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牛养的养殖技术知识
摘要 1牛品种的选择
⑵ 肉牛养殖技术和养牛要点
育肥牛养殖技术要点
1 、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
(1)、小围栏散养。一般按牛大小每栏6-15头,每头牛占有面积4-5m2。可以采用自由采食方式,也可以采用定时饲喂方式。自由采食时,由于竞争可获得最大的采食量,牛的日增重较高,牛的增重均匀,缺点是草料浪费较大;如定时饲喂,可以避免草料浪费,但会造成少数牛采食不足,增重不均匀,要注意对采食不足的牛进行补料。
(2)、定时上槽拴系饲喂。是指平时让肉牛自由运动,每天在一定的时间点拴系在饲槽进行饲喂。这种方法草料浪费少,肉牛增重均匀,缺点是由于每头牛固定了槽位,不能充分发挥牛的竞食性,使干物质采食量达不到最大,并且较费人力,土地投入成本加大。
(3)、全天拴系定时饲喂。要一牛一桩固定拴系,缰绳不宜太长,防止牛在小范围内打架斗殴,造成伤害,同时消耗大量热能。这种方法节省劳动力,饲料效率最高,并且土地与牛舍投入也少。缺点是牛因缺少活动和光照,抗病力差,所以日粮中必须加足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矿物质。并保证牛舍的清洁卫生。建议在育肥期采用这种饲喂方式比较好。
有资料报导,肉牛在生长期应适当运动,采取拴饲时,因运动和光照不足,虽然减少活动而降低体能消耗,加快增重,但由于长时间以站立的姿势会导致肢蹄病发病机率增高,很大程度地弱化减少活动的增重效果,最终得不偿失。而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肉的品质,也减少肢蹄病。
2、定期驱虫
寄生虫病是影响肉牛生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寄生虫病本身对牛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以外,因为寄生虫的存在,牛所摄入的营养被寄生虫所利用,严重影响牛的增重效果。寄生虫种类很多,本人认为,在肉牛饲养过程中,日常需要重点防范的是:消化道寄生虫病、体表寄生虫病、肝片吸虫病。其中,消化道寄生虫、体表寄生虫病要每季驱虫一次(南方地区建议每2个月驱虫一次);肝片吸虫病至少每年春季、秋末各驱虫一次。药物选择建议如下:
(1)、消化道寄生虫:阿苯达唑一次内服10-15mg/kg体重,伊维菌素一次内服或皮下注射0.2mg/kg体重。
建议以上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对驱体内多数线虫、绦虫、蛔虫以及部分吸虫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对体表疥螨病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2)、体表寄生虫:可用敌百虫1-3%溶液、双甲脒0.025-0.05%溶液喷洒体表。
(3)、肝片吸虫病:可选用三氯苯达唑12mg/kg一次内服,或用碘醚硫胺一次内服7-12mg/kg体重,或用硝氯酚一次内服3mg/kg体重。
3、定期健胃
肉牛在饲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粪便不成形、粪便中带料渣、草渣等情况,表明牛消化功能不健全。如此时不予以及时纠正,那么就会发展成为慢性消化道疾病。牛饲料转化率低下、被毛粗乱、生长缓慢,严重影响生产性能。为此,在开始育肥前,以及在育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健胃。
可用中药健胃散300-500g/每头每天,人工矿泉盐50-150g/每头每天,连用5-7天。为了取得较好的健胃效果,在健胃期间要适当控制日采食量。
4、提供充足营养
(1)、生长期精补料推荐配方:
玉米57%,麦麸8%,棉籽饼8%,菜籽饼6%,炒熟黄豆14%,小苏打1%,英美尔牛生命密码6%。
(2)、育肥期精补料推荐配方:
玉米63.5%,麦麸10%,豆粕3.5%,棉籽饼8%,菜籽饼8%,小苏打1%,英美尔牛生命密码6%;
⑶ 牛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方法/步骤1:
一、定时定量。根据不同的季节确定草料的用量。夏秋季节,一般每天饲饮3次,每头牛每次喂干草1.3-1.7公斤,复合饲料0.3-0.5公斤,喂后饮0.5%-0.65%的食盐水7.5-10公斤;冬春季节,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每次喂3.5-4公斤青干草,1.5-2公斤复合饲料。复合饲料用麦麸、玉米面、棉籽皮、棉籽饼或豆饼、食盐等按比例配制而成,喂后饮水。此外,夏秋季节要喂适量的青草,以增加牛的食欲和维生素的供给量。
方法/步骤2:
二、六净二光。要做到槽净、草净、料净、水净、棚净和牛体净,每次添加的草、料、水都要让牛吃光喝光。要做到:"寸草铡三刀",拌料要均匀,才能使牛达到增力膘的目的。
方法/步骤3:
三、喂后遛牛。牛每次吃饱喝足后,都要坚持遛牛5-10分钟,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草料的消化吸收,避免发生积食积水。
方法/步骤4:
四、冬晒夏荫。冬季要保证牛舍温暖,让牛多晒太阳;夏季防止太阳曝晒,以免中暑,并要保证活动场地萌凉和通风透光。
方法/步骤5:
五、定期消毒。每周用石灰水喷洒棚、槽各一次,以防止牛发生疾病。
方法/步骤6:
六、四季防病。除定期消毒外,平时还要加喂一些助消化、防积食的药物或食物,以增强牛的免疫力。每半月检查一次牛的口舌,以舌辨病,及时防范。如果口舌呈桃红色,则是正常无病;如果呈红色,则为热症;如果呈青色,则为寒症。
方法/步骤7:
七、免除劳役。商品牛要免除劳役,以缩短育肥时间和提高肉质,增加经济效益。
⑷ 养牛的方法和技术
养牛的方法和技术如下:
1、 营养需要,肉用牛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2.0%-2.5% ,每头每El需蛋白质0.4千克,可消化热能60-122兆焦,钙11-28克,磷11-28克。体重500千克的母牛,全年供给干草1吨、秸秆1吨、青贮1吨、混合精料500千克、盐20千克、骨粉20千克,日平均干草3千克、秸秆3千克、豆壳粉1千克、苜蓿干草1千克、青贮4千克、混合精料1.6千克,食盐和骨粉各0.05千克。
2、饲养管理,肉用牛的饲料以青、粗为主,夏季放牧,放牧期一般为5-l0月份,舍饲期从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放牧期每天保证8-10小时的采草时间,放牧人员要跟群放牧,注意观察牛的吃草、发情、精神状况。主要补喂矿物质、食盐,适当补少量精料。放牧期每日补喂精料1千克,舍饲期每日2千克。
3、供给多样草料,力争营养全面,并做好饲草的加工调制任何一种牧草都不会有完全的营养成分,舍饲牛应尽量供给多样草料。养牛较好的牧草有黑麦草、橡草、苏丹草等。
秸秆可利用玉米秸、稻草、豆秸、花生秧、红薯滕等。精料类有玉米、豆饼(粕)、麸皮、红薯等。为保证饲料的常年均衡供应,春夏可种橡草、冬天可利用耕地种植黑麦草或其他草种等,分茬收割,鲜草饲喂。
⑸ 肉牛养殖技术和方法
一、肉牛养殖肥育方式:由于自然条件和饲养方法的差别,肥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6月龄犊牛的肥育方式;
2、12-14月龄的幼牛肥育方式;
3、4月龄以上架子牛的肥育方式;
4、易地肥育方式。
二、肉牛养殖饲养技术
1、饲草饲料相对稳定,防止突然变换牛肥育期间,尤其强度肥育或快速催肥,这就需要饲草料相对稳定。若突然变换,必然引起瘤胃内环境改变,直接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活动,导致降低发酵度和饲草料的消化和吸收率,甚至引起消化道的疾病。(标准的牛舍设备)
2、注意观察牛只挑食和厌食,须给予足够的粗饲料,改善日粮的适口性,可添加少量糖蜜,多喂些麸皮、大麦、燕麦,或用大麦片代替粉状饲料。临近肥育期厌食,应考虑及时出栏。
3、定时饲喂,少给勤添。日喂三次,上、下午各饮水一次,草料拌匀再饲喂,先喂后饮。
4、饲草饲料多样化,合理搭配:牛的日粮一般由粗(青)饲料和精料两部分构成,不仅要求有适当容积和采食量(干物质),还需要保证质和量的满足。正如农民所说“杂花草混合料,牛爱吃,易上膘”。
5、饮水充足,保持清洁。肥育期间,牛的饮水量与饲料性质和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牛肥育自由采食,应设常备水槽,随渴随喝。放牧肥育或栓系饲养,定时饮水,每日2-3次,以饮足为原则,水需常更换,保持清洁。
6、日粮中精粗饲料结构要合理通常情况下,随着肥育期的进展,日粮中精粗比例也有所不同:初期:粗饲料占70%,精料占30%。中期:粗饲料占30%,精料占70%。未期:粗饲料占10%,精料占90%。
⑹ 养殖场肉牛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
你好朋友你要养牛吗?欢迎您到我场参观考察,我场肉牛品种最全,网络搜索:意鑫大型肉牛养殖基地,能找到我场
⑺ 肉牛养殖技术
肉用牛饲养管理
1、 营养需要
肉用牛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2.0%-2.5% ,每头每El需蛋白质0.4千克,可消化热能60-122兆焦,钙11-28克,磷11-28克。体重500千克的母牛,全年供给干草1吨、秸秆1吨、青贮1吨、混合精料500千克、盐20千克、骨粉20千克,日平均干草3千克、秸秆3千克、豆壳粉1千克、苜蓿干草1千克、青贮4千克、混合精料1.6千克,食盐和骨粉各0.05千克。
2、饲养管理
肉用牛的饲料以青、粗为主,夏季放牧,放牧期一般为5-l0月份,舍饲期从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放牧期每天保证8-10小时的采草时间,放牧人员要跟群放牧,注意观察牛的吃草、发情、精神状况。主要补喂矿物质、食盐,适当补少量精料。放牧期每日补喂精料1千克,舍饲期每日2千克。
3、供给多样草料,力争营养全面,并做好饲草的加工调制任何一种牧草都不会有完全的营养成分,舍饲牛应尽量供给多样草料。养牛较好的牧草有黑麦草、橡草、苏丹草等。
秸秆可利用玉米秸、稻草、豆秸、花生秧、红薯滕等。精料类有玉米、豆饼(粕)、麸皮、红薯等。为保证饲料的常年均衡供应,春夏可种橡草、冬天可利用耕地种植黑麦草或其他草种等,分茬收割,鲜草饲喂。
种植青贮玉米可在乳熟期,蜡熟期采收制作全株青贮饲料;在秋收后可利用玉米秸、地瓜秧等制作青黄贮饲料。其它的秸秆和稻草、红薯滕、花生秧、豆秸等应全部妥善贮存起来以备冬春利用;要把所产的牧草尽量全部采收、晾晒后贮存。饲草、秸秆等饲喂利用必须经加工调制,先切短(0.5 cm长)或粉碎,然后可采取如下方法:
一是盐化后与精料混合饲喂;
二是利用秸秆饲料微生物制剂发酵后饲喂;
三是加尿素氨化处理后饲喂;
四是青黄贮后饲喂,此法比较适合秋季刚收割的玉米秸。红薯、萝卜等块茎饲料是母牛、犊牛冬季补饲的较好饲料,可以室内堆藏或窖藏,喂前应洗净泥土,切碎后单独补饲或与精料拌匀后饲喂,切勿整块饲喂,以免造成食道阻塞。
精料类的粮食,豆饼等主要通过粉碎后作补饲用,喂量不要过多,否则易得病。补喂精料根据畜体大小、怀孕、哺乳、育肥等情况确定。母牛怀孕的后2个月应补喂精料,每天l—2kg精料,骨粉50g,食盐30g。哺乳母牛产后头2个月,每天应补给l—2kg精料,骨粉60g,食盐40g。
空怀母牛如果膘情差,粗饲料质量不好或饲料单一的也应当适当补喂精料,每天半公斤左右,以利于尽快发情受配怀孕。舍饲养牛应补给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添加剂,可以利用营养舔砖,其中含有盐及钙、磷、碘、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利用舔砖可放在饲槽中或固定在柱子上,让牛自由舔食,保证充足饮水。舔砖要防止雨淋而造成溶解。
4、要注意牛疫病防治牛的疾病预防除按当地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防疫注射外,每年应驱虫2次,可用伊维菌素制剂注射,对防治体内外寄生虫效果较好。
(7)和牛养殖技术培训方案扩展阅读:
中原肉牛区
该区域包括4个省的51个县,其中山东14个县、河南27个县、河北6个县和安徽4个县。该区域有天然草场面积132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240万亩左右。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
中原肉牛区目标定位为建成为“京津冀”、“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提供优质牛肉的最大生产基地。
东北肉牛区
包括5个省(区)的60个县,其中吉林16个县、黑龙江17个县、辽宁15个县、内蒙古7个县(旗)和河北北部5个县。目标定位与主攻方向。本区域目标定位为满足北方地区居民牛肉消费需求,提供部分供港活牛,并开拓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市场。
牧区要重点发展现代集约型草地畜牧业,通过调整畜群结构,加快品种改良,改变养殖方式,积极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为农区和农牧交错带提供架子牛。农区要全面推广秸秆青贮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育肥技术等,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⑻ 牛的养殖技术及饲养方法
一、定时定量。根据不同的季节确定草料的用量。夏秋季节,一般每天饲饮3次,每头牛每次喂干草1.3-1.7公斤,复合饲料0.3-0.5公斤,喂后饮0.5%-0.65%的食盐水7.5-10公斤;冬春季节,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每次喂3.5-4公斤青干草,1.5-2公斤复合饲料。复合饲料用麦麸、玉米面、棉籽皮、棉籽饼或豆饼、食盐等按比例配制而成,喂后饮水。此外,夏秋季节要喂适量的青草,以增加牛的食欲和维生素的供给量。
方法/步骤2:
二、六净二光。要做到槽净、草净、料净、水净、棚净和牛体净,每次添加的草、料、水都要让牛吃光喝光。要做到:"寸草铡三刀",拌料要均匀,才能使牛达到增力膘的目的。
方法/步骤3:
三、喂后遛牛。牛每次吃饱喝足后,都要坚持遛牛5-10分钟,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草料的消化吸收,避免发生积食积水。
方法/步骤4:
四、冬晒夏荫。冬季要保证牛舍温暖,让牛多晒太阳;夏季防止太阳曝晒,以免中暑,并要保证活动场地萌凉和通风透光。
方法/步骤5:
五、定期消毒。每周用石灰水喷洒棚、槽各一次,以防止牛发生疾病。
方法/步骤6:
六、四季防病。除定期消毒外,平时还要加喂一些助消化、防积食的药物或食物,以增强牛的免疫力。每半月检查一次牛的口舌,以舌辨病,及时防范。如果口舌呈桃红色,则是正常无病;如果呈红色,则为热症;如果呈青色,则为寒症。
方法/步骤7:
七、免除劳役。商品牛要免除劳役,以缩短育肥时间和提高肉质,增加经济效益。
⑼ 牛怎么养殖技术
一、肉牛的饲养技术: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市场对牛肉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瘦肉多、脂肪少、肉质鲜嫩、多汁、肉的大理石纹明显,味香可口。因此,肉牛在屠宰之前均需要一段时间的育肥。其饲养和管理技术也因肉牛生产的不同目的而改变,形成专门化生产的配套技术。现着重介绍当前肉牛生产中经济效益较好的架子牛肥育和小牛肉肥育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架子牛肥育的饲养管理技术:
1.架子牛的选择
所谓“架子牛”一般是指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的个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需经一段时间的强度肥育以达到增重长肉的目的。架子牛一般年龄为1~1.5岁。其特点是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经济收益好。
架子牛的外貌选择要点是:头短额宽,嘴大颈粗,体躯宽深,前后躯较长,中躯较短,皮薄疏松,体格较大而肌肉不丰富,棱角明显,背尻宽平,具有长肉的潜力。而对体躯过矮、窄背、尖尻、交膝、体况过瘦弱的牛只不应选用。
2.肉牛品种的选择
根据国内业已进行的肉牛生产类型看,选择杂种肉牛(采用外来良种如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品种公牛与中国地方黄牛杂交所产的杂种牛)、中国地方良种黄牛(秦川牛、晋南牛、鲁西牛、南阳牛、温岭高峰牛等)均获得成功。并可开发优质高档牛肉的生产。
3.肉牛日粮的优化配合
应掌握四条原则:(1)确定架子肉牛的营养需要;(2)分析测定所喂的饲料的营养成分,提供营养依据。要有优质干草和玉米青贮,精料多样化,有较高的过瘤胃蛋白和高能量的饲料组成;(3)符合牛的消化生理要求;(4)饲料的价格较低廉。最后凭借饲养经验优化日粮。
4.饲喂技术
采用全混合日粮喂饲,一天两次,以便牛只有充分时间反刍和休息。饮水供应充足,水质卫生洁净。先喂后饮,注意水温,冬季饮温水,夏季饮凉水。草料勤保管,防止霉烂变质。
为改善肉质,添加酵母类菌体蛋白饲料,维生素A、E。
5.管理技术
(1)牛舍温度的控制 美国对肉牛含有自动温控设施。冬季保暖,夏季用空调,让牛只对能量利用达到最佳状态。国内在用塑料薄膜挡风保温,降低湿度,保持牛床干燥。牛舍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夏季驱蚊灭蝇,让牛吃饱睡好,利于长膘。
(2)拭刷牛体,清除粪便、污垢,促进代谢机能。
(3)控制运动,减少能量消耗。
(4)去势肥育,是改善肉质的重要方法
二、肉牛的饲养技术:育肥肉牛的良好青粗饲料
注意控制饲料的酸度。青贮、黄贮等发酵饲料制成之后的pH值一般在5.0左右,发酵过程中还会生成乙酸和乳酸,这样就会使得青贮饲料的酸度过高。酸度过高的青贮饲料不但降低适口性,而且对牲畜的牙齿胃肠有腐蚀性和刺激性,不利食用,适量加一点尿素能解决青贮饲料酸度过高的问题,而且还能提高青贮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酒糟、果渣发酵产品等酸度也较大,如果用这些饲料长期育肥肉牛,对牛的体质就会产生影响,牛只会出现毛焦、皮紧等不良症状,育肥效果也不理想,同时对牛肉品质影响也很大,在此情况下,可以在精饲料中添加一定量小苏打进行饲喂。
牛只进入秋冬季节,养殖方式由放牧转为舍饲,此时就需要进行粗饲料的储备。利用牧草、玉米、稻草秸秆和青贮、黄贮、微贮、氨化等技术相结合生产粗饲料。目前玉米全株青贮不仅养分损失少(一般不超过15%)、保存时间长,而且可保持饲料的多汁性,经乳酸菌发酵后,适口性改善,是育肥肉牛的良好青粗饲料。仅青贮玉米秸秆称为黄贮。微贮是指在青贮过程中加入高效活性发酵剂进行厌氧发酵,目前运用最广的是纤维素分解菌类,微贮可以使青贮的效果更好,但此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氨化主要是针对稻草、麦秸等含水量较低,木质素比较高的作物秸秆,通过喷洒一定量的氨水进行碱化处理,氨化好的秸秆为黄棕色,发亮,有一种糊香味,质地柔软,增加了适口性,但是氨化后的饲料必须进行放氨处理,否则极易引起肉牛的氨中毒。这些处理技术在增加肉牛对秸秆采食量的同时还增加了粗饲料的非蛋白氮源的补充。
在储备好粗饲料的同时还要进行精饲料的储备,包括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的储备。能量饲料主要以玉米为主。蛋白饲料可以用价格 第二相对较低的菜籽饼和棉粕代替豆粕。此外,还要储备一些饲料添加剂,如舔砖等,以补充饲料营养成分的不足,防止饲料品质劣化,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利用率,增强肉牛的抗病能力,促进正常发育和加速生长。
育肥过程中注意牛舍通风。肉牛在0℃~4℃并不影响生长发育速度,但是目前许多牛场过分重视牛舍的保温,使得牛舍出现高湿,当湿度超过70%,牛的生长发育速度就会下降,因此在建立牛舍时需要将通风设施考虑在内。另外还要保证牛只具有充足的光照,光照可以通过牛舍的建设实现,还可在晴朗的天气将牛牵出牛舍进行自然光照。另外,秋冬季节牛只进入全饲,牛群饲养密度加大,疫病传播危险性增加,通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牛只的发病几率。 肉牛及时补栏。进入秋冬季节,一些大型放牧地区结束了放牧期,受饲草饲料的限制,当年出生的小犊牛需要进行处理。此时无论从价格上还是质量上来说,育肥场购进小牛都比较合适。另外,对于远距离购进肉牛的育肥场来说还需要注意牛的运输应激综合征,即“烂肺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挑选经验丰富者选牛,不要急于装车,观察调理数天;避免双层、不避风雨的车辆;途中考虑牛只的饮水、补饲、镇静、强身(如科特壮)、避倒卧;落地饮水、补盐、防寒、降温、逐步变料、加强营养、消毒隔离;选好药物、合理配方、适时足量控制病牛、及早淘汰病重牛。
⑽ 和牛的饲养方法
牛舍选址朝阳、通风、前后高度均有严格要求,据说采用一种特定配方,喂养食物包括大麦和青草等天然饲料,辅以纯谷类饲料。黑毛和牛每天只维持少量的活动,以期肉质的松软(通常牛身上运动量多、负荷较大的肌肉比运动量小的肌肉老。
老嫩的一般顺序是:腿部、颈部、胸部、背部、腰部,优质的牛肉主要是腰背部的背最长肌,黑毛和牛长肥大后食欲逐渐下降,为了增进食欲保证营养摄入,定时给它们喂一些低酒精成份(4至5%)的啤酒。每天用干草或毛刷,为牛只刷身按摩,令脂肪平均分布全身。
按摩时在牛的毛皮上涂一层烧酒,以促进血液循环。这些方法可以令牛的皮下脂肪均匀分布,肉质细腻,纹理清晰,吃起来有柔而不腻的口感。饲养方法的特殊性以及比普通牛花费更多的时间,使黑毛和牛一直以小型农场方式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