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农产品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产品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1-06-21 04:21:01

⑴ 绿色农产品营销策略

再论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
Green Marketing Strategy in Agricultural Procts

刘琼 刘志雄 添加到阅览室
阅读软件下载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5年11期

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是当今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主潮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应积极推行农产品绿色营销.在分析农产品绿色营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农产品 绿色营销 问题 策略

参考文献:

[1] 赵春雷 等 21世纪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农产品绿色营销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7/19/01 P92-962
[2] 洪彬 等 试论农产品绿色营销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 P5
[3] 王周缩 WTO与农产品营销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P12
[4] 石丽芳 论绿色食品营销渠道的构建 福州:福建农业大学 2004// P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业工程 >> 农产品加工·学刊 >> 2005年第11期 >> 再论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

⑵ 我国绿色食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食品的污染包括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三大类。但是由于宣传、研究和制定标准的片面性,消费者与管理部门在提到绿色食品时往往只关注食品中的化学污染,认为绿色食品就是那些不使用农药与化肥,不含添加剂的食品。使目前绿色食品主要强调的是环境效应如化肥、农药与重金属的污染等,片面认为上述污染解决了就是绿色食品、食品就为优质了,而对绿色食品的内在质量缺乏全面的认识。 ? ?实际上,在抗菌素出现以前,生物性污染曾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即使是现在,如何解决生物性污染,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和二次污染仍是食品生产中最主要的课题。但抗生素与激素对畜禽类食品的生产中的好处又使得畜禽生产中大量应用抗生素与激素,造成产品的抗生素与激素残留,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使食品的内在质量下降。我们认为真正的绿色食品应当将绿色的理念贯穿绿色食品生产的始终。绿色食品生产过程应当包括绿色食品原料供应—绿色贮藏与加工技术—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四个环节,简称绿色食品链。绿色食品族的终极产物才能称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是稳定绿色食品质量和提高产品安全卫生性的重要保障和依据。 ? ?一.抗生素与激素的残留问题 ? ?在我国,由于对绿色食品宣传不够,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消费者对农药与污染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但不太在意抗生素与激素的残留问题。但出于抗生素应用广泛,不仅畜禽得病时使用抗生素,而且为促进畜禽的生长,往往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抗生素的残留问题。如美国曾检出12%的肉牛、58%的犊牛、23%的猪、20%的禽肉有抗生素残留;日本曾有60%的牛和93%的猪被检出有抗生素残留。我国由于没有进行过抗生素残留现状的研究,末见关于我国畜禽中坑生素残留的报道,但就我国目前畜禽业的现状来看,抗生素与激素的残留问题相当严重。 ? ?抗生素对特异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有明显的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因此在畜禽生产中应用广泛,其对微生物的抑制与杀灭作用是保证绿色畜禽、绿色水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国常用的抗生素有土霉素钙、磺胺类如磺胺二甲氧嘧啶、喹乙醇、有机砷;进口抗生素主要由硫酸粘杆菌素、持久霉素、速大肥(维吉尼霉素)、北里霉素等。这些抗生素常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使用时间长,使用范围广,另外有些生产场(厂)不执行休药期,造成动物中的高残留。抗生素的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容易造成肠道正常菌群的失调和耐药性细菌的产生。人类的肠道有特定的正常菌群,这一正常菌群起着抑制肠道内其他细菌特别是有害细菌生长的作用,而且正常菌群的代谢产物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建立有帮助作用;随同食品进入肠道的抗生素会造成肠道中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的死亡;而这些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往往是肠道正常菌群中的有益菌。其直接的后果是造成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而那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致病菌,由于从食物中得到的抗生素量不足以造成菌体的死亡,相反倒使得细菌产生耐药性,从而产生耐药菌株,造成疾病治疗上的困难;此外,对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畜禽产品中抗生素的残留可造成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如磺胺类药物过敏,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休克、甚至死亡,如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某些特殊抗菌类添加剂如有机砷;由于可促进畜禽的生长,有较广泛的抗菌谱,对肠道寄生虫及血原虫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还可改善肉牛和鸡的肉质,因此,用作饲料添加剂极为普遍。但砷化物的残留却可以造成人体慢性砷中毒,著名的“香港黑脚病”就是慢性砷中毒的结果。 ? ?鉴于抗生素的作用与危害并存,我们建议对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应控制抗菌素的使用量与使用范围,并保证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的休药期,从而把抗生素的残留控制在无毒无害的水平,并禁止使用或严格控制使用那些生物半衰期较长的抗生素,以免造成人体的体内蓄积。 ? ?激素的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生长发育和代谢的紊乱。生产商所使用的激素是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与发育的,所使用的激素有蛋白类激素和固醇类激素两种。蛋白类激素在人体的肠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吸收,对人体基本上没有危害,我国允许使用的也是这类激素。但这类激素同样也会被动物的胃肠道所消化而无法发挥其生物活性,一般在使用这类激素是采用皮下埋殖法。这种方法的操作比较繁琐,所以使用较多的还是性激素。雌性激素雌二醇、雌三醇等,目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包括:苯甲酸雌二醇;已烯雌酚;烷雌酚、甲地孕酮。而雄性激素中有丙酸睾丸素、氯睾酮等合成品常用作饲料添加剂。这些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固醇类激素由于可直接被肠道吸收而发挥功效,故可直接添加到饲料中使用。同样地,这类激素在畜禽类产品中的残留也一样能被人类的胃肠道摄取,在体内发挥激素的效果。笔者观察到当前青春期的出现比过去提前了近两年,可能与所摄人的食品中合有这类激素不无关系。固醇类激素的摄入又可反馈性抑制人体这类激素的产生,从而引起人体的代谢紊乱。此外,有些激素还被证实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如雌激素 适宜的加工方法可减少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如WHO估计肉制品中的四环素类兽药经加热后可由5—10mg/kg的残留量将降至1mg/kg;残留的氯霉素经30min加热后可使85%失去活性;但仍会有相当的抗生素和激素经由畜禽产品进入人体,它们可以在体内蓄积,当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立项进行我国畜禽产品中抗生素与激素残留现状的研究,对我国的畜禽产品中抗生素与激素的残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建立食品中抗生素和激素的残留标准及检测方法;开发食品中抗生素与激素残留的快速检验方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健康。 ? ?二.绿色食品链的建立 ? ?在我国,绿色食品加工品大都是绿色食品原料通过一般的贮藏与加工方法得到的加工食品。但无论是贮藏加工还是包装,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使之不再具备绿色食品的优良品质。因此,绿色食品的生产应该包括从原材料到贮藏加工和包装的全程控制,完全按照绿色标准执行。而主要影响产品质量的四个环节有食品的原料供应、贮藏加工方法与过程、包装材料与方法,以及流通过程。 ? ?绿色食品链的建立就是基于上述四个环节提出的,即绿色食品原料供应、绿色贮藏与加工过程、绿色包装和绿色流通。严格意义上的绿色食品应当是绿色食品链的终极产物。也就是说只有将上述四个环节的技术要求统一到一个产品上,才能完成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由于绿色食品追求的是环境生态效应和食用的安全及营养。因此就绿色食品来讲,绿色的理念应当贯穿原料生产和加工过程直到商品的始终,也就是说只有绿色食品原料供应是不够的,还要有绿色贮藏与加工过程、绿色包装和绿色流通等手段作保证。绿色贮藏与加工过程是指那些既不会污染周围环境也不对产品造成污染,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料营养成分的贮藏和加工技术。绿色包装包括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两个方面,要求这两方面既能满足不污染周围环境和不对产品造成污染的要求。在绿色食品原料供应方面,离不开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和管理措施的制定,我国农业部门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并制定了相关的质量标准。收获后新鲜绿色食品原料是具有生命的机体,因此,需要依靠生物体所特有的耐藏性和抗病性得以保持绿色食品的品质,实现贮存期限的延长。而在我国绿色食品原料收获后的技术如绿色贮藏技术方面基本上末制定出详细的规定和标准,只在绿色食品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作了—些定性的规定,如在装运过程要求所用工具不能对绿色食品造成污染;绿色食品禁止与农药、化肥及其他化学制品等一起运输,绿色食品不能与非绿色食品混和一起,运输;绿色食品的A级和AA级产品不能混堆和一起运输。在贮藏过程中要求贮藏环境必须洁净卫生,不能对绿色食品引入污染;选择的贮藏方法不能对绿色食品引入污染;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必须分开贮藏;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必须分开贮存等等。如果使用化学保藏方法,所选用的化学制剂必须将合《绿色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的规定。而作为绿色食品原料的最适宜贮存的时间、温度和应采用的方法或统称为绿色贮藏方法等没有明确的定量规定。由于食品品质如风味、色泽和营养成分与贮藏时间、温度和贮藏方法关系密切;温度的波动和时间的延长都会直接导致上述品质的劣变。因此应限定贮藏时间和温度,超过这一限定温度和时间的原料就不能称其为绿色食品原料;哪怕该原料是来自最佳生态环境的绿色食品。这一原则也应当适用于商品的销售阶段;规定其在贷架上的销售温度和时间,达不到要求的应当视为普通商品来销售。在贮藏技术方面应采取冷链流通和低温贮藏的方法。目前对转基因得到的原料的安全性还有争论,因此绿色食品一般不采用通过转基因获得的原料。 ? ?绿色食品因其不同于普通食品的特性,除食品质量有更高的标准,因此对原科有严格的选择;为了保证绿色食品原料的供应,一些食品加上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来提供可靠的质量、统一的品种和稳定数量的原料。原则上讲加工AA级绿色食品应至少使用AA级绿色食品原料;加工A级绿色食品的主要原料应当是A级绿色食品原料。有些原料通过清洗、去皮、加热等加工手段处理后,使农药残留或其他有害成分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经检测合格后仍可视为绿色加工食品原料。绿色加工食品过程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自然风味、色泽、质地及营养。在食品杀菌时,禁用化学防腐杀菌及放射杀菌等操作。不加防腐剂和不用化学方法杀菌可减少食品受污染的机会,因此,绿色加工食品对加工工艺及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讲速冻制品、罐藏制品、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制品。高压杀菌食品及部分微生物发酵制品等均能较好地保存食品的营养成分。一些食品加工工艺中与绿色加工食品相抵触的工艺,必须加以改进。例如粉丝生产中加入明矾;肉制品腌制时使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果酒中使用S02;烟熏食品等等。因此,在绿色加工食品中应避免使用有害的添加剂,应采用天然的、无害的添加剂。由此可见,绿色加工食品将促进高新技术如酶工程、发酵工程、膜分离技术、冷冻升华干燥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高压杀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等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加工食品的内在质量,推进食品加工业迈上新的台阶。 ? ?在绿色加工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是产品能否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绿色食品加工主要是关心添加剂的安全问题。一般来说,天然添加剂较安全。若加工中必须使用添加剂,应尽可能使用天然或无害的添加剂。一旦证明该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尽管是很微量的添加),在绿色加工食品中也应当限制使用。 ? ?绿色包装除应符合一般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有安全性、可降解性和可重复利用性。绿色包装过程中包装设备和技术既不能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包装过程也不应对人身健康带来危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就要求正确地选择包装材料和包装技术。包装材料盛装食品后,经一定时间的贮藏不会释放出有害成分而污染食品,也不会与食品产生化学反应。较理想的包装容器有:纸容器、玻璃容器、陶瓷容器、带有防腐性能的金届罐;可降解塑料包装等等。 ? ?绿色流通是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应建立满足产品保质的条件,应在产品规定贮藏温度和温度等条件下进行运输和销售。在销售时绿色食品应当与非绿色食品分开销售,以免造成绿色食品时二次污染。 ? ?三.绿色食品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 ?绿色食品的生产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从而构成绿色食品链,各环节相互联系和制约着,因此它是个系统工程。建立良好的绿色食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是提高绿色食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和保障。食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简称GMP)和食品生产中的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简称HACCP)。GMP是在生产全过程中保证食品具有高度安全性的良好生产管理系统。HACCP是—个保证食品安全的预防性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通过生产的全过程检测,根据数据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提出每个关键控制点必须达到的控制标准,然后又针对性地采取控制危害的有效措施,这样使生产能把质量控制措施放到主要生产环节中去,不用进行大量花费终产品检验就能对终产品的安全卫生提供十分可靠的保证。食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是在HACCP的基础上,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毒理学和食品保藏原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来解决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中有关安全卫生等问题,减少有害因素,有效地保证食品质量,内容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运输、贮存,工厂的设计与设施,工厂的卫生管理,生产过程的卫生,成品的贮存和运输,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个人卫生与健康的要求,食品生产小的危害分析控制点计划的建立等内容。因此建立绿色食品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消费者、管理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共同需要。

⑶ 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农产品绿色营销的策略选择

农产品绿色价格
制定绿色价格是指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要树立“污染者付费”、“环境有偿使用”、“能源节约使用”等观念,把企业用于环境方面的支出计入成本,成为绿色价格构成的一部分。绿色价格意味着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免费的,产品的价格需要反映环境资源的价格。由于绿色产品在环保方面啬了投入,成本高于普通产品成本。以绿色食品为例,芬兰政府允许其价格比一般食品价格高出30%以上,日本允许高出20%左右。
绿色价格的构成
绿色价格构成包括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国家税金、绿色成本及企业利润五个方面。绿色成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支出:
1)绿色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所付出的代价。
2)为保证清洁生产所增加的成本。
3)开发和运用绿色包装所增加的成本。
4)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所增加的成本等。
影响绿色产品定价的因素
1)成本(包括绿色成本)
2)政策因素。如按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政府应允许绿色产品的价格比同类产品价格上浮一定的比例。
3)市场因素,包括消费者绿色需求因素,竞争者行为因素,目标市场购买者的消费心理,购买行为和购买能力等。
绿色价格策略
1)撇脂策略。薄利多销很适用于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市场容量大的主食品和日用品消费品的绿色定价,容易使消费者接受绿色产品,并且有利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先入为主,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心理定价策略。绿色农产品往往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心理需求,如保护环境,利他主义,回归自然,安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等等,这些都为绿色产品进行心理定价提供了依据。
3)认知价值定价策略。认知定价法是根据营销组合中的非价格变量在购买者心目中建立起来的认知价值来确定价格的。这种定价是诸策略中较适用于绿色产品的一种。因为绿色产品多数属于深加工产品,因此这种定价方法能很好地适应绿色产品的定位思想,同时给营销方带来最大限度的利润。可以充分利用绿色产品的价格工具,配合绿色促销活动,使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通过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而提高经济效益。
绿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农产品的绿色促销
绿色促销的裨就是绿色沟通,通过绿色沟通,进行绿色消费引导和消费刺激,以期和消费者建立联系,取得相互理解和信任,以引起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及购买行为。绿色促销手段有很多,但由于绿色农产品的特殊性,其营销中应以某种促销手段为主,其他手段为辅,不可面面俱到。
1)绿色广告。当前最受欢迎且效果明显的是广告,其中效果最好的又是电视广告。特别是公益广告和扶贫广告,对销售边远地区的绿色农产品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媒体所表达的内容以及形式要有利于宣传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像散发宣传单或在风景名胜处树立巨大的广告牌这类方式就不宜采用。
2)公共宣传。充分运用公共策略和技巧,开展有效的绿色公关。参与各种展览会、商品交易会或利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办法推销和扩大绿色农产品销售范围,利用体育比赛进行广告、捐慈善事业、资助希望工程等扩大绿色农产品的影响,运用知识营销举办农产品栽培技术、绿色营销训练班来传播绿色营销知识,举办新闻发布会、开发生态旅游和田园旅游,也是绿色农产品促销的可行办法。
总之,农产品绿色营销将是21世纪市场营销的主流,我们要区分绿色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的不同,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搜集绿色信息、制定绿色计划、开辟绿色渠道、开展绿色促销、引导绿色消费,使农产品绿色营销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⑷ 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农产品绿色营销

这也正是适应当今绿色时代所需的营销方式,所以也是大有发展前景的。绿色是市场的主流,狠抓环保,健康来促进绿色营销。

阅读全文

与农产品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浏览:263
市场营销学北大课件 浏览:55
人口因素酒店市场营销 浏览:800
培训学校秋季招生方案模版 浏览:760
区域大岗点多如何做好培训工作方案 浏览:356
生鲜电商策划方案项目概述 浏览:851
天之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201
电子商务营销流程 浏览:157
公司文明创建宣传策划方案 浏览:25
关于香飘飘的市场营销 浏览:431
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活动方案 浏览:512
爱特思电子商务上海有限公司58 浏览:989
市场营销长期职业计划 浏览:380
幼儿教师法制培训方案 浏览:704
首都航空市场营销面试 浏览:429
原料电子商务 浏览:93
市场营销的短期行为 浏览:336
杭州禾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地址 浏览:36
38节花店促销活动 浏览:307
16春电子商务作业1 浏览: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