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有关国家网络安全培训文件

有关国家网络安全培训文件

发布时间:2021-07-07 01:23:11

㈠ 中国最新的关于网络安全的政策、文件在哪里可以下载

属于内部秘密文件不能下载

㈡ 网络安全培训内容

热心相助
您好!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的基本知识;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无线网及虚拟专用网安全管理、IPv6安全性;网络安全的规划、测评与规范、法律法规、体系与策略、管理原则与制度;黑客的攻防与入侵检测;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密码与加密管理;病毒及恶意软件防护;防火墙安全管理;操作系统与站点安全管理、数据与数据库安全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安全管理及应用;网络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等。包括“攻(攻击)、防(防范)、测(检测)、控(控制)、管(管理)、评(评估)”等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推荐:网络安全实用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贾铁军教授主编,含同步实验,上海市重点课程资源网站http://kczx.sdju.e.cn/G2S/Temp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Id=26648

㈢ 国家有哪些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经2000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9月25日公布施行。该《办法》共二十七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7年12月11日批准,公安部于1997年12月16日公安部令(第33号)发布,于1997年12月30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5.《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3)有关国家网络安全培训文件扩展阅读:

国家为保障网络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的主权,相继制定了以下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空间的秩序,并让网络价值最大化:

1.《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

2.中办、国办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3.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32号)

4.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1号)

5.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5号)

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3年重点领域信息安检查工作方案>的函》(工信部协函[2013]259号)

7.《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部令第11号)

8.《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部令第24号)

参考资料: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政策法

㈣ 计算机网络安全学习内容有哪些

涉及的内容: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1
1.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1
1.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1
1.1.2 网络安全的特性 2
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 3
1.2.1 网络安全威胁的分类 3
1.2.2 计算机病毒的威胁 3
1.2.3 木马程序的威胁 4
1.2.4 网络监听 4
1.2.5 黑客攻击 4
1.2.6 恶意程序攻击 4
1.3 网络安全威胁产生的根源 5
1.3.1 系统及程序漏洞 5
1.3.2 网络安全防护所需设施
存在的问题 8
1.3.3 安全防护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9
1.4 网络安全策略 9
1.4.1 网络安全策略设计的原则 9
1.4.2 几种网络安全策略 10
1.5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与发展 11
1.5.1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11
1.5.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发展方向 12
1.6 小结与练习 13
1.6.1 小结 13
1.6.2 练习 13
第2章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及协议 14
2.1 计算机网络协议概述 14
2.1.1 网络协议 14
2.1.2 协议簇和行业标准 14
2.1.3 协议的交互 15
2.1.4 技术无关协议 15
2.2 OSI参考模型及其安全体系 16
2.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6
2.2.2 OSI参考模型简介 16
2.2.3 ISO/OSI安全体系 17
2.3 TCP/IP参考模型及其安全体系 20
2.3.1 TCP/IP参考模型 20
2.3.2 TCP/IP参考模型的安全体系 21
2.4 常用网络协议和服务 24
2.4.1 常用网络协议 24
2.4.2 常用网络服务 27
2.5 Windows常用的网络命令 28
2.5.1 ping命令 28
2.5.2 at命令 30
2.5.3 netstat命令 31
2.5.4 tracert命令 32
2.5.5 net命令 32
2.5.6 ftp命令 34
2.5.7 nbtstat命令 35
2.5.8 telnet命令 36
2.6 协议分析工具-Sniffer的应用 36
2.6.1 Sniffer的启动和设置 37
2.6.2 解码分析 40
2.7 实训项目 42
2.8 小结与练习 43
2.8.1 小结 43
2.8.2 练习 43
第3章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 44
3.1 计算机病毒概述 44
3.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44
3.1.2 计算机病毒的演变史 44
3.1.3 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46
3.2 计算机病毒及其分类、
传播途径 46
3.2.1 常见计算机病毒 46
3.2.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47
3.2.3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48
3.3 计算机病毒的检测和防御 49
3.3.1 普通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49
3.3.2 U盘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4
3.3.3 ARP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7
3.3.4 蠕虫病毒的检测与防御 59
3.4 计算机木马概述 64
3.4.1 计算机木马的定义 65
3.4.2 计算机木马的类型及基本功能 65
3.4.3 计算机木马的工作原理 66
3.5 计算机木马的检测与防御 66
3.5.1 普通计算机木马的检测与防御 66
3.5.2 典型计算机木马的手动清除 70
3.6 实训项目 74
3.7 小结与练习 74
3.7.1 小结 74
3.7.2 练习 75
第4章 加密与数字签名 76
4.1 加密技术 76
4.1.1 加密技术概述 76
4.1.2 数据加密常见方式 77
4.2 加密算法 80
4.2.1 古典加密算法 80
4.2.2 现代加密算法 82
4.3 数字签名技术 84
4.3.1 数字签名技术概述 84
4.3.2 数字签名技术的工作原理 85
4.3.3 数字签名技术的算法 86
4.4 PKI技术 86
4.4.1 PKI概述 86
4.4.2 PKI技术原理 86
4.4.3 证书颁发机构 87
4.4.4 数字证书 88
4.5 PGP原理及应用 89
4.5.1 PGP概述 89
4.5.2 PGP密钥的创建 89
4.5.3 PGP文件加密和解密 93
4.5.4 PGP密钥导出与导入 94
4.5.5 PGP电子邮件加、解密和
签名验证 95
4.5.6 PGP数字签名 97
4.6 EFS原理及应用 98
4.6.1 EFS概述 98
4.6.2 EFS的加密和解密 98
4.6.3 EFS的其他应用 101
4.7 SSL安全传输及应用 104
4.7.1 SSL概述 104
4.7.2 SSL的工作原理 105
4.7.3 安装证书服务 105
4.7.4 申请证书 107
4.7.5 颁发Web服务器证书 110
4.7.6 安装服务器证书 111
4.7.7 Web服务器的SSL设置 112
4.7.8 浏览器的SSL设置 113
4.7.9 访问SSL站点 115
4.8 实训项目 115
4.9 小结与练习 118
4.9.1 小结 118
4.9.2 练习 118
第5章 防火墙技术 119
5.1 防火墙概述 119
5.1.1 防火墙的基本准则 119
5.1.2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特性 120
5.1.3 防火墙的局限性 120
5.2 防火墙的实现技术 120
5.2.1 数据包过滤 120
5.2.2 应用层代理 121
5.2.3 状态检测技术 122
5.3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22
5.3.1 双宿/多宿主机模式 122
5.3.2 屏蔽主机模式 123
5.3.3 屏蔽子网模式 123
5.4 防火墙的工作模式 124
5.5 防火墙的实施方式 126
5.5.1 基于单个主机的防火墙 126
5.5.2 基于网络主机的防火墙 126
5.5.3 硬件防火墙 126
5.6 瑞星个人防火墙的应用 127
5.6.1 界面与功能布局 127
5.6.2 常用功能 128
5.6.3 网络监控 130
5.6.4 访问控制 134
5.6.5 高级设置 137
5.7 ISA Server 2004配置 138
5.7.1 ISA Server 2004概述 138
5.7.2 ISA Server 2004的安装 139
5.7.3 ISA Server 2004防火墙策略 142
5.7.4 发布内部网络中的服务器 147
5.7.5 ISA Server 2004的系统和
网络监控及报告 152
5.8 iptables防火墙 155
5.8.1 iptables中的规则表 156
5.8.2 iptables命令简介 156
5.8.3 Linux防火墙配置 158
5.9 PIX防火墙配置 161
5.9.1 PIX的基本配置命令 162
5.9.2 PIX防火墙配置实例 166
5.10 实训项目 167
5.11 小结与练习 170
5.11.1 小结 170
5.11.2 练习 170
第6章 Windows Server 2003的
网络安全 171
6.1 Windows Server 2003的
安全简介 171
6.1.1 用户身份验证 171
6.1.2 基于对象的访问控制 172
6.2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安全
配置的常用方法 172
6.2.1 安装过程 172
6.2.2 正确设置和管理账户 172
6.2.3 正确设置目录和文件权限 173
6.2.4 网络服务安全管理 173
6.2.5 关闭无用端口 174
6.2.6 本地安全策略 175
6.2.7 审核策略 179
6.2.8 Windows日志文件的保护 180
6.3 Windows Server 2003访问
控制技术 181
6.3.1 访问控制技术简介 181
6.3.2 Windows Server 2003访问
控制的使用 181
6.4 账户策略 187
6.4.1 账户策略的配置 187
6.4.2 Kerberos策略 190
6.5 启用安全模板 190
6.5.1 安全模板的简介 190
6.5.2 启用安全模板的方法 191
6.6 实训项目 193
6.7 小结与练习 196
6.7.1 小结 196
6.7.2 练习 196
第7章 端口扫描技术 197
7.1 端口概述 197
7.1.1 TCP/IP工作原理 197
7.1.2 端口的定义 199
7.1.3 端口的分类 199
7.2 端口扫描技术 200
7.2.1 端口扫描概述 200
7.2.2 常见的端口扫描技术 201
7.3 常见扫描软件及其应用 202
7.3.1 扫描软件概述 202
7.3.2 SuperScan扫描工具及应用 202
7.4 端口扫描防御技术应用 204
7.4.1 查看端口的状态 204
7.4.2 关闭闲置和危险的端口 207
7.4.3 隐藏操作系统类型 209
7.5 实训项目 211
7.6 小结与练习 215
7.6.1 小结 215
7.6.2 练习 215
第8章 入侵检测系统 216
8.1 入侵检测概述 216
8.1.1 入侵检测的概念及功能 216
8.1.2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216
8.1.3 入侵检测工作过程 217
8.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217
8.2.1 根据检测对象划分 217
8.2.2 根据检测技术划分 218
8.2.3 根据工作方式划分 219
8.3 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1 基于主机的入侵
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2 基于网络的入侵
检测系统部署 219
8.3.3 常见入侵检测工具及其应用 221
8.4 入侵防护系统 225
8.4.1 入侵防护系统的工作原理 226
8.4.2 入侵防护系统的优点 227
8.4.3 入侵防护系统的主要应用 228
8.5 小结与练习 228
8.5.1 小结 228
8.5.2 练习 229
第9章 无线网络安全 230
9.1 无线局域网介绍 230
9.1.1 无线局域网常用术语 230
9.1.2 无线局域网组件 231
9.1.3 无线局域网的访问模式 232
9.1.4 覆盖区域 233
9.2 无线网络常用标准 233
9.2.1 IEEE 802.11b 234
9.2.2 IEEE 802.11a 234
9.2.3 IEEE 802.11g 235
9.2.4 IEEE 802.11n 235
9.3 无线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236
9.3.1 无线网络访问原理 236
9.3.2 认证 237
9.3.3 加密 238
9.3.4 入侵检测系统 240
9.4 小结与练习 241
9.4.1 小结 241

㈤ 对于网络安全国家常用那些政策

不良信息就和谐
不断送出5毛

㈥ 有关国家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法规有什么

摘要:文中就信息网络安全内涵发生的根本变化,阐述我国发展民族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性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的必要性。论述了网络防火墙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其主要技术特征。
关键词:网络安全 防火墙 技术特征

1.概述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

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化,如果采用一种统一的技术和策略也就不安全了;第二,网络的安全机制与技术要不断地变化;第三,随着网络在社会个方面的延伸,进入网络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国家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及集团联合研究开发。安全与反安全就像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是不断地向上攀升,所以安全产业将来也是一个随着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业。

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

㈦ 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的全文内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
为提高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监管监察效能,防止和减少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以下简称“三违”)行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就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职工安全素质和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执法能力明显提高。但一些地区和单位安全培训工作仍然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实效性不强、投入不足、基础工作薄弱、执法偏轻偏软等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压力。实践表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安全监管监察效能的重要途径;是防止“三违”行为,不断降低事故总量,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
(二)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坚持依法培训、按需施教的工作理念,以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为核心,以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基础建设,严格安全培训监察执法和责任追究,扎实推进安全培训内容规范化、方式多样化、管理信息化、方法现代化和监督日常化,努力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切实减少“三违”行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工作目标。到“十二五”时期末,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危行业企业(以下简称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以下简称“三项岗位”人员)100%持证上岗,以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为重点的企业从业人员100%培训合格后上岗,各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100%持行政执法证上岗,承担安全培训的教师100%参加知识更新培训,安全培训基础保障能力和安全培训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二、全面落实安全培训工作责任
(四)认真落实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企业是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要把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健全落实以“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培训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机构并配备充足人员,保障经费需求,严格落实“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健全安全培训档案。劳务派遣单位要加强劳务派遣工基本安全知识培训,劳务使用单位要确保劳务派遣工与本企业职工接受同等安全培训。境内投资主体要指导督促境外中资企业依法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安全生产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单位要与使用单位共同承担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培训责任。
(五)切实履行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培训监管和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培训职责。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指导相关部门加强本地区安全培训工作。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实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培训工作,完善安全培训法规制度,统一培训大纲、考试标准,加强教材建设,严格管理培训机构,做好证件发放和复审工作,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发证;要强化安全培训监督检查,依法严惩不培训就上岗和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行为;要组织培训安全监管监察人员。要将安全生产知识作为领导干部培训、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的重要内容。要减少对培训班的直接参与,由办培训向管培训、管考试、监督培训转变。
(六)强化承担安全培训和考试的机构培训质量保障责任。承担安全培训的机构是安全培训施教主体,担负保证安全培训质量的主要责任,要健全落实安全培训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按培训大纲培训,严格学员、培训档案和培训收费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持续改善培训条件。承担安全培训考试的机构要严格教考分离制度,健全考务管理体系,建立考试档案,切实做到考试不合格不发证。
三、全面落实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七)实施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准入制度。有关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本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准入制度。矿山和危险物品生产企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至少具备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或者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各类特种作业人员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要具有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矿山井下、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从业人员要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服务时,要对企业安全培训情况进行审核。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延期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时,有关主管部门要审核企业安全培训情况。
(八)严格落实“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企业新任用或者招录“三项岗位”人员,要组织其参加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上岗。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证并经注册的,可以直接申领矿山、危险物品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对发生人员死亡事故负有责任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要重新参加安全培训考试。要严格证书延期继续教育制度。有关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开展本行业领域“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登记普查,建立信息库。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范围修订机制。
(九)严格落实企业职工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矿山、危险物品等高危企业要对新职工进行至少72学时的安全培训,建筑企业要对新职工进行至少32学时的安全培训,每年进行至少20学时的再培训;非高危企业新职工上岗前要经过至少24学时的安全培训,每年进行至少8学时的再培训。企业调整职工岗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要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矿山和危险物品生产企业逐步实现从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中录用新职工。政府有关部门要实施“中小企业安全培训援助”工程,推动大型企业和培训机构与中小企业签订培训服务协议;组织讲师团,开展培训下基层进企业活动。
(十)完善和落实师傅带徒弟制度。高危企业新职工安全培训合格后,要在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带领下,实习至少2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工人师傅一般应当具备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3年以上相应工作经历,成绩突出,善于“传、帮、带”,没有发生过“三违”行为等条件。要组织签订师徒协议,建立师傅带徒弟激励约束机制。
(十一)严格落实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持证上岗和继续教育制度。市(地)及以下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同志要在明确分工后半年内参加专题安全培训。各级安全监管监察人员要经执法资格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效行政执法证上岗;新上岗人员要在上岗一年内参加执法资格培训考试;执法证有效期满的,要参加延期换证继续教育和考试。鼓励安全监管监察人员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在职攻读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学位。
四、全面加强安全培训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十二)完善安全培训大纲和教材。有关主管部门要定期制定、修订各类人员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发展需要和企业安全生产实际,不断规范安全培训内容。鼓励行业组织、企业及培训机构编写针对性、实效性强的实用教材。要分行业组织编写企业职工安全生产应知应会读本、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库和制作警示教育片。
(十三)加强安全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承担安全培训的机构要建立健全安全培训专职教师考核合格后上岗制度,保证专职教师定期参加继续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承担安全培训的教师培训,定期开展教师讲课大赛,建立安全培训师资库。企业要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选聘一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十四)加强安全培训机构建设。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安全培训机构建设,控制数量,合理布局。支持大中型企业和欠发达地区建立安全培训机构,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仿真、体感、实操特色的示范培训机构。要加强安全培训机构管理,定期公布安全培训机构名单和培训范围,接受社会监督。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工会培训机构等开展安全培训。
(十五)加强远程安全培训。开发国家安全培训网和有关行业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立安全培训视频课程征集、遴选、审核制度,建设课程“超市”,推行自主选学。实行网络培训学时学分制,将学时和学分结果与继续教育、再培训挂钩,与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年度考核、提拔使用、评先评优挂钩。利用视频、电视、手机等拓展远程培训形式。
(十六)加强安全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编制安全培训信息管理数据标准。开发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健全“三项岗位”人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培训持证情况和考试题库、培训机构、考试机构、培训教师等数据库,实现全国安全培训数据共享。
五、全面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十七)强化实际操作培训。制定特种作业人员实训大纲和考试标准。建立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实训制度。推动科研和装备制造企业在安全培训场所展示新装备新技术。提高3D、4D、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安全培训中的应用,组织开发特种作业各工种仿真实训系统。
(十八)强化现场安全培训。高危企业要严格班前安全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讲述岗位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知识、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等,使班前安全培训成为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要大力推广“手指口述”等安全确认法,帮助员工通过心想、眼看、手指、口述,确保按规程作业。要加强班组长培训,提高班组长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现场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十九)建立安全培训示范视频课程体系。分行业建立“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示范视频课程体系,上网发布,逐步实现优质培训资源社会共享。将示范课程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建立示范课程跟踪评价制度,定期评选优质课程,给予荣誉称号或者适当资助。
(二十)加强安全培训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建立安全培训需求调研、培训策划、培训计划备案、教学管理、培训效果评估等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全过程管理。制定安全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向全社会公布评估结果,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安全培训机构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十一)完善安全培训考试体系。有关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本行业领域安全培训考试制度,加强考试机构建设,严格教考分离制度。要建立健全安全资格考试题库,完善国家与地方相结合的题库应用机制。建立网络考试平台,加快计算机考试点建设,开发实际操作模拟考试系统。加强考试监督,严格考试纪律,依法严肃处理考试违纪行为。有关主管部门要统一本行业领域一般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式样,规范考试发证管理。
六、加强安全培训监督检查
(二十二)加大安全培训执法力度。有关主管部门要把安全培训纳入年度执法计划,作为日常执法的必查内容,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专项执法。要规范安全培训执法程序和方法,将抽查持证情况、抽考职工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作为日常执法的重要方式。要加强对承担安全培训的机构管理,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促进安全培训机构健康发展。企业要建立安全培训自查自考制度,加大“三违”行为处罚力度。
(二十三)严肃追究安全培训责任。对应持证未持证或者未经培训就上岗的人员,一律先离岗、培训持证后再上岗,并依法对企业按规定上限处罚,直至停产整顿和关闭。对存在不按大纲教学、不按题库考试、教考不分、乱办班等行为的安全培训和考试机构,一律依法严肃处罚。对各类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一律倒查培训、考试、发证不到位的责任。对因未培训、假培训或者未持证上岗人员的直接责任引发重特大事故的,所在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矿长(厂长、经理),实际控制人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二十四)建立安全培训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安全培训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做到定性与定量、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相结合。安全培训绩效考核结果要纳入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内容。每年通报安全培训绩效考核结果。
七、切实加强对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五)把安全培训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各级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各企业要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实施安全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各级安委会要定期研究解决安全培训突出问题,有关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各级安委会办公室要牵头抓总,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要经常深入基层、企业开展安全培训调查研究。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以及新闻媒体等参与、监督安全培训工作。
(二十六)保证安全培训投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社会资金积极资助的安全培训投入机制。要将政府应当承担的安全培训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企业要在职工培训经费和安全费用中足额列支安全培训经费,实施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时要专门安排安全培训资金。研究探索由开展安全生产责任险、建筑意外伤害险的保险机构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事故预防与安全培训工作。
(二十七)充分运用典型和媒体推动安全培训工作。要总结推广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加大安全培训监管力度、企业落实安全培训主体责任、培训机构提高安全培训质量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要定期公布安全培训问题企业和问题培训机构名单。要广泛宣传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素质,努力形成全社会更加支持安全生产工作的氛围。
各省级安委会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各有关中央企业要根据本决定制定实施意见,并及时将实施意见和落实情况报告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国务院安委会
2012年11月21日

阅读全文

与有关国家网络安全培训文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南省民生实事培训方案 浏览:721
电子商务物流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浏览:274
网络营销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浏览:913
节日银行营销方案 浏览:721
中医理疗养生会馆策划方案 浏览:137
舞蹈培训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4
4s店全员营销方案ppt 浏览:935
市场营销和哲学有什么联系 浏览:137
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浏览:525
生日蛋糕升级推广方案 浏览:421
零售连锁药店新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193
厦门市知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40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培训计划 浏览:95
沙龙培训方案 浏览:773
工会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787
茅台酒营销方案 浏览:184
家具销售促销策划方案 浏览:429
有促销活动场景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42
房地产公司2014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1
医药市场营销实务课件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