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讲啦的节目形式
《开讲啦》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
节目每期有八至十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他们对人生有思考,对未来有疑问,他们思想新锐,观点先锋,是中国未来的中坚力量。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千名青年学子,百回思想交锋,十场灵魂演讲。这个盛夏,聆听思想的声音!
2. 《开讲啦》节目
我觉得很棒 ,名人都是有一定经验的,把他们的故事和经验告诉我们,对我们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总比没有这个节目好~
3. 开讲啦的节目主持
撒贝宁,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1976年3月23日出生于广东湛江,成长于湖北武汉,祖籍安徽和县,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于1999年进入中央电视台,被誉为“中央电视台的帕瓦罗蒂”,更有“综艺小王子”的雅号。
他先后主持了CCTV-1《今日说法》《我们有一套》《首席夜话》《梦想合唱团》《开讲啦》《梦想星搭档》《出彩中国人》《挑战不可能》等节目,并于2012年、2013年、2015年、 2016年四度成为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之一。
4. 开讲啦的节目评价
最狠的制作团队 让原创别样精彩
《开讲啦》应该是对嘉宾最“狠”的一档节目!
一位演讲嘉宾,十位青年代表,300位观众,一个舞台,一期《开讲啦》。事实上,这对嘉宾来说,几近一场“大考”。几乎每位嘉宾走上《开讲啦》的舞台说的第一句话都是:“我很紧张!”没有演讲台,没有提示器,没有演讲稿,孤零零的站在舞台中央,面对将近300现场观众,一切都是那么“不利于”开讲,还要讲得激情四溢,言之有物,充满魅力,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爆棚的自信心,讲好实属不易。
但这一切却是节目策划团队精心的设计与安排。节目团队在策划之初就想好了一定要让嘉宾“紧张”——因为紧张,躲不掉藏不了,才能尽可能原生态地展现嘉宾内心,敞开心扉和青年代表对话,和观众互动。
“有嘉宾提出需要演讲台,因为手脚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也有嘉宾提出需要坐着聊,同样因为身边没有重心可以支撑,但是节目组没有依允,因为那就不是演讲,而是讲课,或是访谈了。还有嘉宾甚至提出要提示器,希望边看边说,免得临时卡壳,节目组也没有答应。的确,啥也没有,这种设置对嘉宾来说是个挑战。“《开讲啦》策划、唯众传媒总裁杨晖谈起节目的策划过程,”最终结果表明,目前的设计与安排是成功的。 ”
《开讲啦》真诚分享和平等对话的独特形式极具新意,十位嘉宾跨界混搭,15分钟的独立演讲完全脱稿,一气呵成。一经播出,就引起众多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成为中国电视荧屏上第一档青年公开课节目,并被评价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国版TED”。
电视有营养 照样受欢迎
《开讲啦》在传媒业内引起了高度关注,众多意见领袖纷纷在微博上推荐《开讲啦》,表达对节目的关注和喜爱。《现代传播》主编、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智锋说:“朗朗激情四射的演讲与表演,观众真诚深刻的对话提问,主持人小撒机智锐利的掌控回应,深深吸引着我,无疑这是近期中国电视荧屏最具冲击力感染力的创新之作”。《当代青年》杂志总编辑陈刚有感而发:“这年月有这样一个让一群人谈论理想的舞台,让你看到希望,分享美好,这就是价值。”《风尚周报》总经理何志毛发微博称:“好书,让人不忍翻完最后一章;好棋,如四劫连环,多希望对局者从此绝迹江湖;好藏品,藏家只愿夜深独自陪护。现在,遭遇好节目,《开讲啦》,只看陈坤那一期,就可满足:我欣赏思想花开的声音,人生坦荡荡,但也“生怕”花开得太灿烂,让卑微活着的人们满地找牙”。
《开讲啦》的出现,不仅对当下青年人有积极的价值,对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也带来启示。多年来,电视荧屏泛娱乐化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业界人士指出,泛娱乐化影响着社会大众对文化的审美意向,如果大众接受的信息中只有娱乐,缺乏严肃,缺乏思考,缺乏观点和声音,娱乐将逐渐演化为一种低俗和庸俗。
在诱惑、高压、人心浮躁的时代,在娱乐和电视剧泛滥、文教节目式微的当下,中央电视台推出这样一档创意独特、立意高远、气质清新、传递精神能量的电视节目,成为中国电视业界最好的指向标:“电视有营养,照样受欢迎”。
业界人士评价,这股清新的电视之风,扭转了一段时期以来荧屏泛娱乐化的倾向,净化了电视文化生态,彰显了媒体应有的文化引领、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
5. 开讲啦的节目列表
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2018年节目列表如下:
2018-01-06「开讲啦」第264期:凝心筑梦,交通强国【孙子宇】(强国·使命第3讲)
2018-01-13「开讲啦」第265期:言为人师,行为世范【黄进】(2018年第1讲)
2018-01-20「开讲啦」第266期:国家的需求是我一生的追求【王泽山】(2018年第2讲)
2018-01-27「开讲啦」第267期:中国互联网的新时代【吴建平】(2018年第3讲)
2018-02-03「开讲啦」第268期:中国高铁铺就幸福道路【梁建英】(2018年第4讲)
2018-03-03「开讲啦」第269期:让博物馆成为一本有趣的故事书【龚良】(幸福生活第1讲)
2018-03-10「开讲啦」第270期:大数据时代,你准备好了吗?【梅宏】(2018年第5讲)
2018-03-24「开讲啦」第271期:新时代,我们该如何读懂乡村?【张孝德】(2018年第6讲)
2018-03-31「开讲啦」第272期:我们为什么要探索海洋【刘健】(2018年第7讲)
2018-04-07「开讲啦」第273期:守护香港安全,我们最大的幸福!【潘峰】(2018年第8讲)
2018-04-14「开讲啦」第274期:熟悉又陌生的“守护者”——密码!【王小云】(2018年第9讲)
2018-04-28「开讲啦」第275期:做新时代“开荒牛”,开拓创新砥砺前行【陈一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第1讲)
2018-05-03「开讲啦」第276期:33天的太空生活【陈冬】(2018年第10讲)
2018-05-19「开讲啦」第277期:60余载的“西迁精神”【陶文铨】(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第2讲)
2018-06-02「开讲啦」第278期:智慧城市【刘先林】(智慧中国第1讲)
2018-06-09「开讲啦」第279期:智慧养老【杜鹏】(智慧中国第2讲)
2018-06-16「开讲啦」第280期:走进神奇的3D打印世界【卢秉恒】(智慧中国第3讲)
2018-06-30「开讲啦」第281期:流传三百年的传说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高大伦】(触摸古今·传承文明第1讲)
2018-07-07「开讲啦」第282期:孙宝林揭秘国家一级文物究竟有多神秘?【孙宝林】(触摸古今·传承文明第2讲)
2018-07-14「开讲啦」第283期:古文字学家怎样破译甲骨文【黄德宽】(触摸古今·传承文明第3讲)
2018-07-21「开讲啦」第284期:如何面对毕业的选择和机遇【邬大光】(拥抱新征程第1讲)
2018-07-28「开讲啦」第285期:为何第二次再战“金头盔”让姚凯永生难忘?【姚凯】(拥抱新征程第2讲)
2018-08-04「开讲啦」第286期:关于创业以及青春的故事【牛文文】(拥抱新征程第3讲)
2018-08-11「开讲啦」第287期:臧克茂为何40岁还要跨行开坦克【臧克茂】(初心第1讲)
2018-08-18「开讲啦」第288期:武仲良的从军梦从何而来?【武仲良】(初心第2讲)
2018-08-25「开讲啦」第289期: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台长【叶叔华】(初心第3讲)
2018-09-01「开讲啦」第290期:植物学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学科?【洪德元】(遇见非洲第1讲)
2018-09-02「开讲啦」第291期:外派务工人员的奋斗成果【赵佃龙】(遇见非洲第2讲)
2018-09-03「开讲啦」第292期:“一带一路”遇见非洲【孙保红】(遇见非洲第3讲)
2018-09-08「开讲啦」第293期:第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什么样的?【叶永烈】(文化的力量第1讲)
2018-09-15「开讲啦」第294期:中国美术馆更应讲好中国故事【吴为山】(文化的力量第2讲)
2018-09-22「开讲啦」第295期:人工智能目前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张钹】(智能生活第1讲)
2018-09-29「开讲啦」第296期: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未来的医疗行业的意义【田伟】(智能生活第2讲)
2018-10-13「开讲啦」第297期:机器人专家告诉你什么是机器人【王田苗】(智能生活第3讲)
2018-10-20「开讲啦」第298期:中国武警第一次携带武器执行驻外任务【席栓柱】(英雄礼赞第1讲)
2018-10-27「开讲啦」第299期:走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真实生活【戴明盟】(英雄礼赞第2讲)
2018-11-03「开讲啦」第300期:文物就是开启故宫文明的钥匙【梁金生】(文明密码第1讲)
2018-11-11「开讲啦」第301期:农业文明中的“文明密码”【樊志民】(文明密码第2讲)
2018-11-17「开讲啦」第302期:中国军人的奉献与担当【任辉启】(2018年第11讲)
2018-12-01「开讲啦」第303期:保家卫国的重要意义【韦昌进】(2018年第12讲)
2018-12-15「开讲啦」第304期: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曹德旺】(我的时代答卷第1讲)
2018-12-22「开讲啦」第305期:如何看待中国外交的时代变迁【吴红波】(我的时代答卷第2讲)
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嘉宾语录
陈坤:在我们身边永远充满着非常多的聪明人,我愿意选择最笨的方式。
邓亚萍:在拼搏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我们要有忍耐力!你的忍耐力有多强,你的成就就有多高。
赵启正:一个三十岁的人,如果他有四十岁的智慧,他的一生体上是成功了。
王石:我和很多人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比他们聪明,也不在于我比他们更有运气,而在于我认准一个目标就坚持了下去。
王潮歌:我们长的样子都不一样,为什么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这种趋同的观念致使非常多的年轻人在前行的路上是迷茫的,不知该往哪儿走。
郎朗:如果一个人连梦想都放弃,他做别的事情也不会有所作为。
冯仑:理想让你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李少红:“你要跟你自己谈一次恋爱,然后知道你是什么是你最爱的东西,什么是你这一生中,你觉得丢掉它,你活不下去。
俞敏洪: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背上了负担以后,你有一份工作就不敢扔了,(被)锁在一份工作表面上你很专注,但是另外一个方向就是,你失去了一切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在其它方向腾飞的机会。
黄怒波:“经商是进入了一个战场,就每天你必须像个狼一样,你首先得学会生存下来,就是挣着钱。
龚琳娜:你唱完《忐忑》你就不忐忑了,它跟生命的路是一样的,你要经过很多很多,但是这个过程还是很爽,唱歌的过程很爽,生命的过程也很爽。
成龙:很多人讲大哥你是SUPPERMAN(超人),我不是SUPPERMAN(超人),但是我只是肯拍,对我自己,对电影,对观众负责。
冯小刚:把一个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工作,很多人都在做,只有很少的人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李兰妮:我曾经有很多天,就是有一个时间段,每天都会在想着一句话,叫活着比死更艰难,可是我每天都会去想办法在脑海里头抹掉这句话。
李昌钰:大学教育好像买一个火车月台票,只是给你有机会进月台,但是上哪班车,去哪个方向,到哪一站下车,那完全就要靠你自己。[6]
刘德华:不争,是一种慈悲;不闻,是一种智慧。
阿信:如果你有梦想那就去追,追失败了也没关系,再换一个梦想,即便你没有梦想,那也没有关系,你的人生还是精彩而美味的。
赵季平:一个艺术家心胸的包容量有多大,你今后的世界才会有多大。
麦家:很多事情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更需要花功夫,更考验一个人整体的能力。
王贻芳:科学并不需要每个人都懂,但需要懂得欣赏它。
聂卫平:能成大才的人,一定是非常冷静的。遇到挫折的时候,泰然地就过去了。无论做什么都好,用平常心对付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
李建刚:希望地球上能够实现“人造太阳”这一梦想,那样的话,从海水里提取一杯氘,那么它可以做出三百公升汽油那么大的能量,而且聚变非常干净。
陈履生:博物馆除了有独特的藏品、宏伟的建筑、多功能的设施外,它应该是我们受教育的第二课堂,一个特别的休闲场所,还应该是我们公众的文化依赖。
李宁:最初的一步是很难迈出的,最初的做的那件事,很多人是不认可的,但只要你自己认可,你一定要坚持,不要轻易放弃,因为你不知道后面有什么。有时候放弃,一辈子都没有了,如果没放弃继续往前,很多很多好事后面都跟着你来。
戚发轫:不怕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是短跑起作用。人生、事业是马拉松,所以我觉得很可能我们每一个人在你起跑线上不那么完美,但是不要怕。
杨扬:我没有办法改变我的对手,更没有办法改变裁判,那我自己能不能有所改变呢?
董明珠:中国走向世界是必然的,整个世界都会重新认识中国制造。
吴季:如果我们只局限于有用没用的话,就不能代表人类来做事情。
高大伦:饭得一口一口吃,坑要一个一个挖。
孙宝林:印刷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
黄德宽:汉字里的中国文化。
6. 开讲啦的节目特点
这个课堂不一样,老师不限领域,学生不限年龄,观点不限标准。
深夜的心灵按摩 思想也可以触摸
十夜难眠,是对《开讲啦》铁杆观众最贴切的形容。
《开讲啦》每晚23点36分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不少人疑问:经过一天的学习工作和黄金档的喧嚣,谁还能舍得了睡眠,静得下心“听课”?深夜开讲已经让人“无法理解”,随着“演讲”名单陆续浮出水面,观众们不由地好奇心倍增——青年电视公开课到底是堂什么课?演员陈坤、航天英雄杨利伟、运动员转型的互联网新人邓亚萍、80后的年轻钢琴家郎朗、企业家王石……着实让看客摸不着头脑,
没见过他们演讲,大部分看似也不擅长演讲,在这个舞台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8月27日《开讲啦》首播,陈坤开讲——“人生路莫慌张”,让大家眼前一亮。《开讲啦》彻底颠覆了观众对陈坤“忧郁小生”的既定印象,让他们认识了一个全新的陈坤,真实真诚的陈坤,给予了观众爆棚的正能量。而紧随其后的郎朗边弹钢琴边演讲,用音乐说话,一气呵成;邓亚萍卸下光环从零开始,霸气之外,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拼命三郎”的邓亚萍,不但能做,同样也能说;杨利伟放下“航天英雄”的光环,真诚与青年交流职业与责任,更是让众多观众感动落泪;而并非全民熟知的导演王潮歌,用她极具感染力和激情的演讲彻底征服观众,也让节目收视率在“深夜”时分意外达到最高点。
说真话、说人话、不端着,嘉宾们在这个舞台呈现的是不一样的榜样力量;没有演讲台、没有演讲稿、没有提示器,这里呈现的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
凭借独树一帜的节目形式,《开讲啦》在深夜大放异彩,同时也迅速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传播正能量”的热潮,被赞誉为“中国思想好声音”。
不靠灭灯,没有转椅,走红靠什么?
《开讲啦》一夜走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没噱头不炫技,走红靠什么,凭原创用真诚,扣动你心门” ,有媒体这样评价。在全民娱乐时代,《开讲啦》看似生不逢时,没有劲歌热舞撑场,没有摁灯带来刺激,没有转椅创造惊喜,没有噱头,没有炫技,不靠煽情,只是把各行业的杰出榜样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用真诚的声音和观众进行心灵的分享,面目清新。虽是深夜播出,却印证了一句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
“在诱惑、压力多多,人心浮躁的时候,在年轻人迷茫的时候,这样的节目真的生逢其时,是空气、是水,是阳光,是生命的力量!”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吴郁这样评价《开讲啦》。十场灵魂演讲,嘉宾不一定让所有人期待,演讲不一定都最精彩,但是却场场打动人心。对此,中央电视台节目研发制片人吴晓斌也表示:“只要嘉宾自信,只需演讲真诚,何必苛求完美!”坚持原创、真诚表达,这八个字让《开讲啦》在泛娱乐化时代区别于其他电视栏目,成为今夏最值得熬夜守候的“中国思想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