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产品设计与营销谁更重要
产品和营销,到底哪个更重要?一家公司就这个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会议。我们来听听。
产品经理说:“当然是产品最重要了,没有产品,还要营销吗?营销空气?”
营销总监说:“营销是最重要的,没有营销,产品自个会卖吗?难道放在仓库发霉?”
这是办公室政治吗?各有说辞。屁股所坐的板凳,决定了看问题的角度与高度,哈哈,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论理。做产品的,当然说产品最重要,以获取老板更多的研发资源;做营销的,当然说营销最重要,以获取公司更多的市场预算。这,这......到底谁最重要?
老板发话了:“你们都最重要是吧?今天这个会议,要是讨论不出结果来,大家就别下班......”
二个月后,老板找来个既懂产品,又懂营销的,一肩挑的高手。产品经理、营销总监被干掉了。可见,在关键时刻,需要复合型人才啊。这个老板的逻辑是:产品与营销是相互融合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小米公司的黎万强,说过一段话,是这么的:“我们做营销策划的同事,全都是产品经理出身,而且一定要是好的产品经理。如果不懂产品,一定做不好营销。所以,现在我还坚持在一线做产品和设计,就是为了保持温度感。”那个老板的逻辑跟黎万强不谋而合,一个套路啊!
我们再来听听另外二个老板怎么说?
雷军说:“我过去20年都在跟微软学习,强调营销,其实好公司不需要营销,好产品就是最大的营销。”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说:“实际上我不喜欢营销这个概念,我觉得营销是一个很奇怪的概念。我觉得营销好像就是要骗人买东西一样。”
在互联网语境下,是产品最重要,营销融于产品,正如雷布斯所说“好产品就是最大的营销”。这么说,估计遭人恨,遭营销人恨;通往罗马的路万千,就是看各人所选了,是吧?
⑵ 产品观念与市场营销观念有什么区别
市场营销观念最突出的表现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生产,流通,内售后一系列过程,容其出发点和中心是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受众是群体。
而推销观念的表现是:把商品(无形的服务和有型的商品)提供的利益,满足客户特定的需求,受众是个体。
⑶ 市场开发与营销这个专业怎么样
当前国内的经济环境还是非常迫切需要市场开发和营销这方面的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国内大部分工业产品已经出现了明确的产能过剩的现象,所以生产出来的东西更需要市场开发和配套营销,从而保证能够销售出去。
第二,作为制造业大国,好酒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也需要配套的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体现出产品优异特性从而促成销售。
第三,伴随着国内很多产业国际化趋势,面向国际市场的开发和营销就需要与国际化配套的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能够明确看到,市场开发与营销是当前就业环境中迫切需要的专业领域,未来前景非常不错的。
⑷ 如果要出口罗汉果的话! 对产品及政策上有哪些具体要求
一、我国食品行业出口现状
据海关统计,2005年的我国食品进出口规模达到44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进口速度明显放缓,全年进口200.8亿美元,增速由2004年41.9%转为2005年的下降0.1%;出口速度则明显加快,当年出口242亿美元,增长19.1%,较2004年7.7%的出口增速高出11.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由2004年的2.1亿美元迅速扩大至41.2亿美元。
2006年1季度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规模达到1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对外贸易总额的2.9%。其中进口45.4亿美元,增长3.8%;出口60.5亿美元,增长13.9%,实现贸易顺差15.1亿美元。从目前态势来看,全年依然能够食品进出口保持10%左右的增速,仍然呈现“进慢出快”发展势头,贸易顺差比上年有所增长。
二、当前我国食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的现代化生产步伐不断加快,国内食品的生产加工能力明显提高,食品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水海产品、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提升,食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一)食品安全问题——我国食品出口的硬伤
由于食品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健康问题,所以食品安全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虽然得到有效地监管,但一些深层次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苏丹红、孔雀石绿、劣质奶粉、毒粉丝、陈化粮等等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食品安全仍然明显影响国内居民的日常生活。食品安全问题制约了国外市场对我国食品的进口需求。如2005年6月发生的“孔雀石绿”药残事件,由此引发药残事件使我国烤鳗出口严重受阻。虽然我国早在2002年5月就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但由于孔雀石绿价格便宜且治疗水霉病等功效明显,部分养殖者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仍偷偷使用。2005年我国出口烤鳗仅4.2万吨,价值5.8亿美元,大幅下降30.3%和20.7%。
(二)“反倾销”——我国食品出口的绊脚石
2005年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51起,涉案金额17.9亿美元,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我国食品行业也未能“独善其身”。早在2003年美国就对我国出口冷冻或罐装暖水虾提出指控,要求对来自我国的进口虾实施反倾销措施。2005年1月,美国裁定除湛江国联获得零关税外,其他虾产品企业对美出口存在倾销行为,被征收27.9%到112.8%不等的反倾销税,使我国对虾产品出口严重受阻,2005年我国对美出口对虾(包括鲜、冷、冻对虾和对虾仁)7627吨,价值3758万美元,分别下降53.5%和55.9%。另外,我国的蘑菇罐头分别被美国、欧盟采取征收反倾销税和实行关税配额限制措施,当年我国蘑菇罐头对美、欧的出口值分别下降了11.5%和7.4%;2005年4月、5月澳大利亚和墨西哥也相继对原产于中国的蘑菇罐头进行反倾销调查。
(三)“绿色壁垒”——我国食品出口的瓶颈
加入WTO之后,虽然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逐步取消,但部分发达国家为保护国内产业不受冲击,频频利用自身经济优势设立的各种“绿色壁垒”限制外来产品的进入。如欧盟从2005年8月起,对硫丹(具有杀螨作用的有机广谱杀虫剂)在茶叶中的残留限量从30毫克/公斤调整为0.01毫克/公斤,导致2005年我国茶叶对欧盟出口茶叶1.6万吨,价值3359万美元,分别下降24.2%和6.9%。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2006年1月1日欧盟开始实施新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特别要求进口食品必须符合新食品安全法的标准,否则不准进入欧盟市场。日本在2006年5月份正式施行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针对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明确设定了近5万个暂定标准。比如将茶叶农残限量指标增至276(种)类,检测办法也更为苛刻,部分项目将“茶汤检测法”改为“全茶溶剂检测法”,大幅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这一系列“绿色壁垒”使我国食品走出“国门”的难度不断加大。
(四)国内食品安全体系——我国食品出口的软肋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权限分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科技、环保等部门,形成了多部门管理格局,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这使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局面。特别是我国食品相关标准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4级构成,标准之间的矛盾问题突出,并且实施的食品质量认证标准体系并未同国际标准相接轨,使通过国内质量检查和安全认证的出口食品常常止步于国外的“绿色壁垒”。
⑸ 新产品开发可以采用哪些营销策略
新产品开发策略 □新产品开发策略概述从开发成功的新产品中,企业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然而新产品开发的风险是很大的。产品失败将使企业蒙受损失,除了少数大公司可能有财力经受住一个又一个新产品失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直到从另外的成功新产品取得的收益进行补偿外,大多数企业却担负不起在开发新产品中出现接二连三失败的打击。因此,企业管理者极力寻求并沿着风险最小、并最有可能成功的一种途径去开发新产品,即力求采取正确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美国着名管理学者帕西米尔(EdganA·Pessemier)教授是这样定义新产品开发策略的:新产品开发策略是一种发现确凿的新产品市场机会并能最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的指南。
人们从大量的新产品失败中得到启示,认为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条:
①市场对该新产品并不真正存在着需求;
②有需求存在,但产品满足不了该需求;
③有需求,产品也基本满足需求,但市场并不了解该产品。即市场调研失败,生产技术失误与营销过程的管理不当。如果从管理功能深加追究,这三个方面都可归结为企业缺乏正确的新产品开发策略。制定正确的开发策略才能使新产品开发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减少失误,取得成功。正确的新产品开发策略,首先要服从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要求。因为包括新产品开发策略的产品决策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一个部分。而战略性的经营决策应当并已经在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之间做出了最佳选择。其次,开发策略应当对开发新产品的目标予以准确的定义,这样才能约束和限定开发工作的方向,并有助于在开发过程中对执行情况作自身评价,制订正确的新产品营销计划。第三,开发策略要尽可能地对开发过程中所需的协调、控制和与子决策给以原则的指导,避免在具体开发中出现过多的争执和冲突。
⑹ 大数据思维如何运用于产品的开发与产品营销策划之中
额 重要的还是你对产品以及客户的了解知道你所主推的产品针对哪些类群的客户 然后一步步开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