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防范校园诈骗作文1000字
防校园诈骗的作文开头需要点题,指出诈骗现象的相关现象,之后重点描写针对诈骗大学生今后该怎么提防。
正文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近日,人民日报也发文指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对此,妙资金融提醒,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因此千万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提高警惕。妙资金融理财师在此也将教你如何识别网贷陷阱。
网贷正入侵校园“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借助诱人的公告和“网络+代理”的模式,网贷正在大学生群体中飞速蔓延。而大学生陷入“网贷诈骗”的事件也是层出不穷。
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此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兼职时候掉入网贷陷阱,被所谓的代理人、业务员等诱骗填写网贷资料,最后不仅钱财落空,自己还背上借贷的信用污点。人民日报近日发文表示,要警惕校园网贷风险。
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且并没有形成经济收入,因此更要保护好自己,遇到可能的借贷陷阱,要多一个心眼保持警惕。
校园贷问题频出,一方面与提供贷款的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关。如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而另一方面,与大学生自身也脱离不了关系。
事实上,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存在不少误区。最近,清华大学发布了当代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有三成90后大学生期望投资年化收益超过10%,但他们对风险的甄别能力却明显不足。
面对各种违规的网贷平台,如何保护好学生自身的安全,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1.保护好个人的身份信息,无论是身份证、学生证还是支付宝、银行卡账户,都不宜随便透露给他人,哪怕是学校的熟人(包括老师、学长、室友等);
2.正规公司都有正规流程,放贷之前就要求交纳费用的贷款公司统统可计为骗子公司,请不要相信;
3.购物分期需量力而行,且要综合比较,同时切忌以贷还贷;
4.以贷款培训作为入职前提的公司也可直接列为骗子公司,可上工商局查询;
5.无论在任何场合之下,都要谨慎充当担保人,否则要承担贷款连带责任。
『贰』 校园防骗需要牢记哪“三原则”
学生们的财务安全,看起来似乎防不胜防,不过只要心中有法,行为有度,掌握三个基本“原则”,依然可以做到“任尔八面来风,我自岿然不动”。
一是不“贪利”,也就是不要想着占小便宜。我们从小就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了也不要去捡,因为本来就不是你的,不是你的,何必哄抢?何况你怎么知道那馅饼是否安全干净?所以,不管是多么大的诱惑,不管是什么中奖消息,不管是什么打折链接,自己不想占便宜,往往就是百毒不侵的。占小便宜肯定不能长久,反而可能会被利用,盘点一下被骗的各种案例,背后最多的一条教训,一定是因为贪图便宜。
三是不“轻信”,也就是不要轻易相信别人。注意,这里强调是不要“轻易”相信,不是不要相信。每个成功的人生里可能都离不开所谓的“贵人”,但是“贵人”不会那么容易天上蹦下来。如果突然有一天冒出来很多老乡的老乡、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冒出来很多莫名其妙对你很热情的人,多点留神,并不过分。不管是什么签字画押,不管是什么签名确认,不管是老乡还是同学,不管是舍友还是队友,不管是给别人帮忙还是你自己承诺,只要涉及签名、身份证以及银行卡,都要慎重,因为签了名往往就是契约,就是合同,都涉及个人的财务及其他方面的安全。对于某些突如其来的坏消息,也要冷静想一下,无论是你的银行卡出了问题,还是家长收到孩子住院或者被抓的消息,都要先问一句:是真的吗?能否花两分钟确认一下?能否找官方核实一下?
必须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谬误,并不是教我们去做怀疑论者,也不是教我们生活在不信任的恐慌之中,更不是教我们整日惶惶。生活只是教我们做一个聪明的好人,不给坏人以作恶的机会,不给好人以受伤的可能,发现真善美,防住假恶丑,这才是美好生活和美好世界。
『叁』 从哪几个方面加强防骗宣传工作
1、各学校不仅通过微信、QQ宣传防骗知识,还举行主题班会课、“民警进校园”、黑板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防骗知识,通过体验式活动,掌握防骗技巧。
2、除此以外,布吉教育办建立了微信工作群,统一部署辖区学校的防骗工作,要求各学校班主任在家长微信群内宣传防骗知识,提醒家长关注"终结诈骗"微信公众号,提高普通群众对防骗知识的知晓率。
(3)校园防骗宣传扩展阅读:
各学校纷纷积极响应,积极做好防骗工作宣传。据统计,布吉、吉华街道所有学校已经通过家长微信群转发相关防骗知识,提醒家长加入"终结诈骗"的微信公众号。
在参加了布吉、吉华街道全民防诈骗工作推进会以后,布吉、吉华街道各学校迅速响应,在学校教职工、家长、学生内部开展了防诈骗的宣讲活动,提高了教职工以及家长学生的防骗意识。各学校传达了布吉、吉华街道全民防诈骗推进会的会议内容和要求,同时就常见的诈骗手法进行了介绍,让教职工、家长以及学生深入了解防骗知识。
『肆』 网络诈骗学校宣传的好处
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反诈骗实验室致力于安全应用与黑产研究,多次协助警方破电信网络诈骗和金融诈骗案,并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安全云库,内容涵盖风险网址、诈骗电话、骚扰短信、银行账号黑名单、木马、APK等丰富的网络安全数据,网民的上网、搜索、网购、支付、通信等各层面的安全
『伍』 派出所联合学校进行防诈骗知识宣传
犯罪分子多冒充受害人的亲戚、同学或朋友,通过套话骗取受害者的信任[1] 。
一般诈骗流程是:先拨通受害者电话,让受害者“猜猜我是谁?”,如受害者说“真的想不起。”,犯罪嫌疑人就会说“你连我都忘了,那就算了。”;如受害者“恍然大悟”说“哦你是某某”,嫌疑人就会顺着说“是呀,你终于想起来了。”,然后就说要去看望对方,获得好感,次日或稍后两日编造在去的途中出车祸、遭绑架、嫖妓被抓或包二奶被发现等谎言,向受害人借钱,让受害者汇钱到指定的帐户。
这种诈骗主要诈骗公司老总、高级官员,或者随机拨打的某号码段电话号码,一些连号较多或吉数结尾的号码如888、666、168之类的手机持有人。
警方还介绍,电话诈骗的犯罪分子准备充分,精心编制固定操作流程。在实施诈骗活动前,犯罪分子都会充分收集受害人的资料,还对诈骗过程进行“彩排”。同时,骗子们分工明确,一般以3-5人为一个小团伙,专人负责打电话,专人负责诈骗帐号管理,专人负责现金的提取。每次诈骗数额也不多,在3000-30000元之间。
犯罪分子普遍采用异地作案、异地诈骗、异地跨行取款,假如诈骗市民,一般拨打电话时都在外地,或者用外地手机在本地拨打。犯罪分子多来自于同一地域,相互间“掩护”意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