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广东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需要突破点有哪些
《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下简称《规划》)已经发布。《规划》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 目标,抓住全球新一轮制造业变革和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机遇,以国际智能制造先进水平为标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全面提 升智能制造创新能力,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广东已成为国内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基地。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93万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为1.41万亿元。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较为 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支撑和市场空间,国际上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带来的制造业变革,以及中国“四化同步”发展带来的需求扩展和消费层次的提升也为广东省智 能制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广东省制造业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 依存度高,自主品牌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和环境要素约束加剧等因素迫使全省制造业必须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 务化升级,由“制造”转向“智造”。
《规划》指出,未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强化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并统筹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广东省将选择条件成熟、需求迫切的行业和领域,集中资源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应用,以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为载体,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大 型骨干企业,带动一批配套的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一批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智能制造集聚区和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竞争力与前景的产品和企业。同时, ,广东省将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智能制造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支撑能力。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全省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其中,2017年,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0%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4年的48.1%提高到50%以上,其中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2020年,全省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超2.4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以上,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4000亿元,面向工业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5年,全省制 造业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制造业水平显着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5万元/人。
《规划》认为,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构建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智能制造创新平台,推动两化 融合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其次,广东省还要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如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化基础制造与成套装备、培育发展系统集成 及应用、加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设等。第三,广东省将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包括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生产制造”发展、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促进工业大数据集 成应用。第四,广东省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包括实施“机器人应用”计划、推动制造业新一轮智能化改造及推广绿色制造。第五则是要提升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推动智能移动终端多样化发展 ,提升家居产品智能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电子信息产品,培育发展智能医疗设备,推广智能轻工消费品。最后则是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包括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大力推进研发服务、 加快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和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等。
为保障《规划》实施,广东省将建立全省智能制造发展部门间联席会议机制,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深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加强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支持,推动智能制造集聚 发展。未来,广东省还将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❷ 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方式是什么
北京专精特新小巨人奖励资金
1.资金扶持
每户给予一次性奖励100-1000万(以各地方具体奖补金额为准)。
2.荣誉资质
颁发“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书。
3.政策帮助
重点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是“一企一策”给予帮助,如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开拓扶持、融资增信等。
4.政策扶持
在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等方面重点扶持。
5.企业人才
有专门的校园、社会招聘渠道,及人才培训优惠。
6.企业推广
提高企业资质荣誉、提高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广等。
7.企业发展
后期对企业在企业金融服务上有倾斜,提升本企业在金融市场融资吸引力,获得此荣誉(能获得此荣誉的企业代表企业的成长性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范围)后期在企业技改项目,培育项目资助申请上有政策倾斜。
❸ 中小企业申请"专精特新"产品认定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我拿上海为例,主要有三大条件。
(一)通用条件
企业上年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15%,或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10%。
(二)专项条件
1.专业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的细分区段,在行业细分市场领域内处于全国前10名。
2.精细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或先进知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拥有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含1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项以上(含3项);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或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上述内容符合其中一项即达标)。
3.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近两年内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具有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名牌明日之星等品牌、上海市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等称号或入选上海市重点保护商标目录。
4.新颖化。拥有强大原创能力、创新活力和价值潜力,具有一定规模的估值和融资吸引力,适应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行为的改变,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发展特征。
(三)限制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不得确定为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确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取消其资格:
1.在申请或复评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2.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
3.环保不达标或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的;
4.有偷税、漏税行为的;
5.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❹ 申报专精特新需要企业符合什么条件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条件是:
(一)通用条件
企业上年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15%,或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10%。
(二)专项条件
1.专业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的细分区段,在行业细分市场领域内处于全国前10名。
2.精细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或先进知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拥有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含1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项以上(含3项);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或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上述内容符合其中一项即达标)。
3.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近两年内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具有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名牌明日之星等品牌、上海市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等称号或入选上海市重点保护商标目录。
4.新颖化。拥有强大原创能力、创新活力和价值潜力,具有一定规模的估值和融资吸引力,适应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行为的改变,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发展特征。
(三)限制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不得确定为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确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取消其资格:
1.在申请或复评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2.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
3.环保不达标或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的;
4.有偷税、漏税行为的;
5.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还有申请的好处就能获得政府补贴,每个地方政策不同,上海各区还能给予专精特新企业资金补贴。
青浦认定奖励5万,复审奖励1万;
普陀认定奖励10万;
长宁区认定奖励10万;
嘉定首次认定奖励10万;
虹口认定奖励10万,复审奖励5万元;
松江区,市级专精特新奖励20万,区级专精特新认定奖励10万;
杨浦市级专精特新认定奖励5万,区级专精特新认定奖励3万;
奉贤市级专精特新认定奖励5万,区级专精特新认定奖励3万;
❺ 申报“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的需要什么要求呢
有这三大项你看下,不明白随时问我。
(一)通用条件
企业上年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15%,或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10%。
(二)专项条件
1.专业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的细分区段,在行业细分市场领域内处于全国前10名。
2.精细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或先进知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拥有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含1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项以上(含3项);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或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上述内容符合其中一项即达标)。
3.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近两年内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具有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名牌明日之星等品牌、上海市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等称号或入选上海市重点保护商标目录。
4.新颖化。拥有强大原创能力、创新活力和价值潜力,具有一定规模的估值和融资吸引力,适应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行为的改变,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发展特征。
(三)限制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不得确定为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确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取消其资格:
1.在申请或复评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2.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
3.环保不达标或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的;
4.有偷税、漏税行为的;
5.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❻ 什么是专精特新企业
1、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专精特新在天津市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专”是指采用专项技术或工艺通过专业化生产制造的专用性强、专业特点明显、市场专业性强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用途的专门性、生产工艺的专业性、技术的专有性和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具有专业化发展优势。
3、“精”是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或工艺,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通过精细化管理,精心设计生产的精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的精致性、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4、“特”是指采用独特的工艺、技术、配方或特殊原料研制生产的,具有地域特点或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或服务的特色化。
5、“新”是指依靠自主创新、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创新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式研制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主要特征是产品(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较高的附加值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专精特新的认定标准:
1、原则上注册并经营两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拥有“专精特新”产品(技术)并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2、产品(技术)符合国家标准,特殊行业的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新产品(技术)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有合法有效的注册商标且进入市场(技术运用)一年以上。
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相关行业政策。
4、符合本办法“专精特新”定义的相应内容。
5、在市场、质量、效益或发展等方面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具备先进性和示范性。
❼ 什么是专精特新
专精特新天津市认定奖励的中小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专精特新在天津市中小企业创新转型中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据2018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天津认定首批192个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并拨付奖励资金4377.15万元。
(7)专精特新产品研发改进推广计划扩展阅读:
背景目的:
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中高端产业配套能力强、细分领域技术和市场领先、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单项冠军”,天津市今年新修订出台了《天津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认定奖励办法》。
特色产品:
天津市运用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了天津海之星水下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模块化智能水下探测机器人”等一批“专精特新”特点显著的产品和天津海鸥手表技术有限公司的“海鸥”陀飞轮系列腕表等老字号特色产品。
不完全统计,这些产品共拥有专利2200余项,产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中有140余家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130余家开展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
❽ 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条件及扶持支持额度
支持额度:
“专精特新”30万、“小巨人”60万、隐形冠军200万
申报条件:
1、进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的企业;
2、企业的营业率达到5%以上;
3、近两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不低于10%;
4、满足下列条件一项以上:
(1)企业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
(2)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2.5%;
(3)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等一项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以上。
❾ 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以享受哪些益处有什么奖励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大优势的中小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高度重视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0年7月,十七部门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完善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机制。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机制,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一、专精特新申报的分类
1.市级专精特新
企业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利用特色资源,弘扬传统技艺和地域文化,采用独特工艺、技术、配方或原料,研制生产具有地方或企业特色的产品。并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以新取胜。拥有省级新产品、新技术1件以上,或采用创新商业模式,或发展新兴的行业。
2.省级专精特新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具有较高专业化生产和协作配套的能力,是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强者,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以及专业生产成套产品。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较高且享有较高知名度,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以美誉度高、性价比好、品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中占据优势。
3.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指代那些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领域的尚处发展早期的小型企业,它们始终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普遍具有经营业绩良好、有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并且极具发展潜力与成长性,有望在未来成为相关领域国际领先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