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远程教育,在教育部已出台的一些文件中,也称现代远程教育为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种教育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孩子们都不用去上学,在家里就可以学习。不得不感叹,科技改变生活啊。
⑵ 网络教育形成热潮的现象有那些
1、基础网络教育 基础教育是指高中以下的教育。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中专、职高虽然也属于中等教育,但一般归位职业教育。在我国一般称为“中小学网校”,简称“网校”,是一中辅助性的教育活动,不提供学历。 主要有北京个性100、北京四中网校、101网校、黄冈中学网校等。 2、高等网络教育 对象一般为十八周岁以上的成人,主要提供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及本科第二学历教育,另外也提供非学历教育(只学习学历教育的部分课程)。学历教育可以通过相关考试,达到毕业要求颁发各高校毕业证书(注明“网络教育”字样),68所院校(后面有详细列表)颁发的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备案,国家承认学历。主要有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等院校,另有奥鹏、弘成、知金等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3、网络职业认证培训 对象广泛,从学生到在职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辅导、认证培训。主要有新东方、中华会计网。 4、企业E-learning 对象主要为企业员工,实施主体则为企业。是企业实施内训的一种新型实施途径。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以局域网或互联网形式实现。 5、网络教育服务 主要包括教育服务、教育网游、教育频道、平台提供商、内容商等,是为网络教育提供服务,没有实体和网络学校。主要有精品学习网、教育在线。 [编辑本段]网络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是: 1、 资源利用最大化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2、 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3、 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4、 教学形式个性化 网络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5、 教学管理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编辑本段]网上大学对大学现代教育产生的影响 从网上大学的出现到不断的发展完善,都受到了许多高等院校的重视。 网上大学改变了现行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和重视学生个体独立性发展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教学模式是与一定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特定的教学结构。我国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是同片面强调知识传承的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而网上大学的出现,使得教学从封闭的知识体系转变为开放的知识体系,从以讲授为主转变为以自学为主,不仅仅体现在方法上的转变,而是体现在两种教学方法结构模式的转换。在量的方面,通过远程教学,将大部分教学时间用于学生独立的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讲授的学时将大幅下降。在质的方面, 通过远程教学,学生知识的获得和合理的智能结构的形成,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独立的学习和研究。 总之,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远程教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远程教学的出现,使得网上学校蓬勃兴起。“虚拟网上高等教育”( Virtual Higher Ecation)对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带来显著的变化,也给传统大学和新型大学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一种分散学习的新型大学正在逐渐取代教室、教师和校园。教学信息的传递发生了改变,一方面,师生能进 行实时的相互交流,另一方面, 学生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间复习以前的学习内容。在目前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网上教育可以降低投资和成本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可打破高等教育内部的分割,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网上大学的出现也对传统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美国,各种私立和经营性的虚拟大学越来越多。例如1978年就建立的 费尼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Phoenix)是美国最早的网上大学,现已授予37万个学位和毕业证,并以MBA著称,在成人教育市场占有着一席之地。 [编辑本段]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趋势 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技术革命都带来了大学的巨大变革,这些变革使人们对大学在整个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更加明确和深刻。二十世纪末的信息革命将网络的触角向社会各个层面和角落延伸时,我们就可以预见,未来的大学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1.大学教育走向普及。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大学类型的分化,特别是社区大学的普及,高等教育将走向世俗化,网络所具备的开放性将使大学与社会成员的关系更加密切。上大学不仅仅是只为学习一门技艺或专门知识;它不仅是每个人生活的权利,学习的过程将成为一种乐趣。网络化将这种潜在的权利和乐趣变为现实时,对广大的社会成员而言,大学学习以原有的学习高深知识学问为核心的单一价值取向将减弱。 2.大学的地域性消失。如果网上大学极大地普及, 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将改变大学的地域性。过去的大学往往以所在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应成辉,构成独特的大学城文化现象。知名的大学学府,成为人们心目中圣殿。而虚拟网上高等教育中,某学科组成的虚拟课程可以成为全球再学人员的课程,该课程的制作将由来自全球不同大学的优秀教授、设计专家来制作。这种网上教学论坛将成为教育的“中心校园”,如果某一论坛拥有众多的优秀课程,无疑会成为全球学科和科研交流的中枢。未来的大学,将是网络学科和科研交流的中枢,根本不存在地域的划分。 3.大学的综合性受到影响。 二十世纪,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分支领域的不断涌现,综合性成为大学发展的趋势。网络大学的出现,将大学的综合性特征降弱,由于地域局限带来的问题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将不复存在。网络化将把无数的学校和学术机构联系起来,解决了知识和技术的共享。人们将不再需要在同一所大学里设置所有的学科,取而代之的是学科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当学生不受围墙的限制,以多种方式出入无围墙的网络大学时,大学作为传递知识的宝殿的作用不再唯一。未来大学将更趋于普及化,更加贴近社会,服务社会。未来大学将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共同体”, 人们在瞬间将可了解到世界上任何角落发生的事件, 领略到另一种文化现象(网络文化)。未来大学的责任在于当它自身成为一种文化体时, 如何清醒地继承、发展、丰富、创新多元文化, 维护丰富多彩的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无论未来大学的真正发展道路如何,大学作为人类所构建的知识大厦,将人类探索知识的方法传递给后人的功能是不会改变的。
⑶ 网络教育在未来的前景怎么样
网络教育市场在未来仍将维持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将会有所回落,预计2019年市场交易规内模将达到3718亿元人民容币。
据《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2016年网络教育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亿人,达到1.03亿人,同比增长16.7%。随着互联网普及、用户使用习惯的形成、企业的市场推广等原因,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15%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到2017年预计达到1.2亿人。
⑷ 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远程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人才,但是函授教育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第二代是80年代兴起的广播电视教育,我国的这一远程教育方式和中央电视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名;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
1994年底,在当时国家教委的主持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由清华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承建。这是国内第一个采用TCP/IP协议的公共计算机网。
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率先提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1997年,湖南大学首先与湖南电信合作,建成网上大学。清华大学则在1998年推出了网上研究生进修课程。
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为国家现代远程教育第一批试点院校。
1999年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9月,CERNET高速主干网建设项目立项,目标是在2000年12月前完成CERNET高速主干网的建设,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需求。
200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同时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范围扩大到31所,并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文件,31所试点院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如可以自己制定招生标准并决定招多少学生,可以开设专业目录之外的专业,有权发放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等。
2000年7月31日,31所试点高校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以加强试点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2001年7月,教育部继续扩大现代远程教育学院的试点范围,从38所院校扩至的45所。
2012年,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已有68所。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强调,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各地和有关单位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扎实工作、共同努力,按时、按要求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务必在2013年春季开学前,把2012年实施建设的所有教学点设备配置安装到位,并在春季开学后逐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让教学点有资源、开齐课、开好课。同时,要统筹安排、精心部署、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今明两年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按时取得明显进展,使广大基层学校与师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
⑸ 网络教育是时代发展产物,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网络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开展,目前看来传统的课堂形式版的面对面教授依然还是主权流的教育模式,这种形式的教育是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已经根深蒂固,我们不是说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就把传统的那一套丢弃了,不是的,传统的教育模式依然是非常有效而且也不得不进行下去。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而且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网络教育是一种教育创新,他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以及地域限制,他能够更好的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服务和指导,同时这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方法,我们有效的师资力量不可能覆盖大部分的偏远地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为需要学习的人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