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钢琴公开课怎么上啊
技巧的问题,到时候拿大曲子,一小节一小节教,别人会看你有点水平
⑵ 8岁五级水平钢琴公开课怎么上
不一定局限于钢琴。都是关于音乐嘛。
可是是什么类型的公开课呢?一种是有固定的学生,然后给学生上课给别的老师听。一种就是只有你这么一个老师,学生是流动不固定的。
如果是固定的课,你可以告诉同学们,在上课时不用举手回答问题,这样课堂比较活跃。在上课之前要放一首轻松的曲子,不要是钢琴曲,因为接下来整整一堂课你都要说敢于钢琴的问题,如果课前音乐就是钢琴,就会乏味。可以放一首欢快的英文歌,等到听课的老师都来齐时,开始正式上课。
学乐器重要的是兴趣,对一项乐器有兴趣才能有感情。首先你要问小孩们为什么要学钢琴,然后一定要联系到你自己,也谈谈你为什么当初学钢琴以及你对钢琴的感觉,这样显得你这个老师和小孩们是一体的。然后讲一个关于钢琴家的故事,以这个故事延伸到这个钢琴家的曲子,然后讲一讲关于这个曲子的乐理知识,不要用太多的术语。然后是和小孩们谈论他们最喜欢的钢琴曲。然后是做游戏,这个游戏要以其他为主题,不能是钢琴,这是缓解课堂气氛。然后郑重其事的告诉小孩们要严肃,然后你要非常深情的给他们讲述一个钢琴家的一生,我感觉讲肖邦好了,因为肖邦的艺术很有正义感,也非常著名,讲述的过程中你要自己想办法怎样讲能让整个课堂凝重起来,让小孩们也沉思起来。最后你自己选曲亲手弹奏,结束。
这个过程中肯定要插入别的话题,你千万不能说什么 要爱惜你们的钢琴 别的孩子想学还学不上你们知足吧 要和别人比不能落后之类的话,因为这种话只有他们的妈妈才会说,学钢琴的小孩最怕的就是自己根本对钢琴没怎么样大人就训斥他们不珍惜,或是被拿走和别的小孩比。你要告诉他们像 钢琴是你们自己的东西,你们想怎么支配都可以,但是谁也不希望自己的东西坏掉。或是你们是最优秀的之类的话。最后你要讲钢琴的意义,音乐的意义,不要用术语,但是语言要足够震撼人心。能让他们这么小就能深刻的记住你说的道理。比如 每一个人的音乐都不一样,音乐丰富的可以让100个人拥有101钟不同的音乐风格,钢琴的魅力实在声音的绚丽的渲染下产生的。 最好是能让小孩听的非常明白的话,如果这样,你的课至少百分之五十是百分之百成功的。
⑶ 小班钢琴课以苹果为题的公开课
活动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唱歌活动的快乐。
2、鼓励幼儿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表演歌曲。
3、引导幼儿简单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活动准备: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唱歌活动的快乐。
2、鼓励幼儿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表演歌曲。
3、引导幼儿简单仿编,并演唱给大家听。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拍手点头》
2、《这是小兵》
3、《讲卫生》
4、《我爱我的小动物》
5、《扮家家》
二、巩固歌曲
1、教师弹奏乐曲旋律: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2、《苹果歌》里唱了些什么?
3、我们一起来唱唱《苹果歌》
4、小朋友摘苹果和吃苹果时心情怎么样?我们要怎么唱这首歌?(幼
儿回答不到位时,教师可分别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让幼儿讨论用哪种声音唱合适。)
5、教师引导幼儿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创编动作
1、小朋友看过摘苹果吗?请小朋友们来学学。(教师带领幼儿练习摘苹
果动作,两拍一次,第一拍手在头上,手心向上转动一次,第二拍手往下放到篮子里,一只手摘果子,另一只手做提篮状)
2、你们怎么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怎么表演?
3、请小朋友边唱边表演《苹果歌》
4、教师结合幼儿动作完整示范表演歌曲。
5、教师带领幼儿表演歌曲。
6、幼儿完整表演歌曲。
四、仿编歌曲
1、秋天许多的水果都成熟了,你们喜欢什么水果?
2、某某水果是什么颜色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水果的图片)
3、你能把黄香蕉也编到歌曲里吗?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5、请小朋友们来唱唱我们自己编的歌曲。
五、复习歌曲《秋天》
⑷ 我需要一篇关于音乐活动的一篇策划方案,该怎么写
一场活动方案要涉及很多方面,策划就是对某个未来的活动进行详细的计划,内以保证活动的容有序开展,达到既定的效果。
首先应该要了解一下活动策划的一个基本模板:
1. 活动背景;
2. 活动目的;
3. 活动时间、地点、对象、主办单位;
4. 活动流程(一个策划最重点的部分);
5. 人员安排;
6. 经费预算(建议作成表格的形式);
7. 应急措施。
注意:这只是一个最基本的模板,写具体的活动时要灵活应用
GuidingEvents街叮 有手机APP版也有计算机网页版,在上面很轻松就可以把前面的内容清晰美观地罗列出来并在线直接把活动行程表分享给成员们。写策划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小看,从策划就可以知道这次活动的所有元素,包括时间、地点、任务等,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细节问题。而策划也一定要考虑全面,自己写好后需要给其他人看一下,看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策划写好了,后面的工作也会比较轻松。所以借助软件规范一点也能提高活动的质量。
⑸ 钢琴、电子琴社团的活动法案
一般而言 社团活动方案包括
策划书名称
活动目的意义
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开展形式
活动内容回
活动开展(准备阶段包答括海报宣传 前期报名 赞助经费等, 举办阶段包括人员组织配置 场地安排等 后续阶段包括结果公示 活动总结什么的)
活动经费预算
(可以参考网络文库,有范例哦~)
祝你成功!
⑹ 幼儿钢琴课教学计划
建议从基础的乐理和基本手型、手指上同步训练,内容不要很多,不要让孩子刚开始就感觉枯燥。其实还是要看教钢琴的老师的水平了,把语言通俗易懂的让孩子接受,另外就是初级阶段的教学进程要安排的合理!
⑺ 如何策划一场钢琴电子琴音乐会
时间、场地、舞美、灯光、流程、安保、预算等。
策划撰稿文案翻译,重庆锦堂文化,全方位的文字服务商。找文字锦堂,做天下文章!
⑻ 初学钢琴,为什么要去大师公开课
去大师公开课学是学不到很多关于音乐的知识,但是大师公开课学得是方法和理念,这个才是对以后发展有非常大影响的。知识是哪个老师都可以教的,但是理念、方法这种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大师的不能说一定就好,但肯定比大多数的好,而且受到普遍的认可。所以初学钢琴去听大师课了解了解,对自己以后的规划有个大概的了解,而且可以感受一下大师的风采
⑼ 主题是音乐的策划方案,这个怎么弄
首先:提案概述(简介、目标、立意及有关信息),找一个音乐项目音乐活动,例如一个回品牌的代言活动,以音答乐为主题。 其次:环境分析,外部环境以及品牌所属单位的分析
再次:组织关系建立的选择与分析,你活动项目的组织安排。
具体策划:运营方式的选择分析 ,运营周期、阶段计划等可行性分析 ,收益预估(财务数据、无形资产收益及其它)
讨论审核实施。
⑽ 关于《音乐巨人贝多芬》的公开课设计,请问大家在拓展环节有什么新颖些的点子嘛
《音乐巨人贝多芬》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稿
主持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安排了探寻杰出人物专题。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怎样直面人生的大苦闷,奏响心灵的音乐。(出示课题)
一、主备课人阐释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2.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3.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掌握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学习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4.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人人争做生活中的强者。
●教学重点
1.学习肖像描写的技巧。
2.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理解“心里的音乐”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1.文献法。课前要求学生查阅(图书馆或网络)贝多芬的相关资料,课上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2.品读法。好文需细品。文中有许多语义较为艰深的语句,教师宜引导学生反复揣摩。
3.讨论法。在学生互动交流中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真正做到“我思考,我释疑”,努力体现课堂教学学堂化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崔老师)
设计(一):语言导入:
“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学校”“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磨难能使人优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看来,对个人而言,经历一些磨难,的确不算是坏事,况且,磨难的来临与否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今天,我们走近一位勇者、强者、一个真
正的英雄——贝多芬,解读苦难对于人生的价值。作用……
设计(二):音乐导入
听一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
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作用……
设计(三):图片导入
设计(四):资料交流导入
资料内容如下:
1.贝多芬(1770~1827),德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出身于波恩的一个音乐世家,年少时便显出了音乐上的天赋,8岁便开始登台演出,到维也纳深造后,音乐上取得了更加伟大的成就。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28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与人交流时只得借助谈话册。但是他仍然创作了大量堪称绝唱的优秀作品,如九部交响曲(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曲《费黛里奥》,歌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配乐,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
小提琴奏鸣曲十部和弥撒曲两部等。贝多芬的一生,是不屈不挠与苦难抗争的一生,是对艺术不懈追求的一生,是对人类杰出贡献的一生。
2.关于贝多芬
英雄的贝多芬
他的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是全聋后所作。聋子能作音乐,已是妙谈;何况所作的又是世间最伟大的作品!可知这全是超越的灵感产物,只有能超越人生的大苦闷的精神的英雄,乃能得之。又可知命运对于人类,只能操纵怯弱懦夫,而无可奈何这伟大的精神的英雄。临终的时候,他口中还这样叹息:“唉!我只写了几个音符!”在这句话
里可以窥见他的抱负的伟大。
狂徒的贝多芬
贝多芬对于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独断,藐视一世。表面看来简直是一个狂徒。所以除了能十分理解他、原谅他的人以外,贝多芬没有知交的朋友。且对于寓居的旅舍的主人,常常冲突,至于激烈,故一年中必迁居数次。评论家形容他这横暴的性格,有这样的话:“贝多芬是独自生活在无人的荒岛上,而一旦突然被带到欧洲的文明社会里的人。”欧洲有名的钢琴家车尔尼这样评价:“这人不像欧洲第一大音乐家,倒颇像漂流在荒
岛上的鲁滨孙。”
贝多芬的姿态极为丑陋。头大,身短,面上不容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面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鼻硬而直。指短,且五指长短略等。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永不戴帽,常常蓬头外出散步。人们在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恶魔。其实,这一
切都源自由于耳聋而带来的大苦闷。
苦恼的贝多芬
患耳疾之后,贝多芬在写给一个知友的信上说:“我所宝贵的耳,今已听不出大部分音了。这是何等可悲的人生!我所亲爱的一切事物,今已离去我了。……我的青春已经长逝,青年时代的希望的实现,艺术上的铭记的完成,在我都已不可能。我只得悲极而放弃我的一生了。”
略……其他老师补充
二、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设计:(冯老师)
1、 梳理本文写作思路
教师提问:“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请简单介绍本文的思路。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教师指定一小组汇报,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
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
本文按照访问的顺序,首先从女佣——贝多芬日常生活的见证人的角度,交代了贝多
芬的基本状况和目前的精神状态。接着,以一个初次拜访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现了贝多芬的形象。最后,以谈话的方式让贝多芬自己开口,袒露他的内心世界。以贝多芬对厄运的态度为中心,从外表逐步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的独特气质和坚强个性。
2、研读课文,揣摩文中难句,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学生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感触最深的句子,用笔画出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理解句子含义,畅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全班,酌情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重点语句及含义讲析:
(1)“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这是一个比喻,贝多芬的意思是说,一般人都以为他很可怕,不可理喻,很难接近,而“客人”竟然来拜访他,女佣也未经他的允许就让客人进门,他对他们的做法感到吃惊。
(2)“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
音乐是心灵的颤动,是天籁之音,乐器奏出的是演奏者的理解。美是自然的,自然的美是最高境界。贝多芬在这里强调“我心里发出的”,表明他极度的孤独和无人企及的心灵
震撼,从而也显示出音乐社会性的特点。
(3)“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这需要联系贝多芬耳聋后的心理来分析。一方面,耳聋给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常常被人误解,他的社会交往受到极大的约束,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另一方面,耳聋后的贝多芬远离人世的喧嚣和纷争,获得了心灵
的纯净和安宁。人在孤独的时候需要放松,自然中的一切都会激发你的想象。
(4)“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把耳聋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创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说,正当他对音乐的理解更进一步,创作欲望强烈之时,遭到耳聋的打击,这是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但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他的音乐事业,“拼命”“巴望”表现他与不幸命运作斗争
的决心。
(5)“耳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幸即大幸。如果我们从容面对生活,生活会绽开笑脸。“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贝多芬虽然因为耳聋,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发生困难,但是这种局限又使他超越形体和言辞,直接感知人的心灵世界,进而领悟音乐的真谛。音乐成为他忠实的朋友,抚慰他的心灵,并传达他的心声,朋友会离去,会误解,但是音
乐不会,音乐是他终生的伴侣。
(6)“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
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相似,罗曼·罗兰完成于此前的《贝多芬传》是最著名的贝多芬传记,《约
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的精神感召而创作的。
(7)“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
出的音乐!”
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
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以上将问题放手教给学生去提,要注意问题的价值,学生提不出的教师再提出或补充;还要注意课堂教学的连贯性,教师的善于点拨(不要让学生囫囵吞枣的理解)。
3、赏析文中的肖像描写,学习文章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
教师提问:我们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但仍对他“对面应不识”,现实生活中的贝多芬会
是什么样子呢?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反映了
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3、学生讨论明确:
宽阔双肩:能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衣服陈旧不整洁,衣服后面拖着失效助听器:经受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不拘小节。
有力的大手:弹奏出世界上最美妙最动听的音乐。
悲剧一般的神情、包含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略带灰色的眼、长而笨重的鼻子、略带方形的下颌:一位刚毅、顽强、善良、执著的人,透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总之,贝多芬是一位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
献身音乐的艺术家。
4.教师总结: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其貌不扬、极不讲究,可作者
在描绘时,以形传神,显示了人物独有的个性和精神气质。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脸谱化。
5.教师要求学生学习运用文中肖像描写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最好是同班同学,不必交待姓名)。然后全班交流,由大家根据所写的外貌来判断描写
的对象是谁。最后学生集体评议,看谁写得最传神。
以上教师要预测可能出现的写作弊病,有针对性做好评价;要指导学生写作应有一定顺序。
以上就教法学法其他教师还可以提出补充,并说出理论依据。
以上讨论可以肯定,亦可以争论,“我认为怎样会更好……”形成本次备课高潮。
三、拓展延伸设计:(陈老师)
1、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在座的学生,请他们用一句话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感受。然后学生自由发言。
——贝多芬是一面旗帜,它永远飘扬在身处逆境的人们的心头;贝多芬是路标,它永
远耸立在歧路杂处的人生旅途上。
——贝多芬,我永远的偶像。
——天才来自勤奋,成功来自不屈。
——别惊异于成功的辉煌,多看看背后的忧伤和泪水,这或许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令人敬佩。
——伟人就是像神那样无畏的普通人。最美好的品质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一切幸运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决非没有希望。
……
2、、课外收集强者的故事,在班内组织一次以“永远挺立着”为题的故事会,激发同学的参与热情,启迪他们从容应对成长的烦恼或生活中的磨难,永做强者,征服命运。
也可组织一次以“挑战磨难、笑对人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本设计主要还是表现学生对贝多芬的人格魅力的理解,亦及本文中心的理解。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理解中心 如贝多芬的成功、厄运、行为方式等。允许学生说说真话,离谱的话。再一次播放《命运》建议学生用心去体会。
备课程序出示完毕
四、主备人就本课备课提出的困惑及其阐述
1、 怎样突出自读课文的特点?怎样让学生自己学起来,教师当好引路人?
2、 怎样进行写人物一类文章的教学?怎样改变单调的教学程式?
五、教师之间交流好点子及遇到的问题,养成相互学习,乐于交流的良好备课方式
六、主持人总结
作为一代“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令人景仰。从一个平凡人的角度看贝多芬,我们更为他那敢于向不幸的命运抗争而决不屈服、低头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动。作为一个酷爱音乐的音乐家,面对耳聋的巨大不幸没有消沉,而是用他的心灵、热情乃至全部的生命弹奏出一首首流传千古的不朽的音乐之作,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的生命之歌。贝多芬,是创造音乐和人生奇迹的人。
感谢作家何为,是他用精妙的语言、精当的构思、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为我们奉上宝贵的精神食粮。希望大家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回去后,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才能,灵活运用集体备课形成的内容,写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将本课作为一份极好的精神食粮份,献给我们的学生,陶冶他们的灵魂。
这次集体备课就到这里,由于缺乏经验,初次展示,难免出现纰漏,欢迎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