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推广 > 社区开展网络舆情工作培训会

社区开展网络舆情工作培训会

发布时间:2021-06-12 06:46:23

1. 如何做好网络舆情工作 何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1.首先,有专业的舆情监测系统做技术支持,有了这一步,下面才好开展更进一步的工作。

2.其次,和专业人员合作,更大的优势在于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支持,有舆情公关专家的不间断的指导支持,不仅可以提高处理舆情的效率和安全度,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公司公关部门的素质,通过一定时间的对接和支持,能够有效提升公关部门的业务能力,一些可以应对的小舆情也就不用再麻烦别人,交给公关部就可以搞定。

增强舆情预警意识:

一、客观认识网络舆论,认识舆情预警作用。要认识到网络既是社会危机的放大器也是社会情绪的减压阀,不必把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而反应过度,但也不能对潜在的负面舆情信息置之不理,酿成舆情危机。因此政府要认识到舆情预警的作用,通过利用一些舆情监测工具,比如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提高舆情预警能力,争取舆情负面信息早发现早处理,防危机于未然;

二、指导思想上从"堵"向"疏"转变。当前,突发事件出现的机率较高,信息的传播渠道很广,把封锁消息作为处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很容易把危机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唯有把这类事件视为一种常态和中性事件来疏导和处理,把处理危机看作政府正常职能的一部分,才能更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五是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运用网络与群众沟通交流、科学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热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大学高校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2. 企业如何开展网络舆情工作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官方媒体建设,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信息发布机制。
其次,需要不断提升与外部尤其是媒体的沟通能力,防止舆情的发酵与失实。
第三,应该组建专业舆情引导队伍并成立和舆情相关的部门,便于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的展开。
最后,还应该加大舆情监控的经费投入,借助像识微商情监测系统这样的网络舆情监控软件,实时全网监测有关企业形象和口碑等与己相关的各类舆情信息,以便于及时发现及时顺利处置各类突发舆情。

3. 有谁了解社区舆情信息工作

社区舆情信息工作:
1、对舆情信息进行监测、搜集和整理,及时对网站网民更新的信息进行回帖做好解释和说明,与网民进行交流互动。
2、网络舆情信息员要随时监测区内各类网络问政平台,以及县内外重点新闻网站、重点论坛,留意网民发帖、跟帖、回帖等,及时收集、整理网民提出的问题、建议和意见,特别是网民提出的涉及政策、街道、社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整理形成网络舆情信息,如有异常及时向网监等上级部门汇报。
3、对网民提出的涉及本办事处、社区的问题、建议和意见,网络舆情信息员要积极进行回复,特别是对涉及本社区的意见建议,向有关部门反馈情况,由有关部门作为回应处置引导责任主体,积极做好回复处置工作。对于反映情况不属实的,网络舆情信息员要及时做出澄清。涉及多部门协调、比较复杂的网络舆情,应当做好与网民的沟通工作。
4、人工或借助(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积极主动引导网络舆情,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要主动开展正面宣传,积极及时发帖、回帖、跟帖,宣传省市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工作部署和有关政策,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方向上来。网络舆情信息员在与公众交流中,要坦诚对待公众质疑,虚心接受网络监督,澄清事实真相,进行舆论引导,不打官腔,做好与网民的沟通交流。

4. 社区舆情信息员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

具体工作内容:
1、对舆情信息进行监测、搜集和整理,及时对网站网民更新的信息进行回帖做好解释和说明,与网民进行交流互动。
2、网络舆情信息员要随时监测区内各类网络问政平台,以及县内外重点新闻网站、重点论坛,留意网民发帖、跟帖、回帖等,及时收集、整理网民提出的问题、建议和意见,特别是网民提出的涉及政策、街道、社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整理形成网络舆情信息,如有异常及时向网监等上级部门汇报。
3、对网民提出的涉及伊春区、本办事处、社区的问题、建议和意见,网络舆情信息员要积极进行回复,特别是对涉及本社区的意见建议,向有关部门反馈情况,由有关部门作为回应处置引导责任主体,积极做好回复处置工作。对于反映情况不属实的,网络舆情信息员要及时做出澄清。涉及多部门协调、比较复杂的网络舆情,应当做好与网民的沟通工作。
4、积极主动引导网络舆情,针对网民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要主动开展正面宣传,积极及时发帖、回帖、跟帖,宣传省市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工作部署和有关政策,及时做好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方向上来。网络舆情信息员在与公众交流中,要坦诚对待公众质疑,虚心接受网络监督,澄清事实真相,进行舆论引导,不打官腔,做好与网民的沟通交流。

5. 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官方培训

2013年9月5日,人社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今后,这门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将有官方证书,“持证上岗”。
“主要替领导干部看网”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说,网络舆情涉及各行各业,甚至是明星、名人等个人,但对此需求最大的还是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业的领导。单学刚说,网络舆情分析师主要搜集汇总网络舆情,为领导了解网络信息、加强把握民意提供参考依据,起到辅助作用。
培训合格可获证书
人社部中国就业促进会素质就业办副主任吴凯表示,网络舆情分析师纳入人社部“CETTIC”职业培训序列,这类职业培训是围绕新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选择职业培训项目。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人社部颁发的人社部CETTIC证书——《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
吴凯介绍,持“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证书可以作为从事此行业的凭证。但是作为“CETTIC”证书,还未具有强制性效果,并非只有持此证者才能从事舆情分析行业。
报名培训未设置门槛
单学刚介绍,网络舆情分析师并未设置入门的门槛,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从事舆情收集工作的专业人员、媒体从业者或者有志于今后从事该职业的个人,都有资格报名。
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共设置8门培训课程,共计36课时的学习时间。加上考试时间,整个培训周期5-6天即可完成。每期培训结束都会伴随一次考试,包括笔试和上机操作环节。

6.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和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和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1、增强舆情预警意识。一是客观认识网络舆论,认识舆情预警作用。要认识到网络既是社会危机的放大器也是社会情绪的减压阀,不必把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而反应过度,但也不能对潜在的负面舆情信息置之不理,酿成舆情危机。因此政府要认识到舆情预警的作用,通过利用一些舆情监测工具,比如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提高舆情预警能力,争取舆情负面信息早发现早处理,防危机于未然;二是指导思想上从"堵"向"疏"转变。当前,突发事件出现的机率较高,信息的传播渠道很广,把封锁消息作为处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很容易把危机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唯有把这类事件视为一种常态和中性事件来疏导和处理,把处理危机看作政府正常职能的一部分,才能更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五是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运用网络与群众沟通交流、科学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热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丰富信息公开形式,把传统媒体与网络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公开渠道,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进程,让谣言止于公开。二是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机制。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正面客观地说明事实,同时,又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对民众情绪进行疏导,智慧地讲真话,不说套话、假话,主动向社会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3、完善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指导和管理,互联网和网站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应对。二是明确职责。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尽量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问题的发生,搞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建立虚假信息惩处机制,利用法律对制造谣言和扰乱网络秩序的恶意行为予以打击。

4、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公权力、传媒和知情方面的优势,理性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政府信息优势和宣传部门媒体优势,正确地引导舆论,营造网上主流舆论话语权。二是建立"网上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在论坛、社区、博客、QQ群等载体中广泛争取支持者,使舆论向理性、可控的方向发展。三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在政策、人力、财力上扶持政府网站,扩大主流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同时,加强县长信箱、在线访谈、留言板等政府和公众沟通交流的互动栏目和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设,将网上沟通作为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真诚客观及时回应网民诉求,使政府网站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真情交流、沟通的桥梁。

5、尊重网民权力,打造诚信政府。一是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允许和鼓励网民对地方政府的施政缺失提出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的复杂性,引导他们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帮助地方政府,缓释民间某些不满情绪。二是及时发布真相,坦诚回应质疑。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权威的信息,把事件真相、政府的措施和事情解决的进展等情况公布于众,满足网民对相关事件的知情权。三是快速及时地对事件做出调查处理。把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以及责任追究上,甚至可以邀请网民或人大代表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充分尊重公众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7. 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网络舆情管理的内容:

1.舆论监测:这也是做好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前提,主要指的是对互联网上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测,实时全面的掌握与己相关的网络舆论动态。

2.舆情分析:即针对监测到的舆情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如传播声量的大小、影响地域、传播途径、网民情感倾向、发展变化趋势等等,最终得到相关结论。

3.舆情应对:简言之,也就是针对舆情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舆情应对措施。如道歉声明、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解决方案等等。

网络舆情管理的办法:

1.遵循“实时收集分析、迅速应对反馈、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正面导向、实现舆论满意、维护良好形象”的工作原则,借助舆情管理软件密切关注网络舆论动态,如识微商情监测系统,随时随地掌握最新舆情动向。

2.成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由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副组长,然后再根据需要挑选其他普通成员。

3.为及时、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舆情,由舆情管理员负责操作舆情管理软件,负责监测和上报,舆情监测范围应该覆盖社交媒体,博客,论坛,新闻站点,短视频等全网平台,在监测时段上,应该是7x24小时制,并按照相关要求做好跟帖等处置工作。

4.在监测到舆情后,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运用网络化语言,及时采用跟帖、撰写网络评论、微博等形式积极参与网上舆论,引导舆论焦点转向主流、正面上来,防止事态恶化。

5.对于负面舆情,必须给予必要的正面回应和正式答复,具体的不良信息可以采取与信息发布者沟通删除、与网站管理部门沟通删除、报请政府新闻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处理、报请当地公安机关网络监察处处理等等。

6.建立舆情管理工作台账,以便于对舆情处置情况进行督查督办;与外部媒体、新闻单位建立正常的业务关系,形成有效协作、沟通、交流机制,加强正面宣传报道等。

8. 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工作

做好网络舆情监控要及时掌握舆论导向,并对舆论导向进行及时的分析。

从传内统的社会学理论上讲容,舆情本身是民意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从现代舆情理论的严格意义上讲,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

舆情监控做的好的公司是上海蜜度,上海蜜度的新浪舆情通已经为7000+政企机构提供着包含信息监测、全网事件分析、微博事件分析、竞品分析、定制简报、大屏指挥系统等在内的全方位舆情服务,帮助政企机构对社会热点话题、突发事件的快速发现、及时处置和正面引导。 新浪舆情通基于互联网信息采集、文本挖掘和智能检索,及时发现并快速收集所需的网络舆情信息。并通过自动采集、自动分类、智能过滤、自动聚类、主题监测和统计分析,实现社会热点话题、突发事件、重大情报的快速识别和定向追踪。集监测、预警、分析、报告于一体。

阅读全文

与社区开展网络舆情工作培训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 浏览:200
房地产创新营销方案 浏览:964
温泉度假酒店营销方案 浏览:576
市场营销调研的期末复习题 浏览:325
外出参观优秀案例培训方案 浏览:706
暑期眼镜店促销活动 浏览:979
厂家对经销商促销活动方案 浏览:105
国际市场营销学第5章练习题 浏览:664
监察干部培训方案 浏览:968
幼儿园亲子秋游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387
新进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大学 浏览:949
项目策划方案案例 浏览:333
htc手机营销方案 浏览:249
社区普法策划方案 浏览:87
拼音培训班招生方案 浏览:457
2016年市场营销考试题及答案 浏览:412
空运市场营销自考 浏览:675
活泼团队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48
市场营销学课本专接本书 浏览:277
商场开业嘉年华季整体方案策划 浏览: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