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有哪些规定
8月23日报道,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证照不全、超前培训、超标培训等突出问题,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关键环节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部署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已经有四部门部署专项治理的情况下,现在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意见》,其重要意义在于切实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落实专项治理的成果,避免专项治理变成“一阵风”。
这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力图解决专项治理发现的问题。比如,明确由省级教育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省域内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权地市级教育部门制定,并从场所条件、师资条件、管理条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这对规范培训市场的供给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标准设置过高,很多机构难以达到设置标准,培训供给就有限,这就可能推高正规培训机构的价格,而价格低的非正规培训机构也会借机滋长,且游离在监管之外。
规范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从供给端进行治理,这对缓解培训热会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训机构开展提前教学、超纲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焦虑。针对禁止提前教学、超纲教学,《意见》明确提出建立教育培训机构备案制,有助于教育监管部门及时了解培训内容,纠正提前教学、超前教学等问题。
应当看到,我国家庭的校外培训需求,主要源于升学竞争之下家长对提高孩子竞争能力的渴求,而且这种需求普遍存在。成绩好的学生在校内可能吃不饱,并想保持竞争优势,因此要选择校外培训;成绩差的学生在校内可能跟不上,也要选择校外培训。比如,每个假期都被学生作为“赶超”“逆袭”的机会,名义上是假期,但有的学生比上学时还累,很多学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训班度过。
『贰』 相关部门将如何监管校外培训机构
据报道,中国教育复学会的数据显示,制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
减负背景下,课外培训机构有市场需求。许多小学在减负政策的推动下,纷纷制定提前放学制度,有些学校甚至下午3点左右就放学,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因放学时间与下班时间不一致,导致接孩子难。早早放学,上课外培训机构,自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校外培训的监管!
『叁』 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整治 如何开展
个人认为,从两方面入手比较有效:一是视察督导工作情况,二是通过调查问卷。就是给家长或者学生发放的问卷。
『肆』 加强培训机构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一是严格机构审批工作。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审批通过的纳入全省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支持鼓励学科类培训机构向素质类和成人类培训转型。
二是实施分类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分别对学科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职业技能类、科技类、托育类等培训机构实施归口管理,根据类别属性制定标准,设置条件,加强事中事后常态化监管。
三是运用数字化监管平台。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依托“教育大脑”工程,构建“准入、监管、执法”全流程闭环管理的智慧监管平台,提升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的数字化监管水平。
『伍』 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这样的操作能改善校外培训乱象吗
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我认为这样的操作能够改善校外培训乱象,随着发展,有很多校外培训机构出现了,这些培训机构,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节奏,甚至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危险,我认为应该被监管,但是因为这些机构比较隐蔽,所以也比较难监管,需要一些更好的措施,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3.这些机构不太好监管也是一个问题。
就像我们家附近的这些机构,一般都是个人开的,并不具备一定的办学资格,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在家里搬上几张桌子就可以办一个机构了,甚至连桌子都没有,只是日常的沙发,在这种情况之下,监管起来就非常的麻烦,而且即使现在他们不办了,之后还有可能会办培训机构,所以非常的麻烦,这也是一个问题。
总而言之,校外的很多培训机构因为并不具备办学的资格,所以存在安全的隐患,而且教师力量也参差不齐,都是不好的,甚至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节奏,因此我认为应该健全相关的监管机制,从而监管这些机构,让那些不合格的机构关门,让那些合格的可以继续发展,但是这些机构不太好监管也是一个问题。
『陆』 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工作意见和建议是什么
1、家长对孩子期望普遍过高。因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家都在补,我能不补嘛?”的思想,形成了人人都想上培训班的不良风气,导致事实上学生及家长对培训机构的需求量增大。
2、因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相当部分低龄孩子需要在学校放学后托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部分资质不合格的培训机构的萌生。
3、家长安全意识不强。很多非法培训机构存在楼层高、安全通道被堵塞、疏散不畅等消防安全隐患,但由于家长安全意识淡薄,缺少了对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的甄别与淘汰,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非法培训机构的生存。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
1、抓源头方面。严格培训许可证的审批要求,确保证照齐全。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后,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下同)才能开展培训。已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在办学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设置标准的,应当按标准要求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终止培训活动。
2、强管理方面:主管部门要起到监督作用,要经常检查,切实发挥监管责任。加强非法取缔、媒体曝光等工作。同时,社会也要积极发挥作用,社区和学校要积极开办三点半学校,解决需托管孩子的家长实际困难。建议有各街道牵头,每个社区成立一个托管班,有大学生或社区志愿者带班管理。
3、提师资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所聘人员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相应的培训能力;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培训机构在取得办学资格的前提下,应当与所聘人员依法签订聘用合同、劳动合同或劳务协议。
以上内容参考: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建议
『柒』 教育部回应校外培训机构如何进一步规范,加强监管有什么好处
可以防止乱收费、恶意加价等行为,同时能让退费手续更加便捷。还有就是能提升校外辅导机构更加注重教学质量而非敛财。
『捌』 校外培训机构将如何整治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严令禁止校外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严令禁止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严令禁止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等行为。
5月下旬,教育部发布消息称,全国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128418所,整改培训机构12251所。其中,整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机构2822所,整改无证无照机构5013所,整改有营业执照无办学许可证机构2963所,整改学科类培训“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机构1241所,整改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并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的机构212所。
我觉得这样的改革真的有必要,因为以往受到的教训已经很多了。
以上内容来源:澎湃新闻网
『玖』 校外教育培训如何才能有效监管
最有效的监管就是奖励举报人,发动广大群众,这样校外补课班就无处藏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