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支付行业的前景如何感觉变动很大
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海外拓展效果方兴未艾
移动支付牌照越发金贵
移动支付牌照越发金贵,连连支付母公司连连数字宣布,继上半年获得光大实业和浙江赛伯乐的数十亿元联合投资后,再度获得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博裕资本共同投资的超10亿元融资,累计完成融资近50亿元。移动支付牌照的价格不断上涨,此前一个全支付牌照的价格甚至突破30亿元。不过寡头垄断的迹象明显,“二马”几乎包揽了国内市场的9成份额,出海成为不少移动支付企业的B计划。
非现金支付运行分析
2018年第二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149.24亿笔,金额达到62.8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09%和60.24%。2018年第二季度,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533.58亿笔,金额951.7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61%和0.20%。
随着国家收紧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持牌机构从270多家减少到230家左右。而在这些持牌机构中,拥有跨境支付业务试点资质的只有35家。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一直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105.4万亿元,截止到2018年Q1,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37.6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3.8%,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并保持平稳增长。
寡头垄断迹象明显
在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和财付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支付宝市场份额为52.5%,财付通市场份额为36.7%,其他后起之秀也在不断抢夺市场,跟随者的力量不容忽视。以此可见,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几乎被支付宝和财付通二者分摊了,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达到了29.2%,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
票据业务量总体保持下降趋势
2018年Q2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5238.79万笔,金额35.57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17%和14.94%。其中,支票业务4741.30万笔,金额31.29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13%和15.56%;实际结算商业汇票业务457.92万笔,金额3.97万亿元,笔数同比增长16.93%,金额同比下降7.67%;银行汇票业务6.63万笔,金额432.1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5.70%和50.23%;银行本票业务32.93万笔,金额2694.8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4.31%和29.15%。
东南亚成为海外布局桥头堡
除了在国内之外,移动支付的触角还伸到了海外。东南亚成为海外布局的桥头堡,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柬埔寨等地都可以见到国内支付机构的身影。
移动支付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内的移动支付不管是技术还是模式,都是全球领先的,因此出海非常具有优势,目前只是开始,我们预测未来几年,增速在50%以上并不是梦。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移动支付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不过持牌机构想要在海外市场生根发芽也不会一帆风顺。目前境外移动支付普及率并不高,不少欧美国家线下消费更习惯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支付。此外支付企业出海既要符合国内监管的要求,也要兼顾目标市场当地政策的监管要求。需要注意到在支付领域,例如支付账户分级管理、备付金管理、清算业务管理等方面国内监管趋严,近期也出现不少第三方支付巨额罚款现象。此外,企业出海要掌握当地居民的支付习惯,需思考如何因地制宜本土化,将移动支付渗透到当地用户。
目前国内支付企业出海,有两种方法取得资质,一种是直接向当地机构申请牌照,另一种则是通过并购或者收购当地的企业,间接获得牌照,但是这两种方式其实都不容易。目前支付机构在海外的费率约在0.5%到1%之间,其实利润还是相对丰厚,所以企业出海的意愿相对较强。不过出海是否就能够获得市场,这就要看企业的本事了,一是合规,二是用户的使用习惯,虽然移动支付在国内风生水起,但是在海外拓展的效果来看,远不如国内,未来的道路仍旧道阻且长。
㈡ 支付行业目前来看还有发展的前景吗
有前景,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用户规模增加和4G/WIFI网络的建设,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得回到高速发展,通过答手机购物的人群也逐渐庞大。数据显示,到2016年,移动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占到中国所有网络零售额的一半以上。
随着终端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未来几年我国我国移动支付用户将不断增长,移动支付行业规模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移动支付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8.5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超300%,达381.9%。预计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165.9万亿元,增长率为68%。
伴随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将成为金融体系重要的基础设施,支付结算及其相关的账户体系将快速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基于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将深刻影响国民的消费模式,移动支付已成线下收单新常态。
㈢ 支付产品经理和移动端产品经理,哪个方向前景好谢谢大家
1、产品经理的职责: 1)、市场调研。收集售前支持对于获取市场需求的信息,做出应对市场或客户的方案;通过比对业界的同类型产品,获取有用的价值,形成产品方案;研究业界尖端的技术并融入产品中,形成产品的优势与卖点。 2)、跟踪研发进度。对于某些产品,需要定期的跟踪产品的研发进度和需求完成情况,以确保产品进度和需求一致性。 3)、市场推广。对负责区域的市场制定推广策略。一方面要亲自参与到产品的宣传讲解中,另一方面要能使得一线售前人员完全理解公司的产品优势、特点和卖点,还要对新型市场进行分析,并指导一线销售策略。 4)、建立产品档案。该过程包括对产品管理的过程的重点记录,能够分析总结出产品在运作过程中优势和劣势。 2、售前支持的职责: 1)、客户调研。为潜在客户需求制定产品方案。 2)、为潜在客户进行方案讲解、答疑。 3)、负责招、应标事项,负责合同签订事项。 3、产品经理和售前支持的区别: 通过产品经理和售前支持的工作职责,基本上很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了,总结起来如下: 1、工作核心不同。产品经理的核心是“产品”,负责产品的方案、推广、实施等工作;售前支持的核心是“用户”,负责为用户指定需求方案、培训、招应标和合同等工作。 2、工作核心不同,造就了工作的重心不同。产品经理几乎负责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利润;售前支持主要关注客户的调研到合同签订的事项。
㈣ 现在支付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前景看好。随着智抄能手机的普及,支付用户由PC端向移动端迁移。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58.8万亿,同比增长382%,在网络支付结构中,从2015年移动支付占比50.7%首次超过互联网支付,到2016年其占比已经接近75%。
伴随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第三方支付将成为金融体系重要的基础设施,支付结算及其相关的账户体系将快速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基于第三方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将深刻影响国民的消费模式,移动支付已成线下收单新常态。
㈤ 支付市场前景怎么样
一、第三方移动支付维持快速增长
近年来,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移动电商发展成熟,移动支付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利益的驱动导致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纷纷兴起,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由此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根据iResearch数据,2013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尚为1.2万亿元,截止到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已高达190.5万亿元,同比增长58.4%。
2013-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当前现状,未来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
1、朝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我国对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监管在加强,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朝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监管力度的加强使得第三方移动支付运营机构举步维艰,规模以及经济效益锐减,市场经济发展中对于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一些小企业逐步淘汰,行业的集中性也不断提升。第三方移动支付由于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确保金融资金的安全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能够针对电子支付进行相应法律法规的出台,以此来对行业的发展进行约束。
2、服务和产品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金融的最根本功能是支付清算,解决了支付,各种资金配置活动就能展开。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都极具有创新精神,它们在服务和产品创新方面比银行都更为多元化。随着市场的激烈竞争,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会在其功能和服务上不断革新,将会带动新一轮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浪潮。
3、全球化进程加速
当前,支付宝和财付通两个第三方支付巨头加强了对我国游客出境目的地的布局,比如日本和东南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采用境外的旅游市场将其自身的业务进行扩展,未来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出境游的持续升温,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全球化进程将提速。
更多数据分析及来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㈥ 支付行业前景怎样
支付的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因为前景非常美好,只要能够做出来,收入都是非常可观的,所以很多大型的集团公司都在做支付行业
㈦ 支付行业前景怎么样
前景不错,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伴随线下支付场景的多元化,移动网上支付在一定程度 上已经取代实物钱包,二维码、NFC 等手机支付技术产生的巨大便利性,对居民日常 生活支付方式进行了翻天覆地变革。2015 年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 3.58 亿,增长率为 64.5%,是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用户规模增长速度的 1.8 倍,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 例由 39.0%提升至 57.7%。
银行卡是我国个人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卡收单业务是收单机构与特约商 户签订银行卡受理协议,在特约商户按约定受理银行卡并与持卡人达成交易后,为特约 商户提供交易资金结算服务的行为。
前瞻数据库显示,近年来我国联网 POS 机数和联网商 户数持续保持着 50%左右的复合增速,截至 2016 年 3 月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 商户数达到 1700 万户,联网 POS 机具达到 2354 万台,预计 2016 年末联网 POS 机 数有望增加到 3000 万台。
第三方移动支付正处于快速爆发期,2015 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已达到 10 万亿。 目前市场份额占比中,支付宝排名第一,占比 68%,财付通占比 21%,二者联合份额 占比近 90%,极大瓜分了市场。目前以二维码、NFC 支付等新生支付模式为代表的移 动支付正以全新升级的状态挑战者传统支付方式。
㈧ 支付行业前景如何赚钱大吗做哪块好做、
来带你做平安商户,交易额的万5.7分润,躺赚项目
㈨ 如何看待支付行业的未来前景
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
它通过与银行的商业合作,以银行的支付结算功能为基础,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中立的、公正的面向其用户的个性化支付结算与增值服务。
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买方选购商品或服务后,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款项支付,由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卖家货款到达,卖家即交付货物或服务,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交易完成。所谓的第三方支付即在网上商家和众多银行之间建立起统一连接,实现第三方资金中转和技术保障的作用。
第三方支付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移动支付的占比不断提升。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扫码支付是目前主流模式,未来几年将继续扩大应用范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2.2万亿元,同比增长90.3,到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54.9万亿元,同比增长44.3%,到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230.4万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将突破达到388.6万亿元。
移动支付是大势所趋,扫码支付是目前主流模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8.5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超300%,达381.9%。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二维码支付市场的爆发,消费者从PC端向移动端的迁移速度加快,到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98.7万亿元,增长率为68%。预计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超165万亿元。
市场监管收紧,收单牌照价值凸显
从历次央行对于牌照续展的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第三方支付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央行为了规范市场的发展避免各种乱象甚至违法行为的发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会对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进行持续监管,同时对于牌照的续展也将更加谨慎。
银行卡收单增长空间巨大
在银行卡收单市场方面,整体收单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银行卡收单市场的扩大有赖于银行卡保有量的增长。
㈩ 支付推广的工作行情如何
我觉得现在来说支付推广是一个不太好的工作,因为他现在已经接近于饱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