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农产品销售的实习报告
近年来,浙南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农产品收购销售模式,即由一部分少数的人下乡散收农产品,再运到集中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二次批发。这种运行方式带来的福利有很多,而且面对的盈利人群广泛,是一种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的民生之道,改善城市农产品食用卫生的良好保障。
我曾多次观察过来地方收购农产品,不过今年暑假终于有机会亲自实践,这让我更全方面的了解到了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部分,首先是收购,其次是批发,有时候这中间还会附加农产品加工的这一环节。
收购过程其实是一件极具耐心的事。暑假的一段时间,我跟随表哥他们去一些较近的隔壁村庄,收购农产品。收购种类有茄子、大豆、四季豆、南瓜等一系列的瓜果蔬菜,不过一般会选择不易腐烂的种类,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一次一般只会收购一两种类型。
由于这样的收购不是去集中的农业经营大户那里收购,而是挨家挨户的一点一点的收购,进行累积。这到累积足够的量才会送往批发市场。因而,这样一个过程往往需要两三天,再由批发地派发出去后,农产品才正式上市,为保证瓜果正常,利益存在,收购者只会在不易腐烂的种类里进行挑选。另外,收购者因自身运输能力,农民因自身采摘能力,农产品采摘时间差的影响,收购者而不得不采取把农产品进行种类分批的收购模式。
既然是收购,肯定有产品质量的把关。不过,对不同的农产品会有不一样的把关方式。这也造成了两种性质的收购模式,概括的说,即统收与精选。
所谓统收,对农产品外貌的要求自然是不那样高的,只要达到没有虫害现象,近期没有进行化学农药治理就可以了。当然这样的产品不会直接送往批发地,而是会在收购完以后,在家进行分批处理,外貌不是很好的一批会进行农产品加工。比如刀豆,对那些长的小,有磨损,或是稍微老了一些的进行加工,制作成刀豆干,再进行销售。这样的收购,农产品的单位价格自然是比精选的要低的。但是,这对于农民来说并不是一种损失,因为那些原本卖不掉的也卖了,增加了出售产量,总收入自然是增加的。同样的,对收购者来说也不是一种损失,因为选择收购方式肯定是计算过加工后的产品可以得到同劳动等价的价值,甚至更多。
所谓精选,就是选择某种农产品时除统收的要求,还会注重产品外贸形态的一种模式。这种的收购方式,后期工作少,基本是可以将农产品直接送往批发地的,但是收购的时候确实费时。这样的收购,对农民来说出售的产量肯定是减少了,但因价格的影响,收入自然是不错的,另外还可以把剩下的进行加工在过季后食用,使农产品得到充分利用;对收购者来说,则是避免了承担农产品加工带来的风险。
这两种收购方式,不论是那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实践过程中,我懂得了对不同农产品怎样进行不同的收购方式才会使风险最小,利益最大。比如大豆会选择统收,因为豆粒的单价是带壳的3倍甚至不止;而茄子会选择精选,因为市场中人们喜欢选择长度差不多,颜色鲜亮的。
这里所讲的批发跟平时工业商品的批发程序有很大的不同。平时商品的批发一般是指有大批发商从工厂里导货之后,再批给小批发商。而由于这种新的农产品收购销售模式而形成的批发是有小收购者转批给大批发商,再有大批发商卖给零业销售主的一种运行模式。
正因为如此,像我表哥这样的收购者要想得到好的收入,必须在转批时有适当的价格。这适当的价格,受农产品质量的好坏,也受我们自身的销售能力的影响。以茄子为例,收购时是3元每千克,市场价是7元每千克,那批发价自然是在5元左右的。但到底是少于5元,还是多于5元,这就要看实际情况了。茄子是非常好的茄子,自然是不能压到5元以下的,但如果自身交涉能力强,判断能力强茄子可能就是在批出去时成了6元每千克。要是茄子只是普通的,因为考虑到运输成本的关系自然要把价格,努力的抬上去了。另外,像我表哥的收购,由于一次因收购较大量的单种产品,形成了数量优势而使得单价较少量收购者高,这样一来利润就上去了。
经过这次实践,我懂得了做农产品生意,不仅仅是市场上的销售,还有背地里的收购也很重要。在农产品的流水线上,无论是哪一环节把握好了,都是赚钱的好路子。
当然这并不是容易的。就以这个模式来说,想要获取利润,并不只是要把握市场时机、充分利用资源,还要充分了解农产品本身的时令季节、成熟期长短,还要解决运输问题,人力问题,收购范围问题,产品转手问题,有使堆积货物有效利用的能力。这样的实践能力,只用在社会中不断地得到锻炼才能得到,并不是对书本知识进行总结就能得到的。
同时这次暑期实践,还让我了解到了一种盈利模式的形成和存在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广泛的效益。农村农产品散收转批的形成,首先受了人民大众喜欢吃原生态或是更接近原生态的产品的影响,农民自家种的自是比大棚里种的好吃也更营养;其次,会为农民增收,自是受到农民大众的支持,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政府乐于见到;再次,乡村交通运输业的到发展,交通更加便利;最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逐步演变为农业多元化和生产专业化共同发展的良好事态。
Ⅱ 急求一篇关于农产品市场营销调查报告 字数3000多字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Ⅲ 历年我国果蔬类农产品销售数据在哪查,
我国近年的果蔬类农来产品销售数据源建议去布瑞克农产品数据库里查询
网络搜索 中国农业大数据 第一个就是
布瑞克数据资源覆盖的农业产业链和品种包括但不限于:粮食(稻米、小麦、玉米、马铃薯等),油料油脂(大豆、豆油、菜籽、菜油、棕榈油、花生、花生油、棉籽、棉籽油、葵花油等),食糖(甘蔗、甜菜、原糖、白砂糖、含糖食品等),饲料原料(玉米、小麦、豆粕、菜粕、棉粕、鱼粉、DDGS、高粱、大麦、氨基酸、牧草、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畜牧养殖(生猪、肉禽、蛋禽、奶畜、肉牛、羊、水产等),棉纺(籽棉、皮棉、化纤、棉籽、棉短绒、棉纱等),水果(苹果、柑橘、梨、葡萄、香蕉、西瓜、桃、猕猴桃、甜瓜、红枣、草莓、菠萝等),蔬菜(大蒜、葱、姜、白菜、黄瓜、胡萝卜、芹菜、辣椒、茄子、甘蓝等),农资(氮肥、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农药等)。
其中就有你需要的果蔬类数据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销售量、收入等
Ⅳ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营销环境有哪些变化
我国来农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自进展及思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丰产不丰收”、“价贱仍卖难”的事件频频发生,使得农产品营销问题愈来愈突出。随着农产品相对过剩时代的到来,农产品营销困境必将严重制约我国大农业的发展,因此对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的需要显得极为迫切。笔者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的发展,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1围绕“问题”展开的阶段性研究我国农产品营销研究开展虽晚,但发展较快,研究议题较为广泛,其中关于营销策略的探讨是近年来农产品营销研究的主要内容。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基本围绕各个时期农产品经营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其研究范畴和内容与各时期农业经营面临的困境紧密相关,呈现出阶段性特征。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产品进入了供应宽松乃至过剩的阶段。农产品“卖难”问题开始凸现。此背景下理论界对农产品经营问题展开探讨。研究者主要从产品视角探寻农产品经营困境的问题所在,普遍认为中国农产品经营的焦点问题是流通渠道不畅。原因在于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灵活、流通主体不成熟、政府宏观调控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