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外营销策略研究现状是什么
面对越来越多大企业的“抢逼围”,中小企业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劣势。技术力量不如人,资金不够一个零头,人才更是弱项,中小企业究竟凭什么跟大企业竞争?中小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究竟何在?笔者认为,相对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应以零距离营销方式快速获取竞争优势。 零距离营销,就是中小企业要利用对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以变化和速度来求先求胜。可以说主动求变、速度制胜是“零距离营销”的精髓。发挥中小企业优势从产品销售各环节来说,应在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中突出四个“最”字。 最能满足目标顾客需求的产品 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中小企业,无疑拥有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先天优势,但仅仅将注意力停留在顾客对现有产品的显性需求上则未免目光太短浅。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佳的选择不是去追逐现有需求最畅销的产品,而是应该集中精力在目前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隐性”需求,追踪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作为自己产品定位的基础。最有效的方法包括: 市场补缺。消费者的有些需求由于需求量不大被忽视,或者是潮流改变带来的新需求,大公司没有介入。中小企业在经过评估后如果认为可以赢利,则可以采取市场补缺的策略开发针对性产品进入市场。 需求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处于随时变化中,消费者本人也无法清晰地意识到全部的潜在需求。而作为旁观者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己比较客观的了解去提出能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的产品概念,然后采取调查、访谈等方式到消费者中去征求意见。消费者朦胧的需求会受具体产品的激发而明确化,厂商就可以将这些明确化的需求作为自己开发产品的出发点。这就是需求挖掘的方法。 个性化定制。当今社会,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日益上升,而这部分追求个性的消费群体往往正是2080原则中所讲的那些提供了高利润率的20%的顾客群体。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如果将资源集中于为这些高质量个性化生活的顾客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就可以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追踪式开发。对于一些产品开发周期短、受潮流影响大的产品,中小企业可以采用追踪式开发。例如服装企业就可以根据当红影视作品的服装风格、国外时装潮流变化来设计和推出自己的新服装。 最令顾客心动的价格 具体到定价策略上,中小企业可以采用需求导向与竞争导向混合的定价策略。一方面,根据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认知价值来确定自己产品的定价,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大企业相似产品的价格水平,以始终比大品牌产品低一些的有竞争力的价格来投入市场竞争。 而在价格调整策略上,中小企业应该主动求变,速度为先,以灵活的价格变动来吸引和保持消费者。大企业的资金雄厚,价格变动后执行力度大,如果跟它保持同步变动,则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无疑会处于劣势。而主动求变、求快、求先,保持领先一步的价格优势,才是取胜之道。例如,可以采取新品上市优惠价、节庆折扣价、促销价、高档品降低等方式灵活地来招徕消费者。 最直面消费者的分销渠道 在市场运作中,中小企业不能墨守成规,采用传统的层次繁多的渠道模式,而应采取尽量直面消费者的方式。一是中小企业的产品多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未得到满足的创新产品,则产品上市推广的速度尤为重要,渠道越短越能尽快赶在大企业前占领市场;二是中小企业面对分销商时,由于自己的实力有限,讨价还价能力弱,无法有效地控制渠道成员的行为,而尽量缩短渠道则能更好地落实自己的营销努力;三是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地域都相对狭小,终端零售商数目较少,中小企业能够实现直接跟终端联系。 最吸引消费者的促销方式 中小企业的促销策略要体现在自己资金有限、灵活度高两个特点。由于资金有限,就决定了不能够采用广告轰炸、人海推销等方式,而是应尽量采取投入产出比高的方式进行。例如,在投入广告时,注意选择在目标消费群接触率高、投入相对小的地方或者专业媒体来投放,而不是盲目地选择大众媒体。比如,电子辞典的推广就没有必要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相反,在大学生接触的媒体上做广告效果会更好,费用也低。 由于中小企业与消费者接触多,灵活度高,就该随追踪消费者市场行为的变化,采取快速多变的促销策略。比如,生产化妆品的企业在天气干燥时主推保湿产品,在高温天气则可以主要对防晒产品进行促销;此外,还可以根据当前青少年喜欢韩国影视剧的特点,推出具有韩国特点的产品等。 正所谓大有大的好,小有小的妙,企业规模小并不可怕,只要善于用零距离营销,采取主动求变、速度制胜的经营方式,中小企业同样能够赢得一片明朗天空。
2. 保险市场营销的保险市场营销策略
目标市场策略是指选择适当的保险消费者作为保险企业的目标市场。
(一)选择目标市场的步骤 选择目标市场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细分市场。按照消费者对险种和营销组合的不同需求,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群体。
第二,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衡量细分市场的标准,选择一个或几个要进入的细分市场。
第三,确定营销险种及营销组合策略。即确定保险企业向每个目标市场提供的险种和营销组合策略,以保证本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地位。
(二)选择目标市场的依据 1.目标市场的规模与潜力
2.目标市场的吸引力
(1)同行业竞争者的影响
(2)潜在的新竞争者的影响
(3)替代产品的影响
(4)购买者议价能力的影响
(5)供应商议价能力的影响
3.保险企业的目标和资源
(三)目标市场策略的选择 1.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亦称整体市场策略。这种策略是保险公司把整体市场看作是一个目标市场,只注意保险消费者对保险需求的同一性,而不考虑他们对保险需求的差异性,以同一种保险条款,同一标准的保险费率和同一营销方式向所有的保险消费者推销同一种保险。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适用于那些差异性小、需求范围广、适用性强的保险险种的推销。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减少保险险种设计、印刷、宣传广告等费用,降低成本;能形成规模经营,使风险损失率更接近平均的损失率。缺点是:忽视保险消费者的差异性,难以满足保险需求的多样化,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2.差异性市场策略
差异性市场策略是指保险企业选择了目标市场后,针对每个目标市场分别设计不同的险种和营销方案,去满足不同保险消费者的保险需求的策略。
差异性市场策略的优点是:使保险市场营销策略的针对性更强,有利于保险企业不断开拓新的保险商品和使用新的保险市场营销策略;适用于新的保险企业或规模较小的保险企业。缺点是:提高了营销成本,增加了险种设计和管理核算等费用。
3.集中性市场策略
亦称密集性市场策略。保险企业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制定一套营销方案,集中力量争取在这些细分市场上占有大量份额,而不是在整个市场上占有小量份额。
集中性市场策略的优点是:能够集中力量,迅速占领市场,提高保险商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使保险企业集中有限的精力去获得较高的收益;可深入了解特定的细分市场,实行专业化经营,适用于资源有限、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缺点是:如果目标市场集中,经营的保险险种较少,经营风险较大,一旦市场上保险需求发生变化,或者有强大的竞争对手介入,就会使保险企业陷于困境。 (一)险种策略 1.险种开发策略
新险种开发的程序包括;构思的形成、构思的筛选、市场分析、试销过程和商品化。
2.险种组合策略
(1)扩大险种组合策略
扩大险种组合策略有三个途径:一是增加险种组合的广度,即增加新的险种系列;二是加深险种组合的深度,即增加险种系列的数量,使险种系列化和综合化;三是险种广度、深度并举。
(2)缩减险种组合策略
(3)关联性小的险种组合策略
3.险种生命周期策略
(1)投入期的营销策略
险种投入期是指险种投放保险市场的初期阶段,其特点是:第一,由于对承保风险缺乏了解,所积累的风险资料极为有限,保险费率不尽合理;第二,由于承保的保险标的数量极为有限,风险分散程度较低;第三,由于保险费收入低而投入的成本较高,保险企业利润很少,甚至会出现亏损。
因此,保险企业通常采用的营销手段有:
①快速掠取策略;
②缓慢掠取策略;
③迅速渗透策略;
④缓慢渗透策略。
(2)成长期的营销策略
险种成长期是指险种销售量迅速增长的阶段,其特点是保险企业已掌握风险的出险规律,险种条款更为完善、保险费率更加合理,保险需求日益扩大,风险能够大量转移,承保成本不断下降等等。
因此,保险企业应采取营销策略包括不断完善保险商品的内涵,广泛开拓营销渠道,适时调整保险费率,确保售后服务的质量,以尽可能地保持该险种在保险市场上长久的增长率。
(3)成熟期的营销策略
险种成熟期是指险种销售量的最高阶段,其特点是险种的利润达到最高峰,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市场呈饱和状态,潜在的消费者减少,更完善的替代险种开始出现。
因此,保险企业应采取的营销策略有:
① 开发新的保险市场
② 改进险种
③ 争夺客户
(4)衰退期的营销策略
险种衰退期是指险种已不适应保险市场需求,销售量大幅度萎缩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保险供给能力大而销售量迅速下降,保险企业的利润也随之下滑,保险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转移等等。
因此,保险企业要采取稳妥的营销策略,有计划地、逐步地限制推销该险种。此外,还应有预见性地、有计划地开发新险种,将那些寻求替代险种的消费者再一次吸引过来,使险种衰退期尽量缩短。
(二)费率策略
1.低价策略
它是指以低于原价格水平而确定保险费率的策略。实行这种定价策略的目的是为了迅速占领保险市场或打开新险种的销路,更多地吸引保险资金。
但是保险企业要注意严格控制低价策略使用的范围。
2.高价策略
它是指以高于原价格水平而确定保险费率的策略。保险企业可以通过实行高价策略获得高额利润,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利用高价策略拒绝承保高风险项目,有利于自身经营的稳定。
但是保险企业要谨慎使用高价策略。
3.优惠价策略
它是指保险企业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根据营销需要给投保人以折扣费率的策略。
(1)统保优惠
(2)续保优惠
(3)趸交保费优惠
(4)安全防范优惠
(5)免交或减付保险费
4.差异价策略
地理差异价是指保险人对位于不同地区相同的保险标的应采取不同的保险费率。
险种差异价是指各个险种的费率标准和计算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
竞争策略差异的主要做法包括:第一,与竞争对手同时调整费率,以确保本企业在保险市场占有的份额;第二,在竞争对手调整费率时,保持原费率不变,以维护本企业的声誉和形象,第三,采取跟随策略。在已知竞争对手调整费率时,先不急于调整本公司的费率,待竞争对手的费率对市场销售产生较大影响时,才跟随竞争对手调整相关费率。
(三)促销策略 1.广告促销策略
广告的作用主要有:第一,建立公司的企业形象;第二,介绍新险种服务项目或营销策略;第三,宣传社会对保险企业的评价;第四,促进保险消费者接受保险市场营销的手段等等。
2.公共关系促销策略
(1)新闻宣传
(2)事件创造
(3)公益活动
(4)书刊资料与视听资料
(5)电话公关
3.人员促销策略 (一)竞争地位
1.市场领导者的策略
市场领导者是指在保险市场上占有市场最高份额的保险企业。市场领导者通常采取的策略是:①扩大总市场,即扩大整个保险市场的需求;②适时采取有效防守措施和攻击战术,保护其现有的市场占有率;③在市场规模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市场占有率。
2.市场挑战者策略
市场挑战者是指位于行业中名列第二或三名的保险公司。市场挑战者策略目的旨在掠夺领导者地位和吞并弱小者市场。市场挑战者最常用的策略是正面攻击、侧翼攻击、围堵攻击、游击战等。
第二节 保险市场营销策略
3.市场跟随者策略
市场跟随者是指那些不想扰乱市场现状而想要保持原有市场占有率的保险公司。
跟随的策略有三种,即紧随其后策略、有距离跟随策略和有选择的跟随策略。
4.市场拾遗补缺者策略
拾遗补缺者是指一些专门经营大型保险公司忽视或不屑一顾的业务的小型保险公司。
成为拾遗补缺者的关键因素是专业化。
(二)竞争地位与竞争策略的关系
竞争策略和竞争地位互为因果关系,互相影响。
保险企业在根据自己的竞争地位来决定竞争策略时, 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经营目标、实力和市场机会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
(1)竞争者无法模仿的策略;
(2)竞争者不愿采用的策略;
(3)竞争者不得不追随的策略;
(4)竞争双方均获利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