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现在网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仅依靠人工的方法难以应对网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需要加强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形成一套自动化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应对网络舆情,由被动防堵,化为主动梳理、引导。这样的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首先是舆情分析引擎。这是舆情分析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1、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可以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关键字布控和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2、倾向性分析,对于每个话题,对每个发信人发表的文章的观点、倾向性进行分析与统计。3、主题跟踪,分析新发表文章、贴子的话题是否与已有主题相同。4、自动摘要,对各类主题,各类倾向能够形成自动摘要。5、趋势分析,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人们所关注的程度。6、突发事件分析,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7、报警系统,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8、统计报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成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提供信息检索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其次是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现有的多瑞科信息采集技术主要是通过网络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从网上自动获取页面信息,并且随着链接不断向整个网络扩展。目前,一些搜索引擎使用这项技术对全球范围内的网页进行检索。类似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舆情监控系统应能根据用户信息需求,设定主题目标,使用人工参预和自动信息采集结合的方法完成信息收集任务。
第三是数据清理功能。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如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统计。对于新闻评论,需要滤除无关信息,保存新闻的标题、出处、发布时间、内容、点击次数、评论人、评论内容、评论数量等。对于论坛BBS,需要记录帖子的标题、发言人、发布时间、内容、回帖内容、回帖数量等,最后形成格式化信息。条件允许时,可直接针对服务器的数据库进行操作。
好的舆情分析报告需要有以下特点:
一、热点识别功能
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 评论数量、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
二、主题跟踪功能
实时热点根据对热点问题的信息来源、转载量、转载地址、地域分布、信息发布者等相关信息元素的跟踪,进行倾向性与趁势分析。
三、倾向性分析功能
根据信息的转载量、评论的回言信息时间密集度,对信息的阐述的观点、主旨进行倾向性分析。
四、趋势分析功能
根据信息的时间、区域分布,转载量与转载网站类型等,对监控词汇和时间、空间的分布关系进行阶段性的分析。
五、信息自动摘要功能
根据监控系统自动抽取的能准确代表文章主题思想的智能摘要,以快速了解文章大意与核心内容,提高用户信息利用效率。
六、预测报警功能
根据信息的语料库与报警监控信息库进行分析,以确保信息的舆论健康发展。
七、事件分析功能
根据对热点信息的倾向分析、趁势分析和整体分析,以监听信息的突发性。
八、 统计报告功能
根据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的结果库生成报告,用户可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做出最佳决策。
⑵ 舆情监测要怎么做啊想学习这块的内容
建议去考一个网络舆情分析师证,一边学习,并且最终业务能力能够得到体现。“内网络舆情容分析师”证最早是人社部委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实际培训和考核的。13年9月份,人社部将网络舆情分析师纳入CETTIC职业培训序列,授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负责全国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人社部认证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16年左右,改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现在叫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单独培训完成。人民网上会定期发招生的信息,比如人民网2018年第二期“网络舆情分析师(中级)”研修班招生--舆情频道--人民网,可以关注一下。过程还是培训、考试,合格后会获得加盖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公章的《网络舆情分析师(中级)培训证书》。
⑶ 人社部CETTIC证书《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在哪里报名培训和考试考试科目有哪些具体内容
北京,十月份是第一批,以后还会有的。
⑷ 怎样解释网络舆情哪儿专门的网络舆情培训课程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回一种答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网络舆情培训是指针对舆情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网络舆情培训,传授网络舆情管理的专业知识,掌握网络舆情理论及工作体系,有效应用网络监测软件和分析工具,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测、监控、管理、分析应对和进行有效的舆情管理服务工作,确立和推进网络舆情的工作体系和处理机制,撰写舆情分析报告等。
青岛以太科技四月份有一个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班,颁发工信部盖章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证书,此证书属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岗位技能水平考试系列,具备权威性与唯一性,可作为用人单位对持证人选拔、任用、考核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⑸ 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官方培训
2013年9月5日,人社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今后,这门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将有官方证书,“持证上岗”。
“主要替领导干部看网”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说,网络舆情涉及各行各业,甚至是明星、名人等个人,但对此需求最大的还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业的领导。单学刚说,网络舆情分析师主要搜集汇总网络舆情,为领导了解网络信息、加强把握民意提供参考依据,起到辅助作用。
培训合格可获证书
人社部中国就业促进会素质就业办副主任吴凯表示,网络舆情分析师纳入人社部“CETTIC”职业培训序列,这类职业培训是围绕新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选择职业培训项目。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人社部颁发的人社部CETTIC证书——《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
吴凯介绍,持“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证书可以作为从事此行业的凭证。但是作为“CETTIC”证书,还未具有强制性效果,并非只有持此证者才能从事舆情分析行业。
报名培训未设置门槛
单学刚介绍,网络舆情分析师并未设置入门的门槛,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从事舆情收集工作的专业人员、媒体从业者或者有志于今后从事该职业的个人,都有资格报名。
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共设置8门培训课程,共计36课时的学习时间。加上考试时间,整个培训周期5-6天即可完成。每期培训结束都会伴随一次考试,包括笔试和上机操作环节。
⑹ 什么是网络舆情分析师
分析网络舆论的 一般大企业招 党政机关也有 貌似 好多 以前做媒体的 转行做分析。
⑺ 舆情分析师需要具备哪些职业要求
1.掌握舆情信息采集与分析、情报信息及数据库技术应用;
2.了解我国互联网的政策法律规,及网络信息安全、用户权益、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3.掌握基础网络技术、信息检索、分析与预测技能,收集并监测有效的网络舆情;
4.掌握网络舆情领域的数据机密性、有效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的信息资源保护原则及相关政策;
5.灵活运用舆情数据的结果,评估分析并编制评估分析报告;
6、舆情相关软件的了解及实际操作能力。
⑻ 网络舆情分析师是怎样考取的
“网络舆情分析师”证最早是人社部委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实际培训和考核版的。13年9月份,人社部将权网络舆情分析师纳入CETTIC职业培训序列,授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负责全国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人社部认证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16年左右,改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现在叫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单独培训完成。人民网上会定期发招生的信息,比如人民网2018年第二期“网络舆情分析师(中级)”研修班招生--舆情频道--人民网,可以关注一下。过程还是培训、考试,合格后会获得加盖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公章的《网络舆情分析师(中级)培训证书》。
⑼ 网络舆情分析师的简要介绍
新兴职业
网络舆情分析师,是现代社会一种崭新的职业,他们活跃在许多党政机关、企业以及专业学术机构中。他们每天浏览成百上千个网页,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热门话题如数家珍,熟知网络流行语和热门段子,迅速把握热点,准确分析舆情,预测舆情走势,有效化解危机。
迅速发展
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在2008年开始大量出现,舆情分析师也开始大规模走进公众的视野,成为朝阳职业。截至2011年5月26日,在网络中输入关键词“舆情监测”,相关网页高达153万多条。含有“舆情分析师”的网页也多达70多万条,“舆情分析师 招聘”网页42万条,由此可见,中国舆情分析市场已经大行其道。
⑽ 网络舆情分析师的介绍
网络舆情分析师是指专职从事互联网信息监测、舆情态势分析、舆论环境研究、网络危机处置等工作,为各级党政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监测、分析和咨询服务。他们从庞杂的海量网络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为服务对象了解互联网信息,观察网络动态,处置舆论危机提供决策参考。2013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网络舆情分析师正式纳入CETTIC职业培训序列,授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负责全国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人社部认证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该证书今后将成为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证明和从业凭证。这些人有时也被误解、戏称为“网络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