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做安健环文化的宣传板报,公司正在搞安健环建设,要做宣传板报,求板报内容
您可以参照该网内容,分成几个板块。如:前言,说一下公司开展安健环建设的目的意义等;什么是安健环建设;作用;推动企业安健环建设等等
⑵ 如何做好电力工程施工协调工作
项目前期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牵涉到方方面面、事无巨细,不但要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而且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项目前期协调工作做好了,为工程顺利开工以及进度控制提供基础支撑。本文在如何做好电力工程前期协调工作,提出了一些“拙见”。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6652213.htm
【关键词】电力工程;前期;协调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长,要求电网建设必须加快步伐方能跟上形式需要。但在电力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施工“受阻”现象,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本文阐述了当前形势下供电企业在从事电力施工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对如何做好电网前期协调工作,针对前期协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对策和解决办法。
1 影响前期工程协调工作的因素
1.1 超前规划
前瞻性规划,是推动电力工程建设发展的关键点。基建规划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高层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的经营情况而制定的中远期目标;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根据企业目标和政府指导方向而制定的实现计划。对各工程项目按照投产时间和工期进度,从土地征用、站址选择、环评、合同签订等方面制定出详细计划及实施方案,以保证今后几年前期工作的前瞻性、有效性。
1.2 设计方案变更
在电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都会有设计方案变更的情况发生,这些设计方案的变更,一方面导致重复设计,从而增加设计工作量,另一方面会导致工程的前期费用整体变动,以及重复的工作前期协调,同时也影响工程进度,会造成施工人员有怨言,地方县委政府不满,使我们电力企业的信誉度下降。
1.3 政策处理不当
对外协调工作政策性强,牵涉面广,时效性快,各方面利益错综复杂,能否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周边老百姓的支持和理解,直接影响到是否有一个正常的施工环境和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别是线路工程点多面广,矛盾复杂多样,协调越来越困难,已经成为阻碍工程进展的主要因素。
1.4 工程宣传不到位
在前期协调管理中,常常会发生农民阻挠电网建设、对农作物补偿要求过高或提出不合理要求,这些都会增加工程的前期协调难度,发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工程施工会影响农民全年的收入,还有农民对电网设施的电场、磁场及环境影响的误区和恐慌,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对电力设施建设的宣传。
2 加强前期工程协调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调研和实地勘察
电网的规划和设计人员必须要亲自到实地踏勘和调研,同时应征求当地工程管理单位(属地化)的意见,会同工程管理单位到城建、林业、国土、交通、公安、文物、环保等部门,将所有的线路、站址的可行性确定,尽快取得政府部门的认可,避免工程项目设计重复变更与施工实际不符。
2.2 强有力的协调组织
电力工程尤其是输电线路工程在组织机构中一定要成立协调小组,工程量大的工程在协调方面要有领导挂帅亲自抓。在挑选协调小组成员上很有讲究,要找综合素质高,懂业务,懂政策法律,农村工作经验丰富,随机应变能力强,人脉关系广的人任组长,如有职工老家、亲属在线路途径地的,最好安排参加协调,充分利用裙带关系开展协调工作。协调小组至少要有三人,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是有个照应,二是相互配合,协调小组人员要会演“双簧”,要有人唱“红脸”,还有人会唱“黑脸”;特别是资金上要保证到位,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⑶ 电力线路现场查勘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各省制度可能有些差别,参考一下《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现场勘察制度(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有关规定,规范现场勘察工作,保证施工、检修作业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有关施工、检修作业项目在进行作业前应严格执行现场勘察制度,并认真做好记录。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所属各发、供电单位。
第二章 应进行现场勘察的工作
第四条 在电力线路上进行以下作业:
1.电力线路杆塔组立、拆除工作;
2.电力线路线路紧、撤导地线工作;
3.在电力线路(杆塔)上进行的革新、实验、科研项目;
4.涉及两个及以上二级单位联合停电作业;
5.除带电测试绝缘子、220kV带电更换绝缘子工作以外的66kV及以上线路带电作业;
6.送电专业同杆塔架设的双回(多回)线路,其中一回线路停电的复杂作业;
7.配电作业填用线路(电缆)第一种工作票、带电工作票的工作;
8.事故抢修;
9.配电作业涉及两个及以上多电源供电区域的停电作业(含有电源联络线供电、停电区域内有自备电源或双电源供电客户的区域);
10.在带电杆塔上架设通讯光缆或其它线缆等工作;
11.新建电力线路的施工作业。
第五条 以下变电施工、检修作业需进行现场勘察:
1. 66千伏及以上主设备大修、改造;
2.设备改进、革新、试验、科研项目的施工作业;
3.一次变电所1台主变停电且主变回路有作业,4回及以上66千伏进线的二次变电所66千伏母线停电作业;
4.改变设备及系统结线方式和运行参数的工作项目;
5.变电所二次回路安装、改动、更新及设备不停电进行二次回路测试工作,更换或改动保护及自动装置工作;
第六条 联合作业项目,外单位或本单位多经企业进入系统内运行设备或运行区域内的作业项目。
第七条 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勘察的其他检修作业。
第八条 进行上述施工和检修作业前,施工、检修单位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认真填写现场勘察记录。现场勘察由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设备运行管理单位配合。
第三章 现场勘察的内容
第九条 现场勘察应查看现场施工(检修)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保留的带电部位和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及其他危险点等。现场勘察结果记录在现场勘察记录中。
第十条 现场勘察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勘察现场施工(检修)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及设备、保留的带电部位以及并架或邻近、交叉带电设备,作业现场的条件、环境、地形及其他危险点等,并初步确定作业方法;
2. 施工(检修)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及设备,接线方式,杆塔号、导线规格;
3. 并架(邻近)带电的设备、临近公(铁)路、建筑物、河流、电力(通信、路灯)线路的位置;
4. 接地线装设位置;
5. 杆(塔)组立的拉线、地锚,紧、撤线时装设的临时接线,起重机械、牵引机械的位置等;
6. 画出交叉跨越公(铁)路、建筑物、河流、电力(通信)线路示意图;
7. 画出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路情况及双电源供电方式示意图;
8. 施工(检修)车辆、机具需要经过的道路和进出通道的情况;
9. 其它影响施工(检修)作业的危险因素。
第十一条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危险性、复杂性、困难程度较大的作业项目,应编制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经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第四章 现场勘察记录
第十二条 勘察单位(部门、班组)应填写勘察负责人所在单位(部门、班组)名称,若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则将现场勘察记录填写一式两份,一份交运行单位(部门、班组)保存。
第十三条 工作地段示意图应符合现场实际,标明停电线路(设备)双重名称、电压等级、停电范围、保留带电部位、采取的安全措施(接地线位置)、应拉开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熔断器等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 工作范围一次接线图应符合现场实际,标明停电设备双重名称、电压等级、停电范围、邻近保留带电间隔、接地线位置、应拉开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熔断器等相关信息。
第十五条 电力线路(电缆)施工、检修作业现场如有交叉、临近电力线路或其它线路、道路(河流)情况,应填写在现场勘察记录中并根据情况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第十六条 电力线路(电缆)检修、施工作业进行现场勘察时,还应检查杆塔、拉线基础情况;检查双电源、自发电、小水(火)电情况,并详细做好记录,采取安全措施。检查符合标准应填写“无”。
第十七条 现场勘察记录应按顺序编号,每月进行装订、保管。
第十八条 现场勘察负责人、参与勘察人员的签名应由本人填写,其它人员不得代签。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安监部。
⑷ 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的图书目录
前言
1安全设施标准
1.1安全标志
1.1.1范围
1.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1.3安全标志的分类及标准
1.1.4设置要求
1.1.5制作
1.1.6固定
1.2设备及设施标志
1.2.1范围
1.2.2规范性引用文件
1.2.3设备和设施标志的分类及标准
1.3安全警示线
1.3.1范围
1.3.2安全警戒线分类
1.3.3安全警示线的配置原则
1.3.4制作方式
1.4安全防护
1.4.1范围
1.4.2规范性引用文件
1.4.3安全防护分类
2健康设施标准
2.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健康没施标准分类
2.3.1急救药箱标志的标准
2.3.2急救约箱的配置标准
2.3.3运行人员健康情况记录卡标准
2.3.4照明照度标准
2.3.5电磁卫生防护标准
2.3.6噪声控制标准
2.3.7生活用水标准
2.3.8SF6气体变电站安全设施标准
2.3.9配电装置室安全通道标准
2.3.10康乐室休息室配置标准
3环境设施标准
3.1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环境设施标准分类
3.3.1变电站外观标准
3.3.2定置图标准
3.3.3 功能室标准
3.3.4 张贴标准
3.3.5 设备颜色应用规范
3.3.6 巡检车辆外观
3.3.7 文件资格标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变电站用于生产用途的柜、架应用参考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变电站安全生产宣传用语应用参考
附录C(资料性附录) 《中国南方电网视觉识别管理手册》部分内容
⑸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荣誉
n 2011年,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长申获世界核营运者协会(WANO)“核能卓越奖”。 n 2010年运营公司荣获EDF组织的“2009年度营运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工业安全”、“能力因子”两项第一名,“辐射防护(900MW级别)”、“核安全/自动停堆”两项第二名,“厂房管理”第三名。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EDF组织的“2008年度营运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工业安全”、“厂房管理”、“能力因子”三项第一名,“辐射防护(900MW级别)”第二名,“自动停堆”第三名。
n 2008年运营公司荣获EDF组织的“2007年度营运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工业安全”、“厂房管理”两项第一名,“辐射防护(900MW级别)”第二名。
n 2007年运营公司荣获EDF组织的“2006年度营运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辐射防护(900MW级别)”、“工业安全”、“厂房管理”三项第一名,“核安全”第三名。
n 2006年运营公司荣获EDF组织的“2005年度营运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辐射防护(900MW级别)”、“工业安全”两项第一名。
n 2005年运营公司荣获EDF组织的“2004年度营运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核安全(安全运行天数)”、“辐射防护(900MW级别)”、“工业安全”三项第一名。
n 2004年运营公司荣获EDF组织的“2003年度营运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工业安全”、“辐射防护(900MW级别)”两项第一名。
n 2003年运营公司荣获EDF组织的“2002年度营运机组安全业绩挑战赛”中“工业安全”、“辐射防护(900MW级别)”两项第一名。
n 1996年岭澳核电有限公司获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荣誉奖。 n 2013年3月,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商海东、肖守勇、张雷三位同志被授予2012年度“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n 2012年6月,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党委荣获“广东省创先争优‘南粤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 n 2010年11月,在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公司发明专利《ZL —一种核电机组的控制系统及其监控方法和子系统》喜获金奖。 n 2010年运营公司总经理卢长申荣膺“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n 2010年运营公司获得“2009年度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称号。这是自2009年9月公司股权调整后作为合资公司首次参加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双优”评选并获殊荣。
n 2010年《星“核”灿烂——〈四星争功〉小品剧组纪实》获中央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视频短片作品大赛一等奖和最具活力奖。
n 2010年大亚湾核电站荣获香港中电集团运营年会2009年度安健环奖项中“年度最低失能伤害事故率(DIFR)”金奖和“年度总伤害事故率(TIFR)最佳进步”银奖。
n 2010年运营公司荣获“2009年度深圳市工伤预防先进单位”称号。
n 2010年运营公司维修部现场服务处燃料操作科荣获“中央企业红旗班组”称号。
n 2010年运营公司消防队荣获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2009年度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中队”称号。
n 2010年运营公司荣获“2009年度全市车属单位交通安全检查评比先进单位”称号。
n 2009年运营公司企业文化宣传片《光影大亚湾》荣获“国投杯”央企企业文化电视专题片大赛银奖。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奖牌,及“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奖牌。
n 2009年运营公司生产部运行二处一值荣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颁发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2009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奖”。
n 2009年运营公司总会计师黄小平荣获“2009中国总会计师年度人物”。
n 2009年运营公司冯平、周创彬荣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技术能手”荣誉奖章。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颁发的“2008年度计量测试优秀单位”证书。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广东电网公司颁发的“2008年度继电保护管理工作优胜单位”奖。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深圳市福田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荣誉称号。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2008年度深圳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2008年度深圳市工伤预防先进单位”称号。
n 2009年运营公司荣获“2007年度广东省节能先进单位”称号。
n 2008年运营公司荣获“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企业管理创新杰出贡献奖”。
n 2008年运营公司入选中国电力行业首批“AAA级信用企业”。
n 2008年运营公司荣获“2005-2007年度广东省内部审计先进单位”称号。
n 2008年运营公司申报的《压水堆核电站象限功率倾斜抑制方法》荣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奖”中的专利奖(优秀奖)。
n 2008年运营公司通过环境管理体系复评审核,获得新的ISO14001EMS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注册。
n 2008年运营公司荣获“第九届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公司周创彬、冯平荣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第九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n 2007年运营公司荣获“中国铝业杯”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铜奖、优秀奖。
n 2007年《大亚湾核电站放射性核素早期大量释放概率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荣获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二等奖。
n 2006年—2007年度荣获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报社颁发的“绿色企业管理奖”。
n 2007年周创彬被授予“深圳市技能标兵”称号;李树波、钟前卫、郭庆增、黄东明、夏敬明、潘耀华、王克臻、王汝东、周向昭、来毅强等被授予“深圳市优秀技师”称号。
n 2007年运营公司获得ISO14001EMS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n 2007年运营公司被评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
n 2006年《M310型压水堆一回路水压实验实施自主化》项目获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三等奖。
n 2006年岭澳核电站荣获广东省年度电力调度优胜单位。
n 2001年—2006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广东省环保宣传先进单位。
n 2005年运营公司荣获(第十二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n 2005年中国国际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金奖绿色在行动2005年“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
n 2005年《岭澳核电工程实践与创新》(16册)荣获第三届国防科技工业优秀图书奖。
n 2005年《大亚湾核电站设备可靠性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荣获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三等奖。
n 2002年—2005年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获ISO14001认证。
n 1996年—2005年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十大高出口创汇企业、十大高营业额企业、十大人均高利税企业。
n 2004年全国外商投资出口先进企业。
n 2003年《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概率风险分析项目开发与应用》荣获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二等奖。
n 2003年运营公司《大亚湾核电外债风险管理》荣获全国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
n 2003年《岭澳核电工程与创新》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特等奖。
n 2003年《岭澳核电工程建设与创新》获全国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同获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n 2002年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被评为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先进单位。
n 1999年—2002年获得ISO14001认证证书。
n 2001年《岭澳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荣获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二等奖。
n 2001年岭澳核电工程文档管理信息系统荣获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n 2000年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文件-档案管理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n 1999年年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被评为年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
n 1998年—1999年被省市环保局分别授予“环境教育基地”。
n 1998年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被评为“园林式·花园式”单位。
n 1998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
n 1997年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被国家环保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
n 1997年—2001年度质量工作先进单位。
n 1997年—1998年放射卫生先进单位。
n 1996年-1997年度广东省百名“模范纳税户”。
n 1996年中国前10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第55名、利税总额第28名、资产总计第12名。
n 1996年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生产部资料处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荣誉。
n 1996年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先进监测站。
n 1995年荣获中国改革开放企业发展组委会颁发的“中国改革开放十五年企业发展成就奖”。
⑹ 如何有效推进安健环体系建设工作
按照“以人为本,风险预控、系统管理、绿色发展”的安健环方针,在2015年安健环达钻评价获得“一钻”的基础上,确立了安健环体系建设“三钻”创建目标,成立了安健环体系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单位主要负责人主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形成了管理层、执行层和操作层共同关注、合力推进的工作体系。该公司通过人员培训、应急预案演练、班组安全日、反习惯性违章、全员行为安全观察等活动,着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通过聘请专家全过程咨询指导,将体系建设与公司安全管理实际有效结合,召开标办、部门、班组三级审查会议,逐项逐条讨论标准的可行性,建立规范、完整、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同时将专家进点“手把手”的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方法、行为习惯等专题培训,以骨干的力量和全员普及的方式,带动和增进员工对安健环体系建设基础知识的了解,提升全员参与度。特别是将安健环体系建设与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创建工作相结合,根据安健环体系管理建设计划的安排,开展体系文件编写、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严查立改,大力推进体系建设步伐。在修订完善体系标准(制度)的同时,务求每一项标准、每一个流程、每一项操作、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标准细则执行,秉承“持续改进,螺旋上升”方法,加大“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落实,完善生产现场的安全防护装置,结合ERP建设建立“大门禁”系统,借鉴核电先进的安全文化和方法开发建设安健环模块,严格执行设备停服役管理,通过规范的管理程序和先进技术手段,有效预控事故发生;
通过对不安全事件开展“回头看”,再分析,使员工内心受到触动、得到启发;
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以考促学”活动,突出培训实效。规范开展“两会一活动”,加大安全管理在班组流动红旗评比的权重,提高班组安全管理基础,结合员工岗位实际,分析各自业务流程的危险点,形成全员参与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的氛围,编制下发人机功效调查方案及调查表,充分宣贯人机功效的意义和作用,根据调查结果持续开展改进工作。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维护单位属地管理责任,形成不断反馈、不断修订的闭环管理模式。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利用广告机播放职业健康宣传手册、职业病防治法图册与系列宣传片。为确保体系建设落实到位,该公司根据体系推进情况,不断细化推进方案,提出了“同步推进、错时跟进”方法,保障安全生产和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双实效。
⑺ HSE预算的有哪些
1、局部调整。它是对预算收支某些项目的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它是经常发生的。主要有四种措施:
第一,动用预算后备基金,包括预备费和预算周转金。预备费是各级总预算中预留的不规定具体用途,专门用于解决某些意外支出需要的资金;预算周转金是为了平衡预算收支季节性差异、应付资金周转需要而用历年预算结余设置的专项资金。
第二,预算的追加追减。在原核定的预算总额的基础上,增加预算收入或支出数额,就是追加预算;减少预算收入或支出指标,就是追减预算。
第三,经费流用。是指在保证完成各项工作计划,又不超过原定预算支出总额的情况下,由于预算科目之间调入、调出和改变资金用途而形成的预算资金再分配,也称科目流用或预算支出科目之间的经费流用。
第四,预算划转。是指由于预算单位隶属关系改变而将其预算划转至新的接受单位的调整方法。如行政区划的改变、国有企事业单位隶属关系调整等。
ailing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