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贵港宣传部

贵港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6-10 22:06:38

❶ 黄志光的人物履历

1979.10——1981.10,广西玉林地区农业机械学校修理专业学习;
1981.10——1982.05,广西贵县大岭公社农机站专干;1982.05——1987.07,广西贵县县委办公室机要科机要员、科长;
1987.07——1990.05,共青团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委书记(1985.10—1987.12参加广西大学自学考试哲学专业学习);
1990.05——1992.03,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正局级);
1992.03——1992.07,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供销社副主任、副总经理;
1992.07——1993.07,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供销社副主任、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1993.07——1995.12,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五里乡党委书记;1995.12——1996.02,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大圩镇党委书记;
1996.02——1996.05,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96.05——1998.08,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委常委、副区长;
1998.08——1999.12,广西贵港市粮食局局长(1997.09—1999.07在广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习);
1999.12——2000.12,广西贵港市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0.12——2001.02,广西桂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2001.02——2005.09,广西桂平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5.09——2005.10,广西桂平市委书记;
2005.10——2006.08,广西桂平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6.08——2008.11,广西桂平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副厅级);
2008.11——2008.12,广西贵港市委常委、桂平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8.12——2009.01,广西贵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桂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9.01——2009.02,广西贵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桂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9.02——2009.12,广西贵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2009.12——2010.01,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
2010.01——任贵港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
2016.03——任广西贵港市委常委,贵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 。

❷ 寻找广西贵港市“万”姓的发源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一度官至周王朝司徒,但后因芮伯万宠姬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魏城(今山西芮城),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北,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3、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一说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三字姓万纽于氏改为万氏。
4、周武王因"以万人而服天下",其后就有人以"万"为姓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二、迁徙分布
万姓主要有两个支派,即出自于芮伯万及毕万之后。这两个支系后成了我国万姓的主要来源,自然,万姓发祥地应在今山西芮城一带。大致上,早在战国之时,已有万姓迁入山东省境,至汉代以前,万姓乃主要繁衍于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及四周地区。汉代,万姓已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万姓有以"扶风"、"河南"为其堂号。换言之,主要发源于山西芮城一带万姓,在后来不久却称盛于今河南北部及陕西关中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河南一带由于他族改姓万,使得万姓家族的队伍更加庞大,同时,又因北方战乱之故,万姓同其他士族一样,又不得不大举南迁。早期主要南迁繁衍于今江西、浙江、湖南等省,其后不断向四周扩展,以至宋代已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
"顕西堂":明末万寿祺,万历举人。明亡以后,誓不降清。穿着儒士的衣服,戴着和尚帽子,往来吴、楚之间,世称"万道人"。他的书房叫"顕西堂"。他和阎尔梅被人称为"徐州二遗民"。他的著作有《顕西堂集》。
【郡望】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河南郡:汉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四、历史名人

万 章:战国时期孟子门下的得意弟子,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万 修:汉代扶风人,平河北立大功,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大将军。封槐里佐树侯。
万安国:北魏代郡人,大将军,大司马,封安成王。
万宝常:隋代音乐家,善长多种乐器,著有《乐谱》。
万其融:唐代越州人,善诗,文词俊秀,与贺知章扬名上京。
万敬偳:唐代庐州人,三世同堂,力尽孝道,高宗诏表,居所改名成孝里。
万 齐:唐代,代宗钦点翰林院大学士,后升殿前侍郎。
万 楚:唐代,代宗开元进士,善攻诗闻名。
万 虎:唐代,代宗御前镇殿大将军。
万 彪:唐代,代宗九门提督大将军。
万 顷:宋代浙江绍兴人,十岁受帝召见诵经史、子书如流,钦赐文林郎。
万昌泰:南宋进士。
万子庚:南宋进士。
万人杰:南宋,创前直谏大臣。
万 金:元代,进士,兵部侍郎。
万 玉:元代,进士,升传宣太史,时人称万氏三龙。
万 清:元代,进士,升枢密院使,镇守建昌路总管府。
万祥元:元末,进士,翰林院编修,诰封奉政大夫。
万 安:明代,宪宗,孝宗两朝,翰林院编修大学士。
万阳春:明代,进士,十岁能成诗对,十六岁中进士,两任知县,一任知州,诰封清祯惠民大夫。
万宏仁:明代,武进士,副将,受昭武将军。(入川我支第四代祖)
万 全:明代,著名医学家。
万 文:明代,大孝子。
万元吉:明代,军事纪监,兵部左侍郎。
万 孚:清代,四川泸州人,道光壬午举人。(入川我支第十六代祖)
万 泰:清代,户部主事,诗史学家。
万斯大:清朝经学家。他一生精于经学,对《春秋》、《三礼》尤有研究。为万斯同之兄。
万斯同:清代著名史学家,博通诸史,尤精明史。他讲求志节,坚决不愿在清朝为官。。康熙间,应邀以布衣参修《明史》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历代年表》。
万寿棋:清代著名国画家。
万 树:清朝文学家、戏曲作家。在词的格律方面,造诣很深。编有《词律》20卷,为填词者所推重。又有杂剧、传奇21余种。
万香凤:清代,江西宁义人,进士,兵部经筵讲官左侍郎。
万启均:清代,江西南昌人,进士内阁中书,癸酉四川大主考。
万世发:清代,江西南城人,进士,国了监,修道院助教。
万方雍:清代,江西宁义人,广东行走主事。
万绍修:清代,江西南昌人,甲武恩科进士。
万世美:清代,福建瓯宁人,进士,内阁中书。
万 云:清代,浙江仁和人,监察御史。
万 嵩:清代,顺庆府人,乾隆丁酉科解元。
万 岩:清代,湖广黄州人,乾隆庚子科解元,湖北教谕。
万 宝:清代,常州人,举人,浙江训导。
万 华:清代,云南江州人,浙江知县。
万 珍:清代,江西义安人,浙江知县。
万希和:清代,湖北人,举人,湖南知县。
万希煜:清代,湖北人,历广东知县。
万法周:清代,德安人,副榜,历湖北教谕。
万在衡:清代,浙江仁和人,监生,历湖南知县。
万云霞:清代,临江人,拔贡,历江西教谕。
万文选:清代,同川人,历陕西教谕。
万演光:清代,浙江临安人,举人,历云南教谕。
万朝宗:清代,湖广人,历江西训导。
万承宗:清代,湖广举人。
万邦彦:清代,顺天府人,历江西巡险。
万豫安:清代,顺天府宛平人,历广东巡检。
万人杰:清代,潼川人,资州学政。
万 诚:清代,涌州人,内阁中书。
万 达:清代,满州人,户部司员。
万其智:清代,江西人,康熙十九年,任职纳溪。
万 听:清代,湖广楚雄人,廪生。
万 川: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博学能文,尤精绘画,擅长花鸟。用笔含蓄,色调柔和清新,富有天趣,为当时艺苑所推崇。有《绘事琐言》、《绘事雕虫》等绘画论著,影响颇大。
万玉山:名僧、气功大师。
万 表:世袭宁波指挥佥事。正德武进士。于国计赢绌,河流通塞,无不通晓。通经术,熟习先朝典故。曾求学于钱德洪(绪山),宗王(阳明)学。为明代武臣通儒之佼佼者。
万密斋(1488—1580),亦名万全,罗田大河岸人,与李时珍齐名的明代大医学家。清初被皇帝封为“医圣”,康熙四十七年(1708),罗田知县沈廷桢为他重建坟墓,并立墓碑。
万福麟:民国,国民党高级将军。
万 涛:民国,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烈士。
万家宝(曹禺):共和国著名剧作家。
万 里: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万国权: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
万海峰:共和国成都军区政委。
万绍芬:共和国江西省省长、省委书记。
万贤国:湖南省澧县人,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湖南省农学会与核学会常务理事、省光学会理事、省原子能农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水稻辐射育种工作,育成了“湘早糯 1号”、“湘激80—41”、“湘激80—32”、“湘激76—163”、“湘辐91—1”、“湘辐85—6”、“湘辐87—12”等。出版了《同工酶技术及其应用》、《水稻栽培》2本专著,发表了论文60多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万 健:副编审,四川简阳人。“九三”学社社员。曾任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副主编、编委、“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甘肃省高校学术期刊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美学研究会理事。先后发表美学、诗歌研究、经济等方面的论文30余篇,诗词80余首,书画70余幅。学术研究、书画成果已分别入编《中国当代专家学者传略选》、《中国网络专家人物传集》、《中国当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辞典》。
万 锦:江西临川人。任江西省抚州地区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在全国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主编了《年轻干部方略》(伊犁人民出版社),主编了《赣东文学作品选》(长江文艺与报社)。
万 燕:女,原名万小燕,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副高级馆员。近代史研究所工会副主席,妇工委委员。
万百万:教授,江苏南京人。交通大学任,博士生导师。
万百五:教授,江苏南京人。西安交通大学任教,博士生导师。享有国务院给予的政府特殊津贴。在国内外发表270余篇学术论文。
万德钧:广西玉林人。笔名鲁曼。民盟盟员。广东肇庆市群众艺术馆戏曲部主任。中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广东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肇庆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
万 一 :原名万梃森。河北昌黎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霞色》、《清幽》分别参加第六届、八届全国美展。1987年设计“猛禽”特种邓票一套四枚被评为银质奖。
万望月:陕西洋县人。中国书协、世界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中国书研会会员,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中外名人研究会艺术委员会学术委员。
万联众:天津人。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被聘为人民日报社历闻函授部黑龙江分校常务副校长。著有《郭玲春新闻伯选评》《消息写作艺术技巧》两书。成表新闻论文70多篇。
万龙骧:高级工程师。河北枣强人。沈阳汽车制造厂副厂长。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沈阳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万孟仪:副主任医师。江西省南丰县中医院院长,兼任政协常委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丰县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医学会抚州分会理事、南丰县医学会理事。

❸ 革命烈士有哪些代表人物

1、孟起安

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9岁进私塾读书。1939年冬结婚后,在蒋垛处馆教书。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领导人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

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1943年夏,任姜南区区委书记,组织“二五”减租,开展惩奸运动。

1945年8月,调任蒋垛区委书记,组织发动了对地主的清算斗争。1946年秋主力北撤,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斗争。由于关节炎发作,行动不便,组织上让他暂时离职休养。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

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透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

2月21日,在姜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姜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齐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共产党万岁!”倒在血泊中。

2、王璞

王璞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璞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璞不仅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奸,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璞的家乡,王璞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璞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带给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璞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和藏在哪里。王璞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

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齐杀人惨案——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岁的王璞、王璞的母亲、弟弟和奶奶。

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王璞生前学习时用过的石板,站岗时用过的红缨枪,以及牺牲时压在身下,被鲜血染红的石块,陈列于中国革命博物馆。

3、刘传文

原名刘坚,罗浮徐东乡笠石人。他为人勇敢刚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亲刘观英,母张氏,有两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贫苦,难以度日。

他在小学读至十三岁时,因家贫辍学,尔后,跟他叔父刘镜渊(军刘志陆部下当副官)在部队当勤务员,经过三年的部队生活,看出政治腐败,军心涣散,感到长此下去,没什么前途,便离开部队,回家耕田。

农闲磨豆付,做付竹出卖。以后,又在徐田村谢自瑶手下当民团,因谢在徐田村设卡抽税,苛捐繁重,传文对重税甚感不满,对客商则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经抽税的客商给予放行。后被谢自瑶发觉,即把他开除,于是他私带驳壳一支,愤然离去。

当时,革命烈火已燃烧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苏维埃政府。传文与共村的刘王妹、刘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苏区跟从刘光夏、刘霭环等参加革命工作。传文参加革命队伍后,英勇善战,用心工作,经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门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后提升为驳壳队排长。

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早已使传文不满,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晓,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

1928年,他带领红军、赤卫队攻打岩前地主赖乾古的新屋和罗浮义兴当。是年冬,又攻打岭峰丹竹楼的民团,缴获枪弹后,又率领赤卫队攻打罗浮桥云当。他以前带领红军攻打罗浮有三四次之多。

他经常对战士说:“打仗不要怕,俗话说:耕田吾怕屎,当兵吾怕死,我们为穷人翻身闹革命,就不怕杀头,万一为革命而牺牲,也是光荣的。”因此,他屡建战功,提升为连长。出征时,他经常骑马或骡子,身先士卒,有个医生王森雄也骑骡子跟随同行。

自从传文同志参加革命后,兴宁的反动头目,对他又怕又恨,如陈尧古两次带领部队到笠石村,扬言放火烧屋,抓走他的邻居,结果人将传文老屋内的赏田三斗种卖掉,赎回被捉去的八人。传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仅存两间烂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联合赤卫队共约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

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炮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当进,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4、周银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乡干部,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敌人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明白!”。

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明白!”

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

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必须会打败反动派!”

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5、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

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

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

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❹ 谁知道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区委和区委宣传部地址和邮编

53711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荷城路

❺ 你好,我是去年在南宁毕业的,现在在柳州工作,户籍贵港。现在想报考教师资格证,请问应该去那里报名呢

在你的工作所在地,就可以报名。按当地的考试流程,报名考试就好。

❻ 跪求李鸣的详细资料

李鸣[1],男,汉族,1957年11月生,广西陆川县人,197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广西师范

贵港市副市长李鸣
大学政治系政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法学学士,讲师。
1975.07—1977.12 广西北流县附城公社凉水井大队知青
1977.12—1979.09 广西玉林地委党校教研室教员
1979.09—1983.07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政治专业学习
1983.07—1992.07 广西自治区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其间:1983.09—1984.07在中国人民大学进修学习;1987.09—1988.07在中央党校党史师资班学习;1991.09—1991.10在中央党校党建理论班学习)
1992.07—1993.08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第一秘书处干部
1993.08—1994.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处级机要秘书
1994.11—199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正处级机要秘书
1996.06—1998.08 广西平南县委副书记(正处级)
1998.08—1999.02 广西贵港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室主任
1999.02—2000.07 广西贵港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府办公室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0.07—2000.12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
2000.12—2001.04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委副书记、区长
2001.04—2001.05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委书记
2001.05—2003.09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3.09—2003.10 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党组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办证管理办公室主任
2003.10—2004.01 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市政府办党组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办证管理办公室主任
2004.01—2004.07 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市政府办党组书记,市人民政府办证管理办公室主任
2004.07—2005.05 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市政府办党组书记
2005.05—2005.07 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市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市政府办党组书记
2005.07—2005.08 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秘书长
2005.08—2006.10 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6.10—2011.08 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11.08— 广西贵港市委副书记[2]。
2013.5.16拟任正厅级领导职务[1]

❼ 刘三姐是谁

刘三姐是唐朝时候的人,她是壮族杰出的民歌手,被誉为“歌仙”、“歌圣”。
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很多,有民间口头流传的,也有古籍和地方志所记述的,流传于广西宜山、柳州一带。 传说刘三姐家里贫穷,她和哥哥靠打柴和种田养母。三姐聪明美丽,能歌善唱,财主莫怀仁想娶她为妻,遭三姐拒绝,莫怀仁便请来三位能歌的秀才,企图唱败三姐。三位秀才撑船来刘三姐的家乡——广西宜州,先遇着在河边洗衣的三姐之“妹”,听她唱歌已够历害,后来,三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大败而返。莫怀仁于是在民间强行禁歌,但始终禁不住,恼羞成怒的莫怀仁阴谋暗害三姐,三姐巧扮成乞妇来告诉莫仁怀,说三姐又在岩洞里唱歌,并领着他去看。当莫怀仁走进洞口时,三姐用拐杖在洞口边一敲,洞口立即关闭起来,把他夹死了。后来三姐和一青年又到柳州鱼峰山、桂林七星岩去唱歌。最后两人化作一对黄莺飞上了天。这个故事优美生动,是建国以后对刘三姐传说最先整理出来的一篇。

刘三姐的传说又一说是刘三姐聪明美丽、勤劳、善歌而远近闻名。她与同村卖柴的歌手李小牛相爱。财主莫怀仁以触犯礼教之名,把他俩捆绑丢下河里。李被淹死,三姐漂到柳州,被老渔人救起,并收为义女。后来,刘三姐在柳州唱歌又唱出了名,莫怀仁请来三个歌手与三姐赛歌,大败而归。莫恼羞成怒,叫打手把三姐捆绑装进猪笼,沉入河底。三姐死后,人们在其坟前供祭两条大鲤鱼,祭间坟墓裂开,三姐跳出来骑着一条鲤鱼上了天,另一条鲤鱼变成了“鱼峰山”。

刘三姐生在壮乡,长于歌海,故能出口成歌。刘三姐歌唱的内容主要是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愿望。据传, 刘三姐留下不少歌篇于民间,大体有以下三类:一是同秀才对唱的歌,二是情歌,如《相思曲》、《妹相思》等,三是劳动歌。 刘三姐及其山歌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壮族人民称她为“歌圩”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有关她的故事传说,或加工成诗集,或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还拍摄了闻名中外的电影《刘三姐》,深得国内外人士的好评。

❽ 黄志光调往哪里

[贵港市副市长黄志光同志简历]
贵港市副市长黄志光同志简历
黄志光,男,汉族,1960年7月生,广西浦北人,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0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师。
现任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2]。
1979.10——1981.10,广西玉林地区农业机械学校修理专业学习;
1981.10——1982.05,广西贵县大岭公社农机站专干;
1982.05——1987.07,广西贵县县委办公室机要科机要员、科长;
1987.07——1990.05,共青团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委书记(1985.10— 1987.12参加广西大学自学考试哲学专业学习);
1990.05——1992.03,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委政研室副主任(正局级);
1992.03——1992.07,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供销社副主任、副总经理;
1992.07——1993.07,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供销社副主任、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1993.07——1995.12,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五里乡党委书记;
1995.12——1996.02,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大圩镇党委书记;
1996.02——1996.05,广西玉林地区贵港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96.05——1998.08,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委常委、副区长;
1998.08——1999.12,广西贵港市粮食局局长(1997.09—1999.07在广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习);
1999.12——2000.12,广西贵港市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0.12——2001.02,广西桂平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2001.02——2005.09,广西桂平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5.09——2005.10,广西桂平市委书记;
2005.10——2006.08,广西桂平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6.08——2008.11,广西桂平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副厅级);
2008.11——2008.12,广西贵港市委常委、桂平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8.12——2009.01,广西贵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桂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009.01——2009.02,广西贵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桂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9.02——2009.12,广西贵港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2009.12——2010.01,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
2010.01——,广西贵港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主要论文有《实施“四五”规划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加快桂平发展》、《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 努力把桂平建设成为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等。

阅读全文

与贵港宣传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际书画展策划方案 浏览:71
促销活动结果分析 浏览:958
商场节日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870
电子商务网站开发语言 浏览:585
房地产开盘推广方案 浏览:236
教学专家到校培训方案 浏览:756
企业内部培训策划方案 浏览:762
感恩系列茶会策划方案 浏览:956
幼儿园教师园本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622
初中教师暑假培训方案 浏览:482
教职工文字培训方案模板 浏览:580
相亲类策划方案 浏览:488
商场产品有效的促销方案 浏览:782
教师语言文字工作培训方案 浏览:110
美人鱼电子商务靠谱吗 浏览:95
山东创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招聘 浏览:851
建材团购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36
上海生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358
活动比赛策划方案 浏览:679
开一家外贸零售电子商务公司 浏览: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