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宣传策划 > 震后宣传

震后宣传

发布时间:2021-05-29 01:28:24

❶ 地震的自救常识和地震的相关知识,用什么方式宣传比较新颖

做副棋,像大富豪一样,把问题印棋盘上,答案发卡片牌在手里,小孩玩几次就记住了。

❷ 什么是地震(地震小知识宣传

地壳的运动导致板块之间的碰撞

❸ 汶川地震宣传标语5条

1.地震无情人有情
2.微笑与坚强同在
我们与汶川同在
3.众志成城抗地震
万众一心救汶川
4.不抛弃
不放弃
5.献出爱心
拯救生灵

❹ 如何搞好地震宣传工作

经常发生地震就行了。就我们国家者行情,同一个地点上百年都不可能发生两次地震。怎么搞都不行、、看看日本、、、、天天地震不断、、不用宣传、、、自己就学会了

❺ 关于地震的宣传标语

汶川,请不要哭泣!你要坚强地站起来!!
全体动员,抗震救灾,万众一心,重建家园!!

❻ 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一、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重要性
社会越发达,经济越发展,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越显得重要。人类的繁荣与灾害共存,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灾害带来的损失增长同步。多次的地震灾害可以充分证明,灾害造成的损失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把地震事件发生之后一时的、被动的、消极的救灾活动,转变为地震事件发生之前长期的、主动的、积极的、全社会参与的防御行为。而地震事件发生之前长期的、主动的、积极的、全社会参与的防御行为的养成则是依靠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的形成和提高,这就需要大量的、深入的、持久的、广泛的防震减灾的宣传和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教育。我们说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社会意义
1、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能增强公众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着眼点,一是稳定,二是安全。地震可能没发生,但稳定问题是照样会碰到的,在很多地方都会碰到这个问题,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让公众有防震减灾知识,知道有关地震预报的法规规定,具备一定的应急对策,有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增强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发生震时不会心慌意乱,尽快做出反应,从而减轻损失,把社会稳定下来。
2、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创建生存和安全的空间环境。从生存和安全的角度看,防震减灾知识是人类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人类文明要发展,生活要改善,首先要保证生存安全和财产安全,而防震减灾知识就是给人们提供保护生存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3、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能够增强抗震救灾的能力。
4、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可以增强短期、临震预报的监测能力。掌握了地震科普知识的广大群众,可以通过感官直接得知某些短期、临震宏观前兆现象,并将其及时地报告给有关地震部门加以汇总,连同其他前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有可能为临震预报的决断提供有价值的根据。这里有两点值得充分考虑:①宏观前兆是沿活动构造带的某些“敏感点”出露,分布极不均匀,是一种自然分布,靠有限的、不均匀的观测点不能奏效,只有靠随机分布的群众才有可能捕捉到有价值的宏观前兆:②短期宏观前兆信息传递必须迅速及时才有效果,海城地震、松潘地震前一至三个月内短临宏观前兆大量出现,震前几天内有异常高峰,然而唐山地震之前几小时至一二天内才出现丰富的宏观前兆。这种复杂情况提醒人们,要立足于象唐山地震前那种极短极突然的宏观前兆的捕捉,才不会坐失良机。宁可不震,不可不防,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要常抓不懈,警钟常鸣。
6、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社会公众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和免疫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宣传,平时也有利于社会稳定,防止地震谣传。受历次地震灾害影响而产生的恐震心理,使人们缺乏分辨能力,对地震谣传易笃信不疑,上当受骗。
7、通过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有利于地震科学的发展。地震知识在不同层次科技人员中普及后,可以开拓专业人员的思想,扩大视野,陶冶情操;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通过宣传媒介传递到专业人员手中,对地震科学有很强的补充作用,同时广大群众是信息反馈的良好传媒。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可以激励中小学生及社会上有志之士投身于地震科学的行列中来,使致力于人类公益事业的地震队伍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❼ 求地震知识宣传标语,急!!!

2、加强地震安全,共建美好家园

3、安全防震,幸福安康!

4、人人是防震主回人,天天是防震之时!

5、地震答天灾不可怕,抗震设防是关键!

6、依法防震减灾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

7、尽管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可尽量减轻震灾损失!

8、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9、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

10、防震减灾,功在当代,利泽千秋!

11、加强地震应急演练,提高抗震救灾能力!

12、掌握地震自救常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13、建房要抗震,依法保平安!

14、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律法规,依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5、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保障监测预报顺利进行!

16、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17、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8、以人为本,科学减灾,不断增强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19、依法行政,强化管理,切实加强建设工程的抗震减灾意识

20、居安思危群测群防, 未雨绸缪抗震设防!

❽ 为什么要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地震,地震预报及其防灾减灾具有强烈的社会性,而当前对地震这种现象在社会舆论中常常是神秘而模糊的。目前在科学技术上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的情况下,公众尚很难理解地震预报的艰巨性、复杂性,往往将震后总结误认为震前预报或将内部争论意见流传到社会上去引起社会混乱;绝大多数公众或部分领导部门尚不知道震前、震时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对防震减灾作出贡献。而目前有关地震书刊大多都是专业性很强、公众很难理解的专家语言和概念。因此,要想使社会各阶层、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对地震、地震预报和避震减灾采取正确的社会行动,就必须大力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工作,以使掌握了地震知识的民众,及时识别宏观异常并及时报告;增强地震监测能力和抗御地震的自觉性;同时由于有了地震知识,可使广大民众增强对地震谣言、误传的识别和抵制能力,大大地减少无震损失;另一方面,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可以使各级领导者既懂得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又掌握一定的地震对策知识,这样就能在震前从思想上、组织上和物质上均有所准备,震后能迅速实施救灾对策,减轻损失。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还可以吸引社会上致力于人类公益事业发展的有志之士投身于地震行列,促进地震科技发展。因此,地震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经常性的工作,搞好这项工作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❾ 关于《地震,让力量凝聚》的宣传稿

1,天佑中华,众志成城.
2,汶川大地震,华夏齐援助.
3,天崩地裂始汶川,同舟共济感天地.
4,天降版大祸于权汶川,人献真爱建汶川.
5,汶川地震似无情,全民支援显真情.
6,把中华民族的力量,凝聚在灾难深重的汶川上.

阅读全文

与震后宣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5武汉电子商务会议 浏览:60
计经人员培训方案 浏览:14
临床三基三严培训方案范文 浏览:734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常设栏目 浏览:90
质量技术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586
国培如何设计教师培训方案 浏览:311
英语小学培训学校万圣节的方案 浏览:416
2016商场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05
深圳宥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603
成达电子商务 浏览:881
培训班3月份招生方案 浏览:47
教务处外出培训方案 浏览:404
活动游戏策划方案 浏览:836
华平电子商务招聘 浏览:993
电子商务最全面的定义 浏览:455
企业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版本 浏览:96
厦门网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579
2015年广州跨境电子商务规模 浏览:453
电子商务专项培训方案 浏览:564
生财有道节目策划方案 浏览: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