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内容有哪些
一、社会治安的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我市的社会治安形势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有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刑事发案总量上升。主要表现在:
(一)“两枪一盗”案件总数居高不下
百姓看治安,往往从自己身边最细小的变化开始来感受整个社会的变迁,高发的抢夺、抢劫、盗窃机动车等街面犯罪已经对人民群众的治安承受力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成为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首要治安问题。去年我市的“两枪一盗”案件总数比上年上升两倍多,特别是“飞车抢包”,犯罪分子甚至从晚间抢发展到白天抢,从比较偏僻的场所作案发展到在公众场合公开抢,干部群众对此反响强烈。
(二) 恶势力违法犯罪迅速蔓延
不断蔓延的涉恶势力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社会恶势力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插手各种行业和经济领域,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插手民间纠纷、收“保护费”、为赌博团伙武斗护场子等,动辄持枪弄刀,严重扰乱了经济社会循序甚至政府办公循序,不仅严重威胁本市群众的人身安全,广大安分守己的外来务工人员也深受其害。流动人口中的恶势力分子有的与我市不法分子狼狈勾结,有的自成体系,结伙作案。另外,治安管理中,“黄赌毒”等社会导恶现象也打而不止。
二、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的原因
分析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应该说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综合反映,并在近几年得到进一步凸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往往也是社会矛盾最尖锐、社会治安状况最复杂、治安管理任务最繁重的时期,就我市而言,目前正处于这种阶段性的困难期。
这几年我市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财物的大流动,客观上使各种利益冲突加剧,滋生和诱发治安问题的因素也大量存在。我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慈溪,至去年底,我市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已达43万,私房出租超过5万户。外来务工人员为我市这座经济大厦添了不少砖和瓦,功不可没。但是,由于管理服务还缺乏经验,工作措施一时还跟不上,社会面控制出现了薄弱环节,使极少数外来人员流窜到我市作案成为可能。就以群众反响强烈的“两抢一盗”案件为例,作案的犯罪分子大部分是流窜作案的外来人员。据统计,去年我院审理“两抢”案件当中,外来人员流窜作案犯罪占抓获案犯总数的80%以上,一些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如“飞车抢包”、“色情盗抢”等,几乎都是外来人员所为。大多数外来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也是导致外来人员犯罪直线上升的重在原因。
此外,人们对待社会治安的心态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的人对违法犯罪深恶痛绝,强烈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严厉打击,但又明哲保身,对知情的违法犯罪不愿举报,不愿作证,怕多事,怕报复,更不用说见义勇为了。去年我市发生的一起抢包案件中,案发现场周围有几十人,非但不出手相助,连起码的报警甚至大喝一声也做不到,最终犯罪分子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逃离现场。
建议:(一)认真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
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不仅是公安、政法部门的责任,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要通过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促使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促进各项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
公安部门应该组织精干力量,建立一个专门的班子,进一步规范网格化的巡逻追堵机制,认真研究发案规律,组织警群结合的巡逻队伍,24小时在重点路段伏击,增加群众的“见警率”,增加安全感。
以责任区(社区)民警为主力,发动镇村干部,切实摸清全市出租房的情况,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出租房措施,积极探索房屋租赁管理机制,实行治安管理责任制,消除治安隐患,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无牌摩托车进行摸查,对有“两抢一盗”苗头的要进行布控。
(二)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继续加大治安防范工作和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防范网络建设,强化社会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加强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和村(居)委会、治保会、调委会、民兵营(连)等基层群众组织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它们在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确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基层有人抓、有人管。建立农村义务治安巡逻队,形成派出所、警务站、社区、村民小组整体联动的全方位防控体系,增强治安防控的组织能力和防控实效。
(三)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诱因,从源头上遏制一大部分的违法犯罪。
开展闲散青少年专项服务活动。各级团组织对本单位本地区的闲散青少年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通过深入了解、分析其闲散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措施。
进行法制宣传。各级团组织设计各种载体,利用文艺演出、知识竞赛、青春歌咏、上街咨询等方式加强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浙江省暂住人口管理条例》等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制学校。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重点在外来人口积聚地、非公有企业员工中开展教育活动。拓展一般概念上的青少年法制学校,深度建立更广泛的组织,采用宣传、吸收优秀外来青年,成立外来青年法制学校等形式,使法制教育更加经常性、有效性。
(四)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释放、解教时的衔接工作,防止漏管、失控。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司法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办好过渡性安置企业和基地,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工作。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五)认真研究收容遣送措施取消后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有效办法,维护我市的治安秩序。加强社区实有人口管理,全方位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劳动部门推进外来务工青年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
Ⅱ 共青团员如何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
共青团员,在学校的工作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Ⅲ 工作中如何提高网络风险防控能力
首先要把网络舆情当做声誉风险防控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网络互联互通,快速即时,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并提高防范能力,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其次发现舆情及时应对
Ⅳ 如何做好班级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阶段 | 师生返校(开学)前
1.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家庭均进行日常体温检测,如出现呼吸道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要就医排查,成为确诊(疑似)病例的,同时报告学校。
全体家长根据学校的随时通知,报告其他相关情况。
2.做好防疫宣传教育。学校转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转发时注意:转官方权威媒体信息;可使用学校公众号转发;无必要时,不必转发防控知识以外的其他信息。
3.学校全体教职工、家长、学生要主动、仔细、深入地学习防控知识,尤其是新冠肺炎症状表现、日常防护等内容。
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专业性,细分性,如果粗浅的泛泛而读,难以掌握。我们为孩子安全,对自己要求要高些。
4.学校准备防疫场所和物资。
①设置规范的观察室,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
②准备红外体温测量仪、水银体温计、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洗涤用品、消毒液、消毒设施等物品。
③有条件的每班级配备红外体温测量仪,卫生间必须放置香皂或洗手液,及时补充。
④设置专门的口罩回收垃圾桶,套袋加盖,张贴标识;每日至少进行1次回收口罩销毁处理,或交给当地专门机构集中处理。
5.在允许人员流动后,异地居住的教职工应尽快返回学校所在地,居家避免外出,为返校做好准备。
6.开学前,学校应继续坚持校级领导在校,控制教职工在校人数;开会通过网络视频形式;工作需要的到校人员,相互间保持安全距离。
7.学校要制定和完善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现在大家都说“两案八制”(还有说“两案九制”)。
“两案”是指:开学准备工作方案(本文内容可列入方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八制”是指: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等。当然,不一定受这个局限,可以根据实情增减。
方案和制度要以学校正式文件发布(即使学校很小),别弄张纸随意打印,格式字体都很乱。
相应的报表也要设计好,既要素全面,又简明扼要。
8.向教职工和学生明确“五个一律”: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9.严格中小学和幼儿园封闭管理,明确校门口更严格的人员管控制度。高校也要实施校园划区划片管理,学生公寓封闭管理。
10.校车维护保养和消毒,校车司机和照管员及家庭同样要确保健康才能上岗。
11.对教师、家长、员工(餐厅人员、物业人员、保安、校车司机、校车照管员)等,可将其职责和注意事项做成告知书(责任书),由其签字确认。
第三阶段 | 开学之初
开学之初事务较多,但防疫仍是开学之初的重点工作。各项措施不光是防控新冠肺炎,同时也是防控其他传染病。
在防疫和安全方面,做好4点:
1.可优化分批错时开学办法,入校人数与体温检测能力相匹配,在校门口对每一名入校者进行体温检测,检测人员要做好自我防护。
发现未按照要求居家隔离,对发热者(≥37.3℃)拒绝入校,要求其进一步观察和就医,决不允许带病返校。
2.落实防疫的方案和制度,落实中发现有漏洞和障碍的,及时优化完善。
3.开学之初及开学后一个月,学生比较兴奋,对校园环境和纪律属于重新认识和强化阶段,是安全事故高发时段,学生磕碰受伤很多,这既导致学生伤亡,也易引起矛盾纠纷。
所以,开学第一课是防疫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如果可能,可以开学第一天全部是防疫知识和安全教育,因为相关知识内容多。
必要的话可以进行相应考试。
4.给学生发放新学期安全责任书,防控疫情告知书,家长签字确认。在家庭成员(学生)身体有新冠肺炎等疑似症状时,一定要报告学校并就医检查,不得带病入校。对故意隐瞒情况导致师生传染的,向上级报告并计入学生综合评价。
第四阶段 | 开学后的日常
1.根据专门的消毒规范做好场所环境的消毒,做好室内通风和各处卫生清理。
2.测量体温(晨午检),对异常情况及处理情况做好记录。
3.统计教职工及学生家庭情况信息,做好缺课登记,核查。
4.教师日常观察学生状况,不光是及时发现身体状况,还能及时发现学生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从事及时发现学生遭遇的伤害。
5.有餐厅的学校,严格人员卫生、采购、消毒、留样等各项制度落实。
6.学校门口继续严格管理,这是外来人员拒绝入内,家长如果给学生送东西,可放校门处,进行消毒后交学生领走。
7.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学校还是要谢绝来访、参观和交流事项。确需入校的,进行体温检测、消毒、登记等,由相关联系人接入学校,要求其不在校园内到处走动。
8.在疫情完全解除之前,不外出仍是必要的,包括:住校生不外出;高校学生不外出;教职工和学生及家长放学下班后不外出。
第五阶段 | 后疫情时代
疫情彻底结束后,学校回归常规的传染病预防机制即可,不用那么紧张了。
我们原来的传染病防控制度、饮用水卫生制度、环境卫生、消毒制度、传染病知识教育制度等等,都有。因为这次疫情,我们对这些制度措施更重视了。
疫情终将过去,但疫情防控的很多做法不能放弃,需要总结完善到学校的各项制度中,也要形成教职工和学生(还有家长)的日常卫生习惯。
包括不限于以下方面:
1.消毒通风。不需要很频繁,但定期的学校环境消毒制度、通风制度要强化。
2.日常防护。例如,戴口罩,这是防止很多传染病人传人的基本措施。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有时到班级,很多学生咳咳咳,是因为防护没做好。
3.环境卫生。有的学校管理不好,学校里有卫生死角,垃圾不及时处理,既不符合学校教书育人环境要求,又导致传染病,还诱导师生不良的卫生习惯,所以,学校日常的环境卫生要做好,自我要求要“苛刻”。
4.个人卫生。疫情过去,用俗话活“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打喷嚏、咳嗽要捂住口鼻,要勤洗手,衣物身体要整洁干净,这些事要进一步强化,强化一段时间,就形成了习惯。
5.体育锻炼。健身不仅是提高免疫力,而且是积极上进的生活方式,学生一定要养成健身锻炼的习惯,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
6.拒绝野味。学生家长从事各种行业,通过这次疫情要汲取教训,如果有从事野生动物捕猎、贩卖、烹制等行业及关联行业的,应进行行业调整。这事跟学校没直接关系,只是事关社会文明和大家安全,协助进行宣传教育。
Ⅳ 疫情防控面临新风险,学校如何做好防疫防控工作
学校也算是一个聚集性的场所,在疫情期间学校应该每天做好消毒,要求学生只要在校园内就要时刻戴口罩。
现在有很多学校为了保护学生们的安全,已经开始采用封闭式的学校,不管是学生和老师都不允许出入校园,这样对于学生们来说才是最负责任的,因为大家只有在安全的圈子里才能持续的安全,不受外面任何的打扰。现在天气比较炎热,学生在学校里活动的比较多,他们就会偶尔摘下自己的口罩放松一下,所以学校应该提高这方面的警惕,保证学生们在校内带好口罩。
Ⅵ 教育行业如何做好舆情预防工作
第一、应当抄广泛收集师生、袭家长的心愿,积极关注和解决大众提出的问题。第二、学校应打破传统地认为危机事件只归保卫部门当都处理的思想,当结合各方位力量,做到及时预警,当危机事件爆发后,后方位协调一致处理。第三、学校应建立专业、客观性的应急方案,学校危机管理应日常化、常态化和长期化。新浪舆情通提供一站式舆情监测服务,为客户节约时间和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