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外2~3周
(二)活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三)学生活动过程:
1、开展实地调查活动
(1)对家乡工业农业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在家长的协作下,选取部分企业和种粮大户走访调查,到党委办进行统计,主要调查2008年度的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如种企业、生态园、种粮大户、招商引资等。
(2)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就近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开展调查活动。
(3)对家乡风俗民情的调查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事先和镇文化站的辅导员及另外选取的村里的艺人取得联系,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等。
(4)对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就近随机选取几个村中青老三层次的农户开展调查活动,主要也是调查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情况。
2、搜集信息
1、师生讨论,明确收集的目的和途径。
根据途径的不同,分成五大组:采访组、考察组、调查组、查阅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建小组。
2、分组搜集,确定搜集的内容。
采访组:深入工厂、邮局等单位采访,了解产业规模的变化及通信设施、手段等方面的变迁。
考察组:走街串巷,实地参观考察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
调查组:以一个有代表性的家庭为例,调查他们家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室、社区、档案局等地方,搜查翻阅有关家乡变化的资料。
3、时间:两周。
4、整理材料,制作小报。
学生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是零散的、繁多的,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材料进行选择、整理,要为我所用。
(1)、围绕主题,确定重点。
反映家乡的变化的材料很多很多。交流时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整理信息时首先要根据收集的内容来确定重点;其次,要围绕重点筛选材料,与重点有关的整理得多一些、细一些、详一些,其余材料可略,甚至可以不用。
(2)、根据重点,确定形式。
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也确定了重点,就要考虑以什么形式来汇报,形式的选择,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是图片、文字、表格,也可以是摄影、摄像等,当然也可以多种形式兼而有之。
(四)教师指导重点:
强调调查中的要求:
(1)注意安全问题,带好调查工具,包括调查表、访谈记录本、摄影工具等。
(2)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所提问题要简洁明了,注意礼貌用语,给人良好的印象。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与交流阶段
(一)活动时间:课内2~3课时
(二)学生主要活动:
1、小组交流,讨论各自的感受与收获。
(1)在调查实践活动中,采用了什么样的调查方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并怎样克服?
(2)通过调查,了解了些什么?
(3)认为自己在活动中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呢?在今后的活动中有什么新的打算?
(4)评价自己所在小组的分工合作情况。
(5)每位学生分别写出每次具体活动的收获和活动反思。
2、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呈现方式由小组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定,力求将收集信息的全过程或收获、参与活动的体验展现出来。
教师指导重点:
1、要求资料员整理员把小组成员在调查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展示。
2、做好学生的总结性评价工作: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中的要求,从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四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
3、学生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及时捕捉生成性的问题,将主题活动拓展延伸下去。
4、指导学生在外出调查时要注意安全,善于发现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
5、教师评价小结。
(1)把授奖权交给每个学生,在他们讨论和评议中产生获奖者。颁发“最佳采访员”、 “最佳摄影员”、 “最佳记录员”、 “最佳资料整理员”等奖项。
(2)把调查成果合并起来制作一期学习园地。
(3)在学生评价时,教师指导学生要定好标准。
H. 我们有一个策划一次活动可以诗词和歌曲要浓浓的乡情
开场白:(背景音乐《念故乡》)
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情感。
女: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谁不爱故乡,谁不恋故土。 这是一种儿女对母亲般的关心思念。
男:通过第二组课文的学习,我们都感受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那份浓浓的乡情。
女:全体起立,一起背诵《古诗词三首》(全班齐背诵)
男: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就让我们在纳兰性德的词中拉开今天活动的序幕吧。
女:我宣布:浓浓思乡情主题班会
男女:现在开始!
第一部 浓浓乡情 悠悠诗心
男: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女: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
女: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
男:今天,让我们走进诗文的世界,去感受诗人们朴质、真切的情思。
女:今天,让我们徜徉在诗文的长河中,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男:请欣赏诗朗诵《月夜忆舍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位同学上台表演诗朗诵)
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女:短短的诗句,透着浓浓的亲情。
男:淡淡的忧愁,遥寄深深的思念。
女:在思乡的诗句中,以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出名,
它以明白如话、
清新朴素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抒写了丰富深沉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百读不厌,耐人寻味。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吧。(全班诗朗诵)
男:“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女:一幅生动的画面,烘托出一个久别游子的沧桑和喜悦,有请女同学为大家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女同学齐诵《回乡偶书》) 男:这是思乡游子绵绵不断的情思, 齐:那是古老深厚的乡土故园之情, 男:那一行行自胸中流淌出的文字 女:那一颗颗跳动着的赤诚之心 合:震颤着我们的心灵。
男:那么,在台湾诗人余光中眼中,故乡又是怎么样的?请欣赏《乡愁》(一位同学上台表演诗朗诵)
女:故乡啊故乡,曾让多少诗人魂牵梦萦。请全体起立,一起朗诵《故乡》
第二部 浓浓乡情 款款乡音
男:中华诗文浩若烟海,
女:华夏文明光辉灿烂。
男:除了诗篇,海内外还流传着大量优美动人的思乡曲。
女: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一句思念家乡的词,深深地勾起了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你看,一片《故乡的云》,正向我们飘来。(独唱《故乡的云》)
男: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一片浮云勾起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一杯酒,溢出了一条连绵不绝的河流,愈饮愈多。请男生齐唱《九月九的酒》。
女:念故乡,念故乡,故乡真可爱,天青青,风亮亮,乡愁阵阵来。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请欣赏《弯弯的月亮》(女生合唱《弯弯的月亮》)
女: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也表达着一位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全班起立,齐唱《我的中国心》
结束语:
女:故乡是一盏灯,昼与夜的呼唤点起明亮明亮的灯。这盏灯亮了许久许久,给远征的游子以光明,给疲惫的汉子们以一丝宽慰……
男:走过千山,涉过万水,最美的是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还有故乡的情。
女:在这难忘时刻,回顾第二组的课文和今天的活动,我们心中荡漾的是对故乡的爱,荡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和赞美。 男:请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
女:故乡是火种,故乡是源泉。让我们在美妙的旋律中,用最深沉的爱大声的诵读《水调歌头》吧!
男:爱的溪流从故乡流出,走遍茫茫江海。
女:亲爱的同学们,也许多年后的一天我们也会离开家乡,就让我们记住今天所吟所诵所唱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吧,让心灵回到可爱的故乡,让思想回到孕育我们成长的故乡。
男女:我宣布,五(1)班“浓浓思乡情”主题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