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测量学网络培训总结

测量学网络培训总结

发布时间:2021-06-19 14:37:43

A. 一般测量实训有什么心得及收获以后如何学习

令人难忘的两个周的测量实习终于结束了,在这两个周里,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习期间恰好是入夏时节,西安的温度很高,对于露天作业的我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改掉以往睡懒觉的习惯,早上六点多就起来,7点左右就开始测量,因为中午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我们下午3--4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天黑无法看清为止。因为测量地点距离在东区,远离我们这边的宿舍,所以我们晚上基本都在树蕙园吃饭,同时发现那里的饭菜不错,每天都吃得很香。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们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通过这次实习我自己还总结出一些测量时应该注意的事项。(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行读取。在读数前一定将水准仪视野的水准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2)当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如果目标较小,最好使单线与目标重合,如果目标有一定宽度,可以用双丝夹住目标。(3)在测量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稍微碰了一下仪器,就要重新调整对中水平,否则就会导致数据错误,也可能导致仪器的损坏。(4)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B. 测量实习心得

地籍测量实习心得
在大三学习半期的时候,我们在学院老师的组织下,在校内开展了为期7天的地籍测量。
测量是一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期一个星期紧张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下个星期又要开始正常上课了,刚知道要实习的时候不大喜欢,但经历了这么多以后,却觉得真的很充实,很有意义。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明白了地籍测量与工程测量的不同。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对课堂知识的实际应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
在外面测完后,还要回来在电脑上画出来,并且画出其宗地图。我们还要将图幅号、街道号、界止点等。在电脑上画起来不是很熟练,以后还需多练练。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一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理解了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实测、计算、地图绘制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还使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踏时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C. 求一篇3000字的学测绘学概论的心得

测绘学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编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测绘学的发展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智丽尼罗河泛滥后农田边界整理的传说。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书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图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纪,我国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记载。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便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目前所发现我国最早的地图。

学科分支摄影测量学
普通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
地物波谱学
遥感技术
海洋测绘
地图学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状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学科。又称测量学。它包括测量和制图两项主要内容。测绘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 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地图,供规划和管理使用。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建设中,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路线测量和绘制地形图,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在军事上需要军用地图,供行军、作战用,还要有精确的地心坐标和地球重力场数据,以确保远程武器精确命中目标。

发展简史 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后,需要重新划定土地界线,开始有测量工作。公元前21世纪,中国夏禹治水就使用简单测量工具测量距离和高低。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的埃拉托斯特尼采用在两地观测日影的办法,首次推算出地球子午圈的周长,也是测量地球大小的弧度测量方法的初始形式。724年中国唐代的南宫说等人在张遂(一行)的指导下,在今河南滑县至上蔡实测了约300千米的子午弧长。并在滑县、开封、扶沟、上蔡测量同一时刻的日影长度,推算纬度1°的子午弧长,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弧度实测。1617年荷兰的W.斯涅耳首创三角测量法进行弧度测量,克服了在地面上直接量测弧长的困难。1687年英国I.牛顿根据力学理论,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椭球体。1690年荷兰C.惠更斯也提出地球是两极略扁的扁球体。后为法国在南美洲和北欧进行的弧度测量所证明。结束了历时半个世纪的有关地球形状的争论。1743年法国A.C.克莱罗发表《地球形状理论》,奠定了用物理方法研究地球形状的理论基础。1849年英国Sir G.G.斯托克斯提出利用地面重力的测量结果研究大地水准面形状的理论。1945年苏联M.S.英洛坚斯基创立了研究地球自然表面形状的理论,并提出“似大地水准面”的概念。

测绘学是技术性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测量方法和仪器工具的创造和改革。17世纪以前,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绳尺、木杆尺等进行测量,以量测距离为主。17世纪初发明了望远镜。1617年创立的三角测量法,开始了角度测量。1730年英国的西森制成第一架经纬仪,促进了三角测量的发展。1794年德国的C.F.高斯发明了最小二乘法,直到1809年才发表。1806年法国的A.-M.勒让德也提出了同样的观测数据处理方法。1859年法国的A.洛斯达首创摄影测量方法。20世纪初,由于航空技术发展,出现了自动连续航空摄影机,可以将航摄像片在立体测图仪上加工成地形图,促进了航空摄影测量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起,测绘技术朝着电子化和自动化发展。1948年起各种电磁波测距仪出现,克服了量距的困难,使导线测量得到重视和应用 。大约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问世,加快了测量计算速度,改变了测绘仪器和方法,出现了解析测图仪,促进了解析测图技术的发展。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在测绘学中开辟了卫星大地测量和航天摄影测量新领域。随后发展起来的甚长干涉测量技术、惯性测量技术,使测绘学增添了新的测量手段。

学科分支

测绘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及其表面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和地图制图学等分支学科。

大地测量学 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点的几何位置的理论和方法。

普通测量学 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方法。局部区域是指在该区域内进行测绘时,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把它当作平面处理,而不影响测图精度。

摄影测量学 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理论和方法。测绘大面积的地表形态,主要用航空摄影测量。

工程测量学 研究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大比例尺地图,保障工程选址合理,按设计施工和进行有效管理。

海洋测绘 研究对海洋水体和海底进行测量与制图的理论和技术。为舰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地图制图学 研究地图及其编制的理论和方法。

地图绘制 地图出现于上古时代,那时人类从事生产和军事活动产生了对地图的需要。考古工作者曾挖到公元前25世纪至前3世纪画在或刻在陶片、 铜板或其他材料上的地图。据文字记载,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用于地政、军事和墓葬等方面。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学者埃拉托斯特尼最先在地图上绘制经纬线。168 年,中国西汉绘制在帛上的地图(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已注意到比例尺和方位。150年古希腊的C.托勒密所著《地理学指南》一书 ,提出了地图投影法。265年,中国西晋的裴秀总结出制图六体的制图原则,从此地图制图有了标准,奠定了中国古代制图的理论基础。17世纪起,西方一些国家用三角测量法进行大地测量,根据实地测量结果绘制国家规模的地形图,这些地形图有准确的方位、比例尺和较高的精度。中国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完成的《皇舆全图》,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实地测量结果绘制的地形图。20世纪初兴起的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加上照相平板彩色胶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地图制图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地图制图正向计算机辅助制图方向发展。

D. 用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测量学实习报告 请大家多多帮忙谢谢急急急急

实 习 报 告

题目:公路GPS勘测测量公路野外勘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2010年4月17日

水利与土木工程技术系

一、前言
在2009至2010学年第二学期末,自2009年11月23日起,我系毕业班学生顶岗实习或就业。回想这一段时间的实习,在磨砺自己的同时,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使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地结合起来。我深切意识到,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不要以单纯的想法去理解和认识社会,只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而是要步入社会,进行深入地探索。在学校学会更多得书面知识,在实践中好好利用知识进行运作。接触、了解社会,从实践中检验自我。
二、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和熟练专业知识,将大学阶段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初测目的:根据测量资料进行纸上定线和相关的内业工作,初步确定采用的路线方案,为编制初步设计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
3.定测目的:通过现场测量进行优化,再实地放线定桩确定人工构造物的位置,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可靠的资料。
三、实习内容:
公路GPS勘测测量公路野外勘测的总体目的是把研究的路线走向方案通过适当的勘测放在实地,并取得相关的设计资料,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初测和定测)。
四、工作安排
工作计划安排我队计划于2010年3月9日进入工地,2010年4月9日完成任务,外业勘测历时30天左右,计划完成以下工作量:①、选点埋石约170个。②、施测GPS点约51个③、施测一级导线约 100 公里。④、联测四等三角高程路线约90公里。
五、坐标系统及精度要求
(一)、投影及坐标系统:①、平面坐标系为公路独立坐标系,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度带,中央子午线为108° 30¢,平均纬度32° 28¢。测区长度归化到参考椭球体面上363米(未考虑高程异常值)的抵偿高程面上,然后再按统一的3度带投影到高斯面上。②、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③、GPS点采用WGS­-84地心直角坐标系,再转换成公路独立坐标系。(二)、GPS点的成果精度要求:GPS点的平面坐标由WGS—84系转换成54系后,其最弱点的相对点位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低于1/4.5万。(三)、一级导线测量测区呈带状分布,首级控制为三级GPS网,导线布设在两对GPS点之间。每个导线点均埋设混凝土标石。标石尺寸为顶部10 ´10厘米,底部为20 ´20厘米,高45厘米.导线最大边长为852.289米,最小边长为203.086米,平均边长为465.924米。测角和测距采用TCR702全站式电子速测仪。测角方法为测回法,每站三测回,测站进行温度、气压、加乘常数及投影改正。内业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研制网平差软件NASEW 97进行计算,导线精度指标应遵循下表。 一级导线测量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 1-2 等 级 导 线 长 度 (km) 平均边长 (米) 闭 合 差 限 差 (²) 观测值 中误差(mm) 相对闭合差 备 注 一级 10 500 ≤17 £1/15000 规范要求 (四)、高程控制测量测区首级高程控制网为四等水准,水准网沿导线敷设,水准点高程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施测方法为中丝测高法,对向观测,竖角观测三测回,测距一测回。
六、GPS控制测量
(一)、作业方法
1 选点:
(1)、沿路线中心线由北向南约每5公里左右布设一对GPS点,且对点间通视,分布在中心线两侧,对点距离在500米~800米之间,其连线与中心线交成锐角。
(2)、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应小于15°;
(3)、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200米以上;
(4)、为避免多路径效应,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并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5)、交通方便,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
2 埋石与点之记:
(1)、标石规格:上表面20cm×20cm,底面25cm×25cm,高60cm,埋石时标石上表面高出地面5cm,并在标石底部现浇混凝土约15 cm,长宽约40cm×40cm做底盘。
(2)、参照《GPS测量规范》中有关规定,在实地绘制点之记,在点之记中做2~3个护桩,其与GPS点位的距离精确到0.1米。3 使用仪器;外业观测使用仪器为美国ASHTECH公司生产的,标称精度优于5mm+1ppm的ASHTECH Z-Xtreme双频接收机六台,所有接收机均具有十二个独立通道,自动跟踪并锁定可接收到的全部卫星。所有机型都于2010年3月在通过仪器检测中心鉴定,仪器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4 GPS网的布设:本次实际采用牛山、长枪岭和箩筐岩这三个已知点,进行GPS联测.共布设GPS点51个,构成50个同步图形。
(二)、外业观测
1、天线的架设
(1)、天线距地面1米以上,严格整平,基座测前经过检验;
(2)、严格对中,其对中误差小于等于1毫米。
2、天线高量取
(1)、量取天线高应从标石中心量至天线外边沿标志处;
(2)、互成120°各量取一次,较差小于3毫米。3 观测的基本技术要求表5-2 观测模式 静态 数据采集间隔 20秒 卫星截止高度角 ≥15° 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 1mm 有效观测卫星数 ≥ 4 两次丈量天线高之差 3mm 观测时段长度 ≥60分 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 ≤8 观测时段数 ≥ 1 任一卫星的有效观测时间 ≥15分 4外业记簿观测过程中记录员记录以下内容:测站名、测站编号、观测年月、观测员、记录员、时段号、接收机和天线号、天线高、开关机时间、卫星信噪比及天气情况等信息。
(三)、数据处理
1、基线解算软件:ASHTECH公司的SOLUTION软件。
2、网平差软件:天测公司的GPS-NET网平差软件。
七、一级导线测量测区呈带状分布,首级控制为三级GPS网,导线布设在两对GPS点之间。每个导线点均埋设混凝土标石。标石尺寸为顶部12 ´12厘米,底部为20 ´20厘米,高45厘米。平均边长为400~500米。测角和测距采用TC1610全站式电子速测仪。测角方法为测回法,每站二测回,测站进行温度、气压、加乘常数及投影改正。内业计算采用清华山维公司研制网平差软件NASEW 97进行计算。
八、提交成果
1、勘测报告2份。
2、红外观测记录本26本。
九、 实习总结
GPS测量的优点相对于常规测量来说,随着GPS技术的飞速发展,其特点也越来越明显:
1.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这样就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但测站上空要求开阔,以使卫星信号不受干扰。
2.不受天气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全天候作业成为可能。
3.定位精度高,一般来说,双频GPS接受机静态基线解算精度为±(5mm+10—6 D),而红外测距仪标称精度为±(5mm+5×10 —6 D),GPS测量精度与红外测距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的优越性愈加突出。大量实验证明,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使用动态测量,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ˉ 100~500km的基线上可达
4.观测时间短。在小于20km的短基线上,快速相对定位一般只需5min观测时间即可。
5. 提供3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6.由于GPS自动化程度很高,所以其操作简便。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和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GPS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利用GPS测量能克服常规控制测量中所存在的缺陷,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证高等级公路测设质量。
十、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现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同时,我相信这次实习会给我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E. 机关事业单位工程测量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从这十天的测量中,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几个重要的人生的道理: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话,就会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溃不成军,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测量学中;二、令人难忘的三周的测量实习终于结束了,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课,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因为稍有差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偏差很大,更会导致以后其它量的测量出错,最终导致数据计算的错误,比如我们刚开始测量角度时,一个基准点没有瞄准,导致一个角度偏小,然后角度的闭合差也不符合要求,经过校验,才发现问题出在哪儿。
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习期间恰好是入夏时节,长春的温度很高,对于露天作业的我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改掉以往睡懒觉的习惯,早上四点多就起床开始测量,因为中午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我们下午3--4点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天黑无法看清为止。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我们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F. 建筑工程测量实训专用周总结

我也是学这个的,写这个实训报告应该是上个学期的事了,但当时写了差不多15页(老师要求的),其实 大部分都是照着材料抄的。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老师一般就看你精华的东西,不会看你的长篇大论,because 大家都长篇大论。内容里最好是画个图,就是画你们测量的一个地方,把数据记录下来,然后画个图,写好数据高差什么的,,,(这里可以占一页,爽吧)。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材料,几乎都可以抄上去,然后再写点自己的东西, 就可以交卷了!
共同进步,自己学到多少才是最重要,实训总结啥的都是浮云,虽说必写,但前提是自己的弄懂了!

《工程测量实训周小结》
正文开始>>
实训目的: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掌握路线工程测量基本工作:中线测量和纵断面测量。
4、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实训内容及步骤:
本次实习共计一周,实习的主要地点主要是学校周边地区和校园内。本次实习采用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先由老师教授实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要求,然后同学们出去实习,完成当天安排的实习内容。本次实习的安排主要有:(1)普通水准测量(2)四等水准测量(3)纵断面测量及绘图(4)场地抄平测量及绘图(5)闭合导线测量及绘图。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BMi,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BMi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进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进行返工重测。

我们按时完成了实习计划,而且完成情况很好。实习过程中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和安置水准仪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米至100米左右。我觉得我们组测量时就有一个点的通视不是很好,有树叶遮挡,但是那也没办法,因为那个地方的环境所致,幸好我们可以解决,将树叶拨开继续测量。还有水准仪和经纬仪的调平和对中都需要做好,这直接影响你的测量结果。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验教训:
1)、展点很重要,展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
2)、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
3)、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
4)、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的影响很大;
5)、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实训心得(总结):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从这七天的测量中,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几个重要的人生的道理: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话,就会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溃不成军,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测量学中;二、令人难忘的一周的测量实习终于结束了,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
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细致,不能有丝毫的马虎,特别是在使用水准仪,经纬仪这样精密的仪器时,更要做到精益求精。
我还学会了吃苦耐劳,学会了艰苦奋斗的作风。

感谢老师的辛苦教导,学子们会努力学习!.......

G.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总结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内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容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主要以建筑工程、机器和设备为研究服务对象。 2. 学科地位 ——大地测量学(包括天文、几何、物理、卫星和海洋大地测量); ——工程测量学(含近景摄影测量和矿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地图制图学; ——不动产地籍与土地整理。 3. 研究应用领域 目前国内把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测量按勘测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三个阶段划分;也有按行业划分成:线路(铁路、公路等)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3维工业测量等,几乎每一行业和工程测量都有相应的著书或教材。

阅读全文

与测量学网络培训总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优鲨电子商务 浏览:522
电子支付与电子商务的关系 浏览:661
校园保安培训方案 浏览:843
优衣库市场营销策略的发现 浏览:329
最重要的网络营销工具 浏览:578
美的产品促销活动总结 浏览:453
产品售后技术培训方案 浏览:322
试用期员工培训及考核方案 浏览:57
银行开业活动存款营销方案 浏览:301
华为市场营销广告战略 浏览:997
2p大市场营销 浏览:965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78
市场营销培训哪家好 浏览:213
企业文化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浏览:270
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饭店 浏览:165
农村党员就业培训实施方案 浏览:279
教师全员培训研修方案 浏览:873
旅游电子商务实验报告 浏览:212
2018暑假教师培训方案6 浏览:261
开展网络营销的必要性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