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课外,怎样提高孩子上语文网课的效果
一、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1、认真书写的习惯。眼下老师们都大声疾呼,学生书写越来越差,龙飞凤舞,难以认读,错别字比比皆是。有不少同学心里还有一种错误思想: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字写得差一点没关系。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写字要求也不以为然。其实不然,认真书写汉字,不光能帮助我们认真掌握汉字的规律和丰富的内容,也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德。
2、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字(词)典是学习语文的最好的助手和老师。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习,语言和词汇的积累仍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不同于小学的是,在小学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词语教学作为重点之一,而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再花很多时间在词语的正音正形、辨词析义上,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增强勤查工具书的意识,加强借助工具书进行阅读的能力。
3、读书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堂上动笔记笔记,把课堂学习中的思考、教师的讲解、讨论的结果随时批注在文章的相应地方;二是在平时的学习阅读中多圈划,多评点,多批注,多做点卡片摘抄,多写一点心得体会。
4、开口诵读的习惯。“诵读”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的语文学习的很有效的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无论是对积累、理解和表达都是很重要的。“诵读”本身也是语言实践,每天用15分钟、半个小时读几首诗,读几段精彩的文章片断,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感知和领悟能力。在诵读基础上,熟记背诵一些经典的语言材料,更是受益终身。
二、要提倡孩子学习多读书。
语文学习的特点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文对语文学习来说,只是一个例子,通过学习课文,孩子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能力,自己去广泛阅读、涉猎各种文章,才能从中受益,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应该说,各种语言信息都是语文学习的材料。比如,可以让孩子经常读报、剪报、评报。“读”要强调圈划:“剪”要强调选择、归类:“评”要促思,评得具体、深入、确有感受。这样长期坚持,不仅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而且扩展了社会生活的知识面,还会促进写作。值得提醒家长的是,有不少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是“闲书”,担心影响学习,一律加以禁止,这是不足取的。初中生学生思维发展迅速,兴趣广泛,渴望了解自己,了解周围丰富的生活,正是大量阅读的好时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各种报刊杂志、时文小说,只要是健康的,都应该让孩子读一点。当然,阅读时必须注重主次,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不健康的读物应该坚决制止学生阅读。
三、要指导孩子多练笔。
学生“怕作文”几乎是通病。而“作文”又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平时练笔是帮助孩子克服作文“恐惧症”,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因为平时练笔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重在观察生活,记下自己的真情实感。孩子可以在比较自由、宽松的状态下写作。有一位学生尤其喜欢小动物,家里养了一对娇凤鸟,她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总要关心和照料这对娇凤鸟,观察多了,慢慢熟悉了娇凤鸟的生活习性,而且还对小鸟产生了感情。她把这些感受一一记录下来,就有了四、五篇观察日记,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这些平时的练笔精心裁剪,写成大作文,自然就非常生动精彩。这位学生从初中到高一,总共发表了三篇关于养娇凤鸟的好作文。她的作文兴趣提高了,作文能力也提高了,不妨让自己的孩子试一试。
『贰』 如何通过网络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理念、教育结构、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模式。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现代化教学手段毋庸置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语言课程涉及多种因素——教师、学生和各种媒体(硬件、软件及教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它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课内外活动设计。如何将多媒体网络与学习者特点、特定阶段的语言水平、学习者需求相结合达到某种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运用于现行小学语文课程中?在强调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和操作过程中,应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换言之,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利用多渠道资源调动学习者积极性,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学习策略提高语文素养,已成为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个热点问题。
『叁』 网络语言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有哪些影响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语言现象,其中大部分是网民对一专些汉语和英语词属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链接和镶嵌创造出来的。具有生动形象、标新立异、经济简练等特点。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日益显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用语,特别是青少年的日常交流和表达中。小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自我表现的心理特别强烈,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他们与网络语言“亲密接触”。其结果是,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系统,能培养学生语言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语言使用产生了负面影响。
络语言带给人们的是一种乐趣,一种新奇感、时髦感,以及以标新立异炫人的愉悦感,没有多少审美的成分,而这并不是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种与人交流的工具,更高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语言的美感,获得文学的审美享受。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汉语语言和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