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改委能源局加大清洁煤供应保证群众怎么样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近期全国处于迎峰度冬用能高峰,部分地区天然气供需出现结构性、时段性、区域性矛盾,影响群众冬季采暖。推广使用清洁煤,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冬季供暖压力,也是推进散煤治理、构建清洁供暖体系的重要渠道。为加大清洁煤供应力度,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七、加大清洁煤技术装备研发。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加大清洁煤技术装备研发投入,重点加强对煤质适应性的研究,实现多种煤质煤炭的清洁燃烧,降低燃煤的经济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
八、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大清洁煤供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紧要任务来抓。要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协调处理好清洁煤供应中的问题,层层压实相关部门和企业责任,为清洁供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2. 什么是清洁型煤
清洁型煤,又叫洁净型煤,是以低硫、低灰、高热值的优质无烟煤为主要原料,加入固硫、黏合、助燃等有机添加剂加工而成的煤制品,具有清洁环保、燃烧高效、使用简单等特点。
清洁型煤包装后储运不容易破碎,且燃烧时间长、发热量高,燃烧充分、灰少,封火时间长,上火快,燃烧状态稳定。
(2)清洁煤炭推广方案扩展阅读:
清洁型煤(洁净型煤)的好处:
1、用洁净型煤更加高效。洁净型煤易燃烧、热值高,是传统散煤的两倍热值,极大减少了用煤的数量。
2、用洁净型煤更加安全方便。洁净型煤无黑烟、无异味,对人体伤害极低,防止出现冬季煤气中毒的现象。同时使用圆形,椭圆形的洁净型煤比使用传统的散煤更加方便。
3、用洁净型煤更加的环保。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燃烧后的硫分低,不会造成二次的空气污染。
4、 用洁净型煤更加节能。使用洁净型煤在燃烧时,综合的节能效率可以达到50%以上。
5、用洁净型煤更加经济。因为现在使用洁净型煤的用户购买洁净型煤,政府会给予一定政策补贴,所以使用洁净型煤是很不错的。
3. 煤炭营销计划方案
你这个问题好大,我学市场营销的,有时间可以一起讨论讨论,给我信息。
4. 怎样利用洁净型煤技术实现清洁取暖
清洁煤+配套炉具取暖
清洁型煤取暖与其他清洁能源取暖方式相比成本相对较低,供应保障相对稳定,是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取暖暂时难以推广使用的边远山区和经济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过渡替代散烧煤取暖的方式。
好煤配好炉,农村清洁能源网提供清洁燃煤+配套炉具取暖方案,多种选择,成功案例,值得参考农村清洁能源网
5. 煤炭清洁供暖节能降耗有哪些合理化建议
节能降耗的合理化建议我们要充分利用煤炭,充分发挥煤炭在清洁供热中的作用:
一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更加节能环保、适合分散供热的清洁煤和炉灶。在这方面,市场上有许多技术。然而,没有系统的方法来开发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洁净煤技术,来改善洁净煤的形状和密度,以及控制复合功能添加剂二次燃烧造成的污染。各方需要共同努力克服它们。最近,一些地区反映,政府推广的洁净煤不容易点燃,不容易封火等问题需要注意。技术研发能否跟上标准,煤质能否达标,直接影响洁净煤的推广和煤炭在清洁供热中的命运。同时,节能环保炉灶的市场份额只有70%,这也说明这个市场存在巨大的技术创新和推广空间。
二是我们应该提供良好的服务。煤和炉具能否配套,是影响取暖和减排的重大问题。这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和使用习惯不同,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政府和企业要切实宣传洁净煤、节能环保炉灶,并给予有效引导。要从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上努力,确保人们使用方便,充分发挥洁净煤、节能环保炉灶的真正作用。
三是政府部门的监管要到位。洁净煤供暖节能降耗有哪些合理建议?首先要加强对民用煤炭市场的监管,防止劣质煤炭从生产、运输、销售等方面进入市场。其次,要加强煤炭和炉灶的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民用煤炭标准,鼓励企业发展节能环保炉灶,确定标准,淘汰落后炉具。建议定期进行抽查和评估。
能谱网长期致力于能效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为用户提供电能质量实时监测、无功补偿、电力谐波治理、能效管理、节能改造、储能削峰填谷等增值技术服务。助力企业能效电厂建设。
6. 如何高效清洁地使用煤炭资源
2017年工业锅炉成为治理重点方向,工业锅炉改造空间和清洁能源的前景广阔。据了解,截至到2012年底,我国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达46.7万台,总容量达178万蒸吨,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27%、9%,燃煤工业锅炉急需治理。我国工业锅炉保有量大,但单台锅炉容量低、热效率和燃烧效率低,运行装备水平差,环保配套设施不齐全,加之污染物控制技术水平有限,各类污染物排放超标且监管困难。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资源现状,治理工业锅炉不能一刀切的取缔燃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然是我国能源的主要构成,因此,如何高效清洁地使用煤炭资源,才是解决雾霾,治理大气环境以及调整能源结构的关键所在。
7. 清洁取暖方案有哪些
类事物有几种:空气能双源热泵,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泵,污水源热泵,1拖N空调
最推荐的一种:空气能热泵
推荐理由:
省电,及其省电,耗电量大约为空调的25%,电费大量降低
终端可以安装风机盘管或者暖气片等散热装置,舒适性比空调有较大提升
8. 什么是清洁煤
清洁煤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随着煤价的持续飙升,研究人员加快了对清洁能源的研究步伐,努力寻找将黑色的脏能源――煤转化为绿色清洁燃料的方法。要实现煤炭向绿色能源的转化,研究人员还需要解决零碳排放技术问题,这是清洁煤的一个长期目标
煤是最便宜和最丰富的化石能源,地球上的煤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几百年的能源供应。问题是,若干年后,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CO2)可能使得我们这个星球不再适于人类居住。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将煤转化电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传统的煤炭开发利用方式会给环境带来破坏,对大气造成污染,但如果在开采、运输、使用、转化过程中加以改进,尤其是煤电实现超低排放,达到或低于燃气电厂的排放标准,那就能成为清洁能源。
(8)清洁煤炭推广方案扩展阅读:
中国清洁煤目前状况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国煤电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以上,提前超额完成5.8亿千瓦的总量改造目标,加上新建的超低排放煤电机组,我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煤电机组已达7.5亿千瓦以上,占全部煤电机组75%以上;
节能改造累计完成6.5亿千瓦,占全部煤电机组65%以上,其中“十三五”期间完成改造3.5亿千瓦,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3.4亿千瓦改造目标。“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总量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完成,这标志着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国家能源局电力司有关负责人说。
煤电超低排放为大气环境改善作出了不小贡献。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院长朱法华举了一组数据: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的贡献分别达24%、23%和10%。“
当前,煤电机组烟尘(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13.7%和9.1%。”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唐飞认为,我国煤电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排放总量得到强力控制,煤电已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目前来看,我国煤电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技术已较为成熟。拿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泰州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来说,其发电效率已达到47.82%,成为全球煤电领域的标杆;2018年实现供电煤耗264.78克/千瓦时,这也是全国煤电机组的最好水平。
9. 清洁煤的清洁煤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将煤转化电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然而如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将煤炭中的硫、铁、石英、硅以及其它一些物质分离出来。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现在技术能够将将燃煤排放物脱硫98%,这已经不是什么困难,问题是即使提取出这些矿物质,燃煤仍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在美国,布什总统最近也宣布了一揽子总投资为20亿美元的清洁煤技术研发项目。“绿色未来”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计划总投入为10亿美元,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合作完成,目标是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零排放化石燃料工厂。这一计划将在未来3年内完成。
在所有的碳捕获技术中包括一项煤的气化技术。该技术利用蒸气和氧气把煤转化为一种合成气体,其主要成份是氢。然后利用合成气体发电。这种气体的发热量高,而且比煤更清洁,是一种更为高效的能源。它排放的二氧化碳浓度也比直接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高,因此比较容易捕获。收集的二氧化碳将被注下深层地下盐池或是不能开采的煤层隙缝中,还可以直接泵到油气田的底层,利用压力提升油气水平。因此,这一工程得到了很多支持,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清洁利用煤的很好方法。
然而,“绿色未来”项目真正能够实际运用尚需时日。这期间由于煤的价格低,而且比油、天然气的存储量大,煤的开采和使用量在变绿之前还会大幅上升。据世界能源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煤的使用量还将上升43%。而石油和天然气预计40年和60年后将开采殆尽,在这一背景下,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就显得更有意义。
清洁煤技术:藏在深闺人不识
2005年2月,旨在限定全球温室气体排量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该条约的签署国已经达到140个。尽管美国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但它提出将“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排放限制问题”,拒绝加入该条约。
2003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将实施一项名为“未来发电”的计划。该计划由美国能源部、私人投资者和国际组织共同投资10亿美元,在5年内完成设计和建造一座煤基零排放电-氢发电厂。这种发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达到“零排放”的水平,即使是排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存储”于地下。
显然,这是一项面向未来的重要计划。然而,科学家指出:利用现有的技术能否解决当务之急呢?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美国最大的燃煤电力公司(AEP)已经选好厂址,计划建造一座新型超净洁发电厂,即集成气化综合循环(IGCC)发电厂。人们往往把IGCC看作是“新技术”,但其实它是由两种著名的现有实用技术集合而成,而这两种技术都可以用来实现“未来发电”计划的最终目标。
第一种煤炭气化技术。在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部分燃烧煤,使其变为主要是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浓缩合成气体,其中的杂质如二氧化硫等都很容易被除去。第二种技术是“循环”,这种技术已经在天然气发电厂得到普遍采用,涡轮的驱动力来自于天然气流和废热所产生的气流。最为重要的是,相比之下,从气流中捕获二氧化碳比从传统发电厂的烟囱中捕获二氧化碳要容易实现得多。
IGCC发电技术比当今普遍采用的燃煤发电技术先进很多。APE电力部门执行副董事长罗伯特·鲍威尔斯说:“我们已经对这种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人类从上世纪初已经开始使用煤炭气化技术,这种技术在石油化学工业和石油冶炼工业已经使用了很多年。此外,我们现在就拥有自己的循环燃烧发电厂。因此,上述两种技术都是成熟的和先进的。”
除了APE之外,美国国内和其他国家的大型能源公司对煤炭液化技术也十分重视。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一个工业财团正计划建造一个工厂,从南非能源业巨人——萨索尔集团引进煤炭液化技术,工厂的设计产量为每天生产5000桶煤炭液化油。皮博迪能源公司也正在计划在伊利诺斯州建一个工厂,利用煤来生产天然气。在美国之外,一些能源公司正在计划建造“纯氧燃烧”工厂,主要使用纯净氧气来燃烧煤,以更易于捕获浓缩的二氧化碳。
APE预计,拟建的IGCC发电厂总投资将比传统发电厂高15%—20%。但是,一旦联邦政府颁布实施限制二氧化碳排量的有关措施,这些投资就可以很快回收。由于发电厂一般都位于开阔地带,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存储发电厂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而在这种背景下就可以将这些存储的二氧化碳销售给其他公司,以赚取利润。据估算,IGCC发电厂的收益将比传统的发电厂高出50%,前者的效率也高于后者,在形成一定规模时其成本还将会进一步下降,同时,随着设计水平和所用材料的改进其效率也将会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捕获得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注入油田以提高石油产量,其废弃物的市场前景也将逐步看好。
显然,IGCC是一种成熟技术,所能带来的益处也是显著的,并且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为什么这种先进的技术不能够被广泛地采用呢?
霍华德·赫尔州戈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工专家,他负责管理一个被称为“碳捕获专项行动”的工业财团。赫尔州戈认为:“技术本身并不是一个限制性因素,关键的因素是经济方面的激励”,“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很快实现这一目标。但如果政府不采取鼓励性政策,在这方面将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捕获碳的最终“命运”:不同的选择方案
清洁煤技术关键的步骤是捕获煤燃烧后释放的二氧化碳。唯如此,才有可能阻止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妥善处理或利用那些捕获的二氧化碳,则成为科学家、世界各大能源公司孜孜不倦地探索的另一个技术课题。
将二氧化碳注入地表之下已成为当今增加石油开采量的一种常用方法,但其主要目的并不是永久性地储藏二氧化碳。因此,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能否把二氧化碳安全地存储在我们想存放的任何地方?
科学家认为,最安全的办法是将捕获的二氧化碳永久地存储于地表之下的某一个地方。主要方案是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地表之下并对其进行矿物化后再埋藏。这种方式的潜在威胁是,一旦这些二氧化碳最终通过其他途径被排放到大气层中,将会导致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在努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同时,人类依然增加化石燃料的消费量,那么减排的任务将会异常艰巨:这是因为对二氧化碳液化后再存储的庞大投入,要相当于人类开采原始化石燃料的投入!
美国地质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给人们提出了这方面的警示。50年前,为了增加石油产量,德克萨斯州一个古油井曾被注满二氧化碳,并用水泥加固管道。不久前,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地质学家乔治·古斯瑞获得了其中一块加固水泥,发现其中的一部分已经出现了斑点,科学家推断这是由50年前存储的二氧化碳和地下水混合后形成的碳酸腐蚀所致。这一结果提醒人们,海底存储的二氧化碳可能会对起加固作用的水泥产生腐蚀,利用这种方法存储的二氧化碳最终仍然有可能会被释放到大气层中。果真如此,削减二氧化碳排量所带来的暂时性好处将会消失殆尽。
然而,多数人依然对这种方法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认为人类已基本掌握了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大部分技术。截至目前,采用这种存储方法,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达科他煤气化厂都已分别存储了2000万吨二氧化碳;阿尔及利亚的一个天然气田也存储了1700万吨二氧化碳;荷兰的一个项目则存储了800万吨二氧化碳。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家小组估计,采用适当的技术可以将所存储二氧化碳总量的99%保留100年以上,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一年限有可能增加到1000年。
除了对二氧化碳捕获后进行存储、出售给石油公司,用以增加石油产量之外,另外一种方案是利用二氧化碳生产甲醇,它是比氢气更实用的燃料。
目前,人类已经吹响了向“氢能经济”迈进的号角。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氢气生产之外,氢气的输送和储藏都需要全新的设施,并且燃料电池技术也必须有实质性的进展。相比之下,“甲醇经济”则相对容易实现。因为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生产的甲醇是一种液态能源形式,可以使用目前的设施来输送甲醇,并且甲醇经过改进后就可以作为汽车燃烧使用。
美国南加州大学洛克尔碳氢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乔治·奥拉赫教授是“甲醇经济”的积极倡导者,他对此充满信心。他说:“从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氢能经济’过渡是一种美好的设想,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而我们拥有大量可以循环利用的二氧化碳。”
10. 什么是清洁煤
清洁煤是清洁能源,随着煤价的持续飙升,加快了对清洁能源的研究步伐,努力寻找将黑色的脏能源――煤转化为绿色清洁燃料的方法。要实现煤炭向绿色能源的转化,这是清洁煤的一个长期目标。
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研究人员正在探索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将煤转化电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然而如何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将煤炭中其它一些物质分离出来。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
在所有的碳捕获技术中包括一项煤的气化技术。该技术利用蒸气和氧气把煤转化为一种合成气体,其主要成份是氢。然后利用合成气体发电。这种气体的发热量高,而且比煤更清洁,是一种更为高效的能源。
然而,“绿色未来”项目真正能够实际运用尚需时日。这期间由于煤的价格低,而且比油、天然气的存储量大,煤的开采和使用量在变绿之前还会大幅上升。
据世界能源组织预测,到2全世界煤的使用量会上升43%。而石油和天然气预计40年和60年后将开采殆尽,在这一背景下,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就更有意义。