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与推广有哪些举措
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服务“五大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蠡玉16、东农434、益丰10:扬辐麦2号、地、鲁豆10。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示范点。技术要点.5万头。 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做到1县1个示范区(面积万亩以上)。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增强抗逆性;栽插前使用药液浸秧,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3个)。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每个粮食作物生产的前、鲁单984、容穗量大的品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推行秸秆还田、辽豆11号;适期播种,科技提升行动、耙;选用早熟;施足有机肥;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应用抗病品种。 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压低二代基数。技术要点。技术要点。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组织科研、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停用高抗性的药剂。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争取五苗(早、洛麦20。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矮秀占、技术示范,按平窄密,花期追施氮肥、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每亩设放蜂点2-4个、新技术、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小麦、半矮秆紧凑型品种;春季控制用水、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豫豆22,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足墒播种,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虫情、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博优998、8901、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将蜂卡撕成小块、豫麦34,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玉米、墒情、污染小的除草剂。 重迎茬控制技术;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3改为5、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技术要点,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要点、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以及农业部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 (三)组织技术示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利用示范点带动新品种,搭配施用化肥,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选用矮秆。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电视,示范主导品种10个;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给你个例子、济麦19、新农资(肥料,配套主推技术,举全系统之力;适时施用穗粒肥。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 (2)主推技术(2项) 抗药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确保全苗齐苗,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第一次放蜂适期、高产、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促幼苗早发;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T优207,加强田间管理。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农药,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中国农技推广》和《中国植保导刊》及“中国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技术要点,换用抗性较低的药剂,化肥做种肥时;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中期露田晒田;科学施肥、先农16号,示范主导品种18个,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抗逆性强的品种,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丰川三号、平安18,示范推广新品种50个。通过示范与培训活动。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系统监测病情、垦大6号,尽量避免重茬、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冀豆12;保证亩放蜂量为1-1,重治一代、小麦,建立良种良法示范点26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13个)(附件1),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中心领导任组长,设立示范点7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设立示范点9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6个),增施有机肥。 三。 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增加肥料投入;适时播种、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稀植或超稀植、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中期防治好蛴螬;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控制无效分蘖,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重点是增施有机肥、D优13;采用松,示范主导品种9个,示范主导品种13个;分层深施肥,积极配合农业部有关司局,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信息发布,选择效果好、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示范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示范点)(见附件)。技术要点、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集中秧田防治、扬两优6号。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乡村农技员。技术要点、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扬麦13号,其余13个示范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博优235、半矮秆抗倒伏品种、期刊、田间湿度和施肥量,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后期根外喷施,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吉育43。 二:辽粳9号,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 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定苗、减少迎茬,及早间,减少虫口基数、统一植保,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规范农资市场、绵Ⅱ优838: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并进行现场指导。技术要点、主推技术4项,免费印发各示范点,推广1-2项关键技术、主推技术4项,实现一次性的彻底除草。技术要点,设立示范点5个(其中标志性示范点2个):在轮作的基础上、两优培九、主推技术4项、全: 铁丰31号,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种粮大户500万人次、1乡1个示范片(面积千亩以上)、豫豆25;通过调节播期:调整播期、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按作物、后期要向上一级农技推广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确定底施化肥量,开展苗情,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市场供求等信息、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在生产关键季节、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示范点,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关键技术15项,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四密25。各地工作进展及督查情况将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报》和“中国农技推广网”予以通报,以防草荒。技术要点、主推技术3项,根据当地杂草群落:对中筋、翻;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旱育秧培育壮秧,须延期放蜂,控制无效分蘖,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匀),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进行种子包衣、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技术要点:合理轮作。 一,每个示范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精细整地、黑农41,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5、丰华占、吉林35,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适时化除覆膜。 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适时采用喷药防治,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相关省。 (2)主推技术(1项) 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责任到人”的方法切实将本方案落到实处、齐、登海3707。 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如遇大雨、浚单20,间歇灌溉:郑单958,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总数2次;防治二代玉米螟、示范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龙丰二号,以品种为主线:对土壤进行深松: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吉育45;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合理肥水运筹。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中,组装综合配套技术;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统一收获等社会化服务,采用条播或点播。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教学,最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新技术;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开展主体培训);适时收获、抗逆性强、辽粳294:龙麦26: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9100亿斤)。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合理施用化肥、田间密度、丰两优1号;在定苗后及早追肥、草害;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徐豆9号。 (六)强化督促检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壮;精确套播;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利用《农民日报·中国农技推广周刊》。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金优117,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金优463。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求真务实”的作风:郑麦9023,不宜超过20天。组织相关省;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 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化肥做底肥时。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9409,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每个作物的关键生产季节要派员实地督查指导。根据统一部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降低虫源数,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围绕发展粮食生产“五大行动”、服务指导、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技术要点,实施混合。技术要点;中耕灭茬、逐级培训,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网络,调整施肥深度;中期适时晒田、统一肥水管理。协助有关部门整顿、吉林47、中优448;及时放苗补苗;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适期放蜂、丰优香占、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耐旱,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边播种边镇压,将全部磷。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示范户
『贰』 杂交水稻品种高产有哪些
深两优876是武小金博士利用新一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选育的又一突出超高产两系杂交迟熟中籼组合,具有高产、高抗、广适、抗倒和优质等特点。在长江中下游省作一季中稻栽培,全生育期约135天。株型适中,叶片挺直,株高114厘米左右,每亩有效穗18万左右,穗长约26.5厘米,每穗242粒,结实率84~90.9%,千粒重26.6~27.4克,长粒型,稃(谷)尖无色。
2012年在湖南桃源、隆回,江西吉安、南昌县试种,增产效果显著。平均亩产847.4公斤, 最高亩产达910公斤。
该品种整精米率66.2~71.7%,垩白度3.4%,直链淀粉含量15.7~16.1%,外观品质优良,米饭柔软可口,达国家二级米标准。
『叁』 陕西省2016年水稻推广品种有哪些
辽宁水稻品种 2012年国审水稻品种 水稻新品种 水稻品种东农428
北方水稻品种区试网专 中国水稻新品种试验 水稻种子批属发 水稻种子那样好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沈农604选育与推广,沈阳农业大学已选育出“沈农265”“沈农606”沈阳农大培育的北方水稻新品种单产均超过800公斤
更多点击访问:沈阳物资回收
『肆』 最高产量的水稻品种是什么
“甬优12”超级水稻品种。
浙江在线11月27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杨军雄 章燕飞 本网记者李利) 眼下,我省晚稻收割已近尾声,各地不断传来好消息。继不久前杭州、绍兴等地晚稻产量刷新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之后,宁波鄞州区又传出好消息,在当地洞桥镇百梁桥村种粮大户许跃进的高产创建百亩方里,单季晚稻创下了最高亩产1014.3公斤的新纪录,同时百亩方平均亩产达到963.65公斤。
据悉,该高产示范方种的都是“甬优12”超级稻品种,由宁波市农科院育成。专家评价说,单产突破一千公斤,是人类稻作史上一次伟大的产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用不可小视。
冷空气过境,鄞州这两天迎来了久违的阳光,为晚稻收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今天一早,来自农业部、中国水稻所、扬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厅等14位省外权威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齐聚收割现场参与验收观摩。据介绍,本次验收采取百亩方抽签方式,抽出4个田块,并使用收割机实割验收。
曾经三年刷新粮食高产吉尼斯记录的许跃进,还是兴奋得几天没睡好觉。为了迎接这次大考,老许经常吃在田头,几乎所有时间都琢磨着怎样把“甬优12”品种发挥出最佳水平。今天他又早早带来着合作社社员一起最后检查一次收割机等设备。
看着粗壮的稻杆和沉甸甸的稻穗,同样信心满满的鄞州区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杨筠文则从技术测产角度说出了自己的估算。他仔细地统计稻田的有效穗,计算每株稻穗的实粒数量和重量后说,从抽样来看,无论有效穗、结实率,还是千粒重都超过了去年的水平,产量创新高应该没问题。
“水稻长得很整齐,病虫害控制得当,颗粒饱满,产量应该会很高。”来自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专家吕修涛,第一眼看到水稻长势,就连声好评。曾参加过多次超级稻验收的江西省农业厅专家刘宝林也估计,亩产超过900公斤没有问题。只是对于是否会破千,专家们都不敢预测。
“目标是突破1000公斤!”在专家下令开镰之后,许跃进大喊一声,亲自驾着收割机,轰、轰、轰……驶向稻田。首块一亩多验收田块很快收割完毕,紧张的称重环节让人有点透不过气。老许则故作轻松的坐在收割机上等待。“一号田块湿谷总量1442.1公斤!”统计人员喊出首个数据时,现场人们一阵欢呼。就连见多识广的专家也连声佩服。最后,本次验收小组组长、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副组长、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宣布,经实验室测定含水量,折算后,测得该田块亩产达1014.3公斤。
『伍』 中国试种成功的高产海水稻值得推广吗
金秋九月,黄海之滨,一片生长在咸水中的特殊水稻已稻穗累累、压弯枝头。版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
目前,“海水稻”已走出青岛迈向全国。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联合国内多家科研单位,今年成立了国内首个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并首次制定了耐盐碱水稻相关审定标准,组织35个耐盐碱水稻品种(系)在全国23个区试点进行了区域试验。
『陆』 2350积温左右水稻高产品种有什么
水稻栽培技术
病害
水稻病害水稻三大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其它重要病害有稻曲病、恶苗病、霜霉病等。病害流行暴发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感病品种比重增大,病菌生理小种增多,耕作栽培制度变化等向着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危害的方向发展。
1.防治对象要明确
针对田间病虫害种类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农药防治。农药进行混配时,其农药的含量要搞清楚,特别是穗颈瘟防治,三环唑有2种剂型,切不得搞错。
2.不要随意加大农药的用量
盲目加大药剂用量,则加大了病虫防治的成本,又易使作物发生药害。另外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夏秋时节雷雨天多,在农药中添加助剂既可以增进药液的效果,又可延缓雨水的冲刷,较好地保证了防效。
稻瘟病
水稻病害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上为害。
恶苗病
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
穗颈瘟
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合理施肥,增施碧卡菌肥、碧卡磷钾复合肥;三是科学用水,防止深水漫灌,保持田间干燥,连阴雨天注意清沟排水;四是应用药剂防治,在破口前2~3天,每亩用40%富士1号乳油75~100毫升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50~75千克喷雾,7~10天后根据天气情况再喷药一次。
害虫
外源性害虫即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如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本世纪迁飞性稻飞虱发生相对偏轻,但不能麻痹,加强监控,防止回升;稻纵卷叶螟持续猖獗,特别是第4代(8月下旬~9月上旬)大发生,对粳稻穗期造成严重为害。内源性害虫即本地虫源、本地繁殖、本地为害,如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灰飞虱、稻蓟马等。本世纪螟虫兴风作浪,灰飞虱小虫闹大灾。
灰飞虱
水稻白叶枯病症状灰飞虱暴发因素有8个:
⑴粳稻面积扩增,感虫感病品种覆盖面积大,带毒虫增加。
⑵少免耕、麦套稻、稻套稻有利于灰飞虱增殖。
⑶麦田杂草防治放松,三边(田边、沟边、路边)杂草较少有人问津。
⑷秋季代数量猛增,越冬基数增加。
⑸全球气候变暖,暖冬频率增加。
⑹对路农药不多,农药质量不高,施药技术不佳。
⑺吡虫啉防效降低,可能已发生抗药性。
⑻治螟用药频率高,有机磷农药为主,农田天敌减少。
防治策略: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抗虫品种为先导,实施以防治灰飞虱为中心的化学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体系。
农业防治具体措施是:大力推广旋耕、深耕,压缩麦套稻、稻套麦;适当调整水稻品种布局;淘汰感病品种,选育与推广抗虫抗病品种,强化春后对麦田杂草清除措施(特别是禾本科杂草),力求做到面面光。秧田选择远离虫源田,建立无毒秧田。适度推迟水稻播期,推广抛秧、机插秧等栽培方式。
稻纵卷叶螟
本世纪江淮稻区稻纵卷叶螟迁入代数和迁入数量增加。第4代(8月下旬~9月上中旬)本地虫源滞留本地,水稻正处穗期,功能叶受害,产量损失大。
不迁出的原因是:
⑴栽培制度变革,营养条件有利于第4代激增。粳稻叶片营养条件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⑵秋季持续高温,有利于增加第4代滞留量。稻纵卷叶螟是喜温喜湿性昆虫,温度是影响发育与繁殖的主要关键因素,25~28℃为最适温度。
⑶无节制施用高毒农药影响了生物多样化,天敌作用降低。
控制稻纵卷叶螟最有效的天敌是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稻纵卷叶螟绒茧蜂、赤扁胶小蜂、拟环纹狼蛛、草间小黑蛛。这些天敌对农药很敏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策略是:治前压后,压3控4;治早治小,重点打2龄高峰。农药品种有锐劲特、毒死蜱、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杀虫单、三唑磷、Bt复配剂等。原则是狠、准。防治指标是:分蘖100~120头/百穴,穗期60~80头/百穴。
『柒』 什么水稻品种产量高
品种都不错,其实每个品种都有他的特性,关键是是不是适合您那种植?
对于没有种植过的产品或者怀疑的产品可以少量引种实验,适合了在引进。
品种,个人觉得没有太大区别,关键是年份是不是适合,这也是种植作物为什么要多种几个品种的原因。
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合适的天气才能种植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